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两千五百年的《道德经》第三章

北平一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道德经》第三章,是关于老子治国理政思想的章句,原文如下:</span><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b></p><p class="ql-block"> 其中几个关键词如下:</p><p class="ql-block">1,“贤”指的是:能,有能力的人。</p><p class="ql-block">2,“圣人”,泛指春秋时期的统治者,包括(周天子,各诸侯,等有地位,有权力懂周礼的贵族阶层)</p><p class="ql-block">3,“虚”按王弼的注解:’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也就是让心无欲望,好像是无智慧似的。</p><p class="ql-block">4,“智者”是指聪明的,有心机的人。</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三章文本分两部分,</p><p class="ql-block">“<b>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第一段”。</b></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部分,老子主要强调并提醒统治者,在治国理念上应该在以下三方面特别注意。</p><p class="ql-block"> 首先,用人方面,在国家选拔人才上主张不要过度追求智高一筹,有能耐有心机的“民”来协助管理国家,否则,这些“民”为了自己或家族的利益会削尖脑袋、想方设法和采取不当手段去竞争以获得“圣人”需要的这个贤人角色;其二,作为最高统治者,如果痴迷奢华名贵的物品(比如:珠宝玉器等世间稀罕之物)以满足穷奢极欲的物质生活,就会使“民”效法迎合,以致为讨好献媚统治者而去民间搜刮,窃取那些宝物送与统治者以获私利;第三,警告统治者不要放纵欲望,让“民”看到圣人或热衷沉迷于酒色声乐或其他的特别偏爱之中,那样极易丧志、懒政,破坏礼制,使“民”心生不悦,六神无主,导致国家混乱。</p><p class="ql-block"> 细读这一章,历代对于《道德经》的各种注疏文献,没有看到有哪一位对于“民”所指的范围做过注疏,通常理解这里的“民”泛指的就是普通百姓劳苦大众,其实,我经过仔细研究思考,认为老子道德经里的这三处“民”所指代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苦大众底层百姓,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于“民”这个字做明确的注释,否则,会完全曲解老子在第三章关于“治国”的思想宗旨。</p><p class="ql-block"> “民”在这里不是指向普通底层老百姓或家奴的,而指的是公、侯、伯、子、男的子弟们以及卿大夫,士等以上贵族阶层里的子弟,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就讲过先秦的选郎制的情形。春秋之际,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这是统治阶级的宗法制度,但是如果选拔推举人才为朝廷服务,则需要在贵族阶层内部选拔推举自己的子弟给朝堂,再由最高统治者委托的重臣选定,有些重要岗位,封建诸侯等会亲自把关,这种举荐选拔贤人的制度一直影响到秦汉之际的察举制。察举制兴于汉代止于隋唐科举。</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选贤范围不可能下沉到作为附庸在贵族土地上的底层劳动者阶层,首先, 宗法制度的影响:宗法制度强调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贵族子弟凭借家族的血缘关系和世袭地位,能够优先获得官职。其次,教育资源的垄断:当时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贵族阶层,平民子弟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来担任官职。第三,贵族掌握着国家的政治权力,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自然会将官职留给自己的子弟。社会阶层的固化也是屏蔽底层百姓进阶的障碍:春秋时期社会阶层分明,贵族和平民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平民子弟很难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没有获取知识的他们是不可能有机会获得推荐的,综上所述,“不上(尚)贤,使民不争……”里提到的“民”指的是贵族子弟阶层。</p><p class="ql-block"> 从诸子文献中可以发现,这种阶层分化还表现在对底层百姓的称谓上,一般底层劳动者(我们现在称之为农民或手工业者)在春秋时代他们往往被称为:庶人,小人,众人,皂隶,氓等。 《道德经》第三章,“民”字出现三次,那么这里更进一步佐证“民”指向的是什么人群。如果不把这里的“民”的具体所指搞清楚,对于《道德经》第三章老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系就会得出颠覆性的结论,如果“民”指的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那么老子就成了统治阶级愚民政策的祖师爷了,当然,事实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第三章后半段:“<b>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b>。</p><p class="ql-block"> 上言段落里的“其”字实际上是指贵族子弟们。老子在这里指出,作为最高统治者,只要施行本章第一段的治国思想和关注自身修养,宣明治国理念和方略,在西周封建制度下,封建体系里的贵族阶级及其弟子安心在宗法制约束指规下,不论大宗(嫡长子直系)还是小宗(非嫡长子或庶出者后也或是卿大夫之流)都能心存敬畏,能世袭爵位有禄用,才能遏制他们超越宗法制以外的非分之想,强化政治统治并为其宗室血脉的不断延续提供保障,使他们平时就要为可能发生的征战做准备,强身健体,训练成为荣耀家族的贵族武将(春秋时期,耕战一体,如发生征战之事,天子发出号令,打仗的主力是贵族阶级,他们往往驾着战车冲在最前面,那些跟随战车后面的小卒则是最底层的农民壮汉),那些优秀的子弟们就不会妄为祸乱统治阶级。</p><p class="ql-block"> 老子在这一章最后一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指出,身为统治者的“圣人”们只要做好自己,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以身作则,不以权势过分干扰社会,无需劳心伤神整天瞎折腾便能把国家治理的很好。</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第三章,不是倡导统治者用愚民百姓的谋略统治封地,恰恰相反,老子在这里是在提醒统治者们,首先要以身为教,除了加强自我修养还要教育管理好统治阶级内部宗室子弟,内部不乱,天下则安!</p><p class="ql-block"> 结语:《道德经》是一部盖世巨典,它犹如一座智慧的灯塔指引中国人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哲学思考,它语言简洁而精妙,玄机深藏,五千多言直指人类社会的本质,提供了就连儒家思想创立的先驱孔子在第一次拜见老子之后,归途中对其弟子感慨道:“我今见老子,其犹龙邪!”仿佛“神龙见首不见尾”。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指向是不同的,老子更多的是面对帝王统治者言说,是向上要求的,而孔子则相反。老子的智慧是需要认真揣摩的,他始终传递着要:尊天道,法自然;存天理,淡泊谦虚。以无为之道行有为之实。</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