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散言散语 / 追戏

恒者衡也

<p class="ql-block">童年时,我最高兴的亊,是听到大队部门前要搭台唱大戏了。那高兴劲,是从内心里发出的,是牵肠挂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听到搭台唱戏那会起,抽空我就往大队部跑,看一看戏台子搭起来了没有,打听一下啥时侯开戏。我比搭台的唱戏的还着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我一样心情的,有村里的小伙伴,也有成年人,特别是爷爷奶奶们。那几天,大人们见了面,“吃了没”?辽西人常用的见面嗑都改成了,戏台子搭好没?啥时侯开戏?。大家相互打听着,焦急的等待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人小孩关心搭台唱戏,是那年代文化生活匮乏的表现。电視进入百姓家,是八十年代以后的事。公社放映队,送电影到村,半年能轮到一次。偶然谁家婚丧嫁娶,请个“响器班子”,也会围了半街筒子看热闹的人。逢年办会踩高跷,扭大秧歌、挂锄后搭台唱戏,是村里最火爆的盛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祖辈传下来的,四里八乡闻名的“响器班子”,也不说过年办会踩高跷、扭大秧歌,单说搭台唱大戏,不夸张的说,它能让人、让山、让水都胇腾起来,真的是一个村唱大戏,十里八村都热烈。现今有一个词叫拉动,用在这里,最贴切不过了。</span></p> <p class="ql-block">搭台唱戏,得在农闲之时。农村一年四季,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只有挂锄(铲完地),一小段时间是农闲的时侯。这段时间,有条件的中心村,就张罗唱几天大戏。我们村地理位置居中,临近有小新地、富和、西胡台、小两家、喇嘛洞等几个自然村,搭台唱戏,早些年就传下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唱戏要有戏台。我老家的戏台,不像南方古镇的戏台是固定的,也不像城市的戏台是建在在戏院里的,而是临时搭建在广场上的。几辆大马车拼凑起长方型的底坐,上面铺一层厚木板,四角支上铁架,后面及两边围上粗布,隔开一窄条做后台,其余都作为演出的台面。戏台高过成年人,有两间屋大小,装饰的与戏院的戏台无二。不同的是,临时戏台上,挂二盏烧煤油的气死风灯,以备晚场演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家小村,能搭台唱戏,除了有大队的支持和村民的同心,最关键的的是有一个业余平剧团。这个平剧团组建的非常早,如传承至今,没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负责人、导演、演员、乐队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这伙人喜欢演戏,又有文艺特长。他们白天劳动,晚上排练。排练的剧目有古装戏,《苏三起解》、《六月雪》、《铡美案》等,有现代戏《小二黑结婚》、《夺印》等。有演出任务,换上戏装就登台唱戏。</p> <p class="ql-block">自定下来搭台唱戏那天起,小村就沸腾了。搭戏台的紧锣密鼓;演出的昼夜排练;爷爷奶奶,坐在炕上盘算着,打发谁去,把亲戚,尤其是姑娘、外孙子接回来看大戏。“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搭台唱戏把村民们的精气神调动起来了,把亲情拉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紧张的准备中,好戏终于上演了。一趟开场锣响过,开场戏《苏三起解》首演。“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由姐姐扮演的苏三,唱着从后台走出。扮演老押差的是剧团负责人王顺章,母亲让我管他叫舅爷。记得他几次到我家动员姐姐参加村评剧团。老押差迈着戏步,边走边说,“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戏演到高潮处,台下一阵掌声和叫好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日夜如墨,婵蟋亮歌喉。夜幕降临,山乡如往日一样隐藏在黑夜中。突然一束亮光把小村照如白昼。,晚场大戏开锣了!“从东头,到西头,到处把你找啊!乔支书吃元宵了!”现代戏《夺印》女主角挎个装着元宵的小筐,在台上边走边唱。台下观众正看的如迷,突然笑声一片,雷鸣般的掌声让小村震动。原来,演员把台词顺口改了,剧中的何支书改成了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乔支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平剧团演出的这些戏,一些村民看过多次,但总是看不够。不是戏演的有多好,而是台上唱的,台下看的都是乡亲。台上锣鼓喧天,台下掌声雷动。站在台下的伸长着脖子,坐在房上骑在墙头上的目不转睛,小孩子在人堆里钻进钻出,黑压压的观众挤满了广场。回想起来,离开家乡后,好像再没有看见过这么多人看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戏演了七天,村民及附近的乡邻,追了七天。如果赶上大雨天,断断续续唱十天也是有的。有的人家轮换着留人在家看门,有的人家干脆锁上门,戏散了在回家做饭。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翻山越岭,跨水淌河,一台不拉的追戏。乡亲们不图别的,只图平安和顺,只图有个好年景。至于我和我的小伙伴,图的就是个热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戏落下帷幕,大家恋恋不舍,期盼着来年!</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二十八日于抚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