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王成春,著名书画家</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诸葛亮虽擅长治军,在运用谋略方面还是略有不足,治理民众的才干,强于统兵打仗的谋略。”又说:“诸葛亮可以说是懂得如何治理国家的杰出人才,可以和管仲、萧何相提并论。然而他连年兴师动众出兵作战,却没有取得成功,是随机应变与指挥战争的谋略等方面,不是他所擅长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诸葛亮真的如陈寿所说的统乒打仗的谋略不足吗?值得商榷!应该说,诸葛亮率军屡次伐魏无功而返,不是他谋不及司马懿等人,而是他缺将短兵,无法实现自己的谋略构想,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p><p class="ql-block">蜀汉自从痛失荆州、关羽张飞先后被杀,特别是刘备伐吴惨败夷陵之后,不仅国力受到严重削弱,更致命的是国运、国势大幅度下滑。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殚精竭虑、励精图治,贯彻联吴抗魏的既定方略,一边精心治国,一边北伐魏国,在虎视眈眈的强大魏国和心怀鬼胎的刁钻吴国中间求生存、谋发展。但此刻的天下人都知道,弱小的蜀汉纵然诸葛亮能呼风唤雨,也难有大的作为,所以那里不再是天下英雄们的心仪之地,因而从外部流向蜀汉的人才越来越少;而蜀汉地狭人少,自产将才非常有限;加之老将们相继离世和无法披挂上阵,蜀汉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拔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便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诸葛亮虽然致力于培养出类拔萃、独当一面的领军之才,比如马谡、姜维等,怎奈他们根本就不是大才之料,结果让诸葛亮的深谋大略每每“哑火”“泡汤”,功亏一篑。</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谋攻篇》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纵使诸葛亮有再高的谋略,手下没有一批得力的大将去创造性贯彻和实施,那又有什么用呢?</p><p class="ql-block">常言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同样,不能以北伐的成败来衡量诸葛亮的谋略。</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学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