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京随记》(六)——花卉静物三百年

水蜻蜓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前几天到德基艺术博物馆观看金陵图展,在导览资料里无意中发现博物馆还有另外一个重量级的展览:“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所以第二天找了一个时间,再次来到博物馆。</p> 资料是这样介绍的: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百余件罕见油画真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百余位殿堂级艺术巨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花花世界"现当代艺术典藏系列展览"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是德基艺术博物馆中国及国际现当代艺术典藏近年</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最重要</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的一次</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专题性</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呈现,由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荣休教授、曾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 )策展人的乔金.毕沙罗博士策展。展览以19世纪后半叶至今的全球现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为主轴,甄选自印象派以来百余位中外艺术巨匠创作的百余件以"花卉"为主题的经典之作,以跨文化、跨学科的崭新视野挑战人们看待"花卉静物"的传统视角。</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个展览的主题是花卉静物,以油画为主,作品的创作时间跨越了三个世纪,艺术家涵盖了西方现代艺术里程碑式人物、中国留洋艺术先驱、全球顶尖当代艺术家,囊括了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以及我国等共100位画家100多幅的作品,作为中西方时空和文化边界之交流媒介,堪称是一次艺术精品的大荟萃。</p><p class="ql-block"> 说它是该馆近年来一次最重要的展览,是因为这次展览中的作者都是如毕加索、莫奈、莫兰迪、吴冠中、黄永玉、赵无极、潘玉良、陈逸飞等国内外<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殿堂级</span>的画家,而且全部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真迹,</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可谓是罕见!!</span></p><p class="ql-block"> 可想而知,要收集到时间跨度这么大、这么多知名画家的真迹,是多么的不易!!为了筹备这次画展,博物馆前后花了三年的时间,并得到了许多国际艺术机构及各学科的专家的帮助,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终于为广大观众们呈现了一场盛大的艺术视觉盛宴,非常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  而这么重要的展览,门票只需80元,65岁以上老人半价,12岁以下的儿童免票,真是超值了!</p> <p class="ql-block">  还没到博物馆的门口,一路上的巨幅广告就在提醒你,你离真迹越来越近了。</p> <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了入口处。即将看到大师们的真迹,有点小激动。</p> <p class="ql-block">  展览分为《异花授粉》、《先锋园艺》、《花卉之外》和《突围绽放》四个章节,集中展示了百位名画家的精品,下面是展厅内部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  参观过程中拍了不少画作,因为篇幅的原因,我只能选部分比较知名的或者是我知道的画家的作品分享上来。</p> <p class="ql-block">  下面用作品+作家介绍的顺序将精品放上来。</p> <p class="ql-block">法国:克劳德.莫奈《台阶》(1878年)</p> <p class="ql-block">法国:克劳德.莫奈《玫瑰与满天星》(1878年)</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巴勃罗.毕加索《瓶花》(1901年)</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乔治.莫兰迪《花》(1958年)</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乔治.莫兰迪《花》(1950年)</p> <p class="ql-block">法国:保罗.高更《乐谱上的花束》(1876年)</p> <p class="ql-block">法国:弗雷德里克.巴齐耶《花》(1870年)</p> <p class="ql-block">法国:亨利.马蒂斯《玫瑰花束—斜倚的女人》(1920年)</p> <p class="ql-block">白俄罗斯:马克.夏加尔《情人与花束》(1935年——1937年)</p> <p class="ql-block">波兰:塔玛拉.德.蓝碧嘉《绣球花与柠檬》(1920年)</p> <p class="ql-block">越南:黎谱《牡丹和鸢尾花》(1958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艾中信《蝴蝶兰》(1997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黄永玉《繁花似锦》(1973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祝大年《花团锦簇》(1973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潘玉良《青瓶红菊》(1944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常书鸿《阅尽人间春色》(1975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常玉《蓝色背景的盆花》(1956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吴冠中《花卉》(1992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赵无极《百合花》(1953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陈逸飞《静物花卉》(1996年)——这是陈逸飞唯一的一幅花卉作品。</p> <p class="ql-block">中国:苏天赐《自有春晖满槐》(1962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吴冠中《丁香》(1991年)</p> <p class="ql-block">日本:草间弥生《花》(2008年)</p> <p class="ql-block">德国:马克斯:恩斯特《贝壳花》(1932年)</p> <p class="ql-block">日本:村上隆《春意盎然的季节》(2021年)</p> <p class="ql-block">英国:马克.奎恩《夜之花园》(2012年)</p> <p class="ql-block">印度:苏柏德.吉塔隆《名字有什么意义呢?》(2019年)</p> <p class="ql-block">美国:汤姆.韦塞尔曼《乡村花束》(1989年)</p> <p class="ql-block">美国:杰夫.昆斯《墙面浮雕与鸟》(1991年)</p> <p class="ql-block">  虽然对油画没有研究,只属于外行看热闹的份儿,但沉浸在这浓浓的艺术氛围中,多少受到一些美学和审美的熏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种精神食粮多多益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