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最早见到瓦楞花,是在花坡村,当地人叫它瓦松,我很喜欢瓦楞花的名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一个被举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村,按说这样的村应该在山顶,但站在村里才感觉是在山脚,背靠的是更高的山。村里的房屋破旧,一看就已经风历雨地站立了很久。墙是黄土墙,瓦是兰色的小而薄的瓦,最惊奇的,是瓦楞上一层肉叶或粉或黄或白或紫的花,低低矮矮匍匐状。我见过的花都长在土或水里,长在瓦楞上,还这么漂亮,确实令人惊艳。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第一次读瓦楞花的美文,是美女作家蒋姝的《瓦楞花》,她的瓦楞花也在花坡——“这是光阴的结晶,是岁月的沉淀。无人的院落,无人的屋顶,它们在瓦楞间安然生,安然长,安然绽放”。好一个“安然”,在岁月的角落,安然的事物使人心生敬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在实会湾村的老槐树上,我又一次见到瓦楞花。最初看到的是和老槐截然不同的一种寄生植物,叶片呈圆形,婆婆娑娑地附着在老槐粗糙龟裂的树干上,容易被发现,是因为它没有隐蔽,没有躲藏。因为惊讶,我们的目光在老槐树黑灰色的树干上寻觅,突然发现了一尊青绿的像宝塔一样的植物,这些年多肉植物盛行,这分明是一株多肉。但在乡村,周围都是破败的房子,多肉怎么会降临在这里?放眼四望,终于找到了答案,不远处的旧房屋顶上兰色的瓦楞上一株株红白相间的花精神抖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原来,瓦楞花搬了家,它在树上找到安身立命的家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这棵老槐已经挺立了几百年,吸吮天地之精华,阅尽岁月之变换,还有一个古槐云游的故事流传,因为故事古树有了灵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相传,在元朝末年,沁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古镇——韩店镇,它是潞安府通往京城的必经之地,人丁兴旺,店铺林立,繁华热闹。据说村里由韩、田、宋、段四姓组成,每个姓氏人数达一千多人,因此当时韩店镇有五六千人。其中田姓家族居住在西北街,街上有一棵五人手拉手也抱不过来的千年老槐。这棵树长年累月受天地日月之灵气,古树的槐角、树叶、树皮都拥有了灵性,在蒙昧时代竟然成了灵丹妙药,能给老百姓治病消灾。因此村人奉该树为神树,确定每年七月七日为神树日,还要举办声势浩大的神树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有一年韩家店铺大掌柜的儿子到河南洛阳办事,巧遇一沁县田姓故人,田姓人拜托韩姓人给老家人捎封信,说就在老槐树下,树根部有一洞,并告知了进门的方法:绕着大槐树,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口里念叨:天灵灵地灵灵,诚实君子来叩门。但这个秘密绝对不能告知第二人。韩姓人答应,回去按照田姓人的交代,转圈、念咒,果然哗啦一声大门开,出现了一个庄园,门口走出一位老人,拿了东西后转身而去,随之庄园不见了。知道秘密的韩姓人心里藏不住事,又不敢违背誓言。有一次,韩姓人因醉酒说漏了嘴,知晓秘密的人想试试是否灵验,跑到大槐树下,果然看见树根部有洞,却忘记了咒语,就放一把干柴进去点起了大火,想把里边的“人”逼出来。第二天韩店镇的街上出现一个竹竿挑着磨盘大烧饼的人,沿街叫卖“早离大火烧”。可惜无人听懂他的寓意,第三天,一场无名大火在韩店镇蔓延,大火整整烧了一个月,村人四散而逃。至此韩店镇消失,未被烧死的古槐精魄,舍腐朽之身云游到太岳山沁源,觅得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驻足生根发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后来,沁县仁胜田姓第八代田明夏、田明秋、田明冬三兄弟经常到沁源打猎,发现这边的大山风景优美,且土地肥沃更适合居住,于是携妻儿老小来到沁源,惊奇地发现这里有棵老槐树和自己家乡的老槐树一模一样,于是不舍得离开,就在距离老槐不远的地方定居下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其实,实会湾村,最早不叫这个名字,也不在这个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根据我县最早万历版县志上记载,当时叫石会村,属永丰乡绵上都师庄里,后在雍正版县志里,石会村属七里之一的三合里(候壁、琴峪、师庄三里并入)。到民国版县志,已经改名为石会湾,属于第三区的榆平村管辖,是一个自然村。1996年版的县志,石会湾又改名为实会湾,村名的由来为:该村地处河湾,村民贤惠,故名实惠湾,后改为实会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对于村子的命名,村里人另有其说,据一直以来致力于挖掘村史资料的村民田志庆介绍,实会湾原来的村名石会村与南宋岳飞岳家军有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相传爱国名将岳飞被害之后,手下将士四散隐于各地,其中有一部分来到山大沟深的沁源,隐姓埋名,以期等待时机为岳飞报仇,再次起义。多年后,分散在实会湾附近的头领们互相通信,想聚会议事,为了保险起见,约定不在自己所在的村,提议到附近一个石崖下相会。这个有石崖相会的地方就是石会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而且原来的石会村并不在现在的位置。那是田姓人居住几年之后,有一天,突然一场大风把龙王沟口龙王庙上的一领席刮上了天,风扯席片翩翩起舞来到了大槐树旁落下。田姓人追赶到此后发现,这里有山依靠,避风向阳,比南面的村子更适合居住,而且感觉这棵老槐树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于是就在老槐树旁修建了龙王庙,并请风水先生前来查看,认为此地西靠玄武梯子坡高耸厚重,面对朱雀大小重叠笔架山,碧水环绕,藏风聚气,是一个出文人豪杰的风水宝地。于是村里人也逐渐迁移到西山根修房盖屋,居住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老槐树见证了实会湾人安然恬静的生活,也见证了战争的烽火。1937年敌寇入侵,中华大地动荡不安,生灵涂炭,偏远的小村也难逃魔掌,多番被扫荡烧杀抢掠。实会湾人的斗志被仇恨点燃,保家卫国,先保住家才能保卫国。1938年,实会湾村就成立了党支部,一批批有觉悟的年轻人投身于党的事业中。尤其是抗战期间,由于实会湾村有党的基层组织,群众基础好,加上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交错利于隐蔽,成为政府机关办公指挥的首选之地。1940年10月,沁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把全县五个区委调整为八个区分委后,实会湾就是其中一个区分委。1941年1月,沁源县分为沁源和绵上两个抗日政府,实会湾驻扎着太岳一专属、绵上抗日县政府、分区后勤部所,也是四区分委所在地。1943年—1945年,绵上县抗日政府就驻扎在实会湾唤雨沟,一个曾是村人求风祈雨的地方,变成了指挥抗战的中心。村民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参与战斗、舍生忘死递送情报、纺线织布做军衣、背扛肩挑捐军粮,成为远近有名的抗日模范村。当时,全四区的各村民兵、武委会、农救会等经常聚集到实会湾开会,地址就选在村前的大槐树下,人少就围坐在一起,人多就搭起大会台,各村的抗日组织全副武装扛着红旗喊着口号,一时间,实会湾人声鼎沸,激情高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实会湾还是公粮存储点,十几万斤公粮,以及分区供应站的大量物资,就储藏在村里。为保护这些救命物资,村里的男女老少全部参与到保卫公粮物资的行列。抗日村长田儒名,更是不顾家人的安危,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日夜奋战在保护公粮是一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当年,在实会湾还先后建了火药厂、兵工厂等,全村青壮年不是参军,就是进了兵工厂,村里只留下老弱病残和妇女。抗战胜利后紧接着就是解放战争,实会湾村民依然倾其所有,支前线、交公粮样样不落后。真可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这最后的奉献,是全部,是所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老槐树上钟声响,那是集结号,是冲锋号,也是学生的上下课的铃声。1939年,在老槐树西圪堎上,沁源县第四民高创办成立,期间为躲避日军的扫荡迁往榆平。1942年绵上县创办第二简易师范学校,初建在榆平。1945年抗战胜利,沁源县和绵上县合并,四民高和简师都迁回实会湾。1948年实会湾高小与箭杆村完小合并,校址仍在实会湾,称为沁源县第四高级小学,直至1953年迁到绵上。四民高在战火纷飞的年月,一边躲避敌人扫荡,一边安放课桌教学,先后招收14个班800多人在这里学习;简师举办6个班培养了200多人,共有1000多人在实会湾接受教育,然后奔赴各地,走上建功立业的岗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如今,实会湾又恢复了宁静,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曾经驻扎机关和兵工厂的房舍已被翻修恢复为民宅,学校的校舍也已坍塌。从实会湾走出的俊杰才秀,无论天涯海角,总会在清明前后回到村里祭祖,回忆峥嵘岁月,铭记辉煌历史,他们总会不约而同地聚在老槐树下抬头仰望,那是对历史的仰望,是对祖辈的仰望,更是对故乡的仰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仰望,老槐树郁郁葱葱,老槐树上的瓦楞花,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艳,它们是历史的见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程庆莲 2022年8月23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