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

红梅傲雪

<p class="ql-block">算盘(Abacus),又作祘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起源于北宋,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算盘是人人都熟悉的计算工具,它是谁发明的</p><p class="ql-block">算盘的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其矩形木框内排列着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间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具有灵便、准确等优点。其除了能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还可以进行开方、开立方、开高次方等复杂的数学计算。</p><p class="ql-block">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中国人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重要的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是全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p><p class="ql-block">关于算盘的来历,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分时期,关羽所发明,据说我国当时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个算珠串成一组,一组组排列好,放入框内,然后迅速拨动算珠进行计算。</p><p class="ql-block">据公开资料显示,“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所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后称之为“档”。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珠每珠当一。而今天的解释是:算盘为长方形,木框中嵌有细杆,杆上串有算盘珠,算盘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通过用手拨动算盘珠来完成算术运算。</p><p class="ql-block">古时候,人们用小木棍进行计算,这些小木棍叫"算筹",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筹算"。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用小木棍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p><p class="ql-block">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进行加减乘的运算,还能计算土地面积和各种形状东西的大小。</p> <p class="ql-block">算盘各部分名称:</p><p class="ql-block">(1)四周的框子,叫做“框”(也可以叫做“边”);</p><p class="ql-block">(2)中间有一根横木,将算珠分为上下两部分,这根横木叫做“梁”;</p><p class="ql-block">(3)一根一根穿过梁的细杆子,叫做“档”;</p><p class="ql-block">(4)穿在档上的圆珠,叫做“算珠”(通常也叫做“算盘珠”);</p><p class="ql-block">(5)在梁的上方有两粒算珠,这两粒算珠叫做“上珠”,第一粒上珠叫做“顶珠”;</p><p class="ql-block">(6)在梁的下面有五粒算珠,这五粒算珠叫做“下珠”,第五粒下珠叫做“底珠”;</p><p class="ql-block">(7)在记数和计算时,一般不用顶珠和底珠,上珠代表“5”,每一粒下珠代表“1”。</p><p class="ql-block">算盘的叫法是珠算,算盘珠子,是一种计算方法。</p> <p class="ql-block">这个算盘是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听我父亲说它是我爷爷亲手制做的,我爷爷是一名技艺高超的木匠,用上等的松木做了算盘的边框和中梁,用细竹杆做了“档”,总共十三档。</p> <p class="ql-block">用枣木根雕刻了“算盘珠”,共计九十一个珠。</p> <p class="ql-block">为了算盘的坚固耐用第四档和第十档是用十二号铁丝做的,两头都是铆合的,四个角都用薄铁皮包裹住,最后用铁片把中梁也固定了一下,以防扭损算盘,这样一把算盘就制做成功了。</p><p class="ql-block">我现在已是花甲之人了,虽然我没有见过我爷爷,我上小学的时候背着这把算盘去上学,我非常崇拜我爷爷精湛的枝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