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浅谈宁夏隆德历史上的民族融合</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杨七斤</font></div><div><br></div><div>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之间融合发展的历史。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讲话时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通过民族融合发展来实现。如果没有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迁徙、互动、融合,就不可能形成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长期统一和稳定。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更应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br>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都是如此。位于六盘山西麓的隆德县,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属于边塞地区。公元前220年,秦始皇首次出巡西北边地,取道陇西,由鸡头道穿越六盘山。公元前112年到公元前88年,汉武帝先后六次登六盘,出萧关,巡边塞。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李世民来陇山(六盘山)视察马政,隆德一度为监牧地辖境。特别是宋代,德顺州(今隆德)北有西夏,西有吐蕃,南有南宋,是宋夏争夺战的边防前线,也是宋金、金夏交战的主战场之一。在古代,隆德境内有许多民族在这里聚居,汉、唐、宋、元时期,匈奴、羌、吐蕃、女真、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连绵不断的战争,使隆德一度成为汉族与游牧民族的战场之一。到了清同治年间,反清回民军与清王朝的战争在隆德大地上持续十多年,被朝廷在隆德境内安置了好多陕、甘回民。<br></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汉代建立月氏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氏,是中国秦汉时期生活在河西一带的少数民族,汉初因袭秦制﹐有陇西郡。汉朝在今隆德境内设月氏道,并建月氏城。月氏城就建在今天的隆德县大庄乡石庙村西蕃岔,名叫“红土城”。史书明确记载“道”制最早见于东汉时代,是设置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与县平行的地方行政区划,汉朝时道专门设立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班固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写道,县“有蛮夷日道”,①范晔在《后汉书·百官志》也谓“凡县主蛮夷曰道”,②意即凡设在少数民族聚住区的县就称之为“道”。这应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民族自治地区之一。这说明隆德在汉朝是一个民族融合聚居的偏远地区。并且月氏道开隆德县境内行政区划建置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秦末汉初,月氏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月氏战败后,其大部西迁至今新疆伊犁河、楚河流域。月氏故地河西地区被匈奴占领。没有来得及迁走的月氏余部臣服于匈奴,并与羌氐等民族杂居,后陆续降附汉朝,被称为小月氏。汉朝把他们安置在长城以内水草丰茂,地广人稀的略畔山(六盘山)一带,在今隆德境内设月氏道,建月氏城,月氏城在今隆德县观庄乡石庙村西蕃岔,叫红土城。1985年8月,隆德县志办和文管所工作人员曾进行过考查,城的轮廓依稀可辨,有汉砖瓦残片。《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曾有记载:“月氏道,在今隆德县境,是为处置月氏降者而设。”③元鼎三年(前114),汉分陇西、北地郡地,置天水、安定二郡。隆德属安定郡,安定郡辖二十一县,今固原境内四县,即高平县、乌氏县、朝那县、月氏道(道相当于县,居少数民族)。(清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十三•舆地志•古迹》记载:“月氏道,在(隆德)县境。汉时以居月氏降者。”④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月氏道)治所当在今宁夏固原市南与隆德县、西吉县交界处一带。”此地距张家川马家塬大约70公里路程。天水、陇西、安定即今天的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周秦时期有很多所谓西戎的部族。</p><p class="ql-block"> 西汉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平等往来,保护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利益,所以得到西域各族人民的拥护。“西域内附日久,区区东望扣关者数矣,此其不乐匈奴慕汉之效也。”。⑤《汉书•地理志下》卷二十八下:“安定郡……月氏道,莽曰月顺。”⑥王莽篡汉,改写了大汉朝代历史,也改写了月氏道的名字,月氏道称为月顺道。</p><p class="ql-block"> 月氏城为什么要设在隆德呢?大概因为这里是北通原州(今固原),南通秦州(今天水)的重要孔道。还有,六盘关砦在东,控制着长安泾州、环县,沿茹河至青石,从小水沟翻六盘山沿什字河至兴隆到兰会通西域的大道。另外,葫芦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其上游兴隆、什字当时就很繁华,即就是现在,隆德县沙塘一带的人还有去高窑寺(兴隆)和什字赶集的习惯,而什字稍东则水草丰茂,地广人稀,是安置月氏最理想的地方,在这里建月氏城对月氏降者进行管理是最合适不过的了。</p><p class="ql-block"> 东汉省泾阳、月氏入朝那。到三国时,高平、朝那、乌氏等县均被曹操占据。魏明帝太和二年(228),蜀相诸葛亮领兵进攻曹魏西部边境,安定郡杨条叛魏(相传杨条为今隆德温堡杨家坡人)。民间有谚语流传:“杨条坐在杨家坡,守住月氏动干戈。可怜马谡失街亭,杨条随着把头落”。杨条坚守月氏城等待蜀军到来,曹操派大将曹真和右将军张郃领兵讨伐,进攻月氏城,蜀军因失街亭退回汉中,杨条等孤立无援,曹军攻破月氏城,杨条被活活勒死。月氏道延续到东汉时期,月氏城在隆德境内存在了约400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小月氏大批迁往隆德境域,他们和汉族人民杂居、通婚,差异逐渐消失。在动态发展的民族迁徙过程中,民族界限被不断打破,民族壁垒逐渐消失。因此,各民族之间深层次的经济文化以至血缘关系上的交融在民族迁徙中得以实现,民族融合也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加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唐代吐蕃占据六盘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安史之乱后,唐宝应元年(762),代宗李豫即位,吐蕃军队乘唐西边军事力量削弱之际,攻克唐陇山以西进入宁夏南部山区。广德元年(763)七月,吐蕃大举攻占秦、渭等州,控制河西、陇右。不久攻占六盘山地区的隆德。十月攻取长安,半月后吐蕃撤出长安,退守原、会(今靖远)、成(今甘肃成县)、渭等州。次年一月,河北、朔方副元帅仆固怀恩举兵叛唐,攻占灵州。九月,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南下,攻占泾州、奉天(今乾县)、邠州等地,逼近长安,京师戒严。十月,河西节度使派唐军5000人,攻仆固怀恩后方摧沙堡(今六盘山),又攻灵州,仆固怀恩回军灵州救援。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郭子仪大破土蕃,收复原州、灵州。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与吐蕃会盟。吐蕃又攻取原州。大历二年(767),郭子仪与吐蕃盟于兴唐寺,大历六年(771),吐蕃攻取青石岭(今固原开城南),屯兵那城(朝那),郭子仪派使者谕吐蕃,谴责吐蕃背信弃义,毁甥舅之盟,吐蕃旋即退出两地。大历八年(773),郭子仪派浑瑊领兵驻朝那(今彭阳古城)。盐州刺史李国臣在安乐山(今同心)抗击吐蕃,吐蕃引兵退却,浑瑊乘机出击,杀吐蕃数千人。其时,吐蕃军事设防在摧沙堡(今固原西南六盘山)。</p><p class="ql-block"> 建中四年(783)一月,陇右节度使张镒和吐蕃相尚结赞在清水县订立盟约,盟约规定:泾州西至弹筝峡(今固原瓦亭峡)西口、陇州(今陇县)西至清水县为唐境;兰、渭、原、会(今甘肃靖远)等州,西至临洮为吐蕃境。黄河以北则从故新泉军(今甘肃靖远西南)以北至大碛、以南至骆驼岭为界、中间为闲田,双方不得越界侵掠,从此隆德划入吐蕃版图,弹筝峡以东属唐朝领土,瓦亭成为唐朝最为重要的军事要塞。政权之间的和好及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p><p class="ql-block">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唐一度收复原州及六盘七关,其中六盘七关之一的六盘关,就在瓦亭(今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西南二十里陇山(今六盘山)上,西至隆德县8公里。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又再度陷落,中经五代至北宋前期,隆德之境一直为吐蕃占据,成为少数民族的游牧地。《武经总要》卷十八上记载:“六盘关寨,古六盘关也,在瓦亭西南陇山上,唐天宝后陷吐蕃,宣宗朝收复。”⑦从广德元年(763)至北宋初年,吐蕃在隆德境内长达200多年。</p><p class="ql-block"> 根据后世文献记载,吐蕃统治河西、陇右时期,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并未发生变化,基本上维持着原有传统。吐蕃统治者也尊重各族人民的传统和习惯,允许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生活。河西凉、甘、肃、瓜、沙诸州地区的汉人依然与吐蕃占据前一样,聚族而居,从事农业生产,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习俗。在汉人周围则居住着吐蕃、吐谷浑、回鹘、龙族、沙陀等其他民族。他们与汉人杂居,并从事农牧业生产,与汉人相同,也被编入有关节度衙统治下的部落体制之中,为吐蕃当局纳赋服役。吐蕃向周边地区军事扩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汉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过程。吐蕃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在沿袭原有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唐代以后,隆德境内蕃汉关系十分融洽,贸易繁荣,物产丰富。宋代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九》中记载:“渭州笼竿、羊牧隆城、静边、得胜四寨,在六盘山外,内则为渭州藩篱,外则为秦、陇禁带,地土饶沃,生齿繁多。内笼竿城(今隆德城)蕃汉交易,市邑富庶,全胜近边州郡。”⑧</p><p class="ql-block"> 当时,属今隆德辖地的邪洛笼川(邪洛切音为兴,笼隆同音,即兴隆川)设羊牧,后称羊牧隆,今隆德境内的“西蕃岔”“西蕃湾”“西蕃沟”等,就是唐代吐蕃居住的地名,沿用至今。再比如当地百姓挂灯笼,据说在唐代,吐蕃族人用竹子编的灯笼,绑在竹竿上挂在院墙上以祈求平安,并给夜间过路的人照明,后来演变成节日的花灯。吐蕃在隆德境内与汉族共同生活、融合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三、金代建立德顺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宋庆历三年(1043)倚陇干城置德顺军(今隆德城),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二月,金兵围攻德顺军,经略使刘锡弃城逃遁,德顺军被金人占领。金以其地赐刘豫之“齐国”。天会十五年(1137)废“齐国”。《续资治通鉴•宋纪卷一百九》记载:“是月,金人至德顺军,经略使刘锡遁去。”⑨金皇统二年(1142),考虑到德顺军的重要战略地位,金升德顺军为德顺州。大定二十七年(1187),德顺州由隶秦凤路改隶凤翔路。贞祐四年(1216)四月,德顺州升为防御州,十月升为节镇州,军名陇安。辖陇干、水洛、威戎、隆德、通边、治平六县;静边、得胜、宁安、怀远四寨;中安一堡。据《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记载:“德顺州,上,刺史。宋德顺军,国初隶熙秦路。皇统二年升为州,大定二十七年来属。贞祐四年四月升为防御。十月升为节镇,军曰陇安。”⑩从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二月,金人占领德顺军,金皇统二年(1142)升德顺军为德顺州,至金正大四年(1227)成吉思汗攻取陇安军,金在隆德境内的统治长达96年。在这96年时间里,金在德顺州选派的官员有女真族,也有汉族。据史料不完全统计记载,在德顺州16个任职官员中,有11人为女真族,有5人为汉族。</p><p class="ql-block"> 金代朝廷通过地方世袭选派当地官员,让当地土著官员利用长期镇守边境、深得当地人心的优势,本地人管理本地事。如乌古论长寿和温敦永昌两位都是吐蕃族人,他们家族一直生活在德顺、镇戎边境地区,家族世袭蕃巡检,因此,朝廷不但让他们两人世袭蕃巡检外,还提升乌古论长寿为陇安军节度使、温敦永昌为陇安军节度副使。</p><p class="ql-block"> 朝廷还对其他民族有功之人赐女真族姓氏,如乌古论长寿,临洮府第五将突门族人,突门族是金时临洮吐蕃大族,本姓包,因与西夏战,冲锋陷阵,积功甚厚,贞祐三年(1215),赐姓乌古论。女奚烈资禄,咸平府(今辽宁开原北)人,本姓张,善枪法,时称张铁枪。因从军攻宋有功,兴定元年(1217),赐姓女奚烈。完颜阿邻,为金朝末年将领,本姓郭,以功赐国姓完颜。</p><p class="ql-block"> 1980年,在隆德县城小南门外约300米处的临泉村,一群众修建院落时,发现了广济禅寺塔下地宫,为金代广济禅寺祖师墓葬。地宫坐南面北,墓宫门前竖《广济禅寺安葬功德记》石碑,据《广济禅寺安葬功德记》碑文中记录的修塔者、主讲经论者、捐献器物者、传戒弟子、塑佛像者、材料监管者、砖匠、泥匠、木匠等人物近一百人,他们既有女真族,又有汉族,其中记载“镇国上将军、行德顺州刺史兼知军事护军、太原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总押军马德石乌也,并妻太原郡夫人王胜仙。”⑪从姓名来看,德石乌也为女真族,王胜仙为汉族。这是女真族与汉族通婚的很好的例证,也是隆德境内各民族融合发展、共同生活的真实情况。隆德境内女真人与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汉人被赐女真姓氏,女真人改用汉姓,提倡儒学,女真人的民族特征逐渐被汉人同化。</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四、成吉思汗攻破德顺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代正大四年(1227)春,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围攻德顺州,拟取德顺作为坐夏之所,德顺城无军,情况十分危急。德顺州节度使爱申知道凤翔马肩龙胆识过人,可与他相商御敌的计谋,于是送书信招他前来,马肩龙得书欲行,凤翔总管禾速嘉国鉴认为大兵方进,我城可恃,德顺决不可守,劝他不要前往。马肩龙也知德顺不可守,前往必死,但为报知己,慨然前往。到了德顺,不几日受到围困,爱申、肩龙与凤翔总管府判官,共同守御。坚守一百二十昼夜,力尽城破,爱申拔剑自刎。成吉思汗攻下德顺,率军出德顺州城,沿山河、苏台一带南下,穿黄草沟、越马尾巴梁,进入六盘山浩瀚林区,在六盘山驻军,避暑六盘山。</p><p class="ql-block"> 忽必烈建立元朝,在潼关以西建立陕西行省,以京兆府作为陕西行省的治所。据《元史》记载: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冬十月,忽必烈封三子忙哥刺为安西王,赐京兆为封地,驻军于六盘山。至元十年(1273),皇子安西王被封秦王,别赐金印,分治秦蜀,“一藩二印,两府并开”,⑫在长安的府邸叫安西,在六盘山的府邸叫开城,视为上都,并于旧原州设立开城路,号为上路。安西王出镇京兆,在京兆府城东北面,建造豪华宏伟的安西王府;在固原开城修建了一处宫苑,用于屯兵驻守,并筑城置开城府行政官邸。安西王冬居京兆,夏居开城王府,是为夏宫,岁以为常,开城王府是西北地区的行政中枢。至治三年(1323)将开城路降为开城州。</p><p class="ql-block"> 元代天历三年(1330),开城州武德将军达鲁花赤忽都鲁沙在隆德北联池率民众祈雨,作《灵湫记》刻于黑水龙王庙碑。《灵湫记》记载了达鲁花赤忽都鲁沙与百姓“沐心浴身,露顶跣足,跪拜圣湫。越三日,阴阳乃翕,风雨应起,流润器物,稼穑咸亨。”⑬的祈雨场面和祈雨结果。这是蒙古官员与汉族百姓和谐共生的生活场景。元代隆德境内的“达子沟”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地名,沿用至今;过去表现北方游牧民族骑马征战的场面,演变成节日的马社火;当地汉族人向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擀毡,做毡裹脱(毡袄)等技术。这些都是蒙古族与汉族共同生活、融合发展的具体表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五、清代回民安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同治初年,陕西关中的回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清武装运动,不久,甘、青、宁所属的河州、陇东、固原等地的回民也揭竿响应。反清回军之势锐不可当。</p><p class="ql-block"> 清同治四年(1865)至同治五年(1866)不到一年时间,反清回民军曾3次攻破隆德城。自同治元年(1862)至同治十年(1871),隆德县由清廷委任的六任知县被反清回民军杀掉三任,赶走一任。同治五年(1866)四月一日,知县宋继昌被杀,同年秋,知县苏国泰被赶走;同治八年(1869)十月五日,知县蒋柏林避居庄浪分县被杀;同治十年(1871)四月十六日,知县周其俊被杀。</p><p class="ql-block"> 同治十一年(1872)春,左宗棠镇压反清回民军,将陕西、河州回民近万人,除该亲属认领外,其余男女六、七千人,全部插花安置在当时隆德县管辖的屯民(今杨河乡)、韩沟(今西吉县兴平乡)、新店子(今西吉县什字乡)各堡聚居,给予口粮种籽,让其尽力开垦耕种。左宗棠安插回民的原则是选择有水可灌溉的荒绝之地;要自成片段,可使聚族而居,不与汉民杂处;要有一片平原之地,无大山大河之险,距离大道不远也不近,以便管理。</p><p class="ql-block"> 其实,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反清回军与朝廷频繁的战争,客观上使回汉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回汉通婚,促进了民族融合。回汉之间彼此攻战,在攻战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向着民族融合发展。</p><p class="ql-block"> 回汉关系的和谐与民族交融密不可分。民族交融主要是血缘交融、文化交融和居住交融。血缘交融主要体现在族际通婚方面,文化交融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伦理道德、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等方面,居住交融主要体现在交错杂居。安置后的回民与汉族之间通过多年血缘交融、文化交融和居住交融,出现了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比如安插在隆德境域的回民,他们的哇呜、口弦(篦档儿)等民间乐器的制作和演奏艺术,被当地汉民学习,在当地广民间为广为传播,这是民族融合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 总之,隆德境域的民族融合,使汉民族像一座民族融合的大熔炉,以他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和特有的包容性接受、融合其他民族,并不断向四周辐射,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进而实现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不断探索促进民族融合、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地区各民族融合发展。因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交往互助、情感融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富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参考文献</b></p><h5>①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线装书局,2011年,第513页。</h5><h5>②范晔,《后汉书卷三十八·百官志》,线装书局,2011年,第1256页。</h5><h5>③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华书局,2015年。</h5><h5>④安维峻纂修,《甘肃全省新通志•卷十三•舆地志•古迹》,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h5><h5>⑤范晔,《后汉书卷一百十八·西域传》,线装书局,2011年,第1718页。</h5><h5>⑥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上》,线装书局,2011年,第631页。</h5><h5>⑦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卷十八上》,中华书局,1959年。</h5><h5>⑧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九》,中华书局,1985年,第3339页。</h5><h5>⑨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卷一百九》,中华书局,1957年。</h5><h5>⑩脱脱,《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45页。</h5><h5>⑪隆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隆德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71页。</h5><h5>⑫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181页。</h5><h5>⑬民国桑丹桂修,陈国栋纂,《隆德县志•卷四》,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二十四年,第27页。</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