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草洋村,地处三明市中村乡,是莲花峰脚下海拔最高的村庄,全村人清一色姓张,共178户,约800人。</p> <p class="ql-block">从万达经过廖源村仅19个公里</p> <p class="ql-block">由城关到中村乡经过顶太村有班车通往草洋村</p> <p class="ql-block">草洋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张伯四肇基。张伯四原居永邑贡川流栏阁乡,后移居沙县二十四都,至白水村前村仔牧牛。他在放牛过程中,发现了草洋这块地方,因其草木丛生、地暖风和,符合风水之兆,便在此地筑茅房牧业,并巧遇堪舆师定向辟基,构建了祠堂,取名草洋。至今已有655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德昌祠位于村庄中间,祠前大坪上有条石头砌的小道,用13块巨石摆成弧形,村民介绍道,这条小道叫“母鸡带小鸡”,象征着着家族的繁荣昌盛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张氏宗祠,建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岁次戊午。相传地理先生到草洋一游,行至张家时淡饮以待,家中仅有一床,母子二人坐立一夜,将床让与地理先生。地理先生感其德,而教其迁居此处,建屋居之,取名德昌祠。</p> <p class="ql-block">福兴堂位于草洋村后山,是张氏家庙,建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岁次己未。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余平方。正房5植厢房两间,全部为木结构样卯建筑,大门口拱斗雕花,由柱、梁、檩等众多木构件组成,各个构件通过榫卯结构紧密结合,极具变化性,形成了独有的建筑框架和风格。大殿前堂门楹额有“鹫岭”题匾,供奉如来佛祖,观音、三宝佛像等,左右偏殿供奉齐天大圣、清水祖师、民主公等佛像,左厢房为太保殿,供奉太保候王像,是村民参佛拜神之所。</p> <p class="ql-block">庙前视野开阔,村庄环绕间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梯田,夏季佳禾吐翠,长势正旺,与村庄、古树、乡村小道相映成景,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田园诗画,七月的阳光,闪耀着令人炫目的光芒,照耀着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希望和生机,美好而清新。</p> <p class="ql-block">文化源于生活,草洋村这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小山村,这里的山山水水,生活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文景观,同时长期沉淀着文化底蕴。农历六月十四日是草洋村举行迎菩萨,游神活动的日子。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它同样起源于庙会,旨在祈福祉、盼丰稔、聚人心、保平安。几乎是古往今来一直都是按照村风民俗的惯例自发组织、实施和管理,包括人员安排,举行游行活动以及完成之后等等诸多事宜,很少有之外的掺杂和干涉。这一传统,流传了近几百年,当然,也有中途特殊原因的年代停办了好些年。今年新一届村委做头,村民们提前一天就开始打糍粑锺米果,也把尘封已久的轿子抬出来,锣鼓唢呐一应俱全。这天村民早早的去村头小庙取圣火,敲锣打鼓抬上轿子到蓬仙岩,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把菩萨接回村,抬着菩萨游走与乡村小巷,穿梭在每家每户门前,以示庆祝丰收,祝愿来年更加风调雨顺。所经之处,家家焚香,户户叩拜,每家每户都烧香拜佛放鞭炮接福气。随后把菩萨请进福兴庙上供。附近的村民和游客来往络绎不绝,场面非常热闹,给这宁静的小山村添加了喜庆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草洋村在新一届村委会引领下,通过跨村联建的方式,推动了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民生联办等措施,草洋村不仅加强了基层党建引领,还促进了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为村庄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村民最大的实惠就是,在村部前路旁一座新盖的村里新盖的柑橘笋竹採后处理中心。为村民解决了种植收获后无处存放和加工的难题,大大的电动烤箱干净卫生快速的把笋烘干,恰巧有村民正在烤笋,就打开烤箱让我参观,一股浓郁的笋干香扑鼻而来,一个个排列整齐的笋干片层层叠叠摆放在烤箱内,村民说这是快烤干的,袋子里是已经烤好的,会有专人上门收购,深受其益的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部前也新添盖了一座文化长廊,村民们闲闲暇之余就聚坐在这里纳凉歇息,</p> <p class="ql-block">草洋村烧饼是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人们到草洋游玩,常常会吃完再带几个回去。在八十年代为生计所迫,于是家有五兄弟的老四决定去学手艺,回来后教会了弟弟,洋溪镇的光饼就是草洋村兄弟开了一家特色烧饼。</p> <p class="ql-block">目前草洋村正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欢迎大家来草洋村参观游览,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好山好水养育出好农物,这是当地村民种的西瓜卖给本村人,前面买了一个瓜肉细腻香甜汁水饱满,对于无瓜不夏的我,遇到意中瓜,下山时自然又买了两个带回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