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font-size:22px;">“常胜军”通讯员江传池</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聆听复员老兵江传池讲述抗美援朝故事</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作者:百笨生·邓仁才</span></h5><h5> 江传池,出生于民国二十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即公元1931年12月26日,余江区黄庄乡马源村委会东源村人,家庭成分中农,中共党员,1951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属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20师359团通讯员。1951年6月,入朝作战,荣立三等功。1953年7月回国,1957年12月复员。</h5> <h5> 2024年6月19日上午,我和余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童贵水副局长,一同采访了抗美援朝退役老兵江传池。上午九点,我们先来到刘家站乡政府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在站长黄贵红的陪同下,我们来到江老的居所,即刘家站垦殖场建设西路街面宿舍116号。在去江老家的路上,黄站长介绍说:“江老今年94岁高龄,由于年纪大了,就在半个月前在自家的门口,不幸摔了一跤,现在行走有些不便。但讲话清楚,思维敏捷,对话如流。”<br> 我们边走边说,很快就来到江老的家门口。黄站长对我说:“坐在家门口的老人就是抗美援朝退役的老兵江老先生。”<br> 我们赶紧走了过去,将他搀扶到一楼大厅。他十分客气,一边吩咐保姆切好西瓜招待我们,一边还非要请我们上坐。我说:“你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是有功之人,再说你又是九十多岁的高寿老人,是我们的长辈,那有我们上坐的道理?”在我们再三劝说下,江老才笑着坐上了堂厅的主席。</h5> <h5> 当黄站长向他告诉了我们的来意时,江老十分谦虚地说:“没什么说的,不就是当了几年兵,参加了抗美援朝吗,都是过去的事。再说,这些年都有人采访了好几回了。”<br> 我说:“江老的抗美援朝的故事,我没有听过。今天,我很想聆听你的抗美援朝的故事。因为,你讲的每一个故事,甚至是每一句,对我来说,都是最新鲜的,也是最感人的,更是我们晚辈人最需要听的故事。我们要将你的抗美援朝的故事记录下来,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中华儿女世世代代铭记英雄的故事、烈士的鲜血。”<br> 在我的要求下,江老开始讲述着他那不知讲了多少回的抗美援朝的故事。</h5> <h5> 江传池,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世代以种田为生。他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他居小。家境十分贫穷,为了生存,江老八岁时就帮家放牛、打猪草。后来,跟着父亲在财主家打长工到十六岁,直到1949年解放,全家人的生活才开始逐渐好了起来。<br> 1951年2月,江传池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当问起他当兵时的情景时,江老得意地笑着说:记得当兵的那天,乡政府特意安排了花轿,而且有四位未婚女青年抬轿,说是送郎参军。我披红戴花坐着轿子,从东源村出发,一路上爆竹声声、锣鼓喧天,把我送到区政府(六区)黄家庄(今黄庄)。当天晚上全部到邓埠镇集中,集中后才知道,这次全县共有一百多名青年报名参军。记得和我一起参军的还有张公桥的吴元亮、潢溪乡的洪福生,黄庄乡马源大队柏源村的蒋炳福,其他人我现在不记得了。在邓埠镇集中后,主要是组织学习、军事训练和维护地方治安工作。不到一个月,我们被调到玉山县集训,晚上学习,白天训练。在玉山被正式编入新兵团,第一次穿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制服。新兵团分两个连。</h5> <h5> 同年四月,我所在的新兵连调往辽宁省的铁山,参加抗美援朝,另一个新兵连调往福建参加解放台湾。在辽宁省铁山我所在的新兵连重新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系列,换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制服。<br> 江老回忆说:我和我的同乡战友蒋炳福,被分到第40军120师359团。这年我们在辽宁铁山过端午节(6月9日)。端午节第二天的下午,太阳快要下山时,我们坐火车过鸭绿江。实际上我们一过鸭绿江,太阳早就下山了。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到朝鲜,又是晚上,也不知道下火车的地方叫什么站。下了火车立马坐汽车,连夜赶往359团团部。我刚到团部不久,可能是水土不服,一天几次拉肚子,身体不适。团长李林一见我身体虚弱,没有把我分到连队,将我留在团部做内保工作,就是负责团部的安全保卫工作。我的同乡战友蒋炳福被分到二营八连当战士。1953年蒋炳福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牺牲时年仅25岁。</h5> <h5> 到了团部以后,我才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在1950年10月19日,就和第38军、39军、42军及炮兵第1师、第2师、第8师等部队,共计25.5万人首批入朝,在朝作战已有九个月。我们是作为新兵补充到第40军120师359团的。<br> 团部的老兵还告诉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第38军、第39军和第40军号称“三虎军”,尤其是第40军,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在五次战役中均担任主攻任务,而且五战五胜,被称为“常胜军”。1950年10月25日清晨,在第一次战役(两水洞战役)中,第40军118师354团打响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一枪,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因此,10月25日被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h5> <h5> 在团部做内保工作不到半年,我被调到团部当通讯员。<br><br> 1953年8月回国,在辽宁省新民县欢度八一建军节。节后建营房,后来,在石家庄集训学习半年,不久调到四川,提升班长。1954年12月入党。</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