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8年在意大利旅行时,唯独留下了它的北部,计划着来年就去。可谁知,这一等就是六年。由于意大利申根签特别难抢到预约号,所以21天的北部之旅是我们超长低地三国行程中的后半部分,而不是单独去的。2024年6月1日一大早,我们乘机离开还在不断建设的卢森堡机场飞米兰,接下来茵姐夫妇俩要加入到我们的小团队里,他们早于我们一天已抵达米兰,现在酒店里等着会合呢。</p> <p class="ql-block">空中,阿尔卑斯山上积雪依然厚厚;湖区,就当是看到了我们即将前往的马焦雷湖吧😀</p> <p class="ql-block">酒店订在中央车站出来的不远处,米兰共有两个机场,一个是马尔彭萨,这里基本上是长距离的国际航班;另一个是利纳特,短距离或者说是欧洲境内航班的落脚之地。我们的航班在9点过后安全降落,出机场后直接来到开往市区的巴士站,票价7欧,十分便利省时省钱。</p> <p class="ql-block">与朋友相聚十分欢心,然而我的内心却因先生身体不适感到极其不安。由于客房还未准备好,所以先将行李放在茵姐的房间里,留先生一人在酒店,我们三人出门踩点米兰。</p><p class="ql-block">从中央车站去米兰大教堂首先得买地铁票。走进地铁站,只见无论是自助购票机前还是报亭间里都挤满了乌泱泱的人,排着长队且行进速度极其缓慢,来米兰的人真是多啊!</p> <p class="ql-block">从中央车站到大教堂需乘4站,4.4欧一个来回。到站后,沿着指路牌一直走上街面,映入眼帘的便是米兰的标志性建筑—米兰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尽管行前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广场上的人浪还是让我们多少有点举足不定-去吗?加上无遮无挡的大太阳,想拍张无人遮挡的照片完全没可能!敏哥说"光照强度太大了",于是我们将就着拍了几张,快闪而过著名的大教堂。没关系,我们买了明天入内参观以及登顶的套票,有机会弥补。</p> <p class="ql-block">炙热的阳光直接将我们引流到了大教堂边上的玻璃拱廊-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这是为纪念意大利国父而建造的连拱长廊,浩大的工程历时12年,直到1877年才完工。</p><p class="ql-block">中心顶部有四幅代表着四大洲的壁画,亚洲的人物居然是清代官员的样子🤭长廊中无论是天花板附近的绘画,还是人行道上的马赛克图案都十分精致,犹如一座优雅的艺术宫殿。</p> <p class="ql-block">有来购物的,有来喝咖啡的,更有超多的摩登女郎在那里摆拍。中央空间的空地上有头牛的马赛克图案,传说用脚跟撑在牛牛上,转三圈就会有好运。</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都蜂拥而上地转啊转,我们也没落下,为了那份好运🤗</p> <p class="ql-block">朝着拱廊的另一头走去便来到了斯卡拉广场,中心部位竖立着达芬奇的雕像,是由皮埃特罗·马尼花了两年的时间雕刻而成,整个基座为花岗岩。达芬奇曾有十多年的时间在米兰工作,除了那幅著名画作"最后的晚餐",还有就是斯福尔扎城堡中(Castello Sforzesco)天轴厅的作品。雕塑下方的四个角分别是达芬奇手下负有盛名的四位学生。首席弟子马可·奥焦诺复制了好几张老师的杰作"最后的晚餐",现都保存于英国德国以及俄罗斯等国的博物馆里。</p><p class="ql-block">(照片中面对着大家的就是马可·奥焦诺)</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就沿着大教堂边上的商品街闲逛,米兰不愧为时尚之都,街面上的氛围让人愉悦轻松,找到了去城堡的方向后,我们就折返乘地铁回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来到米兰的第二天最让人揪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早晨起来先生说他的感觉非常不好,体温已达38度,嗓子剧疼,真正的刀片嗓,怀疑是新冠。我们即刻用随身携带的检测剂做了抗原检测,结果是两条杠-阳性,新冠感染无疑。</p><p class="ql-block">当看到浓浓的两道杠时,我俩失望的表情真是无法掩饰:这是先生的首阳。赶紧翻出带了一路的辉瑞小分子药,慌乱之中竟然看不明白服药的规则。为了不打扰茵姐他们,我就一个人去了早餐厅,先生继续留在酒店,不参加白天的大教堂游览。</p> <p class="ql-block">昨天买的大教堂套票,包含大教堂、博物馆、乔瓦尼·阿拉·丰缇洗礼堂及电梯屋顶露台,72小时有效。登顶的时间需要购票时就预约,我们按照旅游攻略的提示,约了下午6点的那场。价格记得是25欧/人,使用支付宝购票有专门的通道,说是每50欧可获5欧的返现,但这5欧我们并没有收到。</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教堂的安检还是比较认真的,我们上午去时,参观的人不算太多。周日的弥撒正在进行,靠近祭坛和中间的区域都被拦了起来,游人无法走近。教堂内部非常宽敞,抬头便能看到装饰着基督教世界里多扇尺寸超大的彩色玻璃窗。工作人员说周日地窖不开放,所以没看到躺在玻璃棺木中的圣卡洛·博罗梅奥(San Carlo Borromeo),一位出生于马焦雷湖畔小城阿罗纳的红衣主教。</p> <p class="ql-block">众多雕塑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被剝皮的殉道者圣巴多罗买(San Bartolomeo Flayed) 。作为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巴多罗买为了捍卫基督教,被剥皮后斩首,死得非常惨烈。</p><p class="ql-block">雕塑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马可·达格拉特,在1562年用一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人物形象坚毅而挺拔,双足稳固,目光坚定地投向远方。手中执着自身被剥下的皮肤,仿佛一件轻盈飘逸的斗篷,展现了艺术家对人体结构的深入研究和对宗教情感的深刻表达。</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博物馆位于王宫的一楼,以展示教堂500年的悠久历史为主。这里收藏着原本在大教堂里的各类风格不同的雕刻真品,还有设计图、模型以及彩绘玻璃等,但不允许拍照。意大利的教堂蛮有意思的,入内参观免费或者是只需几个欧元,因为其内部的宝贝真品都被挪至外部博物馆,想看就必须花钱买门票。</p> <p class="ql-block">集市广场Piazza Mercanti上有座建于1228年的法理宫,就在大教堂后面。最早被用作于处理米兰的公共事务,1773年开始存放司法档案。由于年久失修,如今已无实际用途,底层时常会举办各类集市。</p> <p class="ql-block">说是它的两侧各有一块浮雕:一块象征着米兰检察官的倒是很容易找到,另一块是代表米兰的母猪形象(Scrofa Semilanuta,一种神话动物)我们四处找也没看到。</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就回酒店,令人欣慰的是,先生的感觉好多了,烧也退了,于是我们决定去大教堂看一眼,不然的话多少有点可惜。广场上的人那叫一个多啊,显得十分嘈杂又混乱,让人都不想久留。</p><p class="ql-block">真的好怀念2020年意大利著名男高音安德列·波切利(Andrea Bocelli)站在这里通过网络向全球现场直播复活节音乐会的场景。面对空无一人的广场独自吟唱《奇异恩典》,用他的歌声凝聚彼此,向疫情中的世界传递爱与希望…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米兰大教堂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为欧洲第二大教堂,建于1386-1965年,历时500多年。它与我过去所见过的哥特式教堂有着诸多不同:首先它的正立面为传统的罗马式"山"型,没有典型的高耸入云的尖塔或者双塔;它的平面结构也不是典型的拉丁十字,耳堂特别短,横面却很宽,拱顶跨度大;大多数教堂是三廊道,而米兰大教堂是五道廊,所以教堂正面有五个门。总之,大教堂的辨识度很强,你从不会将它与其他任何教堂搞混。</p> <p class="ql-block">陪先生再次进入大教堂有新的收获😜看见了躺在大教堂地面上的"太阳钟",这里固定着一根金属嵌条,每天中午阳光由屋顶小洞射入,落在金属条上,建成后的300多年间,每天都准确地标出正午时分。金属条横向延伸整个教堂,两边刻有十二星座的大理石块,找到了白羊座后,即刻席地而坐拍上一张📸</p> <p class="ql-block">旁听到团队导游指着主祭坛的讲解,大致意思是那里安放着大教堂里最珍贵的东西。上攻略查阅后方知:那是一枚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使用过的"圣钉",每年都会被取下展示三天,达·芬奇还为取送这枚钉子发明了升降机…有点太神奇了,听听而过吧😋</p> <p class="ql-block">下午5点多与茵姐他们会合,坐电梯登上了大教堂的屋顶,纵横交错着的33座石桥连接着顶部的各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老天给了个蓝天白云,数都数不过来的135个尖顶(我称之为芦笋🤭),成了我们照片中的背景,只有在这里才能够看清108米尖塔上的圣母玛利亚金像。</p> <p class="ql-block">但是呈三角形的顶部,或站或坐的地方很少,很不方便。拍个照片吧,不是你自己躲闪不了别人的镜头,就是你照片中的主角成了他人,被人们大肆宣传的露台其实视野并不好。在我看来不上来也没啥可惜,因为众多的尖顶一旦近距离看,也就没了那份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米兰是小偷的天堂早已是名声在外,只是没想到我们傍晚在大教堂地铁站上就遭遇了。车门打开的一刹那,站在左侧的我上车后回头看,一个年轻女子使劲挤到先生的前面紧贴着,堵着不动,看似上不去的样子,而后面又有人向前挤,把他夹在中间,突围不了。我立刻推开了挡在前面的那位女子,此时先生背的胸前包拉链已被打开,甚至连里层放护照钱卡的拉链也被拉开了……事后他才醒悟,这是一个三人小团伙作案,他们这么一前一后挤着,就是为了让其胸前没有任何空间,失去对包的感觉。这时边上的人就拉开包的拉链,把手伸进包里,动作非常麻利,非常短促。当时他只感到包里有那么点"动静",还以为是手机振动。</p><p class="ql-block">站在车厢稍远一点的茵姐他们关切地问"怎么样?""包拉开了","大姐的包拉链也开了"。当时我并不知道,先生紧张得都不敢当场查验是否有东西被窃。下地铁后,他鼓足勇气看了包的内层,检查了两次才缓缓地说道: "东西都在",真是太侥幸了!</p> <p class="ql-block">原本就觉得米兰乱,经过这一事件,对米兰的印象就更负面,尽管它是座了不起的城市,尽管我们很可能会再次光顾,为了那幅没抢到票的"最后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去了趟米兰大教堂,晚上先生的病情有所反复,服药后,早晨起来量体温,正常了。今天我们要坐火车离开米兰,去意大利北部位于马焦雷湖畔的疗养胜地-斯特雷萨Stresa。</p> <p class="ql-block">火车票8.6欧行进一小时,下火车后打了出租车到靠近湖边镇中心的民宿Casa Diverio,两卧室+一卫一厨一厅,每个房间都有阳台或露台,院子里还有恒温Spa浴池及烧烤用具供客人免费享用。女主人热情又干练,房间明亮整洁,所配的用具都是有品质不是简易凑合型的。</p> <p class="ql-block">说起意大利北部的湖区,大多数人都是首选科莫湖,拟行程之初我也是这么打算的。可做着做着发现游科莫湖如只是坐船在湖中巡游而不上岸,不去看那些豪宅里的风景花园那就亮点不多。而此地的豪宅又有那么多,去几个呢?去少了没有全景的感觉,去多了又会有雷同之感,且花费也不少。总之科莫湖更显富贵奢华与我们游玩的方式有距离,靠近不得。于是视线就转向了米兰西边的马焦雷湖Lago Maggiore,它是意大利仅次于加尔达湖的第二大湖,群山环绕,湖的北段延伸至瑞士境内。</p> <p class="ql-block">安顿下来后,依然是我们仨出门去码头边上的游客中心,先生则留在房间里休息。计划是要坐船去博罗梅安群岛三岛之一的贝拉岛(Isola Bella),也称美丽岛。另外就是想打听一下如何搭乘马焦雷湖快车(Lago Maggiore Express)完成由斯特雷萨火车去多莫多索拉再换乘漂亮的"百年山谷"号(Centovalli)去瑞士的洛迦诺,最后乘坐渡船回斯特雷萨的一日游。游客中心这里不卖票,将我们推荐到路对面的旅行社,可正好赶上了午间休息,于是我们索性开启了环湖漫步游。</p> <p class="ql-block">来到湖边的感觉真好,草木清新,湖水蓝蓝,游客仨俩,没有喧哗,没有炎热。悠长的湖滨步道,高大舒展的酒店建筑,摇曳的棕榈,盛开的鲜花,令人乐而忘忧。</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最像宫殿的大酒店里,作家海明威曾留下过他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远处的山与漂浮的云连成一片,犹如一幅风景屏幕挂在天边。宫殿般的博罗梅安群岛犹如一支精良的舰队,停泊在湾中,美丽而宁静,时刻都在我们的视野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尽情地拍,随心所欲地玩,满格享受着小镇给我们带来的这份轻松和自在。</p> <p class="ql-block">午休时间结束后,我们赶回了旅行社。看了我做的攻略后,工作人员给我们拟订了一份完美的游览计划。在接下来的二天里,我们不仅有时间去茵姐特别期盼的圣卡特琳娜修道院和之前以为走不成的"马焦雷湖快车",甚至还添加上了最北部的奥尔塔湖游览。购买旅行票时,由于我无法确保先生能否同行,旅行社的人特别通情达理,只让我们先付了订位费。</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这一切后,我们就去超市购买晚饭的食材。小镇上唯一的一家家乐福超市就在我们的民宿隔壁,房东还给了会员折扣卡,你说方便不方便?</p> <p class="ql-block">做完饭我走进卧室叫先生出来吃饭,却看见他蒙着被子,浑身颤抖抽搐,一摸额头滚烫滚烫。叫他,他也没法应,牙齿上下打仗,只说了"冷"…这可把我吓得不轻,赶紧将我的被子以及茵姐屋里的都拿过来给他盖上。再过了一会,体温直升至40℃😱当时我好害怕啊,虽然嘴上一直安慰地说:"别怕,不行就让房东帮助我们去医院,我们买的旅行险中包括新冠治疗项目",门外大姐说可以试试用毛巾放冰箱里冷冻然后进行物理降温。之后,先生感觉有所好转,甚至还起床吃了点东西。夜深人静,茵姐屋里的灯还一直亮着…斯特雷萨的第一晚大家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它一定是个不眠之夜!</p> <p class="ql-block">先生昨晚出了一夜虚汗,今早体温正常了,虽然嗓子还疼,但咳嗽好了许多,吞咽也不那么痛苦了-大家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早餐后我们仨出门,上午的目的地是去码头坐船到圣卡特琳娜修道院参观(Santa Caterina del Sasso),先生身体依然虚弱,只能继续留在房间里休息。</p> <p class="ql-block">2024年的3月24日-10月6日一天里共有6趟船从斯特雷萨码头开往修道院,我们因为下午还要参团游奥尔塔湖,所以只能赶上午9:05最早的那班船。船行时间很短,大约20来分钟,来回船票6.8欧/人。</p> <p class="ql-block">作为意大利北部位置最壮观的修道院之一,圣卡特琳娜背倚马焦雷湖东南岸高高的岩壁。当船驶近岩壁时,一定不要错过按下快门的最佳时机,因为修道院的全景外貌是直上直下的,船与码头之间几乎没有足够的缓冲距离。</p> <p class="ql-block">下码头后,需向上攀爬80级台阶,走过一个通道,前方就是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着歇着,边欣赏边感叹,如此清静仙气十足之地,没有人山人海,抵达便捷成本极低,真是一个修心养性的好地方!然而,我们并没有走对路,途经那个通道口时,我们看到有门禁拦着,以为是还要继续往上爬,可爬到最高处时依然没找到入口。看见一处玻璃房,进去问了才知,原来高处是乘车过来的停车场,由此往下走268级台阶方能到达刚才我们错过的通道口,行动不便的人可以搭乘电梯。工作人员让我们每人花了3欧买票,称到通道口门禁处需扫码这张票才能参观修道院。我虽有所纳闷,但也没多想,买了票赶紧往下走。难不成《孤独星球》上的信息已经太老了,修道院现在不免费了🤔</p> <p class="ql-block">穿过圆顶拱门的门廊,来到了一座场地面积上不怎么规整的礼拜堂,但柱廊及天顶上的壁画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小庭院里有不少的空间,看到一台有年头的压榨机,还以为是修道院自给自足榨油之用。翻译示意图后得知,这是台葡萄压榨机。</p><p class="ql-block">瓦雷泽省在2003年的修复工作中发现压榨机的结构是由不同的石头和木材组合而成,但木材的年龄无法确定。好在在螺丝钉的底部标有1671年的日期,而在石槽上则刻有1759年,附近区域也发现过类似的压榨机,这说明在马焦雷湖周围的冰川冰碛山丘上过去曾有过大片的葡萄园。</p> <p class="ql-block">我们将自己融汇到了这幅美丽的画卷中…能亲眼所见这座建于十四世纪的岩石修道院对我们来说不是件易事。</p> <p class="ql-block">船来了,我们也该返回斯特雷萨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回望……</p> <p class="ql-block">午餐休息后,下午我们继续出发去奥尔塔湖游览,旅游大巴停在旅行社的门前,到点发车。导游说,沿途还要接其他集合点的游客,我们正好车游了斯特雷萨周边的景色。车上抓拍了几张,随即发给在民宿里休息的先生,真的很为他不能与我们同行而难过。</p> <p class="ql-block">奥尔塔湖是意大利鲜被涉足的湖泊之一,位于阿尔卑斯山麓丘陵之间,是意大利最小的湖泊。人们常将它视做为科莫湖和马焦雷湖未遭商业开发之前完美形态的再现:宁静、天然、绝美!</p> <p class="ql-block">湖岸边的奥尔塔圣朱莉奥Orta San Giulio是一座中世纪的小镇。随着导游的一声"我们已抵达奥尔塔",车里的人都兴奋了起来,下车来到码头边,准备坐船游湖。此时云层几乎盖满了天空,映的水色深沉,要下雨啊☔️</p> <p class="ql-block">一开始我们还都坐在船的露天平层,看着湖景山色特别开心,可渐渐地起风飘起了雨,气温骤降,我们也被逼进了室内底层。雨越下越大,边上的旅客如变戏法一样,纷纷拿出厚衣服和雨伞,看得我们直呼:"他们怎么这么有经验!"</p> <p class="ql-block">中午出门时,我是莫名其妙地多穿了一条连裤袜,加了件薄毛衣,茵姐武装的也还算可以,唯独敏哥将长裤换成短裤短袖,雨具誰也没想到要带。雨越下越大,我们向导游询问"可否不下船,放弃游览",大伙的目光也都转向了导游。临近码头时,导游说他所能做的就是圣朱利奥岛我们先不下,而是返回圣朱利奥小镇上岸。原来,根据渡船的时刻表,来回这么走一趟,会为我们赢得45分钟的时间,导游十分自信地说"这雨下不长,很快就会停的。"</p> <p class="ql-block">一上岸,大家都集聚在这栋建筑下躲雨。回来后,仔细对照查阅,发现我们躲雨的地方是奥尔塔圣朱利奥镇上的莫塔广场Piazza Motta,中央矗立着那个建筑叫Palazotto,上面装饰有十六世纪的壁画,下面由一个小凉廊支撑着。</p> <p class="ql-block">雨小一点后,我们走进了一条窄窄的巷子,迎面遇到了同团的驴友,见她们身上的雨披就打听哪买的。回话说"自带的,不过我还多了一个,给你吧"-真是让我们感动无比。我接过雨披赶快让敏哥穿上,此时雨披的作用更多的是保暖。</p> <p class="ql-block">沿着鹅卵石路往高处走,两边的房屋多是奶黄杏黄色,房顶铺着厚厚的板岩。</p> <p class="ql-block">顶端有一座教堂,应该是十五世纪的圣母升天大教堂(Santa Maria Assunta),因为当时光想着下雨,都没顾上问导游确认。</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就是被巴尔扎克称之为"绿色篮子里的一颗灰色珍珠"啊!由于下雨我们未能在这个古朴的小镇多转转,无奈。</p> <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等我们再次登船向圣朱利奥岛驶去的时候,雨基本上是停了,只是船窗上的雨水尚未干透。我举起手机给湖中的圣朱利奥岛(Isola San Giulio)来上一张,也算是份独特。</p> <p class="ql-block">小岛上我们只参观了十二世纪的圣朱利奥教堂的一小部分,主殿当日并未开放。内部丰富多彩的壁画对于不是信徒的我们来说,就是看个"热闹"而已。教堂、岛屿和小镇都是以一位希腊福音传道者朱利奥的名字命名,据说他在公元四世纪末赶走了岛上的蛇、巨龙和怪兽。</p> <p class="ql-block">离开圣朱利奥岛</p> <p class="ql-block">返程的路上,导游一直都在讲解沿途的建筑背景和历史,真的很敬业。最后我们的车还在阿罗纳(Arona)做了短暂的停留。</p><p class="ql-block">走下车,一座超高大的铜像矗立眼前。借助翻译软件看个明白,原来这就是我们在米兰大教堂没看到的红衣主教圣卡罗·博罗梅安,1538年出生于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1610年封圣时,他的堂兄弟下令修建一座圣山以表纪念,也算是马焦雷湖南部最大之城阿罗纳所拥有的必看景点。</p><p class="ql-block">这个半天之旅十分圆满,旅行社收费55欧/人。虽然也可以自己坐巴士去,乘船上岛游湖,但是途中交通转换以及时间上的衔接比较费时费力。</p><p class="ql-block">可以网上订购www.stresa.tours</p> <p class="ql-block">6月5日的"马焦雷湖特快"之旅依然没有先生的加入,为了巩固成果,防止病情反复,他还是留在了斯特雷萨。这次我们没打车,走着去火车站,赶早班开往多莫多索拉的车。</p> <p class="ql-block">9:10分左右,火车抵达多莫多索拉(Domodossola),离换乘的"百年山谷"号发车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于是我们迅速出站去逛逛这座美丽的罗马山城。</p> <p class="ql-block">有阿尔卑斯山作背景,整个城市绿意盎然,建筑明亮,街区干净。</p> <p class="ql-block">果蔬鲜花摊位前顾客熙熙攘攘,集市广场四周的拱廊和建筑都可追溯到十五、十六世纪。</p> <p class="ql-block">咖啡店前坐满了早起的意大利人,手持一杯浓缩咖啡,面对着小广场发着呆,开启了小城生活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Centovalli-Vigezzina火车线路全场52公里,将皮埃蒙特的多莫多索拉和马焦雷湖的洛迦诺Locarno连接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10:26分一辆全新的列车载着我们大家缓缓地离开了多莫多索拉,向瑞士的洛迦诺前进。由于坐在中间的车厢,无法拍全弯道上的整列火车。</p> <p class="ql-block">火车途经圣玛丽亚车站时,我手机拍到一张照片,翻译照片中的文字方才明白,这条意大利最美丽的全景铁路已有一个世纪之久了。</p><p class="ql-block"><b>1923年11月25日在安德烈亚-特托雷(Andrea Testore)和弗朗切斯科-拜伊(Francesco Baíi)的鼎力资助下,多莫多索拉-洛伽诺国际铁路投入运营,这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是世界各国人民团结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25-11-2023</b></p> <p class="ql-block">火车穿过被称为"画家之谷"的Vigezzo山谷,谷底是翡翠色的湖水;尚未全部融化的雪山在眼前延绵而过,一切都是那样静谧而美好。火车晃晃悠悠地开上了高架桥,此番景象让我回想起几年前在瑞士乘火车驶过位于图西斯和圣莫里茨之间高架桥的情形。今天依然是同样的兴奋,一样的惋惜,因为只有下车在桥下拍摄到火车经过桥面的情景,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它的高和险。</p> <p class="ql-block">瑞士高山火车</p> <p class="ql-block">渐渐地,窗外房屋及山坡上的葡萄树多了起来,估摸着我们已经在瑞士境内,两小时后我们的火车稳稳地停在了洛迦诺的站台上。下车拍照做个留念!</p> <p class="ql-block">出了车站,200米左右是缆车站。洛迦诺背山山顶上有个非常好的观景台-Cimetta,可以360度地将马焦雷湖尽收眼底。但是,前往这个观景台需要来个"三级跳":首先需乘坐登山小火车到达半山腰Orselina,此处有座山岩教堂,这算是一级跳;接着换乘吊箱缆车前往卡尔达达,那里有个悬空观景平台刺激且又风景甚美,这是二级跳;最后是坐吊椅到达最高观景台,三级跳结束。</p><p class="ql-block">原本我们是打算回码头时上去看看,但最终因为怕晒及体乏还是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边逛街<span style="font-size:18px;">边找吃的,鹅卵石铺就的</span>大广场是城市的心脏,是居民的日常聚焦地,环顾周边色彩鲜艳的建筑让人仿佛置身于意大利小城。别看它现在空荡荡的,一到八月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广场的中央将被观影之用的上千张椅子所占领,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电影放映场地之一,最多时可容纳8000名观众😍</p> <p class="ql-block">弧形的沿街排列着商店、咖啡吧和餐馆,虽是午餐时分,但食客并不多,生意好点的还属卖冰激凌和饮料的,这里的物价明显高于意大利。最后我们在超市里买了一只烤鸡和黑麦面包,就着大哥带的一壶白茶,在广场边的石凳上,简单地解决了午餐的问题。在外旅行多年,论烤鸡,我不得不说还是瑞士的最好吃,入味!</p> <p class="ql-block">大广场周边是洛迦诺老城区,同样有着鲜明跳脱的意大利风格。</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语区的洛迦诺(Locarno)和卢加诺(Lugano)是瑞士提契诺州两座名字很相似的城市,不仅是中文,英文都很像。在做美篇之前,我自己也是没弄清楚,一直以为这次是来补当年我和先生在瑞士错过的卢加诺—一座提契诺州内最大、位于卢加诺湖边的城市,同时又紧邻着意大利的科莫城。</p> <p class="ql-block">回到码头,准备坐船回斯特雷萨。沿湖这边修建的自行车道和公园也是休闲的好地方,瑞士山水融合着意大利风情,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乘船返回斯特雷萨的路上,太多的迷你"五渔村"或是紧贴着"阿马尔菲"沿岸;或是攀附在阿尔卑斯的山脊之上,蓝天青山绿水,拍不尽看不完:马焦雷湖太美,一路大片!</p> <p class="ql-block">船驶近"我们的斯特雷萨"时,竟然让我们看全了马焦雷湖上属于博罗梅安家族的三个小岛:贝拉岛(Bella)、马德莱岛(Madre)和佩斯卡通岛(Pescaton)。尤其是那座马德莱岛,它在我们的镜头里一直是很神秘很遥远。</p> <p class="ql-block">船还在贝拉岛外围转了大半个圈,使得我们近距离地看到了"宫殿花园"。</p> <p class="ql-block">山水不仅有空灵之美,更有深情之意。在码头上竟然看到先生来迎接我们,又开心又惊喜啊!</p><p class="ql-block">这个"快车之旅",旅行社收费51欧/人,我没去比对过每一程的票价,但是此程只要人在斯特雷萨或者是阿罗纳,都是可以自己到火车站买票去的,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斯特雷萨是意大利马焦雷湖区的主要旅游城市,也是辛普隆古商道中的重要一站,城市有记载的历史始于998年。十五世纪在维斯康第家族统治下,从一个渔村迅速发展为繁荣的城市,随后又为博罗梅安家族所控制。</p><p class="ql-block">明天就要与这座美丽优雅的小城告别了,每每想到先生因感染了新冠,大部分时间待在房间里没出去玩,我就很难过。先生却安慰道:"哪怕只是短暂地出门走走,我都能感受到镇子上的安逸清净。小街窄巷,房距很近,每家的阳台布满鲜花,阳光照耀下的小镇有那么点美国西部片《正午阳光》的感觉。老年人居多,悠闲地在阳台上吃饭喝茶,晒着太阳,任时光慢慢流逝。这种安静、平和、优雅的生活足以让我羡慕无比。"</p> <p class="ql-block">博罗梅安群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