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文解字之十四</p><p class="ql-block"> 《好了歌》的“了”及其他</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第一回有一首《好了歌》:</p><p class="ql-block"> 世人都晓神仙好, </p><p class="ql-block"> 只有功名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古今将相在何方?</p><p class="ql-block"> 荒冢一堆草没了。</p><p class="ql-block"> 世人都晓神仙好,</p><p class="ql-block"> 只有金银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终朝只恨聚无多,</p><p class="ql-block"> 及到多时眼闭了。</p><p class="ql-block"> 世人都晓神仙好,</p><p class="ql-block"> 只有娇妻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君生日日说恩爱,</p><p class="ql-block"> 君死又随人去了。</p><p class="ql-block"> 世人都晓神仙好,</p><p class="ql-block"> 只有儿孙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痴心父母古来多,</p><p class="ql-block"> 孝顺儿孙谁见了?</p><p class="ql-block"> 但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能大致记得这《好了歌》,歌词说建功立业、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死后与路人甲一样:白骨荒草。金银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死后妻子改嫁。你而老不死,儿孙不孝。看来功名、富贵、妻子、儿孙都不如神仙好,神仙可以长生不老,可以凭虚御风腾云驾雾,可以穿芭蕉叶御寒,煮白石子充饥,练就了“葵花宝典”,不近女色,也就没有罗里吧嗦的恋爱以及生离死别的缠绵悱恻,更不会有择校和报什么补习班的烦恼。</p><p class="ql-block"> 无挂无牵,自由自在,天马行空,长生不老,神仙当然好。好是好 ,但是,谁来搞科研?谁来研制新武器?谁来用这些武器保家卫国 ?总不能靠和尚念经道士画符吧?能靠道士口中念念有词“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让敌人的导弹飞回去落在自己头上吧?看来建功立业还是得鼓励,北、清还得读,高考还得考。有道之财还得取。死后老婆改嫁应乐见其成,这是真爱,而且比建贞洁牌坊省时省力。至于儿孙,你爱他们,不能当生意投资,等着收回孝心红利。看来修仙学道当神仙,也不尽好。</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愚钝之人, 从小就没有慧根 ,即便是当头棒喝或醍醐灌顶也醒不了,悟不了。红楼小说中的甄士隐比我强多了,说是他有宿慧,他对《好了歌》的解注得到了疯跛道士的鼓掌表扬,说“解得切!”我看这解注不是我们现在的注解,《好了歌》是儿歌,通俗易懂,不用注解。我看甄士隐的解注的词,是用一些社会现象对《好了歌》的主题加以阐发。说什么“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是歌舞场。……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滿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不再引了,无非是说世事沧桑,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证明功名富贵、妻子儿孙的不可靠,只有神仙好。</p><p class="ql-block"> 关于《好了歌》,疯跛道士与甄士隐有个对话。</p><p class="ql-block"> “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一些好、了,好 、了。”</p><p class="ql-block"> 道士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这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 ,须是了。我这儿歌,便名《好了歌》。”</p><p class="ql-block"> 按疯跛道士的理论:好就是了,了就是好,好=了。在癞和尚、疯道士、空空大士、茫茫真人的观念里,“了”是一种境界,一种无念无我、无欲无求的境界,是超越所有烦恼的彻底解脱。无念无我,无欲无求,彻底解脱,好是好,但人活着很难做到,我看只有人死了,一了百了。但人死还有欠账未了,还有精神思想承传未了,还有流毒蔓延未了。看来就是死了也了不了,那就干脆不了,信念、初心不能忘了,国家民族不能忘了。我敬佩陆游,“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有人说,“死而后已”,他是死而不已;有人说“好便是了”,他是死了也不了。</p><p class="ql-block"> 2024•07•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