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战役

老鹰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突破湘江这一关系中央红军长征生死存亡的关键之战,抚慰烈士英魂,教育革命后代,经聂荣臻元帅提议,国务院批准,于1995年在广西桂林兴安县狮子山上建成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1996年初正式对外开放。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是一座记录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历史的革命纪念馆。2019年9月12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1934年11月底,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湘桂边境,蒋介石集中了三十万兵力,在桂北兴安、全州、灌阳湘江以东地域布下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全歼中央红军。面对生死存亡,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终于以折损过半的沉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继续北上抗日的征程。 “年仅29岁的陈树湘师长在战斗中因重伤不幸被俘,在押送途中,他不愿落入敌人手中,于是用手伸入受伤的腹部掏出肠子用力扯断,随后英勇就义,兑现了他‘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中央红军分四路纵队从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前出到湘桂边境的西延地区。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群雕处是当时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战场遗址所在地,脚山铺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前卫部队三大阻击战敌我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在哪里竖立着无数的红旗,红旗旁有一块标着数字的石头,这都是无名烈士的人数。 湘江惨胜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受到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身处绝境时召开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及党中央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