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罗古道见闻

倚窗赏文

<p class="ql-block">作者:龚长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春末夏临之际,我独身从南际公园大门内旁始步走神往已久的宁罗古官道。宁罗古官道连接连江至福州境内,是古代宁德县通衢省会福州的陆上唯一通道。据《福州府志》、《罗源县志》记载,这条古道途径白塔、起步、凤山、中房四个乡镇,由连江下楼入境,经上楼,应德……叠石,满盾,从界首出境,接白鹤岭路,全长93里,其中罗源境内达65里。古官道始修于汉武帝年代,经南宋改造,明、清维修,终形成较为完整的格局。据记载,白鹤岭古官道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公元l225一一1227),由于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原来的崎岖小道已阻碍商品经济的流通。时任宁德县主薄丁大全,经实地勘察,开辟了白鹤岭古官道与罗源古官道对接。从宁德南门下马宫至现南际公园门口“接官亭”是大路。小路是从西门太岁宫(现蕉城区防疫站)开始,大小路相接于西下山半岭,至岭头隘口5公里长。由隘口至莲峰三村(王台,岭头,叶厝)的叶厝村湾宁自然村爬岭到界首也5公里长,合计10公里长,统称白鹤岭。台阶全部由青石板及鹅卵石铺成。这些光滑的青石板是白鹤岭古老的印证。白鹤岭一边靠山一边临崖,面西登岭向东下岭,倚山傍或悬岩或陡壁或仞峰,有县令有邑人有乡绅临岩摩刻,斗大字迹历经风雨仍苍劲有力依稀可见,只是岩石上布满斑斑绿色青苔。临崖山下条条山脊逶迤起伏、郁郁葱葱向东走向。古道沿途临崖边每十步开外就有一棵挺拔的柳杉直插天穹,树龄都有好几百年,是珍稀植物,可惜现在只剩下几株了。这几株柳杉见证了千百年来古道的繁忙和落寂。当年的古道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罗源中房36村(俗称"河洋")民众的生活、生产用品交易都走在这条道上,宁德人挑“福州担"去省头也走这条路。总之数百年间,赴任官员、往来客商、赶考学子等,南来北往都走此道,古官道成为宁罗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发展的大动脉。因此,古官道被称为“官道”闻名于世。这条著名的古棧道曾经是多么的喧嚣热闹,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它承载着凝重的历史、也是璀璨的人文瑰宝。有二件发生在古道的秩事流传至今让人勿忘铭记。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明朝派戚继光来抗倭,戚继光部纪律严明传令三军凡畏惧后退者格杀勿论,结果其先锋儿子来到白鹤岭看到倭寇嚣张气焰而退缩被戚继光斩首在白鹤岭路亭。后人为了纪念戚继光抗倭在继光村灵溪建了继光公园,内有“思儿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5年日军败退福建、一路烧杀抢,从白鹤岭下来把路亭、廊桥、民房大肆烧毁。所以白鹤岭历史上还有着抗击日夲侵略的人文历史。历史翻过新页,时代在变化,如今登白鹤岭看宁德城关风景优美,是一巨幅山水丹青,远眺三都澳橄榄屿丶鸡公山、白匏诸岛星罗棋布,笔架山、白馬山、风凰山千米高山直逼海边对峙雄守。海面上白帆点点船来船往,网籍养殖一排排一行行如纤陌纵横。海天相连处烟波浩渺。近看城市建设变化巨大,高楼大厦栉比鳞次宏伟壮观;交通建设突发猛进,“和谐号"动车、沈海高速路横亘在三都浅海滩涂上。尤其东湖美景尽收眼底。原来巴蕉叶大的古老小城扩大了好几倍,发展到金蛇头海边,一座新兴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矗立在著名的三都澳畔。站在白鹤岭古官道上,似乎古棧道挑夫的铁杖头落地声还在白鹤岭上空萦绕,然而眼前高科技的动车以每小时几百公里速度风驰电掣,这不禁使人感概万千,感叹“人间正道是沧桑”......爬到岭头隘口,极目远眺,风轻云淡,心宁气舒。在这里我碰到32岁的云南墨江彝族驴友小殷结伙从岭头快步向下奔向湾宁村。湾宁村八旬叶老汉的房子是白鹤峰路边典型的前店铺后客棧的木房住宅,前店的木柜台还卖着南杂。叶老汉回忆起过去"河洋"36村群众每天昼夜不停从湾宁过往,往宿的热闹情景依然津津乐道。然后如今湾宁古道,一块块路石光滑斑驳,石缝长满小草,路旁杂草丛生,四周荒芜寂静,只有石板石建造的船形小桥下的流水声,一会儿一声掠过的乌呜声……走在幽幽的古道上,让人想起马致远的“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情致。穿过湾宁段,爬岭到界首,踏着台阶穿过缓缓的山野,一会儿视野开阔,山峦起伏,绿茵茵的;一会儿被两旁的芦苇掩没住,霜冻枯黄的芦苇被山风吹的沙沙作响。爬到界首回头看莲峰三村,一座座村落点缀在重山峻岭,一条条盘山公路逶迤起伏穿村而过……明朝遗迹上的界首峰火台与白鹤岭隘口的峰火台遥相呼应,作为古代的军事设施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如今只有一堆乱石遗迹。站在新建的满盾界首路亭,时不时有驴友勿勿而过,落寂的古道随着时代的变迁,似乎又渐渐恢复了生机。承载着历史沧桑的古道上越野徒步的人们越来越多了!翻过界首就是罗源界,中房镇满盾村就在岭脚。中房镇管辖的满盾村丶岭兜村丶林家村、中房村等,包括所属自然村通称“河洋”36村都在这洋面开阔,地势平坦(满盾稍高些)的小平原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平均海拔500多米,常年平均气温20度,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因此雨量充沛,气候好。走进满盾村里到处都是池塘,沼泽,湿地,许多沟渠纵横,溪河流淌。还有许多砖墙包栋的大瓦房错落在田野上。当我走到一大片天杉丛林,原来是满盾柳杉公园。一座古建筑一下子吸引了我。我饶有兴趣地环视四周环境。这座房子靠背山不高的山峦,但此山峦是从满盾村最高的山峰宝信山脊逶迤起伏延伸而至房子后面突然嘎住。两边山丘把房前的田野,池塘包的水泄不通。前山清秀俊朗,层层叠叠,隐隐约约,明堂视野开阔,景深悠长,稍微倾倒的田园,池塘植物青翠,荷花摇曳,清香扑鼻。房子气势恢宏,雕梁画柱,我踏进大门,宽大的天井,光线非常明亮,巨块条石铺设的地面上。中堂摆设着条案木椅,还挂了几幅丹青墨宝,看得出这里的主人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此时从里面走出几个人,我们作了交流,其中一位是房东,是满盾村村民主任卓先生,原来是蕉城桥头下村人的女婿。“它乡遇故里”,大家非常高兴谈兴甚浓。卓主任介绍说,这房子建于清朝道光元年,距今有两百多年了。房子青砖包栋六扇三进厅兼花厅,书房,是典型的闽东四合院。满盾村类似这样的房屋很多。这些明清建筑群成了满盾村的人文景观。据卓主任介绍,现村中完整保存着30多栋明清古民居。其中村西北有五座连片的清朝依山而建,错落有改,气势恢宏的古民群。有3000多平方米。正因为有这些古建筑群,满盾村2018年被列入国家第五批传统古村落名录。卓主任50多岁,中等身材,清瞿的脸,讲话轻声慢语,和蔼可亲,给人感觉非常精明能干。他以前在做水产养殖和水产品交易生意,事业有成,帮村里做了许多公益,回报桑梓,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作为乡贤能人被大家选为村民主任。他呷了口茶,娓娓道说,乡亲们信任我,我要帮村里做些实事。他说村里目前要做四件事,一是修复满盾境内的古官道。宁罗古官道去年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人文魂宝我们要修复开发好,现已重建了界首亭及村至界首段古道。其次满盾还是红色老区基点村。这里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国民党军英勇战斗的遗迹。那是l938年8月14门,以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及地方工农武装4千多人在攻下罗源县城,歼战1400多人后,主力沿白鹤岭向宁德挺进。国民党49师任诚仁部尾随而至满盾。红军在满盾宝胜山伏击歼灭了国民党87师180多人。我们准备在原址建设红军伏击战胜利纪念碑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要融资修葺所有的明清建筑群,并计划种植800多亩荷花。届时满盾村集参观古宅荷塘,红色景观,古官道等乡村旅游。四是以土地入股形式成立农业合作社种植茭白l000亩,茶园2000亩帮助乡亲增加经济收入。听了卓主任的介绍,我想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坚强的基层党支部,也需要卓主任这样为民办实事有经济头脑的“领头羊”。为了赶路,只好起身告辞。经岭兜村来到林家村,望着林家祖厝大厅上林林总总的旗杆碣,我一数有36根,顿时感到惊讶和震撼。林家村地灵人杰,英才辈出,闻名于世。从明朝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至清朝宣统已酉(1909年)357年时间里,经过科举考试,共考入18名举人,2名进士(其中有2名举人又是进士)。按传统,每考中1人就在祖厅前矗立一合旗杆碣,一是表示向全村宗亲报喜,二是表示光宗耀祖。我想在只有两千多人口的村庄能出这么多的文魁武魁,这是林家人继承祖训,耕读传家,学风浓郁,发愤图强的结果。离林家村不远处就到了宁德金涵后溪村。它毗邻罗源的满盾、岭兜、林厝、中房村,连成山区小平原。后溪村的周周山峦连绵起伏,把村子围成“大木桶"。村前一条宽敞的河流沿着山形呈半弧形缓缓流淌而过。村里房子大都背靠山脊坐北朝南,前峰山峦清秀,左青龙右白虎两头逶迤连接过案,前峰丁山奇秀。明堂开阔,田地平坦,阡陌纵横,沟渠相连。这里风和日丽,静谧祥和是一块风水宝地,后溪村村民祖祖辈辈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历史上村民编织的竹制品远近闻名。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开基的祖宗独具慧眼,来到这片风水宝地,繁衍生息到现在已经是六十七世,五百多灶,两千多丁的村庄。村前的三栋连排六扇砖墙包栋的明清建筑群,人称“财主厝"。主人据说解放前利用后溪丰富的翠竹及村前丰盈的溪水生产粗纸,远销福州地区,宁德各地发了财,然后在宁德,古田,罗源置田业收租,年收田租3600石粮食,富甲一方。然而失去生产资料的广大人民仍过着贫困的生活。“财主厝”似乎见证了后溪村的沧桑变幻。今天的后溪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党的三农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村民总体生活水平好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也看到了后溪村的萧条,冷清的情景,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了,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农村医疗站、小学完小都关门了;田地在荒芜,过去农村"男耕女织丶炊烟袅袅"的生产生活景象不见了,这些好像有悖于农村改革开放的初衷,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我在这里讲这些,是否有消极负面之虞?不!我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应寻找一些更适合深化农村改革的新路子、好办法,出台些更适合农村发展的一些更好的政策,来巩固发展广大农村改革开放成果,让农村农民生活过的更好!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正确领导下,广大农民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的。离别后溪村鬼使神差孝虑到走蔡洋山到金涵太远,折回到满盾走满盾至金涵线(其实路途差不多),来到著名的百丈龙潭壶口,公路临崖边溪流汇集至崖边形成壶口瀑布。此时枯水季节己看不到百丈龙潭的壮观了。百丈龙潭虽地属满盾,但真正能清楚观赏到龙潭景观,只有到对面隔溪相望的宁德金涵菰洋百丈村。其实百丈龙潭在宁德,尤其在蔡洋山三十六民众更受民众顶礼膜拜。我孩提时就听大人讲宁德百丈龙潭龙王很威灵,每当大旱农田皲裂时,方圆百里的百姓到百丈村祈求龙王降雨都很灵验,因此久负盛名。还听说百丈龙潭有百丈深,龙王住的龙潭通到东海龙宫。回想起近两年前,我慕名冒着倾盆大雨驱车二十里赶到神往已久的百丈村看龙潭瀑布。冒着塌方的危险,挥刀披荆斩棘下到谷底,拍到了宏伟壮观的百丈龙潭瀑布视频。站在百丈龙潭公园只见隔溪对岸落差几百米的悬崖峭壁上,由罗源县中房溪与满盾溪汇合流至断崖岩石边,溪水从壶口倾倒而下,发出连绵不绝的雷鸣声,在峡谷里荡气回肠;山谷间雾气弥漫,汹涌的溪水冲出悬崖直泻而下,形成了气势磅礴的瀑布甚是壮观。唐朝诗人李太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句神来之笔,把庐山瀑布的恢弘气势刻画的入木三分,而百丈龙潭瀑布也可谓异曲同工之妙。百丈龙潭据说有三潭层叠,在上潭上有块突兀巨石宛如弥勒佛端坐潭上,当落水大时淹没石头,肆意飞流,当落水小时,水流从石头两旁石逢边流淌而下似“弥勒佛挂珠"。上潭很深,据说古代有人用红头绳绑石头坠到潭底量有百丈(330米)深。百丈龙潭有很悠久文化底蕴,据《宁德县志》记载宋朝宁德主簿丁大全因旱求雨,令人投银瓶收瓦瓶,深感百丈龙潭很灵验故躬身亲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丁大全升京官后拔款建石亭在百丈村,后石亭年久失修倒塌。同治九年宁德大旱,县令黄国培携四乡民众到百丈祈雨,请龙潭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境平安亦得灵验,还愿建亭立碑"灵昭昭也",也历经沧桑风雨而损毁。现蔡洋山三十六村民众自筹资金建设百丈龙王公园以示纪念。我亦乐捐三百元略表敬意。我在龙潭顶徘徊观赏了好久,依依不舍地离开,继续往金涵至满盾公路赶路,当走到著名千年古刹宝胜山佳溪寺不远处,一道混凝土障碍物把公路拦腰隔断,原来这段公路旁悬崖上不断掉危石存在安全隐患由中房镇永远性封闭。如再折回走后溪从蔡洋山菰洋回来那天都黑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俩决定勇闯过去,几公里长的又窄又陡的山路,一面依悬崖一边临深渊,我们一边仰头观察快速通过,一会儿镇定自若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一路不见人影,只见地面上零星散落着许多坠石。几公里的山谷幽深寂静,只有孱孱的山涧流水,时时掠过的乌呜声。谁说“人间四月芳菲尽”。立夏前的山野仍然花香鸟语,一簇簇一丛丛杜鹃花,百合花开满了荒山野岭美不胜收。高耸的山崖上岩石千奇百怪,水沶飞淙。一座座小型电站在山谷里若隐若现。不觉穿越到罗源二级电站。此时离金溪天然游泳基地还有10公里远。吭奋状况的我全身充满了力量,喊出“跑到金溪去,游它1千米!”一路小跑到金溪己是6点整。当我游完千米上岸时,夜幕降临,溪边只有这次伴我的驴友,还有刚上水人称"千年老妖",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168公里越野赛的优胜者陈巧英女士。虽自诩"顽石"的我徒步越野50公里,但在"老妖"面前不敢说英雄惺惺相惜,只能说与巾帼英雄相形见绌。我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再来一次独身徒步80公里的越野,领略绵秀的祖国山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