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笑的年纪

墨白

<p class="ql-block">  每当思想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可控制时,便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爱笑的年纪,一个字、一个眼神、一石一木一虫,都会让人笑得前仰后合。那时的淘气与天真都是藏不住的欢声笑语……——题记</p><p class="ql-block"> 晚上,儿子在家中因为一句话,他认为很好笑,便开始笑得合不拢嘴。任你说些什么,他也只顾捂嘴笑个不停。相比之下,我这个显得有些木讷的母亲问他:有这么好笑吗?他回头说,无法控制自己。这句看似简单的回答,却让我心生笑意。因为,他和小时候的自己很像。</p><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邻居家玩耍,大人们吃饭时,逗我喝了一点香槟之类的酒水,之后便开始大笑不止。大人们只见一个耍起了酒疯的女娃,在炕上一边大笑一边拿着扫炕的工具爬来爬去,逢人就追……换作是大人,定是件尴尬又出丑的场面。可因为是孩童,现在回想起来,倒成为一段有趣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爱笑的年纪,如同手工做成的一串珍珠项链,每一颗珍珠都圆润饱满、无可挑剔。人生的美好大抵如此。午后,我在桌前画画,儿子便躲在笔架后面做各种鬼脸,然后我们一同笑上一会儿。那时,窗外的大雨滂沱及风雨中摇摆不停的树叶,都仿佛与我无关。</p><p class="ql-block"> 随着慢慢长大,嘴角上扬竟然变成了一件不常做到的事。有人曾问我,为什么拍照时从来不乐。我说有吗?对方说,反正很少。我翻了翻相册,除了集体照之外,还真是很少有微笑的。或许这就是内心最真实的样子吧。早已过了爱笑的年纪,也不再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打开回忆的盒子,我仔细翻找,想起上一次捧腹大笑的时候是高中。有个女同学竟然喝多了,突然推开教室的大门,并半倚着教室门说了一句:我好累,我好疲惫。她简短的一句话,打破了晚自习的安静。或许是当时她搞笑的语调、微醺的状态和泛红的脸颊,教室里的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不知多年后,她是否还记得这件小事,希望一向乐观的她能笑口常开。</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曾经一度纳闷,笑,真的会让人变得年轻吗?后来才明白,让人年轻的是心态,而笑一笑,则是这种心态的重要体现。</p><p class="ql-block"> 前几日重读豫才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能感同身受般的体会那难得的童真与童趣。自然地联想到儿子与我一同穿梭于各种草木之间的日子。昨日我们在公园里发现了一只非洲大蜗牛,它正沿着水泥石面慢慢前行,我们很惊讶于在视频和杂志里看到的蜗牛,竟然真的出现在眼前。儿子夜里醒来还说梦到那只蜗牛了,我拍了拍他的背,小家伙又继续安稳地睡了。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发生的趣事颇多,我猜想先生在执笔成文时却未必嘴角上扬。一是早已过了爱笑的年纪,二是人生的常态更多是在不断面对与解决“问题”,写作亦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人生是场比赛的话,我想那下半场的重要在于你能否笑到最后,看起来很重要,对吗?可上半场那些肆意欢笑的日子,却能在无数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帮你找到前行的方向。所以,输赢尽管重要,可对手终究是你自己,以及你此生后半场所需要面对的一切困难与挑战。此时,那些痴笑如梦的日子,有多让人怀念,当下的美好就有多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关于是否爱笑这个问题,人们常会联想起不同的人。我相信每个人的判断也不尽相同。我倒觉得爱笑的人,说明性格活泼开朗,但未必过得幸福。不爱笑的人,看起来严肃、认真,却未必是挑剔之人,可能更易相处。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想法,观点都算不上。</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的笑,若能做到不刻意,不敷衍,发自本心,便是难得,也是最好。</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都已从天真烂漫走到人至中年,但生活百般滋味,我们需要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一路绿灯,更没有一帆风顺,有的是内心的欢喜犹存,微笑常留心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