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芙蓉古村简介</p><p class="ql-block">芙蓉古村始建于唐代末年,为陈姓聚居之地。现在芙蓉村是元朝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重建的按“七星八斗”布局设计。“七星”翼轸分列,布局在村内主要道路的交汇点上,据说是节庆祭祖用的战坛祭台,另说是战时的联络指挥点;“八斗”,虽八卦状散布于村内水渠的交汇点上,村民们沿寨、墙、路道、居民挖了众多的水渠涵洞,以沟通各斗。联络“七星八斗”的道路、水渠迂回曲折。“七星八斗”的建筑构置,一方面暗喻此处为福地,上纳天上文曲星宿,寓人才辈出如同星斗繁密无数,富有吉祥之意;另一方面则充分突出了“利为战”的目的,其星可做为战时的指挥台,为备战防御的掩体;其斗贮水,利于战时“以水克火”,可以有效地化解敌人的火攻,又可以供村民们洗涤、养殖,既是美化村内环境的点缀,又是村寨完善的消防设施,还丰富了景观,从而使村寨的环境充满着安居乐业的气氛。</p><p class="ql-block">芙蓉村寨布局呈莲花瓣形,坐西朝东,纵横三、四百米,环绕村落的寨墙与七座寨门皆由卵石精砌而成。东面寨墙正中是由重檐三楹门楼和八字墙组成的颇具气派的车门(即村寨的主入口),寨门内建有谯楼。由车门入内,是砖块与条石铺筑的村寨门主街一一长塘街。又叫意街或笔街。芙蓉村至今仍世袭珍藏着南宋“十八金带”的容图、象牙笏板、祭器和“黄金印”等古物。此外,该村还保留有其独特的传统民俗,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日舞鱼灯。</p><p class="ql-block">芙蓉村在研究我国古代人口迁徙史、宗族史、村寨建设史地理学上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村中道路旁和寨墙下有水沟,引来了天然的溪水,可想清洗和浇灌都是很方便。一看就是充满了智慧。</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村落保护得相当好。仍有乡村村民正常居住,没有任何商业化改造,还原千年文化。</p> 石雕博物馆 <p class="ql-block">古村石雕,扬名华夏。</p> 宋瓷馆 <p class="ql-block">瓷中精品,琳琅满目</p> 民俗馆 <p class="ql-block">芙蓉古村,世外桃源</p> 摄影器材馆 <p class="ql-block">芙蓉古村中的摄影器材博物馆,馆内陈列有来自瑞典的哈苏,德国的林哈夫,以及生产于1927年的日本古木质相机,最久远的是1882年美国产的柯达。</p> <p class="ql-block">馆内的藏品让人应接不暇,也许你能在这里直观地了解到世界摄影历程、人类摄影史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观赏展示的相机,看的是历史,品的是楠溪江独具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大型根雕《清明上河图》展馆</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完成于公元1085年,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 端,属国宝级文物。《清明上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 本设色。画作以长卷形式,采用散 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北 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 况。全画共有1000多个人物、 130余种建筑、260余种船只和车马。穿越绘卷中的繁华盛景、民生 百态,我们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 宋代汴景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 绘画,不仅展示了绘画艺术的精湛技巧,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将近500平方米的展馆,仅用来展示单件作品,这是一种何等尊贵的礼遇?我们被眼前的根雕作品《清明上河图》深深地震撼到了</p> <p class="ql-block">踏入展厅,樟香扑面,展现在游客观众眼前的是单体巨型根雕作品——3D版的《清明上河图》。茶坊、酒馆、肉铺……作品中商铺林立,各行各业,应有尽有。热闹的街市上,有四处闲逛的士绅、有骑马赶路的官吏、有沿街叫卖的小贩,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在此活色生香般呈现。</p> <p class="ql-block">整个作品长26米,重30吨。当时动用了150吨的起重机,先将它放置好,再盖起了展馆。这件作品的原材料香樟树高度约有60米高,树的主干直径达到了3.9米,树龄超过两千年。为了雕刻这件作品,30位技术娴熟的工匠用了整整3年时间才完成。《清明上河图》充满浓郁的宋风,让游客仿佛穿越千年</p> <p class="ql-block">感谢小兰堂妹为我们做向导,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丽水古街 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丽水街,位于温州永嘉岩头东缘的蓄水堤上,又名丽水长廊,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古老与沧桑。丽水街全长300多米,有90多间店面,每间宽约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 成列的商店前,空出2米~2.5米宽的道路。有屋檐披盖,以利于行人遮阳避雨。</p> <p class="ql-block">蓄水堤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只许莳花种树与建亭,不准筑屋经商。到了清代,岩头村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太平天国起义时曾遭火焚,近年重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