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果果和爸爸妈妈的奥地利、㨗克和匈牙利之旅!

张颖华

<p class="ql-block">夜行一晚,当地时间早上7点10分左右我们抵达了维也纳,再乘车40多分钟到达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如果不是因为此行来这里,我真不知道捷克斯洛伐克自93年起已是两个独立的国家[大哭])。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两个国家接壤的首都,也是我觉得看上去更象是一个宁静小镇的“首都”。今天天气阴,气温25度左右,风里带着清凉,这与正处于三伏的广州形成巨大的反差。</p><p class="ql-block">我们去的旧市政厅游客一早已是熙熙攘攘,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宁静闲适气质,路边装饰着花朵的餐馆咖啡厅也在早上就吸引了许多的客人,上座率极高,人们在咖啡或啤酒香中开启新的一天。</p><p class="ql-block">行走在古朴优美的环境中,真觉得欧洲充满魅力。下午我们车行2个多小时到达位于匈牙利巴拉顿附近的黑维兹。这是一座恬静优美的温泉小镇。一路上辽阔的平原风光让我舍不得睡,扺达后泡泡温泉,吃一点对我来说有点奇奇怪怪的当地食物,暑假对我来说才是真的开始了[跳跳][玫瑰]</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离开昨晚的温泉酒店我们在欧洲中部最大的巴拉顿湖区行驶,蓝天白云、绿草密林、葡萄园与小镇围绕阳光下淡翡色无边无际的湖泊,偶现渡假游人三三两两,不由感概低密度人群才能让美景多出呼吸的空间,否则那种要拨开人群看风景的假期多少是会让人产生焦虑的。我们在湖区的一处观景台鸟瞰,风帆点点云朵低低,轻风从耳边掠过,真会让人有被美景融化的幸福感。图2里那只小小的铜鹰就那么欢愉的坐在观景台的围墙上,背靠大湖面对修道院,不想当显眼包只是自顾自开心的表情可能与当地人的生活态度相同。</p><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到达多瑙河上的明珠之城:布达佩斯,多瑙河将布达与佩斯分开,而匈牙利在河上建了八座大桥将双子城连接,每座大桥都有来头与故事,图8伊丽莎白桥是为记念茜茜公主而建,而图9便是命名时让布达放在佩斯之前的原因:因为它有皇宫。</p><p class="ql-block">船行多瑙河上看两岸风光,听中文详细的讲解这是布达佩斯船游对国人的友好。我有一点在著名城市船游的经历:伦敦泰晤士河没有中文,我要全神贯注,身边稍有嘈杂就不明白说什么了;圣彼得堡的涅瓦河游船太过于闹腾,唱唱跳跳还不时与观众互动让我甚至都没怎么看风景;巴黎游船上人有点多,走来走去觉得船上有点象个集市;夜游新加坡河时只顾看烟花,其余的什么都没留意;琉森湖的中文解说声音干涩生硬,基本不会想听;奥地利段的多瑙河游船环境很优美,以致于不需要同你说什么……,而布达佩斯游船象个安静小课堂:你坐好,我就认真给你讲内容,中规中矩[偷笑]。</p> <p class="ql-block">昨天,从黑维兹温泉小镇乘车前往布达佩斯。途经巴拉顿湖区,在湖区附近盛产葡萄酒,是匈牙利有名的公牛血的红葡萄酒和用贵腐菌发酵的贵腐白葡萄酒。</p><p class="ql-block"> 中午到达布达佩斯,在一家祖孙三代人开的中餐馆吃饭,二十岁左右的孙子孙女已经完全听不懂中国话了。中餐的口味也已本地化,甜甜腻腻的很难下咽。</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坐船游多瑙河,参观国会大厦和圣伊什特大教堂。河右岸的皇宫和左岸的国会大厦以及大教堂是布达佩斯当前的最高建筑,均是96米。为纪念匈牙利在896年建国,特以取最后两位数。</p><p class="ql-block"> 多瑙河在布达佩斯从北向南穿过这两座城市,右岸的布达最早被从西边来的基督教徒开发,并建立了皇宫等贵族建筑。左岸侧是教堂、议会以及人民广场等建筑,地位低些。因此人们习惯叫这两座城市为布达佩斯了。实际上,布达和佩斯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火炉的意思,一个是徳语,一个是匈牙利语的发音。夏天像火炉,冬天像冰窟,想想都不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匈牙利人到底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呢?匈牙利人自称来自东方的乌拉尔山,可长像完全和西方人一样,文化也完全西方化,信仰天主教。从地理和历史上来看,好像更容易理解匈牙利人。匈牙利大平原西边是阿尔卑斯山脉,北边是喀尔巴阡山脉,是中西欧与中亚的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匈牙利被罗马帝国统治。公元4世纪被匈奴人统治,建立了匈人帝国。公元896年从乌拉尔山来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在此建国,西方人认为匈奴人又回来了,拉丁语把匈奴叫做匈牙利,从此有了匈牙利人。十三世纪蒙古人又占领了匈牙利。十六世纪土耳其人统治匈牙利150多年。十七世纪后奥地利人赶走了土耳其人,建立奥匈帝国。1918年匈牙利独立不久,1945年又被苏联统治。匈牙利人就这样被长期又频繁奴役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人种。</p><p class="ql-block"> 匈牙利人多么痛恨侵略呢!整个布达佩斯拆除了所有苏联时期的纪念碑和宁列以及斯达林塑像,仅仅保留了在美国大使馆门前的前苏联英雄纪念碑,并在碑旁边塑了一座里根总统的像,微笑着看着纪念碑。这一幕很有意思,你知道它的涵义嘛。</p><p class="ql-block"> 不过匈牙利与我国的关系非常好,早期是唯一一个对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上个时期九十年代,许多中国人来匈牙利做生意,并非常喜欢布达佩斯这个城市。现在仍与巴基斯坦、赛而维亚被称为中国的“三铁”。</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多瑙河畔三大最美小镇,今天去了两个:埃斯泰尔戈姆小镇(图1-3)除了教堂便是能在观景台上看桥对面的斯洛伐克,清幽舒适的景区;另一个小镇是以售卖手工艺品为主(或者说是一些廉价批发小商品)并没有太多特色,蔡依林的MV“马德里不思议”曾在这里拍摄,回来我特地看了一下这支MV,试图找找同款景色(图4-5)。流行歌都是乱唱与乱拍,这里和马德里有什么关系[大哭]</p><p class="ql-block">到布达皇宫,登高再看布达佩斯,图6是布达佩斯之间的第一座桥:塞切尼链子桥。</p><p class="ql-block">在酒窖餐厅里的民族歌舞表演晚餐,主打体验感,就象吃酸汤鱼时苗妹妹们唱歌敬酒,热闹一下。不过我们苗妹妹不收小费[偷笑]</p> <p class="ql-block">昨天早上,我们乘车向西北方向行驶60公里,来到896年罗马教皇给匈牙利国王加冕的大教堂。山下是座匈牙利小镇,多瑙河的对岸是座斯洛伐斯小镇。参观完教堂,我们站在教堂后边的高台上眺望了一会儿河两岸的小镇,然后就在教堂附近的树林里散步。感觉幽静的树林,清新的空气给人的感觉更好些。</p><p class="ql-block"> 一小时后,我们乘车沿着多瑙河往回走,来到多数中国人熟悉的山丹丹小镇。这个巴洛克风格的小镇以前生活着许多画家和其他艺术家而出名,现在主要卖艺术品招揽顾客。不过近距离拍照还是不错的。</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马不停蹄的参观了英雄广场,又到河对面的布大,参观皇宫和渔夫堡。皇宫和渔夫堡的大教堂是连在一起的一个极大的建筑群,南北有1公里。许多建筑在二战时被炸毁,还在修建。现在匈牙利的总统府就设在皇宫和渔夫堡的正中间。</p><p class="ql-block"> 晚上,参加了据说是匈牙利本地纯正的歌舞酒会。酒会在一家二百多年的酒庄内举行,很有独色。只是饭有点难以下咽,演员一看就是草台班子搭建的。参会的都是些团队,有六七十个美国学生、意大利团,罗马尼亚团和我们中国团。匈牙利人很会互动,整个餐厅热闹的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离开布达佩斯前往布拉格,车程较长,中途就在捷克的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稍作停留休整,它也是捷克的工业重镇与交通枢纽站。</p><p class="ql-block">而这座城也是米兰昆徳拉的出生地,作家曾在这里生活到18岁。也许因为他最后加入了法国国籍,故乡似乎有意无意的并不想提它。</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布尔诺的老城广场看充满生活气息的菜市场,这里简单将花花绿绿的躺椅排在空旷处供人们休息,这样的设施真是灵活又便宜,让这里似乎有种随性的散漫气质。</p><p class="ql-block">到达布拉格约下午6-7点,交通的拥堵是大城市的通病。刚到酒店,大堂礼品店的小鼹鼠立即吸引了我。“鼹鼠的故事”是我童年里的可爱回忆。虽然价格离谱我还是买了这几个送给我自己,毕竟能到它的故乡并遇见它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拥抱]</p> <p class="ql-block">吃早餐时开始下雨,心里有些失落。如果在雨中逛布拉格会是多么麻烦。 但是天公作美,出发时雨停了,而且据说是近期以来气温最为舒适的一天,大约26-28度之间。</p><p class="ql-block">船游伏尔塔瓦河先浏览城市风光;走上著名的查理大桥去触摸一下圣约翰的铜像;在布拉格的老城广场于人潮里一起看古天文钟的整点报时;登上布拉格城堡眺望整个布拉格城市;在黄金小巷看一眼卡夫卡待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布拉格,我总算来看过了[愉快]</p> <p class="ql-block">早晨,乘游船游布拉格的伏尔塔瓦河。河右岸是古城,左岸是山地,山上有城堡、皇宫和教堂,桥上依次排列十八座桥梁。布拉格是幸运的,一千年来虽然经历无数次的外敌入侵和战火洗礼,但城市的建筑并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城市仍然保持着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原貌。就河上的桥梁来说,最早的有1357年建成的查理大桥,最近的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前些年整座城市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乘完游船,我们沿着河岸来到古老的查理大桥。桥长520米,宽10米,桥的两侧雕塑着30尊捷克的圣人像。1939年德国的坦克和1968年苏联的坦克均是从这座桥上入侵捷克的,桥梁完好无损,并使用都前几年才仅让游人通过。</p><p class="ql-block"> 查理大桥联接皇宫和古城。从桥的右侧穿过一个大型的修道院,现在是国家图书馆,便是古城广场,广场被两座教堂和市政大楼环绕。广场中央是捷克新教发起人的雕塑,听说后来被天主教皇烧死的。市教大楼上塔钟是捷克著名的景点,十四世纪建成的,每当整点时,就会有十二个圣人旋转出来,同时下面有小人拉钟绳,上面的金鸡会展开翅膀。关于这个楼钟还有个残酷的故事。说是市长为了让这个塔钟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建好塔钟后,便刺瞎了设计师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步行穿到伏尔塔瓦河来到山顶上的皇宫。这里主要是神圣罗马帝国和波希米亚王国国王居住的地方。皇宫的装饰是西班牙风格,现在捷克总统的办公地。皇宫上方捷克国旗升起,表示总统在皇宫内办公,国旗降下,说明总统出访了。皇宫的旁边是一座十四世纪的大教堂,教堂前后修建了600多年,主体是哥特式建筑,塔顶是巴洛式风格的圆顶,时代的痕迹十分明显。</p><p class="ql-block"> 当前,现代化的城市总是千篇一律。可是,要想成为历史名城,要想吸引游客,一定要有古迹,要有历史有故事,这些才是城市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晚上,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听音乐会。</p><p class="ql-block"> 乐队有30人。管乐12人,弦乐1 6人,其中小提琴手就有11个人,鼓手1人,还有就是指挥了。歌手两人,一个女高音,一个男中音。</p><p class="ql-block">节目都是一些我们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歌剧和交响乐。上半场演唱了歌剧《唐璜》和单簧管演奏。女高音的声音绵长的不可思议,突然爆发的高音,似乎要把酒杯震碎一地。单簧管演奏感觉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升起的淡淡薄雾,薄雾又有一点丝滑般的感觉,像袅袅炊烟。音乐太过神奇,我们真的无法用语言能描述清楚。</p><p class="ql-block"> 下半场有我们熟悉的歌剧《我是捕鸟者》,两位歌手模拟小鸟的叫声和亲呢的动作,无论大人小孩都忍悛不禁。还有奥地利的经典曲目《在蓝色的多瑙河上》。</p><p class="ql-block"> 最后是拉德斯基进行曲,在观众们有节奏的掌声中,音乐会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蜿蜒的伏尔塔瓦河环抱着克鲁姆洛夫,这座小城位于捷克西南部的南波亚米亚州。它建于14-17世纪,小城中以城堡为中心,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建筑在几个世纪以来都得以完好保存,在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p><p class="ql-block">我们到得比较早,走在石板铺就的道路上,可以感受到清晨在阳光里刚刚舒醒的小城,它恬淡又放松,而到中午我们将要离开时,小城外已水泄不通,等着进入停车场的车辆已排得望不到头。小城的参观入内实行预约制,停车场的使用时间受预约限制,不能迟到,也不能晚出。</p><p class="ql-block">晚上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观看音乐会演出,因为我是第二次来,兴奋度明显没有初来感受的果果和果果爸爸高[偷笑]</p> <p class="ql-block">从早到晚:从音乐厅到公园,从教堂到博物馆,从大学到购物街,从皇官到小巷……,30度气温的维也纳,满满一整天的city walk,真的是累到眼冒金星[偷笑]。</p><p class="ql-block">场馆里各位导览热情的讲解本应该是丰富知识的一天,我却理解了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们越讲越起劲,我却觉得象填鸭式教学,巴不得快快讲完走人,因为我已顶不住。不是他们讲得不好,而是我真的太累了😓,果果中途还感概:就是这些话多的人会让教材越来越厚[晕][晕][晕]。</p><p class="ql-block">当然我是学渣本渣,果果爸爸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与讲解员互动交流询问,而果果小朋友被我这种妈妈带偏了,在博物馆里不断玩着“找坐位”游戏,很多时候耳机都没带[撇嘴]</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最累的一天,也是知识大爆炸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早上9:30点,我们约了金色大厅的内部参观。大厅的工作人员讲解,本地导游是一位中文地道的犹太人,为我们翻译。参观了金色小厅、金色大厅、和地下六个专业小厅中的玻璃厅。</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金色大厅,我们乘车来到维也纳城市公园。公园里有座著名的小金人雕塑:著名的小提琴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在蓝色的多瑙河河上》的作者,圆舞曲之王。父亲约翰·施特劳斯是圆舞曲之父,其三兄弟都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然后,步行来到格拉本大街,维也纳著名的商业步行街,参观圣史蒂分大教堂。教堂高136米,始建于1147年,原来是罗马式建筑。后遭大火,14世纪时改建成哥德式建筑风格。其最大特点是屋顶贴满菱形彩色琉璃瓦,显得非常漂亮。</p><p class="ql-block"> 中午吃维也纳著名的炸猪排饭。西餐都一样,三件套,一是汤+面包片,二是主菜(一大块排骨+一点酸菜),最后一道是甜品(巧克力蛋糕)。</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沿着50米宽的环城大道,先参观了维也纳大学。大学成立于1365年,是徳语区最古老的大学。现有8万名在校学生,培养了2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学对面有一栋白色公寓,公寓三楼的一间简陋房间是贝多芬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沿着环城大道向前走,不远就是1741年建的城堡剧院,维也纳三大顶级剧院之一。再往前走,来到维也纳市政厅。市政厅是新哥特式建筑,门前的广场上搭建着许多小摊点,像个大型市场。据说现在正在举办维也纳啤酒电影节。市政厅的路对面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p><p class="ql-block"> 继续沿环城大道前行,很快就到了国会大厦。国会大厦是仿希腊式建筑,门前有一座雅典娜雕像,左手权杖代表公正,右手托着胜利女神。</p><p class="ql-block"> 从国会大厦前穿过环城大道来到人民公园,也叫玫瑰公园。是1862年弗朗茨皇帝为茜茜公主建的,当时就对普通百姓开放。公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玫瑰花,建了一座茜茜公主塑像。公园旁的国家美术博物馆是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p><p class="ql-block"> 沿着人民公园的一条绿荫道来到霍夫堡皇宫前的英雄广场。霍夫堡是有着650多年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宫,现是是奥地利总统的办公地,还有许多国际机构,以及奥匈帝国皇家博物馆。我们花了1个多小时入内参观了博物馆,看到新皇登基时穿的三件衣服和披风就有80多斤、戴的皇冠18斤、加上拿的权杖和金苹果的十字架,总的重量有一百多斤,真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呀。博物馆内尽是些以前没看到的皇家珍宝,据说1918年一战失败后,哈布斯堡家族从皇宫内运出了十一火车厢的宝物。</p><p class="ql-block"> 维也纳的环城大道深度游结束后,我们乘了十几分钟的车来到美泉宫,哈布斯堡家族的夏宫。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的冬宫和夏宫才隔几公里的距离。五点钟入内参观,室内布局和法国的凡尔赛宫差不多。入内第一间是长50米的宴会大厅,大厅的侧面有两间中国风的房间。向内走尽是装修奢华的各种风格的敞开式房间。</p><p class="ql-block"> 出美泉宫时快下午六点了,大家还有兴致继续去到市中心著名的格拉本商业大街游玩。晚上九点回到酒店,整个人都散了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