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是炎炎夏日时,克拉玛依市一中工作的小女儿用微信传来了她的一张自拍照片。令我惊讶的是,其背景竟然是河南教育学院的大门。遂急问之:“你去郑州了吗?”女儿的回复是肯定的。这张照片就是她在原河南教育学院大门前,刚用手机自拍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自1984年离开母校后,整整四十年没回去过。听说当年的老校园经改造扩建后,变化很大。虽心向往之,却因诸多原因未能成行。没想到四十年后,女儿竟然去了郑州,且找到了我母校的原校址。我忙嘱咐女儿一定要进入校园,多拍些照片和录像传给我,让我看看母校有那些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 女儿之所以要去河南教育学院,是她小时候常听我讲述在这所大学进修的事,知道我对母校很有感情。出于对父亲的尊重,她这次去郑州办事时,特地抽时间去拜访我的母校。事前没告诉我,是想给我一个惊喜。</p><p class="ql-block"> 其实,女儿能找到河南教育学院旧址很不容易。因为 在全国高等院校大调整时,学院已被并入别的大学,其校园也已经改做他用。时过境迁,知之者甚少。女儿经多方打听,才找到了这所曾经有过的大学校址。值得庆幸的是,不但原校门犹在,门楣上,书法家启功先生用宋徽宗的瘦金体题写的校名也完好无损。</p><p class="ql-block"> 女儿还告诉我,现在校园里正对校门那座新建的大楼及其后的部分建筑设施,已成为郑州市金水区一所名为“经纬学校”的中学校园。校园两侧建有铁丝网栅栏。栏外的建筑没施划分给了一些不同单位使用。出于安全,大门有门卫看守,外人很难进入。巧地是,当天经纬学校召开家长会,女儿趁机随家长们一起顺利进入大门。</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等待中,女儿陸续给我传来了照片和视频。</span> 由于她对院内环境陌生,只能漫无目的地随走随拍。因后院建筑之间的空间狭窄,近距离拍出来的建筑物会有些变形。要拍那些隔着栅栏的建筑,还得将手机镜头贴近铁丝栅栏的网洞,因此,很难找到最佳位置,拍出较好的照片。相比之下,视频则可利用推,拉,摇,移的方式,通过不断改变拍摄的位置、角度、速度,尽可能地从不同侧面记录所拍对象的形貌。这种动态的影像还能给观者身历其境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为了尽可能的记录下后院内的景物,女儿来来回回地的录着。保安人员发现后,催其赶快离开。她只好意犹未尽地带着遗憾结束了拍摄。</p><p class="ql-block"> 我深知女儿的难处,她所拍摄的照片和录像虽不尽人意,但已尽心尽力了。在一个既陌生又复杂的环境里,用很短时间,拍下那么多照片、视频,已经很不容易了。感谢她帮我了却了一份心愿。</p><p class="ql-block"> 女儿发来的照片和视频,引起我对校园往事的回忆。啊,时光的流逝快得让人惊心动魄,四十年瞬间即逝。当年学院的老师们不知是否都健在,健在者现在何方?当年的同学们,应该都退休了。散居各地的老同学们,尽管对母校怀有难忘的深情,且有三次较大的聚会,然而,在母校巨变后,有多少同学重返母校却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今年不正好是我们河南教育学院首届中文本科毕业40周年吗!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回母校聚聚,办一个座谈式的纪念活动。只可惜受诸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愿望虽然美好,却难以实现。</p><p class="ql-block"> 可喜的是,就在这个有意义的时间点上,我的女儿去了郑州,且帮我探访了母校。这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吧!我想,何不将女儿拍的照片与录像视频编辑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呢!于是就有了这辑《怀念已逝的母校》。当同学们看着照片,随视频神游母校时,相信,大家对那些幸存的老建筑物,都会有一种既熟习而又陌生的感觉。故地忆旧,睹物思人,一定会有所感慨。 </p><p class="ql-block"> 我想,用这种方式来纪念毕业40周年,不也有点意思吗!</p> <p class="ql-block">一、母校今昔的部分建筑图片</p> <p class="ql-block">二、记录母校校园部分现状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1.校门及前院</p> <p class="ql-block">2.校园后院</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座40年前,集教室宿舍一体的楼房,我与同届学友从入学到毕业,一直学习生活在此楼里,难以忘怀。奇怪的是,并不知情的女儿,却用不同视角,不同速度拍了三次。也许是父女间心有灵犀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