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光遗忘的江南古镇一正仪

陈永年

<p class="ql-block">  正仪古镇,位于苏州市昆山市西郊,阳澄湖东南岸,据说春秋时期,曾是吳王寿梦打猎筑的城邑,是昆山三宝之一并蒂莲的故乡,和昆曲发源地之一,又是江南鱼米之乡,据考古证实,正仪是座具有6000多年文明史的古镇,现在的正仪镇归属于巴城镇。</p> <p class="ql-block">  正仪老街的牌楼,气势恢弘,有陆家衡撰,王清书的对联云:"七百年文采风流更无须觅玉山佳处,三千顷涛声月色恰正可听盛世和音“。</p> <p class="ql-block">  正仪古镇,人杰地灵,历来文化气息浓厚,书法名家辈出,明清两代,就出了钱大钧和李肖白两位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法艺术之乡"。</p> <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正仪叫鹿埜,埜即野的古体字,彼时,正仪是吳王夫差养鹿的地方,昆山称昆城,所以正仪又叫鹿野,正仪还有个美丽的名字一星溪,民间说的是亱陨星落入镇西江中,江水为之沸腾,平静后,江水出奇的蓝,出奇的清,古人就把那条江叫"星溪‘’,从此成为古镇的雅称,至今有人还在运用。</p> <p class="ql-block">  进入老街,你会发现和其他旅游的古镇不同,游客不多,街道两旁大多仍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老人,悠然地过着平静的生活,漫步在老街上,感受时光缓缓流淌,那些小桥流水人家,和古旧风格的店铺,浓厚的质朴感扑面而来,这里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物质文化遗存相当丰富。</p> <p class="ql-block">  老街中至今仍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石桥,和明清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景福桥:原本是木桥,清代当地人朱光远,康熙四十六年,改建为石桥,旧名中新桥,又名中津桥,因坐落在老街中段,俗称中心桥,建国后两次拨款修理,现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寿安桥:始建于明代,建国后曾经三次修整,如今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寿安桥:</p> <p class="ql-block">  老街中的茶馆,古色古香,内饰充满古韵,路过这里,都被阵阵茶香吸引到此,喝杯香茗,歇歇脚。</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书法之乡,书法作品随处可见,这里巳把书法作品作为一种装饰,吸引着游客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  戏曲百戏博物馆:总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之形取"工尺谱“意,于2023年10月开馆,博物馆全面展示384个戏曲剧种及戏曲发展的历程,戏曲百戏博物馆建造得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设有四大常设展厅,通史厅一中国戏曲史,专题厅一中国剧种大观,多媒体厅一打造沉浸式剧场,儿童探索厅一小小梨园风采,两大临展:《意主形从一清代宫廷戏剧展》青春版《牡舟亭》特展。</p> <p class="ql-block">  从建筑设计到布展设计都堪称完美,充分采用戏曲元素,江南元素,风格现代中式,色彩清新雅丽,漫步其中,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戏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无论是成人儿童,还是戏曲爱好者,戏曲百戏博物馆值得前来打卡学习,也将是一场华美梦幻的戏曲体验。</p> <p class="ql-block">  戏曲百戏博物馆的建成和启用,不仅为讲述昆曲故事,传播昆曲文化打造了交流窗口,更为中国戏曲发展,中华文化传承提供了艺术氧舱。</p> <p class="ql-block"> 崇文书院:正仪文化积淀深厚,人文荟莘,明代有大儒魏校,是当代著名的耿臣,结怨阉党后,回乡开设崇文书院,四方学子纷纷来投,归有光也受业于此,后来魏校还把自巳的侄女嫁给归有光。</p> <p class="ql-block"> 自元至明清,苏州创办书院之风尤为盛行,处全国前列,明嘉清中期(大约1546年左右),昆山地方官吏与退隐耆宿在正仪创办崇文书院,一直延办至清中期,距今约有470年左右,现在书院由书吧,真義堂,碑廊,崇文讲堂四部分组或。</p> <p class="ql-block"> 崇文书院栽有一池并蒂莲,并蒂莲又名千蕊莲,千叶莲,一花多蕊,相传顾阿瑛亲手植有“双萼并头”“四面拜观音“"九品莲台”诸色,夏意盎然,池中荷花绽放,又以并蒂莲尤为珍贵,素有"花中君子”之称,是荷花中的极品。</p> <p class="ql-block">  真義堂内展出正仪明代哲学家魏校的四块碑刻之宝,与魏校个人故事和家人的介绍,东侧碑廊展示45块从元未明初到民国时期的碑刻,崇文书院重点的文化品牌锻造,传承书法之乡的特色,争取打造巴城镇的又一張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 从崇文书院隔河远眺戏曲百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古镇舌尖上的美味:文魁斋青团,泡泡馄饨,玫瑰酒酿饼,罗卜丝油墩子,现炸猪排,游完古镇后,可以买点美食回去和家人分享,这里的青团特有名,开春时节,不少人专程驱车前来购买,品尝春天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走到古镇的最北端,可以看到最早的火车站,"正仪火车站旧址",砖石和木结构的日式建筑,好像要向我们叙述不同的故事……。火车站始建于1905年,由英国人设计,1908年通车,抗战期间,由日本人改建,1976年火车站向东迁移一公里,并重建了新车站,这座服务了70年的火车站,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老街上,你会感觉时间仿佛凝固了,仿佛穿越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江南水乡风貌,这里没有任何的商业化,朴实无华,非常舒适,如果你来到苏州昆山,一定要来这个世外桃源,走一走,看一看。</p><p class="ql-block"> 谢谢老师的阅览,祝您夏日吉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