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凌晨三点四十分,我的手机闹钟准时欢快地响起,这个时间点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尚在香甜的梦中,而对于我来说则有着特别的含义,因为这是我作为环卫装卸工一天工作的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天早上这个时间,我都会在手机的闹钟声中挣扎着艰难坐起,眼睛半睁半闭摸索着穿好衣服,简单洗漱完毕,拎上环卫工标准的四件套:灌满热水的大号水壶,帽子,口罩,手套,轻轻掩上家门。巷子里的路灯仿佛是我熟悉多年的老友,见我来了,便把光芒无声地洒在我身上,又把我孤零零的身影一会拉长一会缩短,直到把我送出巷子——在环卫处大院,十二号环卫车正轰鸣着等候着我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凌晨四点半钟,在浓得化也化不开的夜色中,一辆辆环卫车准时轰鸣着驶出环卫处大门,奔赴各自的工作区域,用辛劳与忙碌开启这座城市新的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垃圾装卸工的具体操作是:把街道两边装满垃圾的垃圾桶在车后翻斗上的钢齿上挂牢,同时按动上翻斗的翻按钮和刨机按钮,垃圾桶被翻斗倾倒进车斗里,再由刨机刨进车厢进行压缩,如此反反复复,直到把规定区域的垃圾桶全部清理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台车的司机张师傅,和我搭伴干活的六十多岁的廉师傅都是退伍军人,在工作中我能感受到两位师傅身上特有的那种坚韧,利落,从不抱怨苦与累的军人特质。</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循行路线是先从北郊两边的商品批发城开始,再往前到了汽配城,然后折过来直奔神潭大峡谷景区,重头戏是电机厂的生活区,这个社区常住人口有两三万人,有医院,有学校,十几条街道,一百多个垃圾桶。我特意算过,从商品批发城倒第一桶垃圾开始到收集完电机厂生活区,大概三百个左右的垃圾桶,每天能有五六吨垃圾,下雨天和节假日还要多,我们一天要往垃圾焚烧厂跑一到两趟,也就是十吨多垃圾要经过我和廉师傅的手操作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环卫车的引擎在黑夜里轰隆作响,我和廉师傅一边一个把路边满实满载的垃圾桶推过来挂在翻斗的钢齿上,按动翻斗和刨机按钮,翻斗把垃圾倾倒进车斗,刨机哼鸣着把垃圾刨到车厢里,再放下空垃圾桶,推到路边摆放整齐,然后上车,接着奔向前面的垃圾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廉师傅毕竟干这活时间久了,既有体力又有窍门,所以干得又快又好,我没有出过这样的力,再怎么使劲都显得手脚拙笨,看着廉师傅一次拉两个垃圾桶,到车跟前一下就挂好了,我也学着他,两个垃圾桶却欺生,不是拉着拉着两只轮子骑在了一起别住让我拉不动,要不就是各有想法,总往两边跑,我心里只想发火,索性放下一个,把一个垃圾桶挂好,再去拉另一个,这样下来我干活就慢了,仔细想想,估计古代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秀才大概就是我这笨拙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浓浓的夜色在我们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中慢慢褪去,南边的中条山脉逐渐显露出它那雄伟的轮廓,墨蓝色的天空在微微的晨曦中逐渐地变得明亮起来,东边的天际于是也就有了鱼肚白,那鱼肚白很快变成淡淡的绯红,看着这美丽的朝霞,我手里的垃圾桶似乎变得也没那么沉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光大亮,社区的人慢慢开始多起来,晨练的老年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上班的工人们骑着电动车匆匆奔赴车间,学生们三三两两,或骑车,或步行,说说笑笑去往学校。环卫车在社区街道徐徐前行,一排排垃圾桶在我和廉师傅的忙碌中被清空,灰尘在飞扬,垃圾的酸臭味在弥漫,垃圾桶与翻斗的撞击声在怦然作响,汗水开始浸湿我的秋衣,本来就不甚健壮的胳膊开始变得酸胀,一早上的强体力劳动带来的疲累迫使我带着口罩张大了嘴使劲喘气,而那些没完没了的垃圾桶此时似乎成了一座座我必须翻越的山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该感谢我所处的时代,感谢环卫科技的进步,让我不用再挥动大头铁锹装垃圾,只需把垃圾桶推过来挂好,按动按钮就行,想想五十年代全国劳模环卫工时传祥那个时代,环卫工的工作体量一定要比现在大得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值仲春,路边有几株樱花树开放,虽然已经过了盛开期,依然漂亮的粉色的花瓣在早晨清凉的风中飘落,也飘落在我和廉师傅的身上,在我看来,这漂亮的花瓣就是对忙碌的我们的慷慨褒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点多钟,社区的垃圾桶基本上清理完毕,垃圾车也已经装满,廉师傅操纵手柄,车厢后面的挡板缓缓收起,把垃圾密封得严严实实,接下来就要把垃圾送到它们最终的归宿——二十多里外的市郊垃圾焚烧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旭日初升,云淡天高,环卫车在平直的大路上轻快地奔驰。车窗外,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和果园迅速地向后移动,不时有淡淡的花香飘进驾驶室。环卫装卸工专门的吃饭时间是没有的,都是在送垃圾的途中在车上随便对付几口,我一边吃着自己带的饼一边喝些热水,旁边的廉师傅闭着眼在抓紧时间打盹,缓解一早上劳作的疲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田野闪现出一座高高的白塔,这就是市垃圾焚烧电厂,这座焚烧厂是环卫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市里和周围县市每天产生的垃圾都会集中到这里焚烧发电,形成了可持续的绿色清洁能源。</p> <p class="ql-block">厂区的道路上,来自周围县市的装满垃圾的环卫车出出进进,一派繁忙。高大宽阔的厂房里是垃圾处理池,可能是为了促使垃圾发酵,厂房里专门安装有多处暖气,这使得垃圾的臭味更加热辣酸爽,这别样的臭味能浸透衣服的丝丝缕缕,让你对它难以忘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垃圾处理池里的垃圾山约有四五层楼高,一只硕大的手掌般的钢制六爪机在移动着伸缩着抓起垃圾,张师傅把车辆倒到垃圾池边上,随着车厢的缓缓竖起,重达五六吨的垃圾便倾泻进了垃圾处理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身体原因,我最终没能把环卫装卸工继续做下去,仔细说来其实是我这人耐不得这番辛苦。我认识环卫处的一个装卸工于师傅,他做这份工作都六七年了,他的这份坚持让我心生许多敬意,让我心生敬意的还有曾和我一起从事环卫工作的张师傅和廉师傅以及永济广大的环卫工人,是他们无惧烈日酷暑和冰雪严寒,日复一日用辛劳和汗水装扮了这座美丽的河东名城,如果把永济市的美丽与洁净比作一座丰碑,那么它一定是由每一个环卫工作者的汗水铸成,这丰碑重逾万钧,在河东这块土地上高高矗立,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致敬这座美丽城市的美容师们!</p><p class="ql-block">——伟大的劳动者万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