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是群体共享的一共读11天

陌上朵颜

<p class="ql-block">  当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种事物的话,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p><p class="ql-block"> 今天继续阅读第4章的《现实是群体共享的》和《重温真理》两部分内容。作者认为理想的共同体应该是"我们寻求的共同体模式是一个能拥抱、指引和优化教育的核心使命一一也就是认知、教学和学习的使命。"打卡任务之一是:你有"亲身处于共同体之中吗?联系实际情况分享你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工作以来,没有遇见《教学勇气》之前,只满足于凭借教学技巧、严格要求、人格魅力尽心尽职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成绩也算优秀。得到学生的信任、爱戴和喜欢。但也有书中所说那样"学生可能要过许多年才会感谢一位曾令他不满的教给他真相的教师"。后来工作上众所周知的原因,让自己懂得了,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都会被看见,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既然无法改变外面喧嚣复杂的世界,那就改变自己吧。不限于优质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自我成长。如海明威所说"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正如种下一根树最好的时机,一次是十年前,一次就是现在。任何时候起步都不算晚,因为生命不会因为你的迟到拒绝你。</p><p class="ql-block"> 泰戈尔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遇见《教学勇气》,它所给予我的魅力是激励、唤醒和鼓舞了我,拥抱教学勇气,敞开心灵,与一个个高贵的灵魂得以遇见,去阅读去学习去自我成长。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趋势,跟随线上团队读书学习,听讲座报告,记录反思,逐光而行,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教育心理学,学习适应新高考要求的学共体课堂变革。思想改变,付诸行动。自己发生真正的改变和成长,尽力用自己的感悟和觉醒去影响和改变学生。自己拥抱教学勇气,开放心灵,欢喜的用自己的温暖和力量去真诚细致地回应每位学生,打通心灵的墙"惺惺相惜″。</p><p class="ql-block"> 一开始孤军奋战,在课堂上组建师生、生生学习共同体,我们共同创建安全、润泽的学共体关系,营造倾听、对话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思考一协作探究一公开表达,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边实践边反思,边收获边总结。因为自己改变,凝聚成光,课堂改变,学生亦发生改变,这便是心灵焕醒心灵。范梅南先生说"人即课程,教师有教学勇气,具备教育力就是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课程。″好教师的影响力还可以以课堂上延伸到课堂外,教室聚散内外,另有深意,学生都是我们心灵的后裔,而这一切都是基于自身认同和完整。这其中看到学生因为自己而发生的向上、向善、向美的改变就是教师职业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帕尔默说“只有发展和深化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理解任何伟大事物的内在生命。”我便从《教学勇气》起积聚力量,然后跟学生一起聚拢在我们的课堂内外,这一伟大事物的周围,有论争,有合作,有思维,有成长。成长的不仅是他们的认知和学习成绩,成长的还有他们的美德品质,这便是课堂学习共同体的魅力,也是伟大事物的魅力。也许他们不一定能考上特别理想的大学,但是朝暮相处,在他们的一生当中一定能沉淀下许多美好的印记,经年之后也许许多知识他们都忘记了,但是曾经培育他们的这些品质,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远。自己的成长被看见,慢慢影响到身边的同事,便在微信上组建了读书成长共同体,时常分享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尽管去做,也许改变就会在潜移默化当中。之后学校有市级课题的申请,几个有共同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共读学习共同体课堂有关的书籍,共同研讨,共同实践。虽然在这一路上也遇到了许多的困惑、迷茫,甚而有旁观者的嘲讽。但是国家教育顶层设计在变,新高考在变,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才能改变,学生才会改变,学校才会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p><p class="ql-block"> 教育,当真是向美而生的事业,孩子们给予我的爱和包容,同伴给予我的信任和支持,会更加激励我更加勤勉努力地工作,以更饱满丰盈的心灵带领他们进步和成长。感恩遇见吴国珍教授翻译的《教学勇气》,感恩学习共同体,让我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