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风采】毛泽东主席珍贵照片,值得珍藏!(三十八)

福全

<p class="ql-block">1936年,抗战时期,在陕北,此时的毛主席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刚刚达到延安,正面临内外交困。毛主席虽然看起来非常的消瘦,但很有精气神。</p><p class="ql-block">他率领红军经过千辛万苦转战到陕北。在艰难跋涉中,红军部队忍饥挨饿,疲惫不堪。但他们相信毛主席一定会带领他们突破敌人的封锁,找到新的落脚地。也就在长征期间,毛主席下巴的痣越来越明显。</p> <p class="ql-block">1936年,抗战时期,此时的毛主席率领部队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刚刚到达延安。虽然,危机已经得到暂时解除,但新形势造成的压力又很快出现。这一年,他四十三岁。但脸上浮现出的沧桑感与实际年龄并不相符。</p><p class="ql-block">此时,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与红军的命运等一系列问题都压在他的肩头。为此,他也感到疲惫不堪、心力憔悴。最终,雄才大略的他将这些问题一一化解,带领人民走上一条康庄大道。</p> <p class="ql-block">刚走完长征路的毛主席,满脸憔悴,衣衫褴褛,连裤腿都那么短。</p><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条件艰苦,怎么会穿那么短的长裤?如果不是风餐露宿,脸上怎么会那么憔悴?</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凡是看过这张照片的人,有多少人能看好他和他的红军呢?</p><p class="ql-block">没人想到他会东山再起,更没人想到他会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更更没人想到他原来是伟人中的伟人。</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红岩村接见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三名士兵。</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时间是1945年9月16日下午。</p><p class="ql-block">地点:红岩村办事处大楼左边,两棵八米高的芭蕉树前。</p><p class="ql-block">当时,老人家在办事处底楼会客室,同美国士兵爱德华贝尔、霍华德海曼、杰克埃德尔曼亲切谈话,共进晚餐。龚澎担任翻译。</p><p class="ql-block">三位美国士兵受到接见后,非常高兴激动。从红岩村回到驻地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p>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毛主席与周总理,两位伟人最后一次谈话是在1974年12月26日毛主席81岁生日当晚。 然而,很少人知道两位伟人人生中第一次见面的场景。1926年3月20日,因蒋介石逮捕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并计划对付共产党。当天晚上,多人齐聚李富春家里商量对策。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期间已与李富春夫妇相识,而李富春又是毛泽东的长沙老乡。当天晚上,当毛泽东来到这位老乡家时,28岁的周恩来也在这位好友家里。</p> <p class="ql-block">1950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接见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林遵(右1)等。左起: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秘书黄胜天,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蒋成玉、华东军区海军训练处副处长徐时辅、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作战科作战参谋王增、华东军区海军摄影队队长薛伯清、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张爱萍、华东军区海军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任金声、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副司令曾国晟。</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李敏毛远新在香山听李讷讲故事。照片拍摄时间是何时?</p><p class="ql-block">有两种说法。</p><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记载。</p><p class="ql-block">这一张老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52年8月9日。</p><p class="ql-block">也有说拍摄时间是1951年夏。</p> <p class="ql-block">一次,毛主席看一张大合影,发现李讷也在其中,便问身旁的汪东兴:李讷是个什么身份?她怎么能参加这个合影呢?</p><p class="ql-block">汪东兴:李讷现在是某大报的主编,她有资格参加合影。</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突然生气地说道:她还是个娃娃,她懂什么?出了问题,算谁的?</p><p class="ql-block">没过几天,李讷就被派往江西五七干校劳动学习。又过了一段时间,李讷又被派往农村插队。</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毛主席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子女的。他的所有子女,包括侄子侄女,几乎都经历过这样的锻炼。</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两位表兄合影。</p><p class="ql-block">从右至左:文运昌、文涧泉、毛主席。</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时间是1951年5月。</p><p class="ql-block">当时,老人家的两位表兄文运昌与文涧泉在北京住了些日子。</p><p class="ql-block">两位表兄即将回老家时,对毛主席说:我们这次来北京。住也住了,该去看的地方也去看了,连机场的飞机都看了。我们想跟你合一张照,拿回去给老乡们看看,证明我们到了你这里,行么?</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笑道:不照相就表示你们没在我家里住过么?</p> <p class="ql-block">淮河流域发生水灾溃堤了,毛主席得知后流下了眼泪。</p><p class="ql-block">时间:1950年夏天。</p><p class="ql-block">地点:淮河流域。安徽、河南两省。</p><p class="ql-block">当时,淮河发生大水灾,百年不遇。溃堤了,淮北地区陷入汪洋大海,安徽河南有上千万人遭灾。</p><p class="ql-block">办公厅政秘室戚本禹把灾区群众的来信来电,以及读到的各种相关情况,做了摘要后,向毛主席报告。</p><p class="ql-block">戚说:有灾区的群众为了避洪水爬到树上去。结果,被毒蛇咬死了。</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听了这话,难过得流下了眼泪。</p><p class="ql-block">随后,老人家亲自作出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p> <p class="ql-block">太接地气了!毛主席这张坐在土堆上的照片,拍的太好了,把毛主席亲切随和、毫无拘束的领袖风采记录了下来。</p><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31日,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来到邙山,毫不讲究地坐在了山头上的土堆上,令人不禁感慨毛主席太接地气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坐在土堆上远眺黄河和黄河铁路桥,凝视良久,他在思索治理黄河的良策,他在思考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快乐的新生活,致敬领袖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视察钢铁厂,大汗淋漓,头发凌乱,挡不住他工业强国的雄心。</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53年2月19日,拍摄地点是湖北黄石大冶钢铁厂。</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毛主席,衬衫湿透,大汗淋漓,头发凌乱,但看他的表情专注,目光殷切。那个时候,毛主席太想使中国的工业强大了。</p><p class="ql-block">现如今,我们的国防和科技日新月异。永远不要忘记,那是毛主席那一代人给我们打下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金灿荣:中国工业化成功的基础,毫无疑问是毛主席打下的。</p><p class="ql-block">有一段时间,某些人把改革开放神化了。他们觉得,一改革开放,就成功了。</p><p class="ql-block">那些非洲国家不都也改革开放了吗?却混得像个鬼似的。拉美一直在进行改革开放,现在成了失败的典型。</p><p class="ql-block">非洲、拉美和我们国家的区别在哪?就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前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两弹一星。</p><p class="ql-block">中国工业化的骨干,也就是它的钢筋结构,是毛主席打下的。改革开放,只是把它的效益发挥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1953年2月19日,毛主席在武汉江汉关码头登上“长江舰”,接见了长江舰的指战员,并乘长江舰离开武汉前往南京。毛主席说:“过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大都是从海上来的,我们应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现在我们的海军还不够强大,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干。”</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领袖毛主席对军队建设的关切和希冀,如今的海军已有3艘航母,若干核潜艇及大型舰艇,是保家卫国的中坚力量,致敬可爱的人民解放军,缅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1953年2月,毛主席视察洛阳舰并与水兵们在一起。当毛主席登上洛阳舰后进入驾驶室,握住舵轮转动了几下,问道“这是驾驶盘吗?”旁边的舰长回答道:“海军的术语叫舵轮。”毛主席幽默地说:“对,应当用海军术语,我今天也学到了海军术语了。”</p><p class="ql-block">当毛主席走到甲板上后,水兵们都围了上来。毛主席问:“同志们都习惯海上生活了吧?”水兵们齐声回道:“都习惯了。”毛主席点点头,又说:“过去你们在陆地上,那时要求你们爱山爱土,今天你们在水上,大家就要爱舰、爱岛、爱海洋!”</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来到故宫,观看全国出土文物展览。</p><p class="ql-block">时间:1954年5月20日下午。</p><p class="ql-block">当时,由罗瑞卿等人陪同,老人家从午门东掖门进入故宫,登上城楼,参观在楼内举行的全国出土文物展览。</p> <p class="ql-block">在1954年,初冬时节,他到京郊顺义视察时,亲自试推农民浇水用的井车。</p><p class="ql-block">这可不是作秀,身后有人拿着主席出门时常用的一根竹竿,其他人都没有助推水井车,说明主席在认真体量推动井车的力度。</p><p class="ql-block">虽身为国家领袖,生活中却如此简朴、随和、亲民,不得不说,主席受群众爱戴是有原因的。毛主席农民出身,与群众有天然的亲近感。</p> <p class="ql-block">这照片拍摄时间是1954年4月,地点北京西南方向的昌平县明十三陵。</p><p class="ql-block">是的,这并不是长征,不是抗战时期。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时候的他是我们新中国的主席。</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躺在地上,侧身与图中的另外两个人说话。对面的人也坐在地上,正与主席对话。</p><p class="ql-block">这一天,他约几个湖南老乡踏春游陵,中午走累了,也没打算返回舒适的宾馆等地休息,为不打扰长陵管理人员,就在偏厅的地板上坐躺片刻。</p><p class="ql-block">这3个老乡是:王季范,毛主席的姨表兄;程潜、程星龄。</p> <p class="ql-block">1954年5月20日,毛主席与陈叔通坐在午门城楼上。陈叔通将主席的一根竹杖拿在手上反复观摩。他应该非常欣赏这根竹杖。毛主席也对这根竹杖爱不释手。原来,这根拄杖是1954年毛主席在杭州期间所砍的。</p><p class="ql-block">离开杭州时,毛主席将这根竹杖带到北京。他并没有将这根拄杖搁置在一边,而是经常使用。因为毛泽东喜欢拐杖,宁可拄杖徒步,也不愿坐担架,更不愿坐轿子。5月20日,毛主席就是用这根竹杖登上午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毛主席曾化名“李德胜”。毛主席之所以化名为“李德胜”是极有用意的。一九四七年,国民党大举进攻延安。为隐蔽行踪,转战陕北,周恩来提议:为了保密,每个人都应该起个代号。毛主席表示赞成,并将名字改为“李德胜”,意为此番离开延安,定能取得全国胜利。毛主席对这个名字情有独钟,又根据“敏于行而讷于言”一语,为两个女儿取名李敏与李讷。后来,李讷与李敏这两个名字一直被使用。</p> <p class="ql-block">华国锋同志长期在湖南省工作。他主持兴修了洞庭湖排涝、韶山灌区等大型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评价华国锋:讲老实话,是老实人。</p><p class="ql-block">1955年12月,毛主席在长沙视察。</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在专列上接见了周小舟谭余保华国锋等人。老人家谈话时,询问了地方疾病情况。</p><p class="ql-block">湘潭地委书记华国锋,有条有理的,汇报了洞庭湖区防治血吸虫病等流行疫病的情况。</p><p class="ql-block">老人家时而询问,时而速记。</p> <p class="ql-block">1956年国庆节前,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毛主席、朱德等前往机场迎接,待遇隆重,首次启用三军仪仗队的迎宾礼节。</p><p class="ql-block">苏加诺是一位酷爱作画和收藏的艺术家。同时也是领导印尼独立之国父。</p><p class="ql-block">在送给苏加诺的见面礼中,有一份令他喜出望外的礼物,“苏加诺总统藏画集”,当外交部人员呈上此卷,苏加诺大为赞赏。</p><p class="ql-block">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集,并且第一次看到全彩印刷的精装巨著,他毫不掩饰对作品的赞叹、对中国印刷技术的叹服,毛主席听后,开怀大笑。</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说过,毛泽东是个普通人,他没想到自己会做主席。他本来是想当个教书先生的。“主席不是皇帝,主席只是人民的一个服务员。”</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p><p class="ql-block">他是脱颖于人民群众的英雄,但又始终不脱离人民群众。他的地位改变了,但仍一辈子自觉地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正因为他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一员,有着不变的“民众”情节。</p><p class="ql-block">正是如此,毛主席被人民所怀念所崇拜,毛泽东思想经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1956年,毛主席来到北京展览馆特意参观了日本商品展览会。毛主席对日本商品展览会上的各种商品极感兴趣。这也让展览会上的日本工作人员受宠若惊。</p><p class="ql-block">当听了技术人员对各种日本商品的讲解后,毛主席称赞日本展览会办得极好。日方向主席感谢,并赠送了两台录音机,其中一台录音机特意送给主席夫人。当日方提出让主席题字时,主席欣然答应,并题写“看了日本展览,觉得很好,祝日本人民成功”。</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到北京一家饭馆吃饭。毛主席吃完饭,自己结账后,主动与饭馆老板握手。据这位老板回忆毛主席的手有几个特点:一是毛主席的手掌又宽又大,二是毛主席的手指又细又长,最让老板记忆深刻的是毛主席的手掌握起来软绵绵的,像握着一个大面包一样。</p><p class="ql-block">其实,比毛主席手掌宽大的男子特别多,比毛主席手指细长的男子也不少,但像毛主席的手指一样细长,手掌一样宽大,还如面包一样软绵绵的男子却不多。</p> <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30日,毛主席在中南海的勤政殿接待了前来访问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苏加诺支持民族独立,被誉为“印尼国父”。他对毛主席一直非常敬仰。</p><p class="ql-block">当两人见面聊天时,苏加诺拿起毛主席的手仔细地观察,看起了手相,不自觉地大呼,“这真是一双东方巨人的手啊!”因为,在苏加诺眼里,毛主席才真正称得上“东方巨人”。</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柯庆施等人,来到上海国棉一厂,观看工人们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墙报。</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时间是1957年9月18日。</p><p class="ql-block">老人家来到上海后,接见新民晚报总编辑赵超构。讲了几句话。然后,就到国棉一厂走访,观看书写着鼓干劲的大字墙报,并到车间考察。之后,老人家没有发表任何讲话就离开一厂了。</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周总理柯庆施张某桥说:80岁时,我到三峡大坝游泳。</p><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记载。老张给女儿的信中所说。</p><p class="ql-block">1958年初,柯庆施与老张接到通知,到杭州开会。</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杭州刘庄,与柯庆施老张、江华曾希圣、舒同等人谈话。主要讨论工作方法问题。</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手里拿着的一份报告草稿。落坐后,第一句话说是:你们支持我呵!</p><p class="ql-block">开了几天的会。每天都是边吃饭边谈问题。大家的情绪都很高。</p><p class="ql-block">当周总理报告决心十五年内修好三峡大坝时,毛主席说:八十岁!好,到时候去游泳!</p> <p class="ql-block">太强大了!毛主席这张照片,拍的太好了</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毛主席双手背后、昂首挺胸,稳健而自信的步伐、深邃而坚毅的目光,拍出了毛主席气宇轩昂的独特气质。</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大管家”吴连登自作主张,让厨师给毛主席做海参吃。</p><p class="ql-block">海参端上来后,毛主席严肃地问道:小吴啊,这个海参,你知道价钱吗?</p><p class="ql-block">吴连登:知道啊,比别的菜要贵。</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愠曰:这些东西,老百姓吃得起吗?工人、农民也能吃得上吗?</p><p class="ql-block">吴连登怯生生地回道:应该根本吃不上。</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我告诉你,以后这些东西,绝不允许再端到我的桌子上来。啥时候中国的老百姓吃上了,你再给我吃。</p> <p class="ql-block">有没发现?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多很普通,也没什么学历。</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这位女士,叫张玉凤,她是毛主席晚年的机要秘书兼生活秘书。</p><p class="ql-block">张玉凤是1944年生人,1960年,她就当上了列车员。那年她16岁,可以想象,她的学历并不高。她人也很普通,也没背景。</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卫士、厨师、生活管理员等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学历也都并不高,更无什么特殊的背景。</p><p class="ql-block">这大概就是毛主席那个时代用人的标准,好像不怎么讲究学历,更不讲究背景,看重的是某人是否胜任某工作。</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曹聚仁张治中说:美国怕苏联三分,也怕我们一分!并说出原因。</p><p class="ql-block">时间:1956年10月3日下午。</p><p class="ql-block">地点:颐年堂。</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曹聚仁、张治中、邵力子、徐冰、童小鹏等人。谈话时,老人家说:美国怕苏联三分,因为苏联有原子弹。美国也怕我们一分,因为我们有影响。</p> <p class="ql-block">此人30岁担任县委书记,毛主席问话,他一连三个问题回答不出来。</p><p class="ql-block">1958年11月11日下午,毛主席在郑州主持会议。</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同鲁山、南阳、登封等地的县委书记谈话。谭震林胡乔木、吴冷西田家英、吴芝圃、赵文甫等人参会。</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讲了几句话后,问南阳县委书记魏兆铭:你可知二十八星宿走南阳中的二十八星宿,谁排第一个?</p><p class="ql-block">魏兆铭30多岁。他苦思许久,不知道答案是什么。</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见他回答不上来,就说:云台二十八将,以邓禹为首,邓禹就是你们南阳新野人。</p><p class="ql-block">随后,老人家又问:何以辨襄阳南阳?诸葛亮归属的问题,你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你怎么看?</p><p class="ql-block">魏兆铭被问住了,诚恳地回答:我不知道。</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又问了一个问题:丞相诸葛亮为何入南阳?</p><p class="ql-block">魏兆铭还是不知道答案。一连三个问题回答不出来,他紧张得额头出汗。</p><p class="ql-block">吴芝圃见状,急忙开口说话,为魏兆铭解了围。</p> <p class="ql-block">这是1958年毛主席重回老家湖南,畅游湘江后,在农家门口与小孩打招呼。</p><p class="ql-block">再看身后,所有人都和毛主席一样赤着脚,其乐融融,这分明是同村慈祥的老爷爷。</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做官的有几百万,官做久了容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p><p class="ql-block">时间:1958年8月17日。</p><p class="ql-block">地点:秦皇岛北戴河。</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会议上讲话,说:干部要参加劳动。包括我们在座的,不论做什么官,不论官大官小,凡是能参加劳动的都要参加,太老的和太弱的除外。</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又说:做官的有几百万,加上军队有一千几百万。干部子弟也有几千万?究竟有多少官呢?也搞不清楚。近水楼台容易做官,官做久了,就容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p> <p class="ql-block">1966年毛主席对陈云说:并没有打倒你,你好好养病。</p><p class="ql-block">时间:1966年9月15日。</p><p class="ql-block">根据传记年谱以及陈云的警卫人员所说。当时,老人家接见陈云。走到他的身边与他谈话。</p><p class="ql-block">老人家问:你的身体怎么样?</p><p class="ql-block">陈云回答:还可以,就是没劲。</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讲了一句话后,对陈云说:并没有打倒你。你好好养病,将来好工作。</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视察天津大学。作出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p><p class="ql-block">这几张老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58年8月13日。</p><p class="ql-block">老人家来到天津大学视察,接见大学师生。天津大学张国藩校长,向老人家汇报学校的情况。</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讲了几句话后,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p><p class="ql-block">一是党委领导;</p><p class="ql-block">二是群众路线;</p><p class="ql-block">三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1964年7月23日,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空军地空导弹兵“英雄营”全体指战员。这是我军历史上毛主席唯一一次接见一个建制营。此营正是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二营。他们在1964年6月6日的全军大比武中获得这一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二营组创建于1958年12月26日,而这一天恰好是毛主席65岁的生日。1959年10月7日,二营首战告捷,击落一架敌高空侦察机。之后,二营又连续击落敌高空侦察机。</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有些干部官做大了,自以为了不起,有事不跟群众商量。</p><p class="ql-block">时间:1967年7月8月9月。</p><p class="ql-block">地点: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时的谈话。</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说:有些干部,为什么会受到群众的批判斗争呢?一个是,干部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群众对此有气。</p><p class="ql-block">一个是,官做大了,薪水多了,自以为了不起,就摆架子,有事不跟群众商量,不平等待人,喜欢骂人训人,严重脱离群众。这样,群众就有意见。</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杨成武戚本禹说:曾国藩杀人厉害,老百姓叫他曾剃头。</p><p class="ql-block">时间:1966年5月13日。</p><p class="ql-block">地点:西郊宾馆12号楼。</p><p class="ql-block">当天早上七八点,老人家接见杨成武、陈伯达和戚本禹,听取工作汇报。</p><p class="ql-block">杨成武陈伯达说了几句话后,戚本禹说:前些天我刚到南京路上好八连去体验生活过,我没有想到,我们的战士也能批判海瑞罢官。一些战士们说,那个清官也是压迫人民的,而且有些清官压迫人民更厉害,镇压农民起义往往更没顾虑,也更残酷,来了就杀,比贪官更凶狠。曾国藩就是如此。</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听后,说:对!曾国藩杀人厉害,范文澜说老百姓叫他曾剃头。</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美帝国主义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其实正在垂死挣扎。</p><p class="ql-block">时间:1970年5月20日。</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及其追随者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各国人民不断地用革命战争打败侵略者!美帝国主义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其实是纸老虎,正在垂死挣扎。</p><p class="ql-block">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p><p class="ql-block">不是越南人民、老挝人民、柬埔寨人民、巴勒斯坦人民、阿拉伯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国主义怕世界各国人民,一有风吹草动,美帝就惊慌失措。</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首次读到马列主义书籍是在何时?他对华国锋说出实情。</p><p class="ql-block">时间:1971年8月25日。</p><p class="ql-block">地点:武汉武昌。</p><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老人家在专列上与华国锋、汪东兴等人谈话。</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讲了几句话后,说:是我把天才划掉。我不是天才。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上一中、一师,七年时间是读资本主义的书。到了一九一八年,我才读到马列主义。</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尼泊尔首相阿查里雅。观看赠送的象牙。</p><p class="ql-block">这一张老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56年9月29日。</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在欢迎宴会上发表讲话。对阿查里雅首相等人说:中国、印度和尼泊尔,是连结在一起的,我们都是近邻。祝三国团结一致。</p> <p class="ql-block">为何称美帝国主义为纸老虎?毛主席对英国人说出原因。</p><p class="ql-block">1955年4月29日。毛主席接见哈里·波立特。</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谈话时,说:目前的问题是战争还是和平?战争如果打起来,资本主义制度就会早些完蛋;如果不打,还可以多活几年。</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又说:我们称美帝国主义为纸老虎,它们还叫嚣,不相信。可以这样说,战争如果打起来,在初期和表现形式上,美帝国主义可能是铁老虎。可是到后来就会成为纸老虎。因为美帝国主义不得人心,人民反对它。</p> <p class="ql-block">1970年5月11日。</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黎笋,在一起谈话。</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讲了几句话后,说:壮族人很能打。过去军阀白崇禧和李宗仁就是靠壮族人。</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又说:这是韦国清那一族,他自己不承认。我曾问过他是哪族的?是少数民族?他说他是汉族。后来,他才承认他是壮族人。</p> <p class="ql-block">这一张老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70年7月29日。</p><p class="ql-block">地点:锦江饭店。</p><p class="ql-block">老人家接见吴振宇率领的朝鲜军事代表团人员。</p> <p class="ql-block">孟加拉国原名东巴基斯坦。毛主席说:孟加拉国它不主动,我们就不大好建交。</p><p class="ql-block">时间:1974年5月11日晚上。</p><p class="ql-block">地点:游泳池住处。</p><p class="ql-block">老人家接见巴基斯坦总理布托。王海容唐闻生章含之担任翻译。</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讲了几句后,说:讲是那么讲,我不大相信那些所谓的军事条约,做起来难。苏联讲的话,不大可靠。</p><p class="ql-block">布托说:我准备访问孟加拉国,希望中国也将在孟加拉国出现。</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听后,说:我赞成你这个做法。但是我们有个问题,就是孟加拉国它不主动提出,我们就不大好建交。他们不提要求,我们不急。我们得推迟一点。恐怕是这样好。巴基斯坦跟它建交,以后他们提出来,我们再考虑这个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