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旅行日记:走进阿里(1)——冈底斯山•冈仁波齐•扎达土林

牧野

<p class="ql-block">  自驾旅行第二十一天。</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早晨我们从霍尔乡的玛旁雍措湖畔出发沿G219驱车四十多公里到普兰县巴嘎的冈仁波齐景区,去拜谒西藏四大神山之首的——冈仁波齐峰。</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人们对大自然常带有一种无尽的崇拜和至高的虔诚。而山脉或山神崇拜是贯穿藏民族崇拜信仰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西藏是一个山为伍的民族,七千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就了这块神秘而独特的土地。山脉众多,目光所及皆是大大小小的山。不难理解,山神崇拜在藏民族文化中古老而崇高。围湖转山也就成为了西藏特有的崇拜形式,这在世界上其它地方很难看到,而冈仁波齐的转山最为典型。</p><p class="ql-block"> 前往冈仁波齐,不仅是我们阿里之行的必经之路,更是了解感受藏民族文化与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世界之轴——冈底斯山脉 <p class="ql-block">  前往冈仁波齐的路上,我们有幸与冈底斯山脉相向而行,一睹这座藏民族心目中的神山风采。</p> <p class="ql-block">  世人皆知坐拥珠穆朗玛峰的喜马拉雅山脉的雄浑壮丽和伟大,它在众多山系中的地位难以撼动。但殊不知,还有一条横贯中国西藏西南部的超级山系能与之比肩,这就是高原上绵延千里的山脉——冈底斯山脉。 山脉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它的最高峰冷不岗日峰海拔7095米,它的主峰冈仁波齐峰海拔6638米。 </p><p class="ql-block"> 冈底斯山脉是藏南和藏北的分界线,北为高寒的藏北高原,南为温凉的藏南谷地。</p><p class="ql-block"> 在藏传佛教中,冈底斯山是一座神山,被誉为“众山之王”、“世界之轴”,并催生了“世界中心”——主峰冈仁波齐。</p><p class="ql-block"> 印度教、印度佛教、耆那教、原始苯教,最早都起源于冈底斯山脉,都视冈仁波齐为神山,是世界中心,是朝圣者的神圣之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冈底斯山冈脉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拥有壮丽无比的自然景观,更是因为它在西藏宗教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冈底斯是藏语和梵语的组合,意为“雪山”。冈底斯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或许是因为冈底斯山的主峰和其它许多山峰都有雪的缘故吧,同时它也是古代和现代冰川的发育中心。</p> <p class="ql-block">  冈底斯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山间云雾缭绕,山顶皑皑的积雪闪着银色的光,给人以神秘梦幻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当你面对它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它雄浑的外表下所蕴含的伟大力量,以及宁静厚重与庄严,仿佛有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神秘,敬畏之心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冈底斯山麓壮美的风光难以用语言形容,但却令人难以忘怀!</p> 冈仁波齐峰脚下的足迹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冈仁波齐景区的路上,天空被乌云笼罩,断断续续下着小雨,这给我们一睹冈仁波齐峰真容的增加了不确定性。但冈仁波齐所散发的魅力是没有任何因素可以阻挡人们前行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峰被称为神山,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是佛教教义中所描述的“世界的中心——须弥山”的所在地。而须弥山又是佛祖的道场。这里又是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湿婆的殿堂,是主宰世间一切的地方。另外,冈仁波齐还是亚洲重要河流的发源地。神山上的狮泉河是印度河的上游,马泉河是西藏母亲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孔雀河则是印度教圣河上游的源头,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这里成了万山之祖、百川之源。</p> <p class="ql-block">  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冈仁波齐就是佛的象征。千百年来,朝圣的人们风雨兼程 艰难跋涉前往转山,他们认为,只要到神山朝圣一次,就算完成一件重要的善功。</p><p class="ql-block"> 据说,绕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可以洗去一生的罪孽,转10圈可在轮回中免去地狱之苦,如果转100圈则在今生便可以升天成佛。</p> <p class="ql-block">  转山是朝圣者亲近神山最常采用的方式。绕神山外围一周的距离是56公里,藏传佛教和印度教按顺时针转,而苯教则是按逆时针绕行的。</p><p class="ql-block"> 即便不是佛教徒,转山也绝对是值得的,抛开宗教的意义不说,领略一下佛教神山壮美的景色,感受一下那种转山的环境和氛围,与神山近距离接触所带给你的加持,以及当你沿着千百年来神山脚下无数人走过的道路时 会有一种在历史的隧道中游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上午9:30,我们从景区入口加入了朝圣者的队伍,向着距离7公里的观景台进发,听说那里能一睹冈仁波齐峰的真容。</p><p class="ql-block"> 转山的信众很多,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背上的婴儿;少则一、二人,多则一家祖孙一大家,扶老携幼,开启他们56公里的转山朝圣之旅。从他们身背的行囊来看,此次行程将会持续数日。为了信仰,他们将风餐露宿,沐风栉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转山的路是一条需要翻越山丘的土石子路,坑坑洼洼、凸凹不平,又因海拔高,走起来极为艰难,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不得不走走停停,还需借助登山杖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坏境依然阻挡不住朝圣者的脚步和热情。无论是扶老携幼的步行者,还是磕长头行进的男女信众,那景象都会让你感受到植根在藏民族心中的信仰无比坚定,以及由信仰所激发的顽强且惊人的意志力。</p><p class="ql-block"> 信仰给人以安慰,给人以宁静,给人以忍辱负重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当然,转山之路也并不枯燥乏味,常常会有一些惊喜丰富着你的旅程,比如壮美的山色、可爱的土拨鼠、散发着灵性的玛尼石、甜蜜的藏族小女孩等等。</p> <p class="ql-block">  经过7公里的跋涉,终于到达观景台,然而此时天空乌云密布,甚至下起了雨。听当地人说,几天以来,冈仁波齐一直被云雾笼罩,很难见到它的真容。或许是我们来的季节不对,亦或许是运气不佳,总之我们不得不折路返回,再次与冈仁波齐峰失之交臂,只得无奈感叹:冈仁波齐,相见你一面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我们还会再来,直到兑现埋藏心底已久的相见之约,完成一次转山之旅,此生便再无遗憾。</p> 荒烟如禅的扎达土林 <p class="ql-block">  下午从冈仁波齐景区出来沿219国道行驶一百多公里,在巴尔兵站改道G565,继续行驶一百多公里,临近黄昏十分进入札达县境内。</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的车驶入札达县境内的那一刻,即刻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与众不同的存在。这里满眼都是黄色的泥土,方圆百里寸草不生,是不折不扣的土林,除了黄土就是黄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无人的旷野,当你面对黄色的泥土经过岁月与风雨的雕琢与侵蚀而形成姿态万千的土林时,你一定怀疑自己是否穿越到了外星球,遗世独立,那感觉如梦如幻。</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这里变得鬼怪陆离,个性张扬,神奇而多姿,景象蔚为壮观。总之,这里的一切显得荒凉而梦幻。</p> <p class="ql-block">  札达土林并非是某一处景观,整个札达县都处于这样的土林地貌中,实际上这就是方圆百里的国家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 在藏语中,札达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相传,很久以前,这一带是一片汪洋,蓝天之下只有水和风,后来土林渐渐从水里冒了出来。经科学考察,从札达到普兰,曾经是一个方圆500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畔升高,水位递减,露出水面的山石经长时间风雨侵蚀,才雕琢成这般模样。</p><p class="ql-block"> 没有绿色,就意味着没有生灵;没有生灵,就意味着死一般的寂静。</p> <p class="ql-block">  乍一看,这些土林像一排排天然城堡碉楼,只要稍稍凝视,就会有千军万马呼啸而出。地貌独特,陡峭挺拔,雄壮多姿,像梦游一样奇幻无比的世界。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壮观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  札达土林,一望无垠,雄壮多姿,赋予阿里地区雄浑壮阔的美感,在夕阳下显得寂寥而沧桑,在高原的天空下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过往。</p><p class="ql-block"> 晚上住进岗嘎镇冈底斯大酒店,准备明天去探寻神秘的古格王朝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