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千古之谜古崖居

早早

<p class="ql-block">古崖居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东门营村北军都山上,它是由一处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计有117个。然而,这些浩大的建筑为哪个年代,何人所为,至今无确切的定论。</p> <p class="ql-block">古崖居堪称千古之谜,首先,古崖居在史籍中没有确切记载;其次,在其山体上和石窟居室内也没有发现石刻图案或文字;迄今为止的出土文物都不足以证明古崖居的开凿年代和所居民族;古崖居做何用途?更是无从知晓,故称之为“千古之谜”</p> <p class="ql-block">古崖居又是“千古之奇”。第一,古崖居隐蔽、朝阳、背风,而且有水源,科学的运用了易守难攻的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堪称一奇。第二,古崖居开凿工程结构复杂,上下相叠七八层之多。它不同于现在的楼房,每孔石室结构各异,既有公共通道,又能相对独立,且功能完备。其工程量之大,实为建筑史上一绝。第三,山寨的整体工程合理布局,进可经略妫川,退可居山守险,败可走避深谷,这种周全完备的军事用意更是一奇。</p> <p class="ql-block">古崖居系何人所凿?开凿于何年何代?做何用途?这引起了史学界的极大兴趣,专家们纷至沓来,对它进行了勘查考证,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假说,有屯军说、避难说、盗匪巢穴说、奚族山寨说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是唐朝后的五代时期,活跃在延庆北部山区的游牧民族-奚族居住的山寨。</p> <p class="ql-block">神秘部族说:形式相同的石屋远不止古崖居一处。在北山一带,这样的石屋至少还有七八处。如此大面积的分布,意味着古崖居的建造者人数众多,在规模上足以构成一个部族-一个神秘的部族。据文献记载,这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支曾经古老的民族-奚族,唐朝晚期曾出没在妫州的北山附近,而妫州指的就是今天的北京延庆一带。奚族后来背叛了契丹,集体迁往现在的延庆北山一带,曾在山中居住,但没人知道确切的位置。可是奚族以游猎为生,理应对帐篷更熟悉,他们能造出这样完整的方形石屋吗?随着时代的发展,奚族的居住模式有过相当大的改变,很可能把汉族的房屋形式,加以创造性的发挥,这样在山地上凿成了像屋子一样的东西。住在这片山崖上的人们,曾在石屋里烧火做饭,在下面的马厩喂饱牲畜,到“官堂子”举行祭祀……可是,既然周密规划、投入心血打造了一个家,这些人为什么又抛下它,消失得无影无踪?奚人在“北山”生活了大约30年,之后被契丹发现,强行遣返东北故乡。斯人已去,空留下一片设计巧妙的石屋,让后人去猜想。</p> <p class="ql-block">汉代边关士兵军营说:著名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教授一直怀疑古崖居是汉朝边关士兵居住的军营,考察队在一处山顶惊喜地发现了一段南北长135米,东西不足50米,高约3米的残墙。这段残墙依山势而建,由于三面环山,所以站在城墙上,正前方的平原尽收眼底,所以是个瞭望敌情的最佳地。在这处残壁不远处,还发现了一处烽燧灶坑遗址,在对当年戍卒居住房屋遗址发现的同时,还发现一块巨大的碾盘,根据残墙的规模和样式以及这些当年驻守边防戍卒生活的痕迹,考察队断定这里就是汉朝的侯台遗址烽火台。而根据烽火台东侧一些类似古崖居同一风格的石窑,杨教授则推断,这里的侯台遗址烽火台与古崖居实为一体,就是当年汉朝边关的一处战略要地,而古崖居则是边关士兵居住的军营。随着这一遗址的发现,古崖居建造历史将有可能前推800年。</p> <p class="ql-block">唐朝政府粮仓说:延庆古崖居规格一致,必有极为严明的组织纪律和统一行动,开凿大规模的石洞群必需数量极多的铁器工具和巨额的经费支出,少数民族或汉族普通民众都不具备这种条件。唐朝政府在幽州驻扎有大量的驻军,曾为驻军从漕运和海运输送过大批粮食等军用物资,而幽州城里却没有建造大规模的仓库。延庆是当时驻军的重镇之一,也没有大规模的仓库。驻守幽州和延庆等城堡的九万军队的粮食只能存放到古崖居及其周围类似的石窟之中了。</p> <p class="ql-block">关于以上三种传说,仿佛奚族避难说更有说服力,奚族原来是东北一个小民族,被契丹人统治着,后来背叛契丹的统治,全族在奚王的带领下,一路逃难来到这里。这里山高林密,建成此石崖居后一直很隐蔽,但是三十年后,被契丹人发现,强行遣返东北故乡。于是这些石居就一直空着,再也没有迎来主人。</p> <p class="ql-block">⬇️有关汉代边关军营说,著名户外达人萧艾老师通过实地考察给予了否定:“古崖居东侧及北侧山梁之上的“长城”及“烽火台”,实际是地质学上“花岗岩是大规模酸性岩浆侵入,深度在5000米以下,由于地层温度高,岩浆冷凝速度慢,矿物充分结晶,晶体大,所以整个山体为粗粒花岗岩。后期由于构造运动,花岗岩被抬升,深度变浅,这时又有相似成分或不同成分的岩浆沿花岗岩中的裂隙侵入,冷凝速度快,矿物一般是细粒隐晶质的,颜色也不同,跟周围的粗粒花岗岩表现出明显的差别。这样出露于山梁之上的“大规模酸性岩浆侵入性岩体”,被千万风化之后,形成类似巨蜥“背鳍”状石龙,乍看确实类似于“长城”,但却是纯自然状态,没有任何人为垒砌之痕。〔1〕下图为萧艾老师作品,在此致谢!</p> <p class="ql-block">⬇️特写“大规模酸性岩浆侵入性岩体”。确实很类似于“长城墙体”。-萧艾</p> <p class="ql-block">⬇️萧艾老师发现,右侧古崖居所在沟谷,其谷往北,即海拔1070东西向山梁。其南北向落脉上,确也有长约130米“大规模酸性岩浆侵入性岩体”,现场未见任何“烽火台”遗迹。〔1〕,致谢萧艾老师摄影</p> <p class="ql-block">⬇️关于唐朝政府粮仓说,我认为更不可能,虽然唐朝在幽州驻有大量军队而没有发现粮仓遗迹,但不能由此断定古崖居就是军方粮库。根据现代粮仓的建筑常识,把大量粮食贮存在一间一间的岩穴里,一是取之不便,二是这种洞洞相通结构不利于粮食的温湿度平衡。综上所述我更趋向于奚族避难说。</p> <p class="ql-block">⬇️去往古崖居的路上,沿途的洞穴,感觉应该是守卫山寨的岗亭,上面刻的“朝阳洞”是景区所为。</p> <p class="ql-block">⬇️个人认为既然是古崖居,就不要掺杂过多的现代元素,留给游客遐想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拱形石洞顶端结构,这种漩涡作何用途?通风通往哪里?接渗漏的泉水?欢迎知道的朋友再评论区留言。</p> <p class="ql-block">⬇️第一道寨门,由于长年风化,其原貌已不复存在,现存的只有用于安装寨门所雕凿的方形窝眼。旁边洞穴是利用天然洞穴加工而成,用于守卫人员居住,相当于现在的警卫室。洞穴左上方凿有长方形凹槽,为供奉之处,全寨的人出入都要参拜,祈求平安。而我认为那个凹槽是放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古崖居十分隐蔽,第一道寨门是看不到古崖居的,继续往里走走,一座神秘的古堡出现在你面前。</p> <p class="ql-block">⬇️在崖居的最下面,有龙泉、象泉两个泉,一个井,估计大家生活用水都是这里取来的。</p> <p class="ql-block">⬇️古井:山寨中的饮用水源,供全寨人生产、生活使用,现在己经干枯。其位置处于花岗岩节现密集发育带,地下水一度很丰富。这是古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实例。</p> <p class="ql-block">⬇️碾盘</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象泉,也记录了新冠肆虐时期我们在山里旅游的真实情况。</p> <p class="ql-block">⬇️崖壁上T字型凹槽不知何意?可能于古人有着特殊意义。</p> <p class="ql-block">⬇️石碾于 1998 年5月出士,是遗址内出士的唯一相对完整的文物。碾身纹饰精美,碾盘因多年风化现已残缺破损。石碾的岩性与周围环境中的岩性一致,为二长花岗岩。是古人合理利用自狱资源的一个例证。</p> <p class="ql-block">崖居依其开凿的石室位置所形成的自然村落可以分成前、后两个区域。前沟南、北、东三坡凿有91处石室;后沟东坡一处凿有26处石室;共计117处石室。这些石室的洞口毗邻,位置错落有序,石室一般高1.8米,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其中以一明两暗的三套间居多。全部石室分布成楼层状,层与层之间有石蹬、石梯和栈桥相连。走进古崖居,可以看到,古崖居留有许多的人类生存痕迹,如门、窗、壁橱、灯台、石炕、排烟道、石灶和马槽。有炕的的石室是居室,炕宽可容二人;有炕的石壁上,还会开出一两个小洞,应该是兼具通风、照明和排烟之用。</p> <p class="ql-block">⬇️层状风化是花岗岩中常见的一种风化形式。温差导致花岗岩热胀冷缩。越接近岩体表面,温差越大,风化作用越强。最终岩体会从表面一层层剥落,形成类似剥洋葱的结构。</p> <p class="ql-block">⬇️这种方形洞口是崖居的窗吗?</p> <p class="ql-block">⬇️古崖居室内通往另一个居室的通道,人很难爬过去,是传递信息和物品的通道吗?</p> <p class="ql-block">⬇️崖居上的圆形洞口是采光、通风、排烟系统?也有说是水溜子,采集水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储藏室吗?靠下边圆孔是储藏室的通风口吗?</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可以通往后山的出口,十分隐蔽。</p> <p class="ql-block">⬇️古崖居比较典型的门、窗、排烟道布局。</p> <p class="ql-block">⬇️崖居内部拍摄排烟道。</p> <p class="ql-block">⬇️崖居外面拍摄排烟道。</p> <p class="ql-block">⬇️游客由门进入古崖居参观。</p> <p class="ql-block">⬇️一门两窗结构</p> <p class="ql-block">⬇️古人在岩壁上凿出的上下登道,古人回趟家也需要飞檐走壁。</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古时候家门口晒太阳的老人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古崖居全貌,这里是欣赏古崖居全貌的最佳地点之一。这些花岗岩山匠基本上是半圆形的,这是因为在花岗岩地区通常发育有球形风化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花岗岩崖壁上有许多居住洞穴,大部分是聪明的古人沿岩石中的节理方向挖掘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全部石室分布成楼层状,层与层之间有石蹬、石梯和栈桥相连。</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古人走过的登道走门串户,体验古人回家飞檐走壁的惊险。</p> <p class="ql-block">⬇️古崖居通往各个居室的登道十分陡峭,但智慧的故人在沿途崖壁上凿出了许多小坑可供行人抠住往返。</p> <p class="ql-block">⬇️更为陡峭的地方没有了登道,但古人在崖壁上凿出了石窝,可以沿着石窝爬着回家。</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古崖居上飞檐走壁,从这个单元走到另一处楼门,感觉古崖居就是一座古代楼房,更像一座迷宫,令人惊讶的是各个居室互通,可能这样更有利于传递信息,惊叹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在古崖居内行走,就像走迷宫一样有趣。</p> <p class="ql-block">⬇️古崖居门旁有一个小的平台,正好是一个人打坐的位置,是不是古人也吃斋念佛,可有没有留下任何与佛有关的石窟石刻。</p> <p class="ql-block">⬇️本侧花岗岩体上的洞穴是古人沿花岗岩节理方向开凿的,洞口呈规则的几何状,且大部分为矩形,洞穴壁平直。而对面岩壁上自然风化形成的风蚀盒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两者之间差异非常明显,惊叹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风蚀龛:远处花岗岩崖壁上众多不同形态的凹坑,在地质学上称之为风蚀龛。它们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深浅不同,是由于携带砂砾的风长期对岩石岩石表面不断侵蚀形成的,是风力地质作用的广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奚王府:此处崖居是该区域内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当地人称为“官堂子”或“清水县街”。残存部分可分为上下两层,至少有8个洞室。下层平面呈“凸字型,面阔处达 11米,进深8米,高3.6米,大殿前部有廊,由 2根粗大的岩柱撑起洞顶,后部凿成神龛,龛前2根粗岩柱撑住洞顶,后面8根岩柱撑起宫殿式祭台,台前部有摆设供桌的凹槽。从其形制和规模来看“官堂子”很可能是议事、聚会、祭祀的场所。而今,它跟其它的石居一样,空空如也。</p> <p class="ql-block">⬇️地质遗迹与文化遗址的结合,花岗岩体上众多穴居,它们是聪明的古人沿节理方向人工挖掘的。这个地点是观察地质遗迹和文化遗址的完美结合的最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其实在建筑上,古人早就先于我们修建了阳台和飘窗,崖居的结构也体现在复式结构和跃层等复杂的空间,看着这些精美的崖居,不得不惊叹古人的聪明才智。</p> <p class="ql-block">⬇️古人用瓦片遮挡通风孔,防止雨水流入洞穴?直观的感受是景区为了保护崖居所为,如果是古崖居原物,也可以通过鉴定瓦片的朝代来解开崖居之谜。</p> <p class="ql-block">⬇️有些洞穴是古人利用花岗岩的自然风化作用顺势而为,这是古人对自然的巧妙利用。</p> <p class="ql-block">⬇️斯人已去,只留下一座神秘的古崖居供后人凭吊瞻仰,令游人留下无限遐想,很是期待古崖居考古新发现,早日揭开古崖居千古之谜。</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萧艾美篇《“古崖居考古惊现汉代烽火台遗址”吗?》</p><p class="ql-block">该片2021.2.14日摄于古崖居</p> 谢谢您的到访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