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DAY 4 马鞍垴日出+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目的地是壶口瀑布,但是醒的早了一些,四点多就睡不着了,看了一眼天气预报,发现昨晚预报的雨竟然是晴天了,突发奇想去找个地方看日出,先搜了一下日出时间5:19,又搜了一下周围看日出的合适地点,竟然发现了一个众多网友推崇的宝藏观景地:马鞍垴村。导航了一下时间,还够用,大家都还没醒,心中窃喜,这份美景,独乐乐吧。急匆匆下楼,然而电瓶亏电了,很是懊恼,不过幸亏我带着移动电源。</p><p class="ql-block">垴,平顶的山或山岗,我估计跟沂蒙山的崮相近吧,只是更宽广;马鞍垴,因为绝壁上一个马鞍形的山头而得名。去往马鞍垴山高路险,虽有路可以直达,但极狭窄且弯道多,不过有了前天的山路经验,这点路完全不在话下了。路上遇见两对年轻的小伙姑娘,骑着两辆小电驴爬山,惊诧于电驴的质量竟如此之好,想想自己亏电的电瓶,很是汗颜。</p><p class="ql-block">马鞍垴宁静安详,基本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风貌,在清晨的微光里静静的卧在大山的怀抱中酣睡,没有半点都市的喧嚣,人立于观景台的绝壁之上,晨风中眺望远处景色,空气中充满清甜的气息,心旷神怡,整个人都放空了。</p><p class="ql-block">比我来的早的人很多,众多的短枪长炮占领了最好的位置,还有帐篷显示有人在此彻夜守候,然而里面竟然传出如雷鼾声,让人哑然失笑。大家静静的等待,当晨曦微露,天边渐渐绽放出温柔的色彩,远山的轮廓在朦胧中逐渐苏醒,愈发鲜明地展现在眼前。一抹淡淡的红色,轻轻晕染在山的边缘,赋予了它们无限的柔情与生机。山峦的剪影,在晨光的勾勒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峰顶之上,裸露的巨岩在晨光的照耀下,红得耀眼,是王母打翻了胭脂盒吗?将那份雄浑与柔美巧妙融合。万丈清辉自天际倾泻而下,照亮了群山,照亮了梯田,每一寸土地都沐浴在这圣洁的光芒之中。日出太行,让人沉醉。</p><p class="ql-block">吃完早饭去往壶口瀑布,服务区停车加油,发现汽车电瓶完全不能用了,但服务区的汽修关着门,于是连累大家陪我绕了一个小时的路去换电瓶,想想几乎每年都有这样的插曲,也算是一种特别的回忆了。抵达山西侧壶口瀑布,看它宛若苍龙昂首,口吐珠玉,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尤其站在龙洞之下,欣赏它自高处奔腾而下,犹如千军万马,势不可挡,每一滴水珠都承载着天地的力量,撞击在岩石上,激起千堆雪万重浪,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那是大自然最原始、最狂野的乐章,直击心灵深处,让人心胸激荡,热血沸腾,难怪冼星海会写出黄河大合唱这样振奋人心的乐章,在黄河的雄浑壮阔之中,确实能感受到我们的民族力量。</p><p class="ql-block">从壶口瀑布出来,经过黄河之上的一座桥到了对面酒店住宿,导航竟然提示到了陕西,几分钟内不经意的跨域两省,心里竟有点莫名得意。</p> <p class="ql-block">DAY 5 孟门山+大槐树+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孟门山是酒店旁边黄河中的一个小岛,原本不在计划之中,是因为这个小景区是是酒店老板开发的,住店可免费游玩,而想不到这小小的一个岛,竟然大有出处,算是旅途中的意外收获了。孟门山据传为大禹治水的始发地,滔滔黄河到此处被孟门山一分为二,势头大大减弱,其作用如同都江堰。</p><p class="ql-block">以下均为百度。</p><p class="ql-block">孟门迎着汹涌奔腾的洪流,昂首挺立,任水滔天,终年不没。孟门“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线天”,其雄姿与龙门、壶口组成黄河三绝,而又以自己独特的风貌著称,古诗有“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涛撼孟门”的佳句。</p><p class="ql-block">传说孟门山是远古时代女补天时练就的神石,称作“息壤”,能随水涨落,不被淹没,民间素有“水涨三尺,山高一丈”之说。鲧治水时,从天帝那里盗取了这块息壤,以堵塞泛滥的洪水,后来大禹治水从中开凿通道,把巨石一分为二,立于河中。此后人们将此石神化,说在黄河上游落水遇难的人,只要上了孟门山,便可得救生还。而且黄河落水者确有上了孟门而获救的。</p><p class="ql-block">孟门山实为黄河中流砥柱。故《穆天子传》曰:“北登盟门,九河之隥。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濬波颓叠。</p><p class="ql-block">还有郦道元所做《孟门山》。</p><p class="ql-block">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与龙门相对。</p><p class="ql-block">《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p><p class="ql-block">《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p><p class="ql-block">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磴。”</p><p class="ql-block">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p><p class="ql-block">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p><p class="ql-block">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p><p class="ql-block">孟门山之后赶到大槐树已是正午,炎炎烈日之下,在先吃饭还是先寻根之间,我们坚定了选择了后者。然而园区把情怀做成了生意,处处引导消费让人不爽。至于后去的王家大院,我只想说,有钱真好。不,其实我想说的是,要好好教育孩子。</p> <p class="ql-block">DAY 6 平遥古城</p><p class="ql-block">抵达平遥古城是昨天,晚上安顿好住宿之后,浅浅的逛了一下,夜景很漂亮,本本分分的古城的样子,不普通但也并不惊艳。</p><p class="ql-block">上午买了古城的通票,请了导游,逛了几个主要的景点,衙门、镖局、院子之类,印象最深的是钱庄,因为两个孩子在这里进行了角色扮演,沉浸式体验了在钱庄取钱的快乐,成功的消费了我的银两。</p><p class="ql-block">古城之中有一点让人感觉很舒服,就是没有在街道上摆摊的,无论吃的用的玩的,都是规规矩矩的摆在屋内,当然通常会有一位精心装扮的美女坐在或站在店门口热情的招呼到店里看看。在古城里面吃了几顿饭,费用也并不高,很出乎我意料,买的矿泉水、雪糕、冰激凌等消暑的东西,也并没有比外面更贵,这简直就是景区里的一股清流了。</p><p class="ql-block">午睡之后去欣赏大型沉浸式演出《又见平遥》,事实证明无论在哪个景区,这些精心准备的演出没有一个让你失望的。《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仁义”和“传承”的故事,剧场搭建和舞美呈现的效果无比震撼,演员们的演出非常用心,完美了演绎了那个时候的晋商精神,但是那句“生都生了,死就死了吧”真的让人不胜唏嘘啊!!</p> <p class="ql-block">DAY 7 晋祠+应县木塔</p><p class="ql-block">晋祠,我一直都觉得在初中课文中学过,但同行的伙伴们都说不记得,直到我在晋祠公园里找到了证据。</p><p class="ql-block">当你立身于晋祠博物院的古建筑群之前,而周围几百年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古树随处可见,你会感觉到历史厚重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众多帝王贵族曾在此大兴土木留墨著文,无数的文人雅士在此吟诗作赋流连忘返,也许你站的位置他们也站过,你走的桥梁他们也走过,你扶的栏杆他们也扶过,甚至于也许你发的感慨他们也同样发过,你会觉得历史确实很久但并不遥远,你会觉得你跟他们其实可以交心。一眼望过了千年,今人邂逅了古人。</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孑然傲立,雀燕纷飞,有鸽子在上面谈话,有猫咪慵懒的蜷卧,一座上千年的古塔,古朴之中多了些许灵动,恬静而温暖,给人一种岁月恒久的感觉。她就那么淡淡的立着,显得那么清冷孤傲,跟周围的烟火气格格不入。我仰着脖子看了一个多小时,用手机拍照放大的功能试图看清每一个细节,努力的寻找她曾今被200多发炮弹炮击的伤痕,想起来在视频里看到她正在以每年2mm的速度倾斜,也许在未来的哪一天,就会轰然倒下,但愿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那么多人说看过应县木塔哭了,现在有些理解了。</p><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着实让我感受到了古人无与伦比的智慧,感受到了华夏文明的伟大,但是现在古老工艺的传承青黄不接,这些精湛绝美的榫卯作品,有的已经开始残破颓败,像应县木塔,甚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倾斜,他们的保护,真的刻不容缓了。</p><p class="ql-block">晚上,到大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