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京津冀地区民歌表演人才培养》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本项目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旨,汇聚国内民族声乐的权威专家、学者及京津冀本土民歌传承人组成核心师资团队,面向京津冀地区遴选招收30名优秀学员,全面立体地培养一批既有扎实演唱能力、又肩负京津冀民歌传承创新与发展使命的民歌表演人才,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常连祥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沧州民歌无尽的热爱,带领全体学员们深入探索沧州民歌的历史脉络、演唱特点、风格韵味以及代表作品,并阐述在当代社会如何传承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首先,谈及家乡沧州,常老师说道“沧州为诗经的再生地和传承地,为民歌的传播地和发祥地”,接着对于民歌,常老师有着很浓厚的情感,说道“如果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那么音乐的源头就是民歌”。</p> <p class="ql-block"> 常老师对民歌的深情厚谊,不仅体现在他对每一首作品的细腻解读中,更在于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常老师多年来也创作了很多沧州民歌改编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民歌的精髓与韵味,更融入了现代元素与多声部技法,使传统音乐文化在创新中表现力更加丰富,更具有时代气息,正如常老师所言“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同步,把民歌改编成多声部是传承和弘扬民歌的一个方向”,这不仅是对自己艺术追求的总结,更是对所有致力于民歌传承与创新者的鼓舞与启示。</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常老师为学员们播放了精心挑选的沧州民歌音视频资料,课堂氛围被各式各样的沧州民歌所充盈,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沧州民歌的博大精深与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 常连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电视音乐研究会会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词曲编音乐人。 </p><p class="ql-block"> 自进行音乐创作以来,先后在《歌曲》、《词刊》、央视等省级以上发表、刊登并播放各类音乐作品200余首(件)。并被张也、刘斌、杜春梅等歌唱家演唱。部分作品被收入到《中国歌词作家作品选》、《施光南作品101首》、《中外抒情独唱名曲选》(续集)及其它作品专辑。其中音乐艺术片《枣乡情》(主创)获全国“金牛奖;歌曲《闹春》、《我的北方》分获全国广播 新歌征评、全国当代农民征歌创作奖;舞蹈音乐《晚霞新韵》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金奖;杂技音乐《晃板》、《顶车定车》分别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和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戏剧音乐《纪晓岚》、《老嘎爷挡车》分别参加了河北省戏剧节并获奖;音乐故事《何满子》获中国音乐故事征评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致力于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和创作,关注大运河文化,组织河北作者参与了沿运河六省市《运河情音乐笔会》。撰写的《大运河与沧州音乐文化》参加了全国性高校研讨会。沧州民歌合唱改编、为诗经谱曲等作品先后在本地演出和播出,并全国刊物发表和各地演唱,获得好评。《音乐飞扬——常连祥音乐作品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成功举办个人作品视频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文案审核 | 由佳汇</p><p class="ql-block">排版审核 | 陈李馨 </p><p class="ql-block">图片审核 | 谷米香</p><p class="ql-block">最终审核 | 李琳 赵相赟</p><p class="ql-block">素材来源 | 京津冀地区民歌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