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世界四大宗教,其中只有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佛教与道教是中国信仰最为普遍的宗教,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基督教也逐渐被部分国人接纳,信仰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目前在中国受众不多,是西北回族同胞信仰的宗教。这四大宗教虽然教义各有不同,但都导人向善,强调灵魂存在、因果报应,行善积德死后入天堂来生得到好报,做恶多端死后入地狱来生得到恶报,中国人的生死观颇受宗教的影响。<br>有人从小就信仰宗教,一辈子修行,最后得到善终。<br>星云大师法号‘悟彻’,出生于江苏江都,12岁在南京栖霞寺出家,小小年纪就过上了青灯古佛相伴的日子。1947年从焦山佛学院毕业,1949年迁居台湾,1967年在高雄开创佛光山。他毕生致力于传播佛教文化,积极推动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在两岸三地是德高望重的高僧。2023年2月5日,一代高僧星云大师安详离世,享年96岁。<br>有人人到中年,对人生感到困惑,想逃脱生老病死的轮回,信仰了宗教。<br>佛祖释迦摩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比罗卫国的王子,二十九岁那年某一天,他出游东南西北四大城门的时候,分别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和苦行僧;也在乡间的树下看到虫被鸟食,鸟被鹰啄的弱肉强食相,内心感到相当的震惊与冲击,由此体会了人间生、老、病死等苦痛,于是出家悟道(出家日期为二月初八,因此,此日称为佛出家日)。经过多年的修行与苦思,终于领悟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空〞的哲理,最后修成正果,他被称为佛陀。他组织僧团,到处说法,开始长达四十五年的传教活动,启发世人心智。直至公元前543年圆寂。简称为"释迦"。<br>中国近现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半世红尘半世僧’,前半生李叔同,后半生弘一法师。前半生作为俗人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后半生作为僧人弘一大师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弘一大师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关于人生,弘一法师说:“弘一法师说:“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场梦。你一辈子执着的子女亲人,只是你的一个缘。你一辈子放不下的家庭,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驿站。你所追逐的感情和名利,只是自我意识的幻影。当梦醒来时,空空如也。满世界都是你的,整个世界都又是空的。愿你早日看透,早日醒来!”关于生死,弘一法师说:“小病从医,大病从死”。<br>有人到了晚年或者得了重病由于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开始信奉宗教。<br>年轻的时候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很少有人会去考虑生死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直到有一天得了重病或则年纪大了不得不面对生死的时候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我爷爷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年青时候埋头苦干,劳动了一辈子,没信仰过任何宗教,七十多岁时候得了重病,面对生死问题老人家变的焦虑恐惧,不知所措。我们附近有位大姐一直在信仰基督教,经常去参加教会里的聚会,这个时候主动找我爷爷,对他说:“神爱世人,派他唯一的儿子耶稣基督来拯救世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但只要信奉耶稣基督,便能获得永生,死后进入天堂”。听到大姐的介绍,焦虑与恐惧中的爷爷仿佛看到了希望,一辈子对信教‘嗤之以鼻’的爷爷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光跟着这位大姐去信奉基督教了。刚开始一段时间爷爷还是很积极的跟着大姐去赶教会,后来慢慢的就没有多少积极性,像泄气的皮球一样,原来爷爷‘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去教会,书看不懂,别人说的听不懂,后来直到去世爷爷也再也没去教会。<br>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深厚的隐居文化,西安城郊的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隐居者的天堂,近几年来更是由于隐居者太多,‘一屋难求’导致很多空房子坐地起价,隐居都成了一种奢求。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在他创作的《空谷幽兰》中,描述了在终南山寻找隐士的经历,并对中国的隐士做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其实很多终南山隐居人士都是身患绝症的人,人生就是这样‘来的时候不得不来,走的时候不得不走’,生死好像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样。面对死亡每个人都会恐惧、害怕、绝望,于是就有一部分人走进了深山隐居起来静养清修,来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以期宁静地度过余生。<br> 很多云游僧人都把生死看得很淡‘路死路埋,街死街埋,倒在阴沟里就是棺材’,我们普通人很难像僧人这样超凡脱俗,大多数人还是会有生死的困扰。宗教就是来解决这些困扰的,宗教是人生最后阶段通往死亡最好的桥梁,通过宗教这座桥,平静安详的走向人生的终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