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坚守,救助天地大情怀

洪金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金文</h3> “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在我心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牵挂,一头系着弱势群体的冷暖安危,是社会爱与温度的体现,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2007年3月,我调到救助站,负责日常救助业务工作,期间除2017年至2019年调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外,我一直坚守在救助第一线,长期和流浪乞讨人员打交道,随时面临遭受精神或智障人员辱骂殴打以及被传染病感染的风险,我无畏无惧,不怕脏不嫌累,从不怨天尤人,永葆一份博爱情怀,视流浪人员为亲人,为他们提供送餐、协助清洁卫生、入院救治、寻亲、护送返乡、安置回访等服务,促使每一名流浪在外的人平安返乡,与家人团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心是干救助工作的本衷</div>每个流浪人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在外过着风吹日晒天寒地冻的日子。所幸的是,政府的救助犹如雪中送炭,为他们的回家提供了尽可能的帮助,也给他们的心灵送去了温暖的慰藉。<br>不论严寒还是酷暑,我始终牵挂着救助工作,有时半夜三更还要将神志不清或重病在身的流浪人员护送到医院救治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工作中,面对衣衫褴褛浑身脏臭的精神或智力障碍流浪人员,我总是第一个上前,为他们洗澡和换上干净衣服,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护送流浪人员返乡,往往是凌晨出发深夜返回,我负责联络协调和行程安排,每次出征,都是一路平安。<br>“故乡百花尽芳菲,流浪人儿何时回?流浪的脚步在外闯荡,家是永远的方向。思念是手中的车票,不断延伸的路,望不到尽头也要张望。”多年的工作经历,我在文章里有感而发“愿世间美好长驻,愿流浪的人儿不再流浪!”这是我发自肺腑的心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坚守是流浪人回家的希望</div>“流浪的人,身在远方;流浪的人,身不由己。你在人间流浪,看尽世事沧桑;我在履行职责,护你平安返乡。”我常常这样和别人分享。<br>有的受助人员智力异常,见到人只会呵呵笑;有的患有精神障碍,语无伦次,甚至口齿不清;还有的是聋哑人,没上过学,只能用自创的手语比划着……尽管交流非常困难,但他们炽热的眼神,却传递出“我想回家”的期盼。由于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聋哑等原因,许多受助人员连正常交流都无法进行,导致其真实身份难以查明。每逢遇到这样被称为“疑难杂症”的受助人员,我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交流,细心地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辨识有用信息,同时通过发布到全国救助寻亲网、推送到《今日头条》和拾人拾物公益平台,请公安部门协助进行人像比对及DNA采集鉴定等多途径开展寻亲,有时为核实一名受助人员信息竟要耗时数年之久。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热爱工作是负责任的精神</div>从事救助工作十多年来,我怀着一颗对党忠诚、对事业执着、对弱势群体慈爱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不忘初心、步履不停,用真情温暖每一名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我下班之后和节假日,总要到单位巡查,过问值班情况,关注留站人员生活状态,据同事们证实,我一年至少有350天到过单位。 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党员,我坚持用“真情”诠释党员先进性,用“激情”干好民政工作,用“温情”开展爱心救助,用“倾情”传播社会正能量。“人生难避风和雨,吾心深处是民生”是我时刻铭记于心的信念。<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五年的时光里,我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坚强与脆弱。救助工作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需要我们用耐心和爱心去坚持。而每一个真正需要救助的流浪人员,都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们心中有爱,手中有行动,那一点点救助的微光,终能汇聚成照亮流浪人员人生道路的明灯,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美好。</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