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悬空寺在山西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根据《恒山志》记载,寺院始建于北魏时期(公元六世纪),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悬空寺原名“玄空寺”,是选取道家当玄,佛释色空而名。寺内主殿塑有老子,释迦,孔子像。当年,这是一座典型的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寺院。明清以后老百姓根据其建筑特点通称“悬空寺”。寺名悬空,名符其实。宝阁高挂,上载危崖,下临深谷,其势动人心魄,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到此叹为“天下巨观”。据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仰望飞阁,惊愕不已,特别书写了“壮观”两个大字留在这里。</p><p class="ql-block">从山下往上看,那几十根粗的如碗口而长及于丈余的木柱立足在峭壁的缝隙中,支撑着全寺40间殿宇楼阁。悬空寺依山而建,从外面看是悬楼,从屋内看,靠近里面的一边是石窟,一半房子,一半洞。全部建筑物后坡没有山墙,没有檐椽,飞檐,沒有连檐,瓦口,望板,绝大部分殿宇楼阁后部及西侧没有檐檩,檐柱,而是以岩代木,建筑物与石崖有机地结合着,浑然一体。因悬空寺构筑在悬崖绝壁上,空间十分有限,所以建筑布局极为紧凑,但又错落自然,所有殿宇楼阁都小巧玲珑,成组簇拥,其排列自南而北,由低到高,分为三组建筑群,先以三宫殿为中心,继之以圣殿为主体,殿后的是三教殿等建筑物。前两组建筑物之间以小院为过渡,后两组则用栈道相连接,形成高下参差,重楼叠阁,相互衬托,结合有致,定型加固,一处着力,多处分担,从而减轻了局部的承重压力。悬空寺的立木,有些是明清时期换过的,而作为真正支持点的横木方梁,却仍为建寺时的旧物,这是悬空寺常年悬空的又一迷。在寺庙石窟上,镌刻着“公输天巧”四个字,用这四字来形容1400多年前所建的空中楼阁,一点儿也不过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