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镐先生遗照①)</p> <p class="ql-block"> <b>王镐,字子规,生于光绪22年(1896年),病逝于1950年初冬。西和县长道镇西团村人,民国时期西和地方杰出的教育家。先生自幼聪颖好学,先入私塾,后考入漾原书院(民国初期改称西和县高级小学堂)。191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入天水自治学校(后改为渭川自治讲习所,孔繁锦镇守陇南时又改为陇南军事学校,校址在今天水市秦城区玉泉观)①学习。</b></p><p class="ql-block"><b> 在天水读书期间,亲身参加学生运动,由于接触了新思想,目睹了北洋政府时期甘肃政治腐败,地方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从那时起便立志改革和发展家乡的教育,以教育唤醒民众。1916年从天水自治学校毕业,时年20岁。</b></p><p class="ql-block"><b> 毕业回到西和后,先是在西和劝学所任劝学员,后任西和县第五区(民国6年设立,1926年后改为第二区)②区长。</b></p><p class="ql-block"><b> 先生任职一年多后辞职回家,决心办学教书,以发展地方教育为已任,为国出力。在时任西和教育局长田制井的支持下联络长道地方乡绅贤达,知名人士,率先慷慨解囊,创办长道中心学校(今长道小学及西和四中前身),并长期担任教职,辛勤培育人才;民国26年(1937年)以后担任西和县第二区副区长(区长为巫剑霞,安徽无为县人),兼长道高级小学校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当选为西和县第二届参议会议员④;民国37年(1948年)以后辞去一切公职,赋闲在家。其间曾与礼县、盐官、固城等地地下党员交往甚密,耳濡目染,初步接受中国共产党进步思想,先生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但解放后因家庭成份原因及“莫须有”的历史问题被判处劳动改造刑罚一年,1950年在甘肃省定西县天兰铁路③施工现场接受劳动改造,同年冬病殁,时年54周岁。</b></p><p class="ql-block"><b> “沧海桑田,岁月荏冉,苍茫沃野,道不尽情义风流;清风明月,万千英魂,欸(ai)乃汉水,叹几多潮起潮落”⑤。王镐先生,生于清朝末年,适逢国家乱世之际,然作为民国年间西和一伟岸名士,少年满怀“云程浩大”之志,虽熟读四书五经,精于三礼,然因举业停科,未博功名;青壮之纪“德深学邃”,逢国家内忧外患,于是恪一介书生之力,奔走乡间,矢志以教育报国,根植闾里,启迪后生,各行各业成绩斐然者不乏其众。先生倡导并践行的“德、言、身、行”的治教理念,以及他和里睦族,事嫂如母,视侄如子的孝友家风;积德修庙,保护遗存,开渠引流,造福桑梓的趣事逸闻至今仍在长道,乃至毗邻的礼县盐官、永兴等地广为流传,为后世所传颂。笔者虽是王氏后辈,与先生非亲非故,然从小便从祖辈相传的关于先生轶闻中对其深感钦佩和崇敬。一直以来致力于搜集先生的幽古趣事,但憾于时易物移,锱铢湮没,史料遭炬,仅以口耳相传,知先生之事寥寥。今遍访先生后代及梓里先辈,查阅部分历史文献遗存,集散碎的记载对先生之往昔作以整理,其目的是让我辈重温先生之道德人品,永远缅怀和铭记先生之功绩,以期继承并发扬光大。</b></p> <p class="ql-block"> (王镐先生遗照②)</p> <p class="ql-block"> <b>一、少年才俊,饮誉乡里</b></p><p class="ql-block"> 先生祖籍山西,因祖上仕历巩昌府西和县为官(据说为九品秩序),便在此安家,世居西和县汉源镇中山村(今钟鼓楼附近)。从其曾祖父起迁居长道镇西团村南街,但城内祖宅尚存。曾祖在长道居住期间以做小生意和开豆腐坊为业,因其经营有方,诚信公平,童叟无欺,传至先生父亲一辈,操业兴盛,家道殷实,为长道中康之家。</p><p class="ql-block"> 先生弟兄三人(大哥为同父异母,他与二哥为一母同胞),祖上虽以经商为业,但仍不忘耕读为本,世守耕读家风,在这种良好家风的熏陶之下,弟兄三人从小便入私塾习读诗书。后因举业停科,大哥和二哥相继回家操持家务,唯先生考入县城的西和高等小学堂继续学业。因先生聪颖好学,为人质朴,深受同乡耆老,时任学堂山长(校长)的光绪丁酉科举人赵元鹤的格外器重,蒙赵举人点缀,先生学业突飞猛进,成为众学子中的佼佼者,当时邑内缙绅对他的期望相当高。与他同期受业的同学有任国钧(1923年考入北平国立中国大学,毕业后历任甘肃省政府科员,庄浪县县长,青海互助县县长),刘辑唐(与先生一起考入天水自治学校毕业,曾给邓宝珊当过警卫。后与先生还成了亲家,刘将亲生女及亲房侄女嫁于先生二子王海珍及三子王海山)。</p><p class="ql-block"> 1913年先生从高等小学堂毕业,考入天水自治学校读书,时年17岁。</p> <p class="ql-block"> 二、艰难办学、首创长小</p><p class="ql-block"> 长道,古称西县,自秦设邑以来,这里历来是郡县级政治文化的中心。浩瀚的历史进程中,这块热土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才俊,赵壹、王仁裕、苏湘、孙鼎、孙鼎圣、何澈等人的名字如一颗颗珍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只是到宋代以后,随着国家政权中心的迁移,文化也随之东渐,这块偏居西北一隅的古镇才渐渐没落。</p><p class="ql-block"> 1916年先生从天水自治学校毕业后回到西和,先是在劝学所任劝学员,当时劝学所的主要职责是改良私塾教育,推行新式学堂。清末至民国初期,西和除县城以外其他地方的教育现状是:远离官办教育,县城仅有的学校其生源仅来自城附近的村庄,边远山区家庭或家资不富裕者根本无力供养一名学生。像长道偌大的地方仅有私塾两家,其中由赵元鹤创办的私塾随着其聘入漾源书院早已处于停办状态,唯一还维系存在的只有水泉村人称“石师傅”创办的私塾,但办学规模小,大部分农家子弟连私塾也读不起,只能望学兴叹!</p><p class="ql-block"> 任职劝学所时,奔走西和城乡,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心又痛又酸。虽然腐败的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然而,对于绝大部分的百姓来说,生活境遇并没有多大改观,本来贫穷的人依然穷困潦倒,乡亲们依然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他暗下决心,要帮助乡亲们改变现状,改进生活。但是从哪里下手、如何下手、怎么破局呢?王镐先生想起日本的“明治维新”,倡议“富国强民,唯有教育先行”,借此来启迪民智,首先得从思想上突破,从小抓起,用知识改变命运。</p><p class="ql-block"> 1927年他在担任西和第五区(老年人习惯叫“北五区”)区长一年多后便毅然辞职,决定在长道创办一所平民子弟都能上的起的学校。</p><p class="ql-block"> 万事开头难,创办之初一无校址,二无经费,更无办学经验。他奔走县城求助于前清举人,时任西和教育局长田制井,取得了县上的支持;同时又联络地方贤达,在新城村前清庠生张卖,西街乡绅石吉祥的支持下开始了艰难的办学之路。最初校舍选在长道镇十字街“关帝庙”(<b><i>俗称“财神庙”,财神庙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求财祈福的地方。据说在宋代财神庙是长道县的县衙所在地,元代至元7年长道废县为镇,县衙随之荒芜。到明代以后,由当地乡绅民众倡议改扩建为财神庙,供奉财神赵公明,并增建了戏楼,名曰“黑虎台”。明末清初改为供奉武圣人关羽,名曰:“义圣宫”</i></b>)。建校之初暂借用庑房五间既是教室又兼作老师宿舍,并聘请前清秀才王戒(<b><i>西团村人,光绪年间镇原县儒学训导王申之之子,因其学识渊博,人称王师傅</i></b>)、张映泰,连同他一共三个老师。当时因长道小学性质上属于地方办的私学,末列入县上计划,日常支应全靠募捐资助,教员没有工资,仅凭逢年过节学生送点茶、酒、点心之类的人情份子作为对老师们的酬谢和报答之情。</p><p class="ql-block"> 最初学制为三年,学生只有十几人。如最早的学生有张文(西团村人),张子宏(西团村人),刘升奎(龙八村人),王柱石(西团村人)、白长福(西团村人,后为礼县中学第一届毕业生,曾在礼县下四区某乡任指导员)等人。毕业的这些学生中如张文后来创办了川口小学,王柱石解放前在稍峪某地办学并任校长,刘升奎民国末年曾任长道镇镇长,张子宏解放后在县上“市管会”工作。</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一直维系到1931年,因长道小学毕业学生以学习刻苦,学业突出,办学成绩斐然,在周边及县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于是县上决定将长道初等小学纳入公助计划,并改校名为“长道保国民小学”,学制为四年,并任命先生为校长,教员有张映泰、石献瑞两人,教员工资每人硬币6元,由县教育局按月登记造册发放。</p><p class="ql-block"> 后来随着学生逐渐增多,仅有的五间庑舍已满足不了学生上课和教师住宿的要求,于是将学校遂移至盘龙山泰山庙,借用庙内卷棚、过厅、戏台及部分僧房作校舍。随着办校规模不断壮大,但是维系越来越困难,各种矛盾凸显。当时学制只有四年,而学生要继续求学深造还得去西和或者礼县县城。于是先生奔走于县上各部门苦口求情,终于在教育局长王式如的相助下于1933年7月在原长道保国民小学基础上成立“长道高级小学”,增置学制为6年,先生仍被任命为校长,教员有张映泰、石献瑞、廖志立(<b>后曾任民国长道镇镇长</b>)、李好德(<b>西和县城中山人</b>)、任继善(<b>字洪付,西和县城青土坡人</b>)、王乘龙(<b>长道高渭村人,时任体育教师</b>)等人,教员工资也随之增加为硬币8元。</p><p class="ql-block">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迫使学校不得不搬出泰山庙,重新选址。</p><p class="ql-block"> 因为泰山庙历来每年3月26日至29日有庙会,逢会期间方圆数十里的善男信女都来朝山拜神,期间还有秦腔班子助兴唱戏,这段时间前后将近月余,学生教员无处容身,被迫停课放假,正常的教学秩序难以为继。十方会首中虽然以长道一方的会首为掌事,但是属于礼县永兴管辖区的会众占了将近六成。于是永兴一方有人提出:盘龙山是长兴两镇的会山,凭什么把学校办到山上,还要占用庙产,要求把学校迁走。甚至永兴一方的会首还联合起来公开写出标语“是西礼聚会之处,乃长兴众士之门”,其意思就是泰山庙是两镇民众求神拜佛之地,不是长道人办学校的地方,公开表明他们心中的不满,甚至还以学校如果不迁,他们就不再随会相要胁。加之盘龙山是一座典型的纯黄土覆盖的山,晴天还好,遇到雨季,山上道路泥泞,随时都有滑坡的危险,对学生上学安全也是一个隐患,将学校迁下山刻不容缓。这两件事促使先生决定把学校迁到山下,可是迁到那里才好呢?更何况迁移学校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资金,而学校有限的经费本来就经常捉襟见肋,入不敷出,到那里去筹集经费呢?这一连串的困难摆在眼前。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丝毫动摇先生矢志办学的坚定信念。</p><p class="ql-block"> 首先从重新选择校址入手,虽奔走勘察多天,但最后实在找不到可供办学之处,于是仍然选择再次将学校迁入财神庙。当时的长道街上店铺、商号林立,占用财神庙首先要再次同财神庙会首及那些商贾大户通气,要先征得他们的同意。好在大家都很支持先生的办学义举,最终经过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搬迁选址总算有了着落。</p><p class="ql-block"> 但是搬迁费用如何解決?这又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事情。给县教育局汇报,局长也表示无能为力,而捐助又无门。自已这几年为创办学校三番五次的折腾,家里的积蓄已所剩无几,更何况一大家几十囗人也要生活。眼看办学就要因此中断,在这艰难困苦之际,只有另想办法。不得已先生只好硬着头皮再次求助于乡绅和四乡的催头,最后决定将长道境内前清遗留下来的部分学田和各村的公业地作价变卖,所得费用用于办学。总算是筹措了一部分费用,于是又买下了一部分私人家的旧房屋,将拆除的旧料重新利用新修了一部分校舍,加上庙内原有的僧房、殿堂、戏楼,总算解决了校舍问题。后来还发动师生齐心协力利用空闲地整修出了一块操场。1935年6月,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式六年制学校再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为办学校王镐先生呕心沥血,从工程开工伊始他就精心筹划,严格监督,躬行其事。学校搬迁就绪之日,先生回想自已的办学经历百感交集,按奈不住喜悦之情,亲自编撰楹联一幅,后请人镌刻并悬挂在财神庙牌坊门上,上联是:<b>汉水曾扬波鼓浪而来,问谁竟委穷原,万里云程同猛进;</b>下联为<b>:祁山乃伐魏出师之处,缅彼雄才大略,廿年修养在长呤。</b>与此同时先生还亲自编写了《长道小学校歌》,但因时过境迁,原歌词已经大多失传,今从仍健在的九旬老人王拾宝,已去世的长道小学副校长孙世维处觅得原词几句:“<b><i>我们长道镇,非子牧马地……民国二十四,学校已建成,北临汉水在盘龙......”</i></b>。</p><p class="ql-block"> 有志者事竟成!回忆先生艰辛的办学之路,尽管历经坎坷曲折,困难重重,但是先生矢志不改初衷,不但克服困难持续办学,而且越办越有特色,越办越有成效。 和前几次办学不同,这次办学先是成立了校董会,建立健全办校章程,由先生和张卖,石吉祥三人担任校董,实行校长聘任制,聘任先生仍担任校长,校长可以自由聘任老师。这次选聘的老师多数年富力强,而且在外面求过学,以接受过新思想者居多。如当时聘任老师有西和名士王鑫、金永昌(<b>天水师范毕业</b>)、苏效东(<b>天水师范毕业)</b>等人,这些老师为人正直,学识渊博,而且见识广,都是当时西和首屈一指的名师;同时更注重从本地外出学归的优秀青年中选拔人才,如当时聘任的本地老师有张崇选(<b>礼县中学毕业</b>),赵巨禄(<b>礼县中学毕业</b>),后来的石东海(<b>曾任长道小学校长,1944年参加青年军)</b>,王秉乾(<b>西团团庄人,兰州大学肄业)</b>等人。这段时期,学校除了遵循常规课程设置之外,还增加了劳动技能实践这一科目,重点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1938年学校师生自制的教具、劳动和生活工具以及手工艺作品还参加了县上在鼓楼南小学举办的成果展览,并获得一致好评。1937年长道高级小学首届(六年制)毕业生修完学业圆满毕业,当时学校组织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在十字街头张榜公布,学生教员身着制服,胸佩礼花,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长道小学的发展,可以说在长道小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准备扎实,办校章程可行,办学理念新颖,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教学质量一时名列县内前茅,吸引了石堡,大柳,永兴及祁山周边的众多青年学子慕名前来求学,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青年才俊。如后期陆续毕业的学生赵付财、赵学孔(<b>解放后参加工作,长期担任基层领导</b>)、赵治安(<b>解放后任西礼县宣传部长,曾负责筹办礼县二中)</b>、石瑜才(<b>解放后参加工作,曾任甘肃省扶贫办计财处处长</b>)、南中恕(<b>解放前参加工作,生前任甘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b>)、刘松柏(解<b>放后参加工作,长期担任基层领导)、</b>刘炳章、孙一平(<b>解放后参加工作,长期担任基层领导,西和一中革委会主任,西和县文教局副局长,县教委副主</b>任)、赵立生、刘用珍、赵映南、张俊、王俊廷、刘继尧、王海青、王子乾、谢平义、石献廷、安天成、赵润、王付才、王银全、王玺等人,这些人当中有些早年参加革命,解放后成为地、县、科级领导干部;有些继承先生遗志,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甘为人梯;还有一些常年身处基层担任大队书记,他们早期都深受先生的抚育和潜移默化的教诲,解放后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人民,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王镐先生对家乡乃至西和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发自内心,超越功利的,真诚无私的。他没有像旧体制下的私塾先生把教书作为谋生手段,按当时他的家境也不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而是将教育作为一生的追求,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他情系教育,以身作则;立德立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情系桑梓,这也成就了他成为师生学习的榜样,行动的楷模。他的事迹在长道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人们提起他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感恩之情难以言表。现敬录王鑫老师当时所撰的对联一幅做为本节的结尾,以表达我们对当初创办长道小学的所有先贤的怀念之情,“<b>立德胜立功,从兹文风顿起,永垂韩胡风范;树人同树木,但得化雨频施,伫看桃李成荫</b>。”</p> <p class="ql-block"> (1937年长道高级小学首届(六年制)毕业生合影。前排左二为王镐先生)</p> <p class="ql-block"> 三、孝友可风,耕读传家</p><p class="ql-block"> 先生出生后不久生母不幸去世,当时正值嗷嗷待哺之期,他是靠嫂娘哺乳成人,因此先生“事嫂如母”、“待侄资犹子”的忠孝故事以及对子女传统“忠孝仁忍悌”的道德教培曾一度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 先生嫂娘本身也是一位相当能干的奇女子,自进入王门,勤做机抒,宿心养志,操持内政,当时家庭眷内几十囗人的一应事务全凭嫂娘处置办理的井井有条,深受王门上下老幼的赞许和崇敬。 </p><p class="ql-block"> 嫂娘有一儿子,当地人称“大王爷”,虽是先生的侄男,但年龄和先生相差不距。“大王爷”青年时期不务正业,并沾染上了赌博和吸食鸦片的恶习,可以说是家族里一个十足的败家“踢床”。但先生从不对其另眼相看,而是屡屡给予教诲,处处宽容姑息,总是报一颗孝悌仁爱之心想规劝改邪归正。甚至在最后分割家产时,力斥众议,将家中多半房屋田产割给嫂娘及侄名下,尽管后来所分家业亦被其败光,但是先生这种崇高人品及做事光明磊落的道德风范今仍在民间广为传颂。</p><p class="ql-block"> 先生虽对侄儿放纵牵就,但是对自已所生的七个子女却要求十分严格。正是这种严慈家风的影响和熏陶,七个子女皆通文晓礼,虽然后来随着形势变化子女们境况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骨子里都恪守祖上的家风古训,不论他们或从政经商,或教书育人,或钻研业务,或耕作务农,都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奋发有为,颇有建树。</p><p class="ql-block"> 先生长子王海青,毕于西和鼓楼南小学,后考入兰州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初为甘肃省政府文案;后奉调临洮县政府担任财粮处副处长;1947年礼县籍人赵海镜担任礼县县长后,因赵和先生交谊甚深,所以经赵的斡旋,把他从临洮调入礼县,并担任财政科长。海青先生一生嗜书如命,至晚年都勤读不辍,其书法尤以魏碑见长,字体隽秀挺拔,风格迴异,自成一体,遗墨较多。</p><p class="ql-block"> 先生次子王海珍,小名王党。四十年代初期毕业于天水师范,先后在大柳、龙八等地教书。擅长绘画及雕塑,但遗存较少。解放后因家庭成份问题被解除教师回家务农。</p><p class="ql-block"> 先生三子王海山,终生居乡务农,但固守农民本分,虽文墨粗浅,但心灵手巧,每年村上举办社火活动,绑扎纸活,绘画等一应出自其手。</p><p class="ql-block"> 先生四子王海瑜,五十年代考入兰州卫生学校,后因家贫无力供给中途辍学,回乡后在商业、供销系统工作。同其他兄弟一样爱读书,喜书法,晚年尤喜风水堪與、研习中医,颇有心得。其书法以行草见长,遗墨较多。</p><p class="ql-block"> 王海洲,先生第五子。父亲含冤去世时他年仅11岁,因家庭成分高,全家人生活十分艰难,长兄们都相继成家且自顾不暇,所以他和母亲一直相依为命,小小年纪便辍学到处打零工以补贴家用。五十年代在修建长道粮站的工地干活时,因其为人憨厚质朴,生性不钝且能吃苦耐劳,深受工地师傅们的垂爱。在工程结束后师傅们竟一致同意将他带走,此后辗转参加了刘家峡水电站的建设工程,电站建成后长期在刘家峡电厂、西北水电勘察设计院工作。海洲先生从没有多进过一天正规院校的门槛,但是因其具有特别能吃苦,能钻研的韧劲,硬是凭着“人一之,我百之”的勤奋自学精神而成为高级工程师。</p><p class="ql-block"> 先生家族世代传承的家风古训,不但熏陶子女个个奋发成才,对孙辈们也产生了极大的“催化”作用。其王氏一门至今衍至近百人,参加工作者近半。如四房长孙张喜童(随母姓),夫妻二人都是老师,毕生以唯教最乐,长期担任基层校长,教育局股长,教研室主任等职。1986年张喜童由川囗小学调入长道小学担任校长,时年刚三十出头。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其祖父1928年创办长道小学并担任校长时也年仅32岁,时隔五十八年,其孙子又担任长道小学校长。</p><p class="ql-block"> 张喜童在长道小学担任校长期间,团结同事,工作扎实认真,学校教风学风焕然一新。那几年长小的升学率始终名列学区前茅,多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来长小参观、调研、“取经者”接踵而至。1987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来甘肃西和调研,县上把长小列为重点调研点,接待柳主任一行。那几年张喜童除了内抓教学质量,同时积极拓宽外界协调步子。为有效解决当时长小基础设施差的实际,他与已故副校长孙世伟(孙校长既是王镐先生的学生,亦是张喜童的恩师),自带干粮,自掏腰包,不辞劳苦奔走于省地县之间,为学校改(扩)建设争取资金,在他的任期内新建教学楼一栋,修缮了教职工宿舍,使学生告别了泥坯危房上课的历史,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为长小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其祖父一样在长道小学的发展史上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四、善根深厚,积德修庙</p><p class="ql-block"> 长道泰山庙,始建于唐代以前,至宋代已经初具规模。据庙内现存宋绍兴年间《纯禧观记》记载: “长道,古秦邑也……”。《甘肃通志》卷十二记载:纯禧观,在县北八十里,宋皇庆元年建三清宫。又据乾隆年《西和县志》记载:东岳庙,在县北六十里长道镇。 元、明时不断修葺增建,后来多次经历战乱兵燹,又遇清末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修缮之事无人问津。民国初定,社会秩序恢复正常,民国25年(1936年),先生目睹地方名胜古迹残遭毁坏,盘龙山破败不堪之景象,深感痛惜,决计修复。据说当年由先生倡议,大家一呼百应,捐款捐物,公推德高望重的先生出面理事,经过数月的努力,于民国26年(1937年)春三月竣工落成。修缮后的庙宇、戏楼气势宏伟,房脊奇禽异兽威风凛凛,梁枋布满彩绘,有戏文、人物、花鸟、山水等各种图案,雕绘精湛,别具一格。新戏楼使用前,要请名戏班先上演一场打台戏。打台也叫镇台、祭台、破台。三月二十八东岳庙会那天,长道三盛班唱戏打台,十里几乡的群众赶来看戏的人山人海。戏台两侧的柱子山贴着先生勾陈引古,与地方文人雅士合撰对联两幅。</p><p class="ql-block"> 联一曰:前后百载翻腾事万目共望;上下千年变迁史一台同出。</p><p class="ql-block"> 联二曰:盘龙巍巍显示千古壮观文明史;汉水滔滔唱出万代英雄凯歌声。</p><p class="ql-block"> 早在先生办学之初,就十分重视对地方文化遗存的保护。因为办学校一直是借用庙产,首先他要求师生要爱护庙内一草一木。尤其是在财神庙两次办学期间,因为校舍紧张要新建,可是原本庙内地场小,在修建过程中有人提出把庙内的两株千年槐树砍伐掉,一来可以腾出空地,二来木头还可以利用做成门窗桌椅,先生听了之后十分生气,不但驳斥了这种想法,最后他提出教室建设固然重要,但祖宗留下来的这些遗存更重要,不能让它们毁在我们手里。于是后来在修教室时将两株千年古槐树巧妙地圈到了教室里,先生还给那栋教室起名为“槐树堂”。至今当年曾坐在“槐树堂”里读过书的老人们对那情那景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同样的事迹还有,当时长道盘龙山张家堡内有一“六棱经幢”,在古堡中荒弃多年,先生知道后组织学生将该经幢移下山,并连同财神庙内散落的其它碑刻一起加以保护,几十块碑刻被嵌入庙内过厅两侧的墙壁上,供人们观赏。只可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道卫生院历经几次扩建,这些承载着苍桑变迁和历史记忆的古树、古碑全被破坏,无一幸存。</p><p class="ql-block"> 王镐先生修庙塑神,并不是迷信之举,这一切自然都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盘龙山解放前都是寺观并存,对于盘龙山原有的佛寺道观以及各种民间信仰所供奉的庙宇祠堂予以修葺,是对历史古迹的保护,先生不像一般善男信女,他并非愚民般地‘神道设教’,相反,他发展了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为民众打破迷信做出了宝贵的探索。” </p><p class="ql-block"> 五、开渠引流、福荫桑梓</p><p class="ql-block"> 在长道,还流传传有先生“开渠引流,植树造林”的轶闻。据说当时士绅们深感地方商贸亟待,人才不济,便请来了一位地仙,由先生陪同走遍了古城周边,经过山形水势观勘之后,地仙提出从五行上讲长道古城处于八卦中的离位,虽然古镇背靠龙山主脉,左右有护砂,前有明堂;今有来龙贯气,护砂茂风,憾明堂缺水,如能开渠引流,此地就成了吉地。先生听了之后立即联络地方人士,亲自谋筹,最后决定引石家小河(今光明河)的水来弥补穴场不足,硬是从位于光明河上的一座立轮磨到古城南城门凿挖开了一条长达近千米的干渠,一股水顺西而绕流经西关门,最后入城壕;另一股水直接从南城门流进来引入学校所在地财神庙,并在院中建一水池,名曰:“泮池”,取意“泮水生馨,文脉延续”之意。这条长达近千余米的水渠,与古老的城墙交相辉映,形成一个“水环古城”的自然景观,同时在水渠沿岸广植槐柳,正应了“门前植槐,鸿运常来;庄边栽柳,越勤越有”的俗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古城周边由先生倡导栽植的洋槐、柳树还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带有迷信色彩,有它的局限性,但是解放后这条水渠作用凸显。五十年代初期县上决定修建一条从大晚峡流经高渭、水泉、西团的“友谊渠”,一是灌溉南川良田,二是防洪季节为漾水河分流,减轻水患噬毁良田,便是利用了先生组织开挖老渠及排水系统并在基础上的延伸。再后来到六七十年代兴修农田水利建设时期,当时还曾利用这条水渠在南城门附近(今长道商贸城背后)修了一座30千瓦的小型发电站,当隆隆的机声鸣响,长道人第一次见到了电。尽管后来由于功率小,所发电量未能普及到户,但是“通电”这件事在长道的发展史上却具有里程碑意义。</p><p class="ql-block"> 同样还有先生与“中山林与中山门”的故事。当时水渠修成后,从水泉到南城门这段由于靠山,暴雨季节山上频发洪水导致滑坡,容易造成水渠淤塞,于是那几年先生亲自发动学校师生及地方民众,毎年不间断义务植树,到解放前夕这一片地方已经郁郁葱葱。后来,因当时倡导国人纪念孙中山先生,于是先生倡议便将这片树林起名为:“中山林”,并在三条湾(今水泉村与高渭村交界处)修建木结构简易牌坊门一座,上书“中山门”三字。只是可惜到解放后因修建祁山大桥和经历1958年大炼钢铁,这半片山的树全被砍伐,中山门亦被拆除。但是当年先生造福桑梓的事迹在长道人心中却一代一代口口相传,难以磨灭。</p><p class="ql-block"> 六、亲历亲为,情系抗战</p><p class="ql-block"> 早年在天水求学期间,先生就和同学一起参加学生运动,接触了新思想。回到家乡后,他不论当劝学员,还是任学校校长,都是亲自给学生讲课,从古至今讲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国家所遭受的被侵略,殖民的历史。同时他又结合时局给学生讲形势。抗战期间先生在兰州时曾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省城兰州及靖远县的狂轰乱炸,深恶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回来后那年春节还特别撰写了一幅对联贴在校门上,联曰:“春光随流水俱来,愿诸生早日鼓箧,续斯文一线命脉;天运与人心共转,看多士应时投笔,收吾国半壁河山。”所幸的是这幅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对联保存在了民国《西和县志》,直到今天读起来我们仍能感受到当年烽火岁月里先生那忧国恤民的高尚情怀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之心。</p><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在先生的启牖、引导下,抗战期间长道小学上至年轻教员,下至学生纷纷报名参军报效国家。如1943年参加青年军的学生张崇选、王崇正;1944年参加青年军的学生赵长鸿,长道小学副校长石东海;还有曾是先生学生的富荣华(永兴人),温克俭(永兴人)分别在西和、礼县、秦安等地踊跃报名参军。这些先辈们虽然在战场上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甚至他们中个别人在后来还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们宠辱不惊,忍辱负重,这都与先生对他们耳濡目染与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p> <p class="ql-block"> 七、寻求进步、期盼解放</p><p class="ql-block"> 1947年以后先生辞去公职,谢绝一切公务活动,赋闲在家。这一时期,先生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抗战时期先生以满腔热忱投身兴教报国,原本想抗战胜利后国家大同,人民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怎奈时局仍然动荡不安,内战不止,百业俱废,民不聊生。而自已仅一介布衣书生,言轻身微,于是他看透了时局,转而为寻求清静。遂在水泉村其祖茔附近置产,修建房屋,并取宅名“静斋”,效法古人,远离时事,潜心研书,并写了大量的诗文杂感及读书笔记,只可惜这些资料后来或佚或毁无一幸存,实乃一大损失。</p><p class="ql-block"> 早在抗战初期,随着抗战教师服务团到西和、礼县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他们思想进步,经常组织演讲,戏曲,上街游行宣传,有些服务团成员还亲自到乡下给学生讲课,当时长道和永兴小学都分别有派下来的服务团老师给学生讲课。他们给长道这个闭塞的小镇带来了活力,给世代思想沉痼的人们打开了精神枷锁。对这些服务团成员他十分敬重,像款待客人一样招呼他们,其目的就是要让“不当亡国奴”的爱国种子在学生中,在民众中生根发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长道盘龙山庙内的墙上笔者曾亲眼看到过一幅标语:“保家必先保国......”,由于时过境迁,后面的也回忆不起来,但这六个震耳发馈的白底红漆大字我至今记忆犹新。“保家必先保国”的道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如此。只有国家安定,才能家庭团圆。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有富裕的小家。</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年长道解放前夕,曾有礼县城、盐官以及活跃在固城一带的地下党曾秘密来到长道,暗中联络先生和镇上的其他进步开明人士,对抗国民党溃败前的垂死挣扎,尽管目前由于物是人非,知情者已经作古,资存漫失,没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但是发生在1949年3至4月间的一件事也许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身”,有助于我们对先生晚年的思想重新认识。 </p><p class="ql-block"> 民国38年(1949年)4月,先生听说其长子王海清(时任国民党礼县政府财税科长)和部分友人聚于长道镇公所(即位于现在的西街农具社,旧称天爷庙),先生遂前去劝说让儿子辞职回家,不要再给国民党办事,见儿子不听,最后先生要强行将他带回家,海清不从,疆持之中先生愤然用拐杖将儿子左胳膊打骨折,这件事曾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子王海清还健在,每每提及此事他都深感懊悔,那是他唯一一次顶撞父亲,没有听父亲的话。</p><p class="ql-block"> 八、含屈入狱、壮年早逝</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16日长道解放后不久,先生家即被划为“地主成份”,家产一应被没收。先生一家老小几十口成天东借西挪,居无定所,甚至走路都怕见人。后来随着运动的不断升级,先生遂之成了那些人眼中旧社会剥削压迫穷人的“大鳄”,就连他办学教书时“体罚犯过错误的学生”这一些再正常不过的事竟成为他压迫穷人的罪证,甚至个别他带出来的学生不但“及时站出来”和他划清界限,更有甚者竟不念师生情谊,和那些人一起搜集证据,给先生罗织罪名,在无休止的审讯和精神折磨的双重压力下先生身体大不如前,每况愈下。</p><p class="ql-block"> 好在他的问题很快有了结论,最后经过层层上报审查,大约在1950年初先生最终以强加头上的各种罪名被判处劳动改造一年,随即被押往甘肃省定西县“天兰”铁路施工现场接受劳动改造。1950年冬在改造期间先生终因含冤悲愤,加之体弱,不堪重体力劳累,晕倒在施工现场再也没有醒过来,时年54周岁。 </p><p class="ql-block"> 先生遗体最初在定西某地被就地掩埋,后来由次子王海珍将位于县城的唯一一处祖宅当卖,凑足大洋30元,并央请庄房亲戚十余人帮忙前去定西,购置棺木将先生简敛,沿途风餐露宿,步行二十多天将先生遗体抬回长道老家,葬于祖茔,先生终没有“魄落异地他乡”,魂归故里。</p><p class="ql-block"> 2020年3月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修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长道中心小学今貌①)</p><p class="ql-block"> <b>延伸阅读</b>:</p><p class="ql-block"> 西和县长道中心小学,位于长道镇西团村东街,漾水河与西汉水交汇于此,这里山青水秀,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是先秦文化、乞巧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古战场之一。学校创办于1928年,历名“长道初级学校”,“长道保国民学校”,抗战时期更名为“长道镇高级小学”。解放前历任校长有王镐、廖志立、石东海等。</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16日长道解放后,学校由人民政府续办,首任校长刘全忠(西峪镇河坝村人,民国天水师范学校毕业),教师有王俊廷、宁文举等人。1968年在长道小学基础上附设初中,1970年又附设高中,后与初高中分设,遂更名为西和县长道小学,西和县长道镇长道小学,西和县长道镇中心小学。</p> <p class="ql-block">(长道中心小学今貌②)</p> <p class="ql-block">(长道中心小学今貌③)</p> <p class="ql-block"> 注释</p><p class="ql-block"> ①天水市《教育志》</p><p class="ql-block"> ②长道镇西团村张俊(已故)老人回忆资料</p><p class="ql-block"> ③陇海铁路天水至兰州段于1946年5月开工修建,到1949年仅完成全部工程的13%。新中国建立后,与1950年4月开工,1952年10月通车,1954年8月交付运营,全长348公里。</p><p class="ql-block"> ④朱绣梓纂修《民国西和县志》</p><p class="ql-block"> ⑤引用《文化礼县》2017.11.12“七点半文艺沙龙(第四期):何氏宅院与乡绅文化探究”何书毅先生发言</p> <p class="ql-block"> 搜集整理</p><p class="ql-block"> 王 力 男,甘肃西和县长道镇人。政协西和县委员会第十届委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陇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西和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西和县收藏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