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Day6:刘公岛观甲午风云 幸福门瞧幸福威海

紫藤花开

<p class="ql-block">7月16日周二的主要目的地5A景点刘公岛。就是图片左上角碧波中那座岛屿,它是威海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威海三大著名景点之一。刘公岛百年沧桑,半部中国近代史,它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湾口,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深厚历史文化的岛屿。它不仅是威海市的海上天然屏障,而且在国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刘公岛的面积约为3.15平方公里,岛岸线长14.95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7%,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及人文景观,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的名字,源于汉少帝刘辩被毒杀后,其子刘民隐居岛上,与妻子一同打篝火为渔船引航,并经常救助受伤渔民,百姓感其恩而命名。</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景区旅游码头(轮渡站)-4号登船区,它的停车场很大,分了好几个地方。轮渡站停了好多游轮,附近还有侨乡号游轮上船点。</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携程上提前一天购买了景区门票(每人122元,含往返船票)。只需刷身份证进站。</p> <p class="ql-block">再每人化10元钱上到渡轮顶层与海鸥来个亲密接触。随着渡轮启动,海鸥们一路欢歌伴随,这些美丽的白色精灵,时而振翅飞翔,时而轻盈地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形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这里的海鸥可是一点都不怕人。红色的小嘴、白色的羽毛、矫健的身姿,只需将食物高高举起,海鸥便会心领神会,还会呼朋唤友过来吃。小伙伴们将食物高高抛起,当海鸥冲上来的时候“咔嚓”一声按下快门与海鸥的美好相遇便在这一刻定格。</p> <p class="ql-block">大概20分钟游轮到达岛上的游客服务中心,这是一座五层的仿古大楼。</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码头是5A景区“刘公岛”的游客唯一进出通道。</p> <p class="ql-block">进入刘公岛东西主干道“丁公路”,映入眼帘的是由锚、锁链和舵组成的黑色雕塑,侧面刻有1898(英强租刘公岛的年份)。旁边石头刻有“威震海疆”四个红字,阐述了威海地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陈列馆,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见证地。该馆是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启动建设的,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其主体建筑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刚教授设计,该建筑创造性地将象征北洋海军舰船的主体建筑与巍然矗立的北洋海军将领塑像融为一体,被誉为“20世纪中华百年建筑经典”。</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下船右行不远处海边矗立着水师将领的雕像,海军将领身着披风手握单孔望远镜远望着苍茫大海,如同站在巨舰之上,这就是甲午战争陈列馆,整座雕像与陈列馆门口融为一体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整个展馆分为“序厅”、“甲午战前的中国和日本”、“甲午战争”、“深渊与抗争”、“尾厅”五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该馆以《甲午战争:1894—1895》为基本陈列,共展出珍贵甲午战争历史图片650多幅,复制了大量甲午战争时期的武器装备,还原再现了多个超写实人物塑像场景。还有大量反映甲午战争的巨幅油画和巨型雕塑,融真实性、可观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极具视觉冲击力、精神震撼力和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甲午战争陈列馆,我们购买了2号线大环岛游的观光车票,全程15公里,涵盖了大部分景点。</p> <p class="ql-block">威严屹立在刘公岛博览园的“中华海坛”,号称与天坛、地坛有并列之誉。海坛正前方是精雕的56条龙,象征着56个民族一脉相连;正中是高16.8米的定海神针,上方镶嵌的是一枚直径1.6米的硕大夜明珠。在四面环海的甲午海战故地刘公岛上兴建中华海坛,有着特殊的历史含义。</p> <p class="ql-block">望海楼位于刘公岛博览园内的西北角,始建于唐代,系登州刺史为迎候武则天东巡所建,名噪一时,后毁于战乱。复建的望海楼,高约九丈,为博览园最高点,登至第四层,凭栏眺望,可将岛海山川、舟楫鸥鹭万般佳景尽收眼底,实在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鲸馆是一个以实体标本展示为主的海洋科普展馆。 该馆建筑面积达到1600平方米,珍藏着世界上岸最大的‌抹香鲸标本,其体长约为19.6米,体重达50.1吨。这个标本由一具抹香鲸的表皮、骨骼以及重要器官组成,通过模拟海洋生态环境,综合运用图片、展板、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了抹香鲸及相关鲸类知识。刘公岛鲸馆不仅是一个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国内最具规模和特色的鲸豚科普教育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泓炮台是北洋水师的重要军事设施,位于刘公岛的最东端,占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该炮台由地上炮位工事和地下掩体两部分组成。东泓炮台不仅是一座军事设施,也是研究近现代海防、北洋海军及‌甲午战争的重要实物例证。在甲午战争期间,东泓炮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日岛及‌威海湾南帮炮台形成交叉火力,共同封锁威海湾南口。尽管在战争中遭受破坏,但炮台的地下掩体、兵舍等部分依然保存完好,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和展示这一历史遗迹,‌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按照原炮1:1的比例设计并成功复制了一门240毫米口径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安放在原炮位。地下坑道、兵舍及周边环境也按照原始风貌进行了全面清理修复,基本恢复了东泓炮台当年的规模和风貌。东泓炮台展馆于2018年建成,向公众开放,成为了解北洋海军历史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279号潜艇是我国引进前苏联技术制成的第二代033型常规动力鱼雷攻击潜艇,于1979年建成下水、2003年退疫,2006年进入威海军威展览港区。</p> <p class="ql-block">这艘退役的国产潜艇,游客不仅可以与它零距离的接触、拍照,还可以走到其内部,了解其神秘的内部空间。</p> <p class="ql-block">位于刘公岛西端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是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打造而成的。来刘公岛游玩,既看了美景又近距离倾听历史回音,近距离感受甲午国殇的钻心之痛,深受教育、时刻警醒。深化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是每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特别是在当今发展形势之下,从自身做起,发奋努力,奋发图强。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西摩尔街位于刘公岛临海的丁公路西端、石码头和铁码头之间,呈“一”字型走向的建筑群排列整齐、高低错落有致。石头墙面、灰瓦屋顶的建筑上,耸立着高高的西式烟囱,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十分醒目。英租威海卫时期,这条街名为“西摩尔街”,是刘公岛上最繁华的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位于原北洋海军提督署内,是一个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为中心内容的纪念性博物馆。该博物馆创建于1985年,是中国近代海防设施中保存最完整、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文物遗址群。博物馆的总面积达到十多万平方米,拥有28处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的历史遗迹,馆藏文物包括历史照片1000多幅、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文物资料200多件以及打捞舰船文物300多件。</p> <p class="ql-block">门口日岛炮台地阱炮。</p> <p class="ql-block">现陈列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济远”舰部分残骸,是1986年到1988年,国家旅游局出资,打捞出的三百余件文物,有:主锚、速射炮、前主炮和吊艇架等。</p> <p class="ql-block">北洋水师提督署,又称为“北洋水师衙门”,建于1887年,占地17000平方米,是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门匾上有李鸿章所题的“海军公所”四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提督署沿中轴线建厅堂三进,分前、中、后三厅。前厅为议事厅,中厅为宴会厅,后厅为祭祀殿。东西跨院间有长廊贯通,迂回曲折,与陪厅、厢房连成一体。整个建筑飞檐高椽,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二进院为当年北洋海军的宴会厅,现在改为北洋海军将领蜡像馆,内塑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等10位水师将领的蜡像,展现了1894年北洋海军将领与日军决战前夕参加的一次军事会议的情形,人物表情逼真,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不仅是一个记录历史的地方,更是一个让人们了解历史、反思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该博物馆,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那段历史,铭记那些为国家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英烈,以及那段历史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刻教训和启示。博物馆通过其丰富的展览和教育活动,致力于传承和弘扬甲午战争中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而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上的定远舰是按照历史上的定远舰1:1比例复制的,而不是原舰。这艘战舰是为了纪念甲午战争中的定远舰而建造的,停泊在刘公岛海边供人参观。它再现了历史上定远舰的风采,包括其外观和历史原舰完全相同,是全亚洲第一艘按原型1:1完整复制的清代军舰。‌</p> <p class="ql-block">回程途中看到了“侨乡号”游轮,它从威海海港码头出发,依次经过海港公园、幸福门、金线顶、日岛、刘公岛等威海湾特色景观,全程海上游威海,全方位领略威海的海岸线风光。</p> <p class="ql-block">海鸥又一路相随护送我们返回码头。刘公岛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丰富,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刘公岛旅游码头还停有一艘退役的潜艇驱逐舰供游客参观,潜艇内空间狭小,管道众多,身高175以上的人要低头行走,不然容易碰头,很敬佩海军战士为保卫海疆做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深深被刘公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所吸引。岛上绿树成荫,风景优美,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当我漫步在岛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历史时期,亲身体验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回来后,我们顺道打卡威海幸福门,它被誉为“威海之门”,是威海的标志性建筑,坐落于威海市‌环翠区海滨北路幸福公园内,与‌刘公岛隔海相望,是威海现代化城市形象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幸福门建筑高度为45米,宽度为42米,整体呈“门”字型结构。在距地面约30米高处,设有以横向天桥连接的观光长廊,游客可在此俯瞰迷人的海景,向东远眺刘公岛,向西则能一览威海市中心的全貌。‌幸福门的福字被称为“百福图”,它由排列成五圈的“福”字组成,寓意“五福临门”和“五福同享”。这个百福图是一个锻铜建筑,高1.38米,直径13.8米,重13吨,是幸福门的一个重要特色,吸引许多游人来踏福、踩福。‌</p> <p class="ql-block">幸福门寓意着为家人和爱的人带来福气,在此拍个照,希望沾沾福气。‌</p> <p class="ql-block">这是幸福门15层,向外眺望,东面刘公岛依稀可见,西面威海市中心全貌。</p> <p class="ql-block">11层观光长廊向下俯瞰,人车是如此渺小。</p> <p class="ql-block">威海悦海公园临海呈半岛状,南北长1.3千米,东西向最宽处150米,占地面积15.40公顷,绿化面积8.84万平方米。威海灯塔为其标志性建筑,也是威海网红打卡地之一(没拍这个角度的灯塔,网上淘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悦海公园灯塔高达49米,它不仅是威海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威海人民的一种心灵寄托。</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有意义的一天,在刘公岛感受到了海洋的气息,欣赏迷人的海景,领略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独特;登上幸福门、瞻仰悦海公园灯塔,感受到威海这座幸福海滨城市的活力、内涵和温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