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

唐威

<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听母亲说,她和父亲都是中学毕业从校园参军入伍的。全国解放后,他和父亲留在东北军区。(1955年3月更名为沈阳军区)</p> <p class="ql-block">1955年,全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之前,对部队中的女军人进行了大范围的转业和复员,母亲在那年脱下军装转业到地方工作。</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的家就在北六马路沈阳军区院内,这座建于1960年的楼房是沈阳军区为校级军官盖的第一座家属楼,俗称“新大楼”。</p><p class="ql-block">住在家属楼里的人,一般走西侧马路的大门,大门口由现役军人站岗,外来人员进入必须先在值班室登记。</p><p class="ql-block">进入院内,马路左边是家属楼,右边是军区门诊部,负责对部队干部和家属患病的初步诊断和治疗。那时家属楼和军区办公楼中间没有围墙,父辈们上下班自由往来于家和办公楼之间。</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我的年龄还小,对大院里的布局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p><p class="ql-block">大院里有一个大礼堂,放假的时候在那里看过电影和文艺演出。礼堂里还有一个很宽阔的活动区域,过年的时候,礼堂里张灯结彩,呈现一派节日气氛。大堂被分隔出很多游戏活动区,像“猜谜语、套圈、钓鱼等,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小伙伴中不管谁猜对了谜语或套圈命中、钓鱼上钩都会引来众人喝彩,然后美滋滋的去领奖品。</p><p class="ql-block">大院里还设有食堂,机关干部和家属可以在这里吃饭和打饭。</p><p class="ql-block">大院里的孩子们,随处可听到不同号令的军号声,随时可以见到军人的生活。当看到步伐整齐、歌声嘹亮的士兵列队操练时,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挺直腰身,眼里投射出羡慕与尊重的目光。那种引以为傲的军人情怀在我们幼小的心底深深扎根。</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们与父母没有那种朝夕相伴的亲密生活,从上幼儿园到小学,都是过的全日制住宿的集体生活。每周六下午回家到周日下午返校,由军区汽车队出车接送大院里的孩子们。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和老师、同学在一起。</p><p class="ql-block">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到南京高等军事学院防化兵指挥系学习5年,本就仅有一天的家庭小聚,也变成了父亲每年假期回来才有的家庭团圆。</p> <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小时候“家”留给我的童年记忆是温暖的。</p><p class="ql-block">父亲温文尔雅、谦和、睿智,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说话的语气永远是温润而泽。</p><p class="ql-block">我们盼望着父亲回家的日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副食品大都凭票供应,糖果、饼干类的品种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每次父亲回家,总能带给我们惊喜。他就像一个魔术师,带回我们没吃过的糖果和精致盒装的饼干。糖果包装的玻璃纸好看极了,我总把吃完的糖纸铺平夹在书本中间。</p><p class="ql-block">父亲还自己动手给我们制作汽水,当拧开瓶盖的瞬间,会有许多小气泡升腾,汽水的味道甜甜的,就像我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父亲的睿智也是让我们几个孩子崇拜的,不论我们提出什么样的为什么?他总会耐心地作出解答,满足我们的求知。</p> <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善良、热情、坚强不乏浪漫,在这个家里母亲的付出很多。</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们四个孩子总是被母亲打扮的干净整洁,家里也是一尘不染。床单和门帘基本是浅颜色的,门帘上还有母亲自己绣上去的花卉图案很漂亮。</p><p class="ql-block">家里的窗台和写字台上,都有母亲养的花,当茉莉花开的时候,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洒满房间。</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初还没有尼龙袜子,是那种线袜子,没穿几天就磨出小洞洞,很不禁穿。记忆中,母亲在灯下把袜子套在袜底板上缝补袜子的情景很清晰。</p><p class="ql-block">还记得,母亲上班的医院有一个三胞胎男孩的妈妈,那个年代粮食都是靠供应指标买卖,细粮很少。母亲知道她家粮食经常不够吃,就时常补贴阿姨粮票和细粮,阿姨很感激母亲,经常帮母亲给我们缝制棉衣。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纯粹。</p> <p class="ql-block">母亲上班的医院,离我家距离很远。父亲在南京学习那五年,母亲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我们,但是她从没有因为家事而影响工作,母亲的要强,在我成长过程中发生的那些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母亲对我们的照顾细致入微,而她对自己却很节俭。</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路过小时候上学的沈阳八一学校,站在校园门口不禁感叹“素华流年,星霜荏苒”曾经那个懵懂少年,如今已进古稀之年。</p><p class="ql-block">沈阳八一学校,建校于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后期,在那特定的年代,这所学校担负着安置、管理部队干部子女的教育和生活起居的责任。</p><p class="ql-block">学校校长是由军区任命从部队转业的干部,老师也是经过认真挑选的,他们年轻、有文化、会讲普通话。学校除了有正课老师外,每个班还配有生活老师。他们就像父母一样,关心照顾着每一名学生。由于他们的付出,解决了前线指挥员的后顾之忧。</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八一学校的每个年级都有烈士子女。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组织我们去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多同学的父亲就在这里长眠。</p><p class="ql-block">八一学校在继承先烈光荣传统、秉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完成了中央军委对各大军区组建八一学校,教育、培养、安置好部队干部子女的使命。</p><p class="ql-block">1966年“文革”开始,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停课,我们这些孩子从此离开了八一校园。</p><p class="ql-block">“文革”后,这里已经是沈阳市126中学。但现在学校正门右侧仍然保留着“东北八一学校”的牌匾,那块牌匾似乎在向人们讲述这所校园里曾经有过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从学校步行来到北六马路当年我小时候的家。意外发现“新大楼”已被夷为平地,西侧的小马路也不复存在了。军区大院与一路之隔的军区通信总站合并一体,形成新的北方战区。</p><p class="ql-block">我询问值班卫兵“住宅楼是什么时间拆除的?”卫兵告诉我“就在今年春天的时候”。</p><p class="ql-block">看着已经平整的场地,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想起去年路过中山广场时,我拍下的那张“新大楼”照片竟成为绝版。</p><p class="ql-block">随着“新大楼”的拆除,那段童年记忆却永远留在心中。</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