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图文/居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美篇号:506378851</span></p> <p class="ql-block"> 王守仁(1472—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p><p class="ql-block"><b>原文</b>出自《传习录》.答陆澄问:</p><p class="ql-block">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p><p class="ql-block"> 先生曰<b>“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 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b>(本篇分享仅选答问中此段句)</p><p class="ql-block"><b>释译</b>:</p><p class="ql-block"> 只怕镜子不明亮,不怕有物不能照。探究事物的变化,与镜子照物的道理是相同的,然而学者必须先下工夫使自己的心如明镜。对于学者来说,只怕自己的心不能明亮如镜,而不用怕明镜一样的心不能穷尽事物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延伸理解:</b></p><p class="ql-block"> 明亮的镜子即人之一颗赤子之心,以净心应外物,则处变不惊,坦然自若。这里阳明先生说的是良知与事变之间的辨证互动关系,事变就是世间一切人、事、物的变化。良知之于事变,就如同明镜之于外物,只要镜子明亮,就不愁不能照应外物,只要发明了良知,就不愁不能应对事变。希求正确、合宜地应对事变,前提是发明良知,也就是心地要澈明,即“有个明的功夫”。一个立志治学修身的人,应该只担忧心不能明白,良知未能发明,而不应当去担心不能正确、合宜地应对外面所有的事变。</p><p class="ql-block"> 现实中,许多治学修身的人会“患事变之不能尽”,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对良知缺乏信心,担心自己已经竭力用功了,到头来还是不能很好地应对复杂的事变。先生以明镜为喻,就是要打消人们的疑虑,让他们树立起对良知无可替有大用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人心即天理,天理即良知,此圣胎常结于心,即心外无物。人不是在预知中走向未来,而是在希望和恐惧的变化并存中走向明天。未来不可能未照之形先具!而是遇此时,方有此事,“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我们惟患己心之不明,不必患事变之不能尽。</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良苦用心在他所处程朱理学走尽末路的时代,起到了震耳发聩的警示和引领,强调了“修心”的核心作用。在今天,仍然是指引我们不忘初心,修齐治平的明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恩欣赏,诚谢网图 </span></p><p class="ql-block">作者:居山。 </p><p class="ql-block">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糟糟尘市一匹夫,江上明月山间风。江左江右一沂水,子曰暮春浴乎咏。乐山乐水一居者,如如初心惟至诚。 </p><p class="ql-block">喜欢来个赞.赏呗🌹</p><p class="ql-block">欢迎加微:wxid_45co73jl98qt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