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吴艾倩:“运河之女”与富义仓的十年之缘</b></p> <p class="ql-block"><b> 若你是一位爱在大运河边漫步的老杭州人,一定曾步入过富义仓内的一家书院。品茗赏花、吟诗作画,这里曾是文人爱好者们的天堂。这家书院就是韵和书院,它的创始人吴艾倩,被人亲切地称为“运河之女”。吴艾倩与富义仓的缘分还要追溯到2010年。因常年从事出版工作,热爱传统文化的她十分希望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院。一次与朋友聚会,她登上这座百年漕运建筑的小阁楼,被运河边的夜景深深吸引。“当我推开窗时,粼粼的波光扑面而来,远处的码头若隐若现。”她瞬时就下定主意,将书院建在富义仓内,并取名为“韵和书院”。“韵和”谐音“运河”,这个名字除了与大运河相呼应之外,更有“人生韵和”之意。书院建成后,吴艾倩独具匠心为其注入书、茶、香、花、画“五道”文化内涵,邀请四海朋友以书会友,以茶论道,以画怡情,以宴聚首。整座书院设为书仓、画仓和韵和书茶馆,不仅珍藏着不少经典古籍和名家字画,更典藏有一件“镇馆之宝”——清朝乾隆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版巨著影印本全套。毗邻运河之畔,富义仓古韵十足,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或熏陶传统文化,或会客交友,或修养身心,寻觅喧嚣都市外的另一片心灵栖息之地。在吴艾倩的精心运营下,这方小小的书院逐渐成为了大运河边的鲜明文化标识。但是,吴艾倩的目标不止于此。从择址到落地,她始终希望通过韵和书院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富义仓在古时是天下粮仓,现在应该成为精神粮仓,给人们忙碌的生活添一份精神慰藉。”书院开办的十年来,她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在春季邀约妇女朋友赏春插花,在盛夏时节举办“晒书节”,在中秋前后组织书画沙龙和话剧演出,在元旦期间开展行走大运河、送春联等活动。这些活动在当时影响颇广,不仅让传统文化之美走进千家万户,也为大运河成功申遗做出了重要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杭考察评估运河申遗工作,富义仓作为我国古代仓储文化和运河漕运的一个缩影,亦是此次联合国专家重点审察点之一。当他们步入富义仓时,立刻被古色古香的韵和书院吸引。“我在书院的小阁楼里陈设着花道、香道和茶道等各色展示,一百多位外国记者沉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里,一度流连忘返、不愿离开。”负责接待的吴艾倩出色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她至今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十分激动。大运河成功申遗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还对吴艾倩进行了专访,“运河之女”的故事逐渐蜚声中外。十年间,韵和书院与富义仓共荣共生,彼此依偎,一同成长。在吴艾倩的影响下,更多业态入驻富义仓,古老的大运河畔增添了不少明媚的烟火气息。酒吧、茶馆、书院、工作室……截至2020年富义仓被政府收回自营前,这里已有企业、商铺近70家。韵和书院,陪伴了富义仓走过了发展的黄金十年。吴艾倩的家就在大运河边上,尽管她已将韵和书院移址,但得闲时总会回到富义仓,重拾旧日时光。“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这里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地方。”如今漫步富义仓,她似乎仍能在记忆的碎片里,感受曾经的香气缭绕、梵音回响。</b></p> <p class="ql-block"><b>【后记】今年是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十周年,以上部分转自《杭州》媒体对韵和书院创始人吴艾倩女士的采访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