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宁的海拔是2700,为了身体更好适应高原,我们选择在西宁游玩一日。</p><p class="ql-block">丽芳姐姐推荐我们先去塔尔寺,再去藏医药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车行20分钟左右,塔尔寺到了,它位于湟中县城鲁沙尔镇,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寺庙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你瞧,连售票大楼都有藏族风格。</p> <p class="ql-block">从门票来看,塔尔寺占地面积很大,建筑层层叠叠。</p> <p class="ql-block">远望塔尔寺,背靠的那座山,就是莲花山吧。据说,塔尔寺建在形似八瓣莲花的山坳中。我想,只有航拍才能拍出八瓣莲花。</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周边的小商贩特别热情。一下车,便追着我们兜售,都是具有藏族风情的装饰品。我们禁不住诱惑,买了头饰与小挂件。</p><p class="ql-block">藏族服饰旅拍!女人们看到,便眼睛发亮,挪不动步了。于是,30元租了服饰,自己拍。合影还不错吧,此为顿总拍摄。</p> <p class="ql-block">穿蓝色服饰的合个影😎我们的服饰颜色差不多,但衣服款式、头饰都是不一样的。衣服的款式主要体现在领子、腰、袖口、门襟、裙摆的花纹上。这也是藏族服饰的文化吧。头饰的花样很多,有扎小辫的,有用五彩绳的,有直接戴上去的……总之,主打一个色彩艳丽。在头饰上,藏民可比我们讲究得多。</p> <p class="ql-block">还有蓝色与红色的组合😊能感受到溢出屏幕的单纯快乐吧。</p> <p class="ql-block">我的牛仔裤裤脚起先忘了卷起,穿着藏服露出牛仔裤的搭配,令人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藏服拍摄只能在外围。我们拍了个尽兴后进塔尔寺参观。</p> <p class="ql-block">进塔尔寺。你看门楼,立时有一种庄严肃穆之感。</p> <p class="ql-block">寺前广场上,有一排宝塔,这是八宝如意塔。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故又名“功德塔”。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据说,里面藏有梵文。</p><p class="ql-block">我们绕塔一圈。看到有藏民虔诚磕长头,身体全面匍匐,“五体投地”,一步一叩首。恍如来到西藏布达拉宫前,见到转山转水转佛塔的信徒,不禁肃然。</p><p class="ql-block">有个奶奶带着20多岁模样的小伙子,围着八宝如意塔转圈,还不时以头触碰。他们,一定是在祈愿吧。</p> <p class="ql-block">来到这离佛最近的圣地,我们来转转经筒,表达自己的一份敬意,愿佛祖护佑我们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不知是不是这座塔?</p> <p class="ql-block">查了资料,概括一下:塔尔寺有两个6,1个8,2个3:两个6——600多年历史,600亩地;1个8——目前寺院有800多名僧人;3圣——圣祖宗喀巴,圣地塔尔寺,圣树菩提树;3绝——酥油花,壁画,堆绣。</p> <p class="ql-block">参观一圈下来,几点感受:塔尔寺是我们到过的最大的寺院;这里的建筑艺术别具一格,堪称一绝。据资料显示,塔尔寺内有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佛殿、经堂与活佛府邸层叠,佛塔林立、僧舍遍布,汉式建筑与藏式建筑珠联璧合。</p> <p class="ql-block">路过印经院,里面是不能进去的。你看那砖雕、木雕,是不是一下子吸引了你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独特精致的木雕,栩栩如生的石雕,沉稳内敛的砖雕都是这古寺中随处可见的风景。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在塔尔寺,我们还参观了大金塔,见到了祈寿殿的菩提树,欣赏了三绝之一的壁画。只可惜功课没做足,对艺术三绝了解得不够。</p> <p class="ql-block">后来,一位本地的哥告诉我们,塔尔寺有四大佛学院,进塔尔寺比考北大清华还要难。</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回酒店休息,在酒店对面的烤鱼店吃了烤鱼,是产自青海湖的一种鱼,叫什么名忘了😅味道蛮鲜美,吃得很舒服。</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来到藏医药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通过陈展的藏医药历史碎片,透视青藏高原遥远的文明之光,感悟弥足珍贵的藏医药文化。</p><p class="ql-block">藏医药文化是藏族人民传统生活、传统人文精神和养生之道的物化表征。</p> <p class="ql-block">展厅里体量最大、最引人瞩目的,是一部石刻《四部医典》。我们好奇的是,这石头颜色怎么这么鲜艳?是石头原本的颜色吗?</p><p class="ql-block">参观过程中,发现很多藏医药的发端都来源于这部书。看来,这是藏医药的原典啊!果然,在青藏高原,流传着一句谚语——“不读《四部医典》,不可为人医。”</p> <p class="ql-block">来到天文历法展厅。这里介绍了藏族历算与生活、医学的紧密联系。藏医学的诊断、治疗、药物采集和炮制等都要严格遵守天时、顺应自然规律,比如脉诊的最佳时间是朝阳初露时,不同季节应采集植物的不同部位入药。</p> <p class="ql-block">这是藏历历本。想到了婆婆收藏的农历历本,先民的智慧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在藏语中,“曼巴”指医生,“曼唐”意为医药唐卡。曼唐器械展厅展出的80幅唐卡,是根据西藏医算院收藏的17世纪曼唐原件临摹而成,共包含6480幅彩色图案,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藏医药学精华。</p> <p class="ql-block">令人惊喜的是,当我们以为参观结束时,我们坐着电梯来到了一楼。那里别有洞天,居然还有一个藏药标本展厅。</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喜欢的。可以看到草果、藏红花、牛黄等青藏高原常见的植物、动物类药材,还有不少珍稀药材标本。我想,扬扬来到这里,定也是如看到珍宝般。</p> <p class="ql-block">拿起手机,把这里的标本全拍下来,回去好好认一认,还可以让扬扬猜一猜。</p> <p class="ql-block">出了展厅,还有藏医门诊,同行中有人买了一些藏药。</p> <p class="ql-block">看看时间还早,我们又导航去了虫草市场。这个市场是建在小区里的,我们走了两家店,长了长见识。</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天下来,杏子可能因为有点高反,头晕,不想吃晚饭了。其余四人点了烤羊排,我和忻想吃点清淡的,于是在酒店附近寻找。看到一家上海小馄饨店,进去叫了两碗,九元钱一碗。没想到一碗小馄饨把我们吃撑了。这碗馄饨,在我们那里应该称之为中馄饨,肉馅还是比较多的,一碗竟然有40只之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付给我们带了当地有特色的老酸奶。听袁给我们讲“奶酸老海青”的趣事,我们哈哈大笑,一天的疲累也顿时消散。</p><p class="ql-block">趣味相投的人一起旅行,快乐无处不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