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雪花漫天飞舞,火车呼啸奔驰。</p><p class="ql-block">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的隆冬,我奉命带领本班一名战士小赵参加护送军直属八五年入伍的新兵前往部队训练大队的基地青铜峡,这个青铜峡我只从书上了解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所管辖的一个县级市。中午时分,我们运行保障人员提前进入宝鸡市火车站的兵站(军事代表处),指挥部设在八号车厢,由直工处,军务处的领导组织成,清一色闷罐车,整个运兵专列十一节,以排为单位暂住在一节车厢里,每位战士把背包铺垫好,端坐在自己的床位。我和小赵负责有线通信线路的维护和架设,从指挥车将电话线沿着列车牵引到列车,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上面有一位铁路职工,负责各车站运行时间,车位的调配,我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及时将相关情况向指挥中心报告,以方便掌握到达某区域的地点名称。</p><p class="ql-block">这趟专用列车是沿着陇海线前进;陇海线的起点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终点是甘肃省兰州市。这条线路全长约1759公里,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和甘肃五省,连接了中国的东西部地区。陇海线是中国重要的铁路干线之一,对于促进中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线路始建于1904年,并在1953年全线建成通车,是连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大西北一条繁忙的大动脉。火车停停走走,在一个四等小站也会停近两三个小时;每个车厢铁门不允许打开,怕新兵下去后会走失,有时候,会打开一尺来长的缝子,方便解决生理需要,当然“大便”必须到兵站才能解决。我和小赵比较方便多了,火车什么时候运行,我们则是从守车员口中最先获取,所以火车停下来了,我俩可以下车透透气,观赏一下四周的景色;可惜冬季,多是霜色满山,铁道旁一片荒凉,零星的小土屋,少有行人。由于山区,火车的行进缓慢,随着火车前行的节奏,人们会慢慢地进入梦中,有时候车突然间停下来,值班的干部会打电话过来问情况,虽非战争状态,还是保持高度警惕。第二天下午六点列车到达天水站,新战士们终于可以下车了,列队到兵站食堂吃,热气腾腾的大米饭,馒头,稀饭和绿茵茵新鲜的蔬菜让大家饱饱地吃了一顿,因为火车上只有压缩饼干和面包,五餐肉罐头,苹果等等,吃这些食品快餐多有不适,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p><p class="ql-block">虽非战时,我们仍然保持一个军人应有职责和警惕。火车运行到西北重镇兰州,古称金城,黄河岸边上的重要军事基地,五泉山下就是当年兰州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这兵比民多,大街小巷行走着绿色军装的军人真是多过居住在此的老百姓,另外还有一座“兵城”就是青海的格尔木市。火车停靠下来要向银川方向前进,(铁路局属于半军事化,)属于北京铁路局,需要重新调换另外的牵引机车车头和挂转运守车;兵站内人员太多,卫生间拥挤,吃完饭我和小赵去外面找洗手间;回来时候掉队了,部队全部上车不知道拉到哪里去了,找工作人员一问,说向东面停靠点,我两个心急如焚,拎着背包一阵子小跑,铁道上行进一个火车头,又在鸣笛,又在释放蒸汽;车场工作人员帮我们拦截火车头,我两个手脚忙乱爬上火车头,驾驶舱里面有三位工人师傅,一位笑着告诉我们:“同志,不要慌,我们是运送专列的机组,我们不到,车也走不了!”心定下来,仔细看看,原来黑汗淋淋的是位和我俩年龄大小差不多的青年,他是学徒司炉工,负责往蒸汽机里面加煤块,另外两位是火车司机和副驾驶员。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感受军民团结一家亲。</p><p class="ql-block">火车呼啸而过,把白银市渐渐甩在荒漠里,大漠孤烟,残阳如血。火车尾车里,运转员烧燃了铁炉,开始煤块燃烧时气味呛人,呼吸有点艰难,煤烧透之后渐渐平静,大家都不咳嗽,值班的铁路职员,由于职业习惯,上班多是一个人独守空车,比较不爱说话,这位第三个值班员与前两个不同,却是和我们聊起老家那里人和风土人情,他对部队布防位置还是比较清楚,因为长期在这一线工作执勤,我们是有保密规定,也只是有问必答,不涉及部队隐私部分。列车外,严寒里,北风呼呼作响,夹杂着砂石打在车厢板子,车内铁炉火旺,充满热浪,身体发热,军被盖不住了,时间一长,没有了话题,值班员闷闷地坐在黑暗中,我没有了瞌睡,躺在摇摇晃晃的车板上,回想刚刚入伍那段往事,刚来到部队,正好赶上全国八三年夏季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犯罪活动,驻地政府请求支援;那一次在市体育场举行公审大会,需要枪毙28个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军直出动几百个干部战士配合,通信营抽选四十位同志,刚刚当兵半年的我,被派遣到经二路执勤。一支冲锋枪,四十发子弹;荷枪实弹,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用行动前王志棠连长做动员的话说:“这次行动,即军事任务,又是政治任务,必须保证完成战斗任务。”炎热的夏天,汗流浃背的战士们背向马路,围观的群众很多,沿途都是,为防止意外事情发生,保护好自己的武器装备外,配合公安民警把老百姓驱逐到警戒线外面。最终干部战士克服困难,团结一心,顺利圆满完成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任务。</p><p class="ql-block">呜,火车汽笛,惊醒睡梦中人,缓缓靠近一个车站,站牌显示“中卫站”我从守车下来,前面不远是一层房候车室,天上一轮寒月,地面有风掠过,有丝丝凉意,我怀着好奇心,想进去看看有什么不同,推开大门,迎面是一个半人高的大铁炉子,散发阵阵热量,迷迷糊糊,放眼望去,木制候车座椅上,白乎乎一堆堆的,走拢一看,原来是当地人反穿着绵羊袄子,他们把羊毛绒穿在外面,皮质内衬,远看像一只绵羊卧在椅子上,真乃奇葩。窥探完北方的候车室的内观,浮想联翩,想起当年苏武牧羊的传奇故事曾经也是发生在这里,没有想象中的金戈铁马,冰河入梦来;踏破贺兰山缺的豪情,漠北冷冷清清的夜色,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失落感。哪知道到十八年以后我又会因谋生再次来到这座位于宁夏、内蒙古、甘三省区交界地带的中卫市,才知道它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亚欧大陆桥的咽喉要道,此时中卫市和彼时的情形有了巨大的变化,再次和中卫市有了亲密接触。这是后话,且按下不表。</p><p class="ql-block">天大亮了,太阳照在一望无际的腾格里沙漠上,金色的晨光,黄色的沙漠,交融一体;火车向目的地进行最后的冲刺,车窗口看见,几只高大威猛的骆驼,悠闲漫步在沙漠,没有驼什么东西,就只是一只骆驼,第一次见到向往已久的动物,很是惊喜,非常有种想近距离接触拖一下,想了解一下,它吃沙漠上的荆条(红柳)是种什么植物;另外还有一个什么原因,黄沙都把路途中的小火车站包围,快被黄沙淹没了;火车缓缓的,缓缓的,最后吱的一声停下来,安全到达九曲黄河上游的青铜峡,此次执行任务目的达到,也来不及细想什么;只是松下一口气,终于顺利完成此次通信保障任务,大家把装备收拾完毕,背起行李,随队伍下了火车,集中走出车站,来到广场登车向军事基地驶去,冬天的柏油马路,没有积雪,一路空气清新,湛蓝天空,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伸手可摘星辰;路过青铜峡水库,又有一个问题想不清楚,黄河的水不是黄色的吗?怎么青铜峡水库的水是绿色……</p> <p class="ql-block">汪兴剑,笔名:阿剑,紫阳县瓦房店人,紫阳县作家协会会员,安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经历曲折,入伍参军,国企下岗,后解除劳动合同,漂泊海内打工谋生。不成功的经商试验者,喜酒爱好文学,闲时码字,对家乡深深爱恋,文字主要记述故乡过往趣事及生活经历,在《西部散文选刊》和《安康日报》《汉江文艺》《安康文学》《汉阴文艺》,《紫阳文艺》等刊物及网络发表数十万的文字。随笔《铁兵故事》、《情系大米溪》两篇入选紫阳县档志局编辑的《襄渝往事》,2023年6月散文《变迁的村落》获得汉滨区政协脱贫攻坚,移民搬迁文学作品征集优秀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