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护照是在巴基斯坦卡拉奇补办的,始终过不了土耳其的签证。为此我等待了半年多。最后是重新办了个因公护照,才得到赴土耳其(Turkey)的通知。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海湾的黄昏</h5> 接到通知只给了3天的时间,紧紧张张做完工作安排、购物装箱的准备后,2014年4月9日,我西飞土耳其,去地中海边的阿特拉斯伊斯肯德伦(ATLAS Iskenderun)电厂工作。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土耳其阿特拉斯伊斯肯德伦电厂</h5> 因为是工程后期去的,没能住上工地的固定游轮宿舍,被安排住在了帕亚斯小镇的海边别墅。到9月23日回国,历时5个半月。工作之余,我一边网上浏览当地的历史地理,一边实地游览小镇的历史遗迹。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海湾岸上的房屋就是我们的住处</h5> <b>一、帕亚斯</b> 我们的驻地帕亚斯(Payas)小镇,位于地中海东北角的伊斯肯德伦湾东岸,属土耳其哈塔伊省管辖,在德尔特约尔和伊斯肯德伦之间,南距伊斯肯德伦市22公里,是一个东临努尔山(亦称阿曼山),西滨地中海的狭窄地带。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努尔山口的晨光</h5> 狭长的帕亚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国际交通的要冲,其沿海地区曾经遍布罗马帝国的军事要塞。西北面连接着安纳托利亚高原和南欧,东南面连接着叙利亚、中东和非洲,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努尔山下的帕亚斯小镇</h5> 帕亚斯小镇规模不大只有8000居民,一条主要的商业街道百十来米。D817公路从北向南穿镇而过,E91高速路架在小镇东边的山腰上,一条铁路在海边连通着南北两边的城市。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美丽的地中海呈现龙回头</h5> 土耳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帕亚斯地方虽小,历史的遗迹可不少。历史上许多文明和民族都曾入主过帕亚斯,从公元前1700多年的赫梯人起,亚述、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早期阿拉伯人、欧洲十字军等等,甚至一次世界大站后的法国都在此东进西出、南征北战,留下了各自统治的历史印迹,也留下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遗迹。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历史风云的沉淀——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h5> 最著名的就是两千多年前发生在帕亚斯河谷平原的血腥厮杀——“伊苏斯战役”。那是希腊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与波斯帝国波斯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的经典决战。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地中海上晚霞与乌云对阵</h5> 公元前333年,古希腊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得知后方大营被抄、后勤补给断绝的情况下,率领大军高速回师伊苏斯。在出人意料地通过了努尔山脉(亦称阿曼山脉)上的狭窄的战略要地——“约拿之柱” (Pillars of Jonah)关口后,身陷绝境奋力一搏的亚历山大大帝最终以3万多人的兵力,战胜了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亲率的十来万帝国主力,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庞大的波斯帝国从此走向了衰亡,亚历山大大帝则建立起第二个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努尔山口的风云变幻</h5> 在今天地中海的东北角,有一个土耳其的第二大海港,这便是亚历山大大帝为纪念伊苏斯胜利,在战场南边创立的城市,命名“亚历山大勒塔”(Alexander Leta),意为“小亚历山大城”。如今的土耳其语为“伊斯肯德伦” (Iskenderun),也是亚历山大的意思。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伊斯肯德伦海湾的美丽景色</h5> 当年的那条帕亚斯河如今虽小了很多,但依然在流淌着;当年两军对垒厮杀的那山呼海啸般怒吼,却已随风飘去了。历史的遗迹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磨蚀,让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看得出,自己每天上班路过的地方,竟然是一个著名的古战场。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河上的1574思南三孔石拱桥——网络图片</h5> 贝伦通关口离阿特拉斯电厂三公里多远,在我们去伊斯肯德伦必经之路旁。努尔山脉的一个山脚在此伸入了地中海,“约拿之柱”孤立在海岸边的一个小山岗上,穿越关口的铁路已将其切离了努尔山。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努尔山的美丽晨光</h5> 当年狭窄得仅容四人并排通过的关口,如今已有铁路公路在此穿行,高速公路也架在了山腰之上。小山脚下的“约拿之柱”在汽车、火车呼啸而过的忽视中,默默地经受着地中海海风日复一日的吹抚。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努尔山的约拿之柱——网络照片</h5> <b>二、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b> 在奥斯曼(Osmanlı)时期,帕亚斯海湾拥有海港、海关、船厂、城堡,是奥斯曼帝国非常重要的港口和物流基地。在地理上,帕亚斯是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现名:伊斯坦布尔)甚至帝国最西边的巴尔干地区东去阿拉伯麦加朝圣的必经之路,也是丝绸之路上历史悠久的商贸通道,更是帝国统治阿拉伯和非洲的战略要道。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商队驿站的拱廊</h5> 奥斯曼黄金时代在帕亚斯留下的文明遗产中,最美丽的当属1565年至1577年间,在丝绸之路通道上建成的索科卢穆哈默德帕夏库里耶、帕亚斯城堡和中国塔这些建筑作品。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城堡和索科卢库里耶的空中鸟瞰——网络图片</h5> 在我们帕亚斯海滨住处背后600多米,有一个总面积超过1.49万平米的奥斯曼建筑群,那是奥斯曼帝国专为朝觐旅客和帝国商队修建的。这个名为“帕亚斯索科卢穆罕默德帕夏库里耶”(Sokullu Mehmed Paşa Külliyesi)的庞大院落,建成于1574年,是奥斯曼帝国著名宰相索科卢·穆罕默德帕夏(Sokullu Mehmet Paşa,帕夏,敬语,意为勋爵)执政时期,派当时著名的建筑师米马尔·思南(Mimar Sinan)设计的。这种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具有不同功能和用途的建筑组合院落,在奥斯曼土耳其语里称之为“库里耶”(Külliye)。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平面图</h5> “库里耶”是塞尔柱帝国、奥斯曼帝国及帖木儿帝国时期土耳其建筑的遗产,主要包括清真寺、宗教学校、厨房、用餐区、土耳其浴室(哈马姆)、苦行僧小屋、慈善机构、集贸市场、商队驿馆、旅行客栈等多种功能集合的建筑院落。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大巴扎宽敞的购物空间</h5> 在奥斯曼帝国,库里耶是城市社区最重要的建筑,伊斯兰的社区生活即是围绕它进行的。库里耶高墙大院的组合功能,满足了到访者、旅客、经商者和商队的食宿、清洁、礼拜、购物等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人们的安全需求。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高高的外墙</h5> 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是位于伊斯坦布尔至阿勒颇、大马士革、希贾兹朝觐道路和丝绸之路上一系列库里耶中的一个。这个建筑的商业功能,曾经充满活力地持续了几百年,随着航海贸易线路的改变与土匪活动的兴起,帕亚斯库里耶逐渐失去了重要性。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全景——网络照片</h5> 土耳其现存的还有十六个著名库里耶,早已弃用还曾做过一段时期监狱的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还不在其列。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和城堡的分区图</h5> 完全用石块堆砌建成的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建筑群,以大巴扎(Grand Bazaar)为南北轴线,划分出东部的商业、社会和西部的宗教、教育两大功能性区域。这里的土耳其最大商队驿站、黄色塞利姆清真寺和世界上最古老还能结果的橄榄树,与帕亚斯城堡、中国塔一起,都是丝绸之路上历史文物的集合。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大巴扎礼拜大厅的高大拱券</h5> 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的主建筑,是高10多米、长115米的大巴扎(集贸市场)。一个宏大的礼拜厅又在东西轴线上,将大巴扎的商铺均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在南北与东西两个轴线的交叉点上,是整个帕亚斯库里耶最高的圆顶,下面是大巴扎正中的宏大礼拜门厅。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西门外部环境</h5> 库里耶大巴扎的入口开在礼拜门厅的西面,在典型的奥斯曼高大尖拱门框下,是一个高达8米大铁栅栏门,厅内的四个高大拱券与帆拱托着壮观的穹窿顶,外面的黄色石砌墙壁的顶端距地面10多米高,覆盖着防水铅板的硕大半球形圆顶还有六七米高。石砌的黄色高墙、铁制的黑色栅门和高拱的灰色圆顶,在蓝天白云下,依然散发着当年奥斯曼帝国庄重、宏大、豪华的气息。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与城堡相对的铁栅门</h5> 大巴扎内廊巨大空间的顶部,是由十二个高达8米以上的大十字拱,加上中间宽大礼拜大厅构成的。高大拱顶下的商铺有48间之多,每个东西相对的宽大拱券下,各有南北并排的两间3.5米×3.5米商铺,东西两排商铺间的购物空间宽达8.5米。条石铺就的平整地面上,宽阔豪华的购物走廊有115米长。身临其境的人们,可以感受到帕亚斯大巴扎当年的热闹和繁华。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奥斯曼风格的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大巴扎礼拜大厅</h5> 大巴扎内东西两面高墙上,开有二十四扇采光通风的窗口,走廊的两端对外各有一个大的拱门,走廊的拱顶上开了一排天窗。如今,在天窗上的两边,还安装了两排照明的吊灯。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商队驿站外的努尔山</h5> 历史悠久的大巴扎集市的内门,是大巴扎礼拜大厅东面5米多高的两扇铁门,每扇铁门是用三十二道横向铁皮包裹而成的,上面固定的铁铆钉有33×11个。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大巴扎礼拜大厅铁栅门后的内门</h5> 铁门面西向东打开,内门的两层门框由大理石砌就,高大的尖拱门券里,是低一点的圆拱门券,门券和券顶上的方框,都是用灰色、米色、黄色和黑色大理石交错砌就的,色泽鲜艳的奥斯曼几何纹样给人以富丽堂皇的印象。内拱门的门楣上有一块镶嵌其上的匾额,上面镌刻着五行奥斯曼语的题词。 <h5 style="text-align: right;">装饰华丽的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大巴扎礼拜大厅内门框</h5> 从铁门进去后,便是向东去商队客栈广场的过道,三个十字拱组成的廊道,有23米长。过道两边各有三个圆拱,下面是几间未知用途的套房。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大巴扎通向驿站广场的廊道</h5> 向东走出这个廊道的拱券大门,迎面的一个50多米×40多米的庭院广场,给人以天高地阔的深刻感觉。这就是位于整个建筑群东北部的商队驿站,院外历历在目的是东面的努尔山。从广场地面正中的痕迹,可以看出这里原来应该有一个圆形的喷泉。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商队广场上的游客</h5> 广场东面的12个拱券,连接着左南右北的各9个拱券,组成U字形环绕着广场的拱廊。拱廊上面是32个十字拱构成的廊顶,拱廊下面是高出广场地面近半米多平台,可以很方便地让人们在里面坐卧休息。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商队广场及客舍</h5> 拱廊分别在东南北三面廊道里各开有两个大门,门前拱券下的地面与广场一样高,方便着客商和货物的进出。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驿站客舍</h5> 客舍里面是一个巨大的U形室内通间,由东面的8个大十字拱,连同南北各6个大十字拱,以及拐角的2个大十字拱共同组成。东边客舍是一个宽近7米、长70来米的巨大通间,与其连通着的南北通间也各有50来米长。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驿站东面客舍内的巨大空间</h5> 客舍内室厚厚外墙的拱券有五六米高,每个拱券下都有一个高出地面60厘米的平台,这些可作为大通铺使用的平台有六米长两米多宽。巨大的客舍里,每个拱券朝外的墙面上虽说开有两个窗孔,其大小得如其说是采光,还不如说是透气之用的。大通铺上方的墙壁上,开有三个大小不一可以存放物品的壁龛。高大的拱顶之上还开有一排采光通风的天窗,一米见方的天窗孔下,还有铁链吊着的照明灯具。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驿站南面客舍内的空间</h5> 大巴扎进入广场的过廊通道,将广场东面的围墙分割成南北两段,每段各有一个面对广场的铁栅门,门后都有一个小的庭院,六个拱券连着的拱廊后面,各有六间背靠商铺的精致房间,这里是专为特别的人和其家庭旅行、到访时休息的地方。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驿站客舍外的拱廊</h5> 广场的西北角的小拱门内,是两个十字拱连着一个穹顶构成的大通间,上面的屋顶上同样也开着天窗,吊着照明灯具。只是这里尚未修复,还是黑漆漆的,地面也不平整,具体用途没有介绍,不知道是不是苦行僧修行的地方。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驿站客舍围着的广场</h5> 广场出入的大门向南开在西南角,是商旅车队进出驿站的门户。门前的道路南北走向,穿过一个东西排列的套院。其西面的外院在出入道路的两边,院内东西相对的门廊和数间房屋,是整个库里耶的厨房、面包房和慈善施粥处。据说东面的内院是谷仓。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供商队出入的南门</h5> 从西院的南门出去,就是帕亚斯库里耶高墙之外了,这里离黄色塞利姆清真寺礼拜大厅外墙很近。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南门紧邻塞利姆清真寺</h5> 从大巴扎入口向西出来,铁栅门外的南边,有几间与浴室更衣间对着的套房。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西门正对着帕亚斯城堡</h5> 铁栅门外的北边,紧靠着西北部商铺的背后,就是著名的土耳其浴室了,土耳其人称之为“哈马姆”(HAMAM,亦译为哈曼)。浴室进门开在东边的大巴扎内廊里,进门就见房间正中的一个很大的深色圆形喷水池,正方形的房屋在西墙和南墙各开有几扇窗户。沿墙的一圈白色的大理石台有600厘米高,在第二层台阶的立面上,开有可能是放鞋的方孔,白色石台上是一圈十来个黄色木板隔成的更衣间。整个索科卢穆罕默德帕萨库里耶最大的圆顶,就坐落在这个房间的八角形穹顶上。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的最大圆顶下是土耳其浴室</h5> 在更衣间西北角开有一个小门,进去以后顿觉眼前一亮,整个房间的墙面地面,全是浅色大理石铺贴。大浴室正中那个半米高的浅色大理石台,就是有名的 “肚皮石”,可供七八个人躺在上面搓澡。整个浴室在穹窿顶上众多采光孔导入的阳光照耀下,显得异常光洁明亮。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土耳其浴室的更衣室</h5> 浴室大厅的大穹窿的外围,有一圈小的穹窿,下面是浅色大理石的小嵌间,这些敞开式的洗浴间,全都环绕着正方形的“肚皮石”。小嵌间里的大理石墙壁上,都有一冷一热两个水龙头,一个整块大理石凿制的水盆,搁在下面的U型大理石台上。现在,已修复的浴室里水龙头已经通水了,墙壁上都安装的壁灯也已通电了。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土耳其浴室肚皮石上的采光孔犹如满天繁星</h5> 绕过“肚皮石”往前又有一个门道,进去又是一个模样差不多的大穹顶浴室,只是中间的“肚皮石”台是八角形的,再往前还有一道门可以进去。这些过道两边的小拱廊里,也排列着一些小浴间。浴室过道的拱顶及每个洗浴间的小穹窿上,与大穹窿一样布满着采光孔。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浴室外圆顶上布满玻璃球</h5> 浴室的两个大厅的穹窿和洗浴间小穹窿,以及门廊的拱顶,在整个屋顶外形成了一个圆顶群,上面的采光孔都覆盖着一个个凸出于圆顶的玻璃球。这些聚集在历史古建筑之上有着众多凸起的灰色半球体群,那外形仿佛是同天外来客,给人一种古今交错的感觉。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浴室外的圆顶群</h5> 毗邻浴室西面的是与南面清真寺对着的社区小学,从当年的规划图和地面现存的遗迹看,原来的社区小学可能已不复存在了。现存三个十字拱构成的门廊里面,是整个库里耶及城堡看护人的两间办公室。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索科卢库里耶社区学校——现在是管理人员的办公室</h5> <b>三、帕亚斯塞利姆二世清真寺</b> 社区小学正对面的就是知名度颇高的帕亚斯塞利姆二世清真寺,大门连着六米高的围墙。在两层台阶上,是一个三叶拱的门框,里面是一个低平的内门拱框,深浅不一的大理石交错砌就的两层门框,给人以庄重华丽的印象。内门楣的金色匾额上,凸现着两行深色大字——“PAYAS SARI SELIM CAMII 1574”(帕亚斯黄色塞利姆清真寺1574年,“黄色塞利姆”即塞利姆二世),骄傲地告诉人们这里拥有的历史悠久。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塞利姆二世清真寺大门</h5> 塞利姆清真寺大门开在北面,两扇铁铆钉连接的木门古老沧桑。向南走过大门后的拱廊,就进到了清真寺的院内,抬眼就可以看到西南边那个高耸的宣礼塔尖顶,塔上有着一圈窄窄的阳台。如今已在上面安装了一圈高音喇叭,取代了过去需要人上去大声的呼唤。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塞利姆清真寺大门的廊道</h5> 院内进门的东侧有一眼已经弃用的古井,正对着院门的是一个用于洗礼的八角形洗礼亭,紧挨着水亭的就是那颗著名的老橄榄树,一米多粗的树干如无数条蟠龙缠绕,整棵树向北倾斜着生长,树上正开在不显眼的小花,据说这颗1300多年的老树每年还能结300多磅的橄榄果,是世界上最老的尚能结果橄榄树。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尚能结果的橄榄树</h5> 庭院内礼拜大殿门前东侧的一颗高大硕壮的松树,给院落提供了很大一片阴凉。西侧还有一颗大的落叶树。沿着墙根的一圈花坛边树荫下,安放有数排座椅,以便前来礼拜的穆斯林和参观的游客休息。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塞利姆清真寺的洗礼亭</h5> 院内当年作为伊斯兰学校的21间教舍,沿着北东西三面墙壁排列开来,围出了一个清真寺的四合院。西面9个开间有8间教舍,最南边是清真寺的西侧门厅;东面的9个空间的正中,是一个通向大巴扎的拱廊及铁门;北面6个开间的西边第三间是清真寺大门的门廊,最西边的2间现在被改建成卫生间了。这21间校舍门前已经没有原来的门廊及廊柱了,只在门前的花坛上,还遗存着一个个廊柱的柱础。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塞利姆清真寺院内遗留的廊柱残迹</h5> 四合院的南端是礼拜大殿前的走廊,六根挺拔的罗马廊柱撑起了七间拱廊,廊下的平台有半米多高。拱廊西边还有一个侧门厅,两扇高大铁门外的朝西拱形门框下,是向南北两边下去的六级台阶。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塞利姆清真寺礼拜大殿前的廊柱和拱廊</h5> 清真寺礼拜大殿的门开在正中,高大门拱半穹窿下是华丽精致的钟乳拱,如蜂巢般悬垂在大厅外厅的上方。门厅的两阶台地和门廊里铺着绿色的地毯,绿色地毯的前端是铺着深红色地毯的门槛,门厅外的两边分别摆放着两列八层的鞋柜,是供穆斯林礼拜或游客参观进入清真寺前脱鞋用的。敞开式的外门厅里,漂亮低拱门框是用精细打磨造型的深浅色大理石镶嵌做成的,门厅外框的内侧,一边有一根两米左右白色的大理石圆柱,门厅内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三叶拱的壁龛,整个门厅都是由深浅大理石交错砌就,衬托着深棕色清真寺木门,让人肃然起敬。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华丽精致的帕亚斯塞利姆清真寺礼拜大殿大门外门厅</h5> 我们在大殿门外按规矩脱掉鞋子,迈入清真寺木制大门,里面的礼拜大殿明亮整洁、高大宽敞。中央大殿方厅的两侧和后方,各有一个交叉拱下向方厅敞开的大厅。各厅的正面墙上都开有成“品”字形的三扇窗户,其两端的侧墙也各开有一扇窗户。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塞利姆清真寺礼拜大殿中的米哈拉布和敏拜尔</h5> 礼拜大殿地面稍低于两个侧厅及后厅,整个室内满铺着十分平整的红色地毯。大殿后厅正面墙上有一个形似壁龛的拱形凹壁,是指示穆斯林礼拜麦加方向的,阿拉伯语称之为“米哈拉布”。壁龛的左前方有一座精致考究带有十级阶梯的木制高台,阿语音译为“敏拜尔”,象征着穆哈默德讲经说道的坐席,每周五聚礼日礼拜时,伊玛目带领穆斯林咏诵《古兰经》,最多只能登上宣讲台的第三级。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黄色赛利姆清真寺的平面图</h5> 内门厅的上面有一个木制的阁楼,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厅,西侧的小厅是女性穆斯林的礼拜堂。门厅内右手边的一个台子上备着一些头巾,是供未戴头巾的非穆斯林女性进来参观用的。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塞利姆清真寺的大殿圆顶和宣礼塔</h5> 清真寺的屋顶上共有11个拱形圆顶,前面的一排的8个小圆顶,分别属于正门外厅、侧门门厅及6个拱廊,其中正门门厅上的是这一排中最大。后面的3个大圆顶属于清真寺礼拜大殿,中间那个硕大高拱的圆顶是中央大殿的,两边稍小一点的是大殿侧厅的圆顶。每个圆顶上都有一个金色的球柱托着金月和金星,宣礼塔那高高的尖顶上,也有一串金球托着一个金弯月。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夕阳映照下的帕亚斯塞利姆清真寺</h5> 帕亚斯黄色塞利姆清真寺虽然古老,如今宣礼塔上的喇叭依然每天五次召唤穆斯林前来礼拜,一些拄着拐杖的老人每天必来礼拜,清真寺院内的座椅上常常看到他们的身影。也常见到母亲带着孩子们前来,在洗礼亭前引导孩子洗脸、洗手、抹头,学习进入清真寺礼拜的基本礼仪。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塞利姆清真寺西门</h5> 我们去清真寺参观前,也了解一点进入寺内的基本规定。非穆斯林进入清真寺,最好穿着长袖衫、长裤或长裙,女性穿着太暴露最好不要进清真寺。有些比较严格的清真寺,是不允许非穆斯林进入的。开明一点的清真寺,其礼拜殿也是不允许非穆斯林进入的(对游客开放参观的除外)。以前的清真寺甚至不允许女性入内,所以一般清真寺对非穆斯林女性入内尤为严格。即使在礼拜殿外参观,也要低声说话,尤其是在穆斯林礼拜时。若要摄影,不管是人还是物,都要尽量征求主人的同意,以示对别人的尊重。在整个清真寺参观的过程中,都要尊重服从清真寺主事人的要求。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塞利姆清真寺</h5> <b>四、帕亚斯城堡</b> 正对着帕亚斯库里耶西大门的,是帕亚斯城堡的城门。现在这个1567年的奥斯曼帝国城堡,是在原十字军要塞城堡的废墟上重新建起的。当年奥斯曼帝国,为了控制去阿拉伯的道路和保护帝国物流供应的商队,在君士坦丁堡去麦加的线路上,每隔步行一天路程的地方,修建了一系列的城堡。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城堡与相邻的黄色清真寺</h5> 帕亚斯城堡外形为五边形,南北长100米,东西长90米,大门朝向东面的库里耶,西面向地中海凸出。五个角及南北东三面城墙的正中均建有塔楼,八座塔楼均凸出于城墙之外。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城堡及城壕</h5> 城墙根十几米之外,就是环绕城堡的石砌护城壕。这一圈的护城壕有8米宽6米深,只是如今在护城壕里已不见水的踪影了。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奥斯曼帕亚斯城堡大门与土耳其老人</h5> 东面城堡大门外数米,紧临护城壕边建有一个门楼,顶部已经残缺,内面有石阶可上去上面的平台。这里应该是城堡护城壕上吊桥的控制塔,当年的吊桥早已不知所踪,仅在护城壕里填起一段路,供往来游客进出。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城堡大门的门厅</h5> 城门楼下大的门厅,四围是四个高大的拱券,顶部是一个大的十字拱。东面的拱券下是城堡的大门,南北西三面的拱券下有两个1.5米宽的圆拱壁龛,其北面西边的壁龛,向西开通为进入城堡的内门。如今一把大锁锁死了两扇结实的铁栅门,只在旅行团到来时才打开让游客进去参观。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城堡内景</h5> 城墙有三米厚十来米高,顶上外沿设有2米高的箭垛,登城台阶以及城墙上的防御站位都不到1米宽。在十来米没有护栏的高空,行走于仅能侧身而过的城墙上,确实有些心惊胆颤!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城堡上狭窄的登城步道</h5> 城墙内建有数条登城的阶梯,城墙的中部龛有数个单兵孔洞,对外有狭长的箭孔,箭孔中部的两边,各有一个不大的圆弧,以方便弓箭及持弓的手臂伸出。塔楼下部或中部都建有容兵洞室。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城堡内城墙下的防御石块堆</h5> 城堡内的城墙根存有数堆碗口大的石块,应该是当年守护城堡的武器遗存。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城堡内的游客</h5> 现在的城堡里已空荡荡了,只剩下中间两栋与城堡不协调的废墟房屋。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城堡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牢房</h5> 据说,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的精神导师著名诗人纳米克·凯末尔(Namik Kemal)被放逐塞浦路斯的途中,曾在帕亚斯城堡内关押过一段时间。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地中海边到帕亚斯城堡与库里耶——网络照片</h5> 如今城门塔楼的高处立有一个旗杆,大红色的土耳其国旗在上面迎风飘扬,时时展现着旗上洁白的月亮和五星,仿佛奥斯曼的雄风依旧。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城堡</h5> 帕亚斯古城堡的悠久历史和坚实外表,常常引来土耳其新婚夫妻在此拍照留影,以见证他们的婚姻地久天长。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帕亚斯城堡前拍婚照的土耳其新人</h5> <b>五、帕亚斯的中国塔</b> 在我们住处北面不到500米处的帕亚斯海滨高台上,还有一个奥斯曼建于1577年的要塞城堡。原名为“码头堡垒”(İskele Kalesi),当地人尊称其为“中国塔”(ÇİN KULE)或中国城堡(Çin Kalesi),并声称这个词来自于十字军时期的热那亚。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与努尔山</h5> 堡垒外墙为27米边长的正方形,城堡内的东北角建起了一个13米×13米的四层堡垒塔楼,有着360度视野的滨海防御。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内的残存塔楼</h5> 堡垒现在已经是残缺的遗迹了,好像没有进入修复程序,至今还没有人管理,敞开着接纳所有来客的参观。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院内的东南角</h5> 堡垒城墙朝外的大门向南开,内门在门厅里右转90度朝东开,看来这并非直通的门厅,是为了利于防守而专门设计的。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朝南开的大门</h5> 进入门厅透过东面的内门,首先看到的是堡垒塔楼和城墙的“Y”形石阶,向右可朝南登上城墙防守,向左即可朝北进入堡垒主建筑的第二层。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大门里拐向东面的内门</h5> 四五米高的城堡外墙,在堡垒塔楼外围出一个内院,向西面海的城墙上有三个炮口,朝北的城墙下也有一个炮口。西面城墙的南北两端都有一个小房间,南边房间旁还有一个登城墙的石阶,如今看到的城墙,只有西面和南面可以登上去防守。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的西城墙及炮口</h5> 要塞堡垒的正下方的第一层有一个穹顶大厅,由于四周未开窗孔,里面是漆黑一片,半天才让我的眼睛适应。从里向外面的亮处看,可以看出这个进入一层大厅的拱廊有近4米长,大厅是一个边长七八米大空间。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塔楼第一层的门廊</h5> 顺着东面城墙上的阶梯向北上行十步,进入一个窄窄的门,里面狭窄的门道仅容两人侧身而过,脚下的阶梯在黑暗的门道里继续上升着。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中国塔的一层大门及登塔楼的小门</h5> 突然眼前一亮,我已进入到堡垒塔楼的第二层。八个石砌的柱子撑起了第二层中央大厅的十字拱楼顶,四个角的大立柱撑起四边的四个大圆拱,大圆拱顶部中间都开有采光通风的天窗。四个大圆拱下是两个圆拱门,两个拱门之就间是四个小立柱,八个立柱之间是一个7米多的方正大厅.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的二层大厅</h5> 第二层的八个立柱与外墙,撑起的一圈十个小十字拱,形成一圈围绕在大厅四周的廊道,这圈廊道有1.5米宽。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二层的东面内廊</h5> 面西对海的厚厚外墙上是四个炮口,东、南、北面的外墙上各建有四个高大的龛孔,龛孔对外是小的箭孔。如今这些龛孔已经破损成像门窗一样大的开口了,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东边开口射进来的阳光。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二层的北面内廊</h5> 城堡内墙的立柱和墙面平整一点的石块上,布满了土耳其“到此一游派”的涂鸦,甚至高高的拱券上也未能幸免。看来各国都有“到此一游派”,不能简单地拿国人的素质上纲上线。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布满涂鸦的廊柱及拱券</h5> 在第二层转了一圈后,回到东南角,再次走进窄窄过道里的台阶,在黑暗中爬升并拐了两个90度的弯后,走出一个小门,就来到要塞的三层平台。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二层去三层的阶梯</h5> 三层上的围墙基本都不存在了,仅剩东南角还有一小段一人高的残墙,这是因为第三层的门才保留下来的。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三层的门和四层的门</h5> 第三层塔楼楼面的西南角,保存着一个类似我们在中国古建筑上看到的石挑梁,东北角也有三个残缺的,也许是因为应用了这样的东方建筑构建,这个堡垒塔楼才被称为“中国塔”的吧。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西南角的挑梁</h5> 城堡塔楼在第三层的中部,又起了一间八角形的塔楼,进入四层塔楼,只有东南角的一个小门,踏上门内的几级阶梯,就来到要塞最高的第四层了。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第四层残存的八角塔楼</h5> 第四层塔楼原来的八面墙壁,仅存不完整的三面了,这段残墙上依然保留有两个较完整的箭孔。从东面和南面的残墙看,如今敞开的第四层,原本应该是一间20几平米的有顶房屋。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第四层八角塔楼的三面残墙</h5> 要塞堡垒的旗杆现在就固定在第四层地面的铁架上,上面飘扬着在地中海海风中咧咧作响的土耳其国旗。黄色岩石的要塞堡垒,在朝晖夕照中偶尔露出奥斯曼帝国的往日辉煌。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塔第四层旗杆上的土耳其国旗</h5> <b>六、帕亚斯海湾</b> 要塞堡垒所在的帕亚斯海湾美丽开阔,是地中海看海上日落的好去处。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地中海边拍婚纱照的一家人</h5> 海滩上每天都有来休闲土耳其家庭,他们或是铺上毯子,席地而坐;或是支起烧烤炉,让馋人的香气弥漫海滩。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海边休闲的人们</h5> 一到周末,风景秀丽的海滩上更是人多,时常有新婚夫妻来此拍照和举行婚礼。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在我们住房前海滩上举办婚礼的幸福人们</h5> 地中海并不都是风平浪静的,在涌浪拍岸的时候,总会吸引孩童们纷至踏浪,那童真的欢乐,也会触动我们内心的同感。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海边踏浪的欢乐孩童</h5> 在风大的时候,海浪拍打在礁石上,也会激起冲天的大浪。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惊涛拍岸的帕亚斯海滩</h5> 吹着海风、听着海涛,吃着烧烤、喝着红茶,看着红日慢慢西沉,看着晚霞渐渐消退。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夕阳西下时帕亚斯海边总有人来</h5> 帕亚斯的人们在和平年代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享受着这平静安逸的生活。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有点水</h3> <h5><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4年5月</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草稿于土耳其帕亚斯</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4年7月</span></div></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7px;">修改于苏马荡</span></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