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京珐景泰蓝艺术发展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全国景泰蓝行业唯一的一家中华老字号</p><p class="ql-block">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中国景泰蓝第一家</p><p class="ql-block">全国生产经营景泰蓝规模最大专业企业唯一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金杯奖</p><p class="ql-block">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p> <p class="ql-block">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若星河的悠久、辉煌文明史中,景泰蓝即铜胎掐丝珐琅的缤纷呈现,犹如一颗巨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特别是建国后至今,经过几代“京珐”人心运其灵、手熟其巧、指尖传承的倾心呵护而更加熠熠生辉,并定将继续传承下去,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艺术光彩。</p><p class="ql-block">景泰蓝即铜胎掐丝珐琅,这一工艺自元朝晚期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很快便进驻“宫廷”,深受皇帝的钟爱,到了明景泰年间,这一工艺更加成熟,加之当时的制品底色多为宝石蓝或孔雀蓝,故此得名“景泰蓝”。由于历代皇帝的推崇,在明朝的“御用监”、清朝的“造办处”都设有制作御用珐琅的珐琅作或厂。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任何一种器物能象景泰蓝一样只供皇室专享。因此,从明到清中期以前,景泰蓝都是官办且为宫廷供奉,直到清朝后期才出现民办珐琅作坊,景泰蓝才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并于道光年间出口海外,在国际上名噪一时。</p><p class="ql-block">景泰蓝集历史、文化、艺术和独特传统工艺于一身,其制作工艺融汇了中国的传统绘画、吉祥装饰、金属雕錾、宝石镶嵌以及冶金锻造、玻璃炼等技术,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集大成者。故宫博物院收藏展示的景泰蓝大都是元明清时期的御用珐琅制品,而近现代各历史阶段的景泰蓝制品,社会上还没有一个场所能系统、完整的展示给社会百姓。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的建立,填补了这一缺憾。</p><p class="ql-block">北京市珐琅厂是全国设计研发、制作、经营景泰蓝规模最大的国有专业企业,也是这一行业唯一的一家中华老字号。建厂60年来,积蓄了行业内最强的专业技术力量,形成了一支技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艺术流派纷呈的设计和制作梯队,创作出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力作。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似乎能解读到大师和技师们投入在每件作品中的情感和体悟。</p><p class="ql-block">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景泰蓝制作技艺的创新、发展,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都表明,今天的景泰蓝制作技艺和艺术水平已经超越任何一个历史时期。</p><p class="ql-block">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将体现出景泰蓝的历史文化、学术和工艺价值,并对景泰蓝技艺的物象进行不断的积累和保存,为全社会和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营造一个浓厚文化艺术氛围,这将对景泰蓝技艺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发挥更大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