河北,内蒙自助游之5、承德外八庙

猫眼

<p class="ql-block"><b>2024年6月27日~7月9日,</b>我们八位朋友相约去河北,内蒙旅游,预计在承德逗留三天。7月3日我们先去游览了<b>避暑山庄;</b>7月4日,我们去参观<b>外八庙,</b>第一站:<b>普宁寺。</b></p> <b>普宁寺</b>始建于清朝<b>乾隆时期,</b>是一座汉藏结合的寺庙。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整座寺院雄伟壮观,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 因为清王朝信奉<b>藏传佛教,</b>故仿<b>西藏桑鸢寺,</b>在避暑山庄北部修建了<b>清王朝第一座皇家寺庙:普宁寺。</b>取意:希望全国各民族<b>“安其居,乐其业,永远普宁”。</b> <b>幢杆,佛寺幢杆</b>寓意法气兴旺、招财纳福、万事如意、广结佛缘。 <b>普宁寺</b>有殿堂、楼阁各类建筑29座,帝佛合一的格局,既有金碧辉煌皇家寺庙的宏大规模,又是佛门圣地<b>“曼陀罗佛国世界的中心”。</b> <b>天王殿</b> <b>大雄宝殿</b> 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顶绿边的琉璃瓦。顶部大脊置一<b>铜制鎏金喇嘛塔。</b> 我们到的时候,寺里正在做佛事。 从这个角度看大雄宝殿。 院墙一角放置的<b>铜锅。</b> 院墙另一角的<b>四合象。</b> <b>大乘之阁</b>是普宁寺的中心建筑,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div>阁内供奉世界最大金漆木雕<b>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立像,</b>高27.21米,腰围15米,重约110吨,仅头部就重达5吨,采用松、柏、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120立方米雕刻而成。</div> 寺庙最高处是<b>财宝天王殿,</b>殿内供奉<b>北方多闻天王,</b>因其专门护持众生的财富,亦称<b>“财宝大王”。</b> 从财宝殿看对面的<b>大乘之阁。</b> 山脚下的护栏上,挂满了<b>结缘锁。</b> 从<b>普宁街</b>出来,<b>“普宁祈福邮局”</b>外,居然放置有<b>金色邮筒。</b> 旁边的<b>普佑寺,</b>门关着。 接着,我们前往<b>普陀宗乘之庙。</b><div><b>普陀宗乘之庙</b>又叫<b>“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b>是藏语<b>“布达拉”</b>的汉译,意为<b>“观音圣地”。</b>是清代<b>乾隆皇帝</b>为了庆祝<b>他本人60寿辰</b>和<b>崇庆皇太后80寿辰</b>而下旨仿<b>西藏布达拉宫</b>建设的佛教庙宇。</div><div><b>普陀宗乘之庙山门</b>南向,是一座清式与藏式结合的建筑,藏式三券门白台之上,有清式城楼。</div> <b>普陀宗乘之庙</b>占地22万平方米,为<b>承德外八庙</b>中规模最大建筑群,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div><b>碑亭</b>是入山门后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砖拱结构,平面为方形,三开间。封实壁,外墙为红色,四面开券门。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四出踏道。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碑亭正面券门左右各安有金色转轮。</div> <b>碑亭</b>内立有<b>三通石碑:</b>中央为乾隆三十六年御制<b>《普陀宗乘之庙碑记》</b>龙纹边石碑,记述普陀宗乘之庙乃为庆祝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而建,庙制仿西藏而非仿南海普陀寺,文后附乾隆帝<b>《吾闻瞻部洲,古德有道场》</b>御制诗一首;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及清廷对该部的抚恤,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是乾隆帝御笔。 <b>五塔门</b>高10多米,为藏式白台,中有拱门3座,正中拱门上方嵌有<b>乾隆帝</b>题额<b>“广圆妙觉”,</b>白色墙上设有三层17个梯形红色盲窗。白台之上排列有<b>五座喇嘛塔,</b>自西向东分别为红、绿、黄、白、黑色,用彩色琉璃砖砌筑。<div>门前有<b>石象</b>一对,象在佛教中代表大乘教派,有普度众生之意。石象高2.45米,雕刻精美,富贵而华丽。象头顶置宝瓶,寓意<b>“太平盛世,五谷丰登”。</b></div> <b>琉璃牌楼,</b>五塔门之后,是一座清式三间四柱七楼三券门红黄绿琉璃牌楼。牌楼前有月台,周围砌女儿墙,正中及左右设有踏道,月台旁有<b>石狮</b>一对。 三券门以汉白玉为边饰,明间正楼前额有乾隆帝御题<b>“普门应现”</b>四个汉字和相应满文。 <b>普陀宗乘之庙</b>院落<b>北部大红台,</b>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其基座为大白台,二者形成色彩对比。 摆拍 沿登道到第一个平面大白台顶,上置四个大石雕幢竿座。 <b>万法归一殿</b>为整个寺庙的主殿,在大红台群楼空井正中,是一座正方形七进间大殿。 <b>万法归一殿</b>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鎏金鱼鳞铜瓦,四条屋脊饰有波状鎏金瓦,藏式法铃宝顶,殿顶使用头等金叶14000多两。 <b>权衡三界亭</b>为重檐八角形亭,顶覆鎏金鱼鳞铜瓦。<b>权衡三界</b>意为适于三界众生的方便法门,殿内供奉<b>吉祥天母,</b>法相庄严,金身夺目,被藏传佛教誉为<b>“三界荣耀女神”。</b> 俯瞰山下 <b>普陀宗乘之庙</b>占地22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大红台位于山巅,通高43米,台中央<b>万法归一殿</b>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div>这是从网上下载的<b>普陀宗乘之庙</b>的全景照,让我们对普陀宗乘之庙宏大的建筑群有个直观的认识。</div>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b>须弥福寿之庙。</b>该寺庙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乾隆皇帝为迎接<b>西藏六世班禅</b>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仿<b>西藏日喀则</b>的<b>扎什伦布寺</b>而在承德兴建<b>,</b>又称<b>“班禅行宫”,</b>位于普陀宗乘之庙的东面。 <b>山门</b>辟有3个拱门,上建门楼,悬挂乾隆帝御题<b>“须弥福寿”</b>匾额。 <b>碑亭</b> <b>琉璃牌坊</b>为汉式三间、四柱、七楼的形制,翼角飞翘,斗拱层叠。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题刻的乾隆御题匾额<b>“总持佛境”</b>高挂琉璃牌坊上,它是寺庙整体建筑风格转换的标志和等级的界限。 <b>须弥福寿之庙</b>其布局的最大特色,是主体建筑的<b>大红台</b>并未如普陀宗乘庙因势利导随山自由布局,而是居于全寺正中位置,所以通过山门、碑亭、琉璃牌坊之后,直接逼入眼帘的就是巨大的红台。 红墙内的<b>妙高庄严殿,</b>露出金顶。 金顶重檐攒尖顶,覆铜制鎏金鱼鳞瓦,四条屋脊各饰一上一下铜质鎏金行龙两条,共八条龙,每条重约1吨。据说殿顶共用赤金1.15万多两。 <b>琉璃万寿塔</b>位于中轴线最北端,在<b>须弥福寿之庙</b>的最高点。塔下为方形基坛的须弥座台基,塔身八角形,底部周围有木廊,廊顶上覆盖黄琉璃瓦。塔身实心,塔顶为八角攒尖琉璃宝顶。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了<b>外八庙</b>中最有代表性的三座寺庙。午后,我们前往<b>磬锤峰,</b>乘坐缆车上山。 <b>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b>俗名<b>棒槌山,</b>古称<b>石挺。</b>规划为四个景区,和避暑山庄、外八庙相融,国家4A级旅游区。 <b>磬锤峰</b>从形成到如今大约有300万年,它挺拔俊俏擎天而立、直插云端,且上粗下细,很象洗衣用的棒槌,所以俗称<b>棒槌山。</b> 来到景区入口。 距磬锤峰北200余米,有被称为砬壁佛光的<b>宝山寺,</b>由清朝中后期名僧麻祥主持建造。寺庙坐西面东,殿内主供宗喀巴、五世班禅、七世达赖、不动金刚、弥勒佛五尊佛像,殿外南侧有吉祥天母、米拉日巴佛像二尊。摩崖造像填补了燕山文化摩崖石刻的空白。 <b>棒槌山</b>海拔596.26米,<b>石棒槌</b>高38.29米,上部平均直径15.04米,下部直径10.27米,基座高21.13米,长38米,宽3—5米,体积6508立方米,重约16200吨。堪称世界一绝。 小憩片刻 <b>石棒槌</b>被护栏阻挡,游客无法靠近。 打卡 <div><b>外八庙</b>是指清朝在<b>承德避暑山庄</b>周围修建的十二座喇嘛教寺庙群。由于当年有八座寺庙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喇嘛印务处注册,并在北京设有常驻喇嘛的“办事处”,又都在古北口外,故统称“外八庙”(即<b>口外八庙</b>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为这十二座寺庙的代称。</div><div><b>外八庙</b>像一颗颗星星环<b>避暑山庄</b>而建,象征着边疆各族人民和清中央政权的关系,表现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div><b>背景音乐 观音菩萨在心中</b><div><b>后期制作 徐 光 中</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