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双新”课改的核心观念

教师专业成长乐园

<h3>——读《让学生创造着长大》一书“第二章”有感</h3></br><h3> <h3>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是在充分借鉴世界先进课程改革经验,并总结梳理我国百年来历次课程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出的。国际上波澜壮阔的未来教育运动、核心素养运动、理解性教学运动、跨学科学习运动、表现性评价运动,为我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搭建了舞台。</h3></br><h3>本书的第二章,张华教授对导言中提出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五个核心观念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解读。我们一直说要站在国际教育的制高点上理解教育,要扎根祖国大地办教育,本章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学习视角。</h3></br><h3><strong>未来教育观</strong><strong></strong></h3></br><h3>未来教育观认为,‌传统教育注重的读、‌写、‌算等能力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和新形态的工作生活,‌因此,未来教育重在让教育面向未来急剧变化的和高度不确定的情境,培养学生适应变化并拥抱不确定性的态度、善于解决真实情景中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勇于承担个人选择后果并履行对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责任感。</h3></br><h3>‌未来教育采用开放和灵活的全方位终身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实现可持续的未来和有尊严的生活。‌未来教育坚守公共目的,‌作为一项公共行动,‌教育将个体与世界联系起来,‌带来新的可能性,‌增强对话和行动的能力。‌它建立了共同的目标,‌让个体、‌团体、‌国家和人类实现共同的繁荣。‌教育被视为全球共同利益,‌通过知识与创新塑造面向所有人的可持续的和平的未来,‌维护社会、‌经济和环境正义。</h3></br><h3>‌此外,‌未来教育观还强调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在通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调每个学习者的独特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效沟通、‌团队协作、‌创新创造等能力,数据素养、‌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系统性思维、‌创业精神、‌文化敏捷性等综合能力和社会情感发展。‌通过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需求和优势,‌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确保学习者在最适合他们的环境中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实现“真正为每个人而教育”的目标。</h3></br><h3>未来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运用过去的知识满足现在的需要,创造面向未来的自己的观念与思想。相应的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h3></br><h3>个性化:‌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个性差异。‌</h3></br><h3>社会化:‌使学生过共同体的组织生活,‌在交往与协作中学习。‌</h3></br><h3>创造化:‌学生通过创造和再创造知识而学习知识。‌</h3></br><h3>信息化:‌构建体现信息时代特点和信息文明要求的课程体系。‌</h3></br><h3> <h3><strong>核心素养观</strong><strong></strong></h3></br><h3>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所谓核心素养观,即让课程目标始终聚焦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h3></br><h3>践行核心素养观,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开始走向“新三维目标”:大概念、新能力、新知识。“大概念”是一门课程中少而重要、强而有力、可普遍迁移的“概念性理解”;“新能力”是将一门课程的大概念及相应知识技能用于真实情境、完成真实任务、从事真实实践的做事的能力与品格;“新知识”是与大概念建立内在联系并得到应用的关键学科事实或知识技能。</h3></br><h3>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素养具有超越学科、相对稳定的特质,就像“关键能力”中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都不是那个学科所特有的,也不是哪个年龄段的人所特有的。就基础教育而言,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主要是程度上逐步加深、范围上逐步扩大的整体性与进阶性发展,是复杂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一个人的核心素养是伴随着他的终身学习能力而逐渐提升的,但绝不是依靠知识的累积就能实现的。</h3></br><h3>关于这个话题,后面还有章节专题讨论,这里不在展开。</h3></br><h3><strong>理解性教学观</strong><strong></strong></h3></br><h3>理解性教学观认为,‌理解是教育的资源和质量的体现,‌通过人文理解、‌科学理解和实践理解的统一,‌全面关照人的感情、‌智慧与德行,‌实现生命可能性的过程。</h3></br><h3>理解性教学观的核心观点是认为知识的本质是理解或问题解决。‌理解性教学观强调,‌教学应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大概念”,‌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学科“大概念”解决真实问题,‌经历真实实践,‌产生个人理解。‌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和复制。‌它认为,‌人的概念性理解的形成需要通过实践反复尝试,‌因此必须进行大单元设计,‌以促进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建构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h3></br><h3>理解性教学观还强调,‌教学过程应是一个互动和动态的过程,‌其中教学、‌学生、‌教材文本和教学环境之间通过交往活动和对话等形式生成“课程事件”,‌理解教学意义,‌实现人生意义建构和提升。‌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鼓励学生在平等、‌信任和融洽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合作与对话来探索和理解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在价值和意义。</h3></br><h3> <h3><strong>跨学科学习观</strong><strong></strong></h3></br><h3>跨学科学习观是一种整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观念、‌方法与思维方式以解决真实问题的课程统整理念。‌它旨在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学生跨学科理解的形成,‌同时弥合分科教学造成的人为知识壁垒,‌促进学生全面和整体的视角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h3></br><h3>‌跨学科学习观强调学习的真实性、‌问题性和趣味性,‌要求学习内容来源于真实生活,‌任务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产生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值得研究的学习素材。‌此外,‌跨学科学习还应具有趣味性,‌让学生觉得学习内容新鲜、‌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h3></br><h3>跨学科学习的实施策略包括精选并创设适宜性的学习情境,‌落实体验性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在场感”,‌以及通过项目化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中创造性地整合不同学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形成整合性的项目成果和新理解。跨学科学习绝不是以牺牲学生的学科思维、深度学习和深度理解为代价,使课程走向肤浅、平庸和常识化。恰恰相反,‌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和协作能力等21世纪技能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产生深刻理解,由此增强课程的创造性。</h3></br><h3>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和挑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合作,‌以实践的方式学习和应用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h3></br><h3> <h3><strong>表现性评价观</strong><strong></strong></h3></br><h3>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教育评价方法,‌它要求学生在特定的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h3></br><h3>表现性评价的优点在于它关注真实世界,‌与生活中复杂的情境连接,‌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时能“带得走”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评价是不是表现性评价,‌关键要看任务所要评的是什么,‌而不是只看情境和评价任务的形式。‌表现性评价的评分规则是事先发给学生的,‌定义了学生被期望展示的学习和表现的目标,‌并且向学生传达评价他们的作品所依据的准则,‌学生在开展任务之前就清楚地知道各个评分等级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这有助于发挥评价的GPS作用,‌明确努力的方向。‌教师同样利用评分规则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描述性反馈,‌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持续的、‌经过证实的描述性证据,‌能使学生把当前的表现与欲达到的结果进行比较。</h3></br><h3>和以往相比,2022年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板块。学业质量标准即表现标准,表征学生完成一个年级或一个学段之后核心素养发展的表现水平,标志着表现性评价在我国课程体系中的正式确立。</h3></br><h3>学业质量标准是一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它体现了对学生学业水平的等级划分和对各学段学业水平表现的具体描述,‌反映了国家层面对于学生品格、‌能力和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这一标准虽然不严格限制学生“学什么”和“学多少”,‌但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当前教育理念的时代转向。‌学业质量标准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共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它明确界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阶段及其具体特征,‌有助于突破现有考试过于注重碎片化知识和标准答案的局限,‌引导评价人员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框架。</h3></br><h3>

学生

素养

学习

知识

理解

教育

能力

核心

跨学科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