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出生的肖知伶在依然懵懂的童年时代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她17岁那年参加工作,进入当时的宜春地区萍乡县财政局上班。由于长相出众,脑袋机灵,善于交流,被县人民政府统一抽调前往省会担任讲解员。或许是普通话过不了严格意义上的关,也或许是缺乏家庭背景,不到一年时间便返回单位继续工作。也不知当时的县财政局长陈洪抚和粮食局长郜大炎是怎样商议的,她不久后被调入县粮食局,并安排在秘书科做打字员。 工作之中,肖知伶很快了解到粮食系统的一些历史:1949年10月,县粮食局成立。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拨款筹建国营建萍米厂,班产能力15吨。1952年11月,县城及各集镇、农村开始实行粮食计划供应。1953年12月,施行粮食统购统销。1954年4月,全县实行油脂统购统销。1955年1月,全县开始使用全国通用粮票、江西省地方粮票、地方饲料票;3月,全县的食油实行凭证计划供应;9月,全县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对市镇居民口粮,实行按人分等定量,对市镇牲畜饲料用粮,实行分类定量。1957年1月,萍乡镇粮食加工厂建成投产。1959年7月,全县建立24个粮食管理所、4个粮站,实现以人民公社为单位的粮食基层管理体制;这年,粮食(贸易粮)入库5893万公斤、食油入库136万公斤,是高征购的一年。1960年8月,萍乡由县改县级市,成立市粮食局,局机关各股改称课。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的政治要求逐渐严格,组织上对打字员也进行了政审,顺着查出几代直系亲属的情况,可她父亲的“成分”不合格。鉴于打字员有高度保密要求,于是她被挪动岗位,安排在县机关粮店卖米卖油。<br> 上班期间,如花似玉的肖知伶有不少小伙子追求,可碍于她当时的家庭出身,多数打了退堂鼓。此时,同在局里工业科上班的江德明瘦高英俊,眉清目秀,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气质出众,经一位叔叔的介绍,原本互相倾慕的眼神一下子对上了号,两人很快进入恋爱期。<br> 1960年3月,江德明被组织选调进入武汉市粮油工业专科学校学习。由于当时我国处于特殊困难年份,1962年学校为减轻粮食负担,按照上级的要求宣布统一休学,江德明回到单位上班。有了近乎零距离的密切接触,这更加促进了她俩感情的升华。1962年12月30号,她俩领取结婚证。次年,丈夫复学,且于当年6月顺利毕业返萍上班。于是她俩在冬季按照习俗办了婚礼,步入婚姻生活。 肖知伶在机关粮店上班的地点交通便利,很是繁华,马路对面就是当时的萍乡火车站,车来人往的,也热闹。该店担负着县城的粮油供应,任务繁重。她仔细认真,井井有条,长得漂亮,服务态度又好,和蔼可亲,颇受购粮者赞扬,也得到领导高度肯定。 丈夫江德明毕业后回到局机关工作一段时间后,组织决定将他派往当时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的萍乡市粮油加工厂当技术员。听从领导指挥、服从组织安排,是机关干部和职工同志们的普遍意识,大家也不会多加计较,更不会讨价还价,丈夫江德明也不列外,愉快地奔赴新的工作岗位。<br> 萍乡市粮油加工厂的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冬的萍乡镇粮油加工厂,为局属企业,有办公室和财统、生产技术、供销科,设有大米、面粉、糠油、浸出油、饲料、面条、机修等车间。丈夫江德明成为厂生产技术科的一员。<br> 1972年,工厂由升运改为风运,1976年又由风运改为升运,增加了一个组合筛,由8部溜筛代替了单层吊筛,安装了吸尘设备,配置管道,使大米、榨油、饲料配套成龙生产。1984年,工厂投资2万元更新榨油设备,班产量由原来的25公斤提高到45公斤。1985年,国营粮食部门的大米生产力已达74061吨,但除市粮油加工厂靠外地调进一部分稻谷姑且可以维持生产外,全市其余12个加工厂平均只有一个季度的生产量,实际生产为29723吨,设备利用率很低。而在当年全市农村集体以生产大队(村)、生产队(组)为单位也购置了碾米设备,加上部分个体经营户也盲目投资购进碾米机,共计达1297台,造成生产效益低下。1986年,工厂还试制凉米机成功,进一步提高大米的产量和质量。与此同时,工厂还依靠进口小麦解决萍乡面粉销售量大的问题,于1983年投资47675元,新建班产能力1吨的面粉车间。建成后,因计划内原料来源无着落,并未进行正式生产。而至1985年,因无小麦收购,全市都停止了面粉生产。 丈夫江德明办事认真,兢兢业业,钻研技术,为人忠诚,但似乎并不懂得领导意志的重要性,牛脾气上来还有时与领导较劲,也是群众关系搞得好,但与领导的关系却多多少少有些糟糕,自己还长期感悟不到其重要性。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丈夫的所作所为,也逐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肖知伶,两人三观相符,志同道合,堂堂正正做人,不搞歪风邪气,不吹嘘拍马,不拉拉扯扯,逐渐形成整个家庭的为人处事风格。 几年中,他们俩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三朵金花,分别在1964、1965、1970年出生,这给家庭带来了许多的欢乐。正是基因的强大性,三位女儿遗传到她俩的许多优点,长得都很漂亮,楚楚动人,人见人爱。拿着上班工资且又是在粮食系统工作的她俩将家庭生活打理得滋滋有味。虽然当时整个社会的物质条件有限,但她俩给了孩子们全身心的爱,尽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尤其1973年春还乔迁新居,在市粮油加工厂新建的一栋两层计八户家属楼中分得处于一层的2室1厅,全家欢欣雀跃,甚至还使得双方家族中的亲戚们兴高采烈,经常来“参观”。可以说,三位女儿有着父母的精心抚养与呵护,几乎就在甜水里长大,这令乡里乡亲以及粮食系统的同事们羡慕不已。<div> 在“文化革命”期间的那段岁月里,由于肖知伶的家庭“成分”不好,也多少受到一些连累,虽未受到重大的冲击,但在那样的政治环境和氛围中日子过得并不怎么舒坦,甚至还有些压抑,好在一切平平安安。</div> <br> 在西门粮店卖米卖油时,店里有着一条较为规范的流水作业线:确定购量,收钱发牌,到仓库领货。起初,肖知伶什么工种都做,她业务精通,头脑精明,且动手能力强,后来更学得一手好算盘,十足的顶尖操盘手。领导发现其特点,开始让她做粮店核算工作。<br> 市城区粮油购销公司下属十几个粮油食品店,统计报表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工作人员经常出差错,这令单位领导有些头痛,于是想到了她,在年底汇总时将她抽调过来参与其中,获得上下一致好评。这一工作直至1985年4月才有个阶段性了结,原因是市城区粮油购销公司撤销了城区粮管所,将八一、跃进、矿区、北门、南门、丹江、机关、郊区、白源等10个粮油食品店升为单独核算单位,采取报帐制的简易核算方式。 ( 市粮油购销公司进出门口境况依旧,只是挂着老年公寓的招牌) 其实,早在1982年年底,市粮食局就开始借用她,安排她在局粮食购销科工作,压给她的任务就是负责全市口粮统计。那时候,并没有像如今一样使用的是电脑计算,而完全要靠人工打算盘来推算的,数字必须一分一厘对上帐,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可能虚假 (在当时工作的办公室门前, 肖知伶正在讲述往事) 肖知伶是那么地认真、那么地投入、那么地执着,她感恩领导的重任和同志们的信任。每年上半年,尤其是年终的核算工作压着她几乎喘不过气来。我们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当一位责任心十分强且精益求精的人在做好一件事情时,她的工作与生活的状态会是怎样?肖知伶就是如此,在这段时间里她集中精力、排除任何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在工作之中,甚至连家庭尤其是孩子们也顾不及。 (市粮食局早已另外择址建设,当年肖知伶就在这里面上班,只是如今变为了养老公寓) 每每到了年底,市粮食局都必须将下属统计单位的人员召集到某个地方来做报表汇总,包括那时候的城关、湘东、芦溪、上栗四个粮食分局也是统一归属市粮食局直接管理的。因此,统计汇总会一般三、五天,最终是要将统计报表做得分文无差的,而且还要作出分析报告来,如此这般,肖知伶最后才可以松得一口气。 (她原来坐的办公室也成为画面中这位老人的暂居房间) <div> 当然,她在年终还有另外一项重要工作等待完成,那就是参加全省各地市的报表汇总会。这时间段里,她应该是最轻松的,因为每次的报表她都几无差错,可以完美过关。如此也令共同前往参加会议的领导受到表扬,自然是满意和高兴的。也不知是哪一年,科长因公务繁忙,并没有参会,而由她全权代表科长。省里会务组的同志有些失误,竟在她的名字后面加上科长一词,弄得她也哭笑不得。后来,还真不知道是啥时候起,“肖科长”就被叫开了,她自己更是稀里糊涂,心中想:反正就这个活,什么科长不科长的,干就干呗,也没啥了不起的。</div> (当年的市粮食局机关食堂布局基本未变,如今还在使用) 也就在1982年年初,肖知伶所在的市城区粮油购销公司为照顾职工子女,决定有条件地招收部分大集体职工。正好18岁的大女儿有了机会,顺利过关,被招收后分配到西门粮店工作。 <br> 还是在1982年,这年7月萍乡市饲料公司获准成立。丈夫江德明被重用,选去担任总工程师,这是组织的莫大关怀和充分信任,令家人们万分惊喜。1984年8月,公司又经省批准,获得投资233万元,购地16.5亩,新建年产万吨的配合饲料生产车间,两年后竣工试产。公司生产混合饲料及配合饲料,因其喂养的畜禽生长快,饲养周期短、成本低、效果显著,深受用户欢迎,企业效益明显提高。<br> 这段时间里,丈夫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得以再次施展才华,顺心顺意,如浴春风,如鱼得水。更令家人们开心的是,高中毕业在家待业的二女儿也得到组织的关怀,解决了大集体工作编制,安排在公司上班,担当机器操作手。 (丈夫江德明与二女儿在市饲料公司工作时拍照留影) 又值得庆祝的是在1986年年底全家乔迁到市饲料公司新盖的一栋四层职工家属房中,位于第二层且是3房1厅1卫1厨的新居宽敞明亮,住房条件显然得到明显改善,肖知伶的心情说不出有多么舒畅。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融入,全市粮食系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5年4月成立市粮食公司,各基层粮管所(站)均属公司领导,同时成立江西省萍乡粮行,经营粮油议价业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85)1号文件精神,全市从1985年夏粮入库起,取消粮油统购,实行粮油合同定购,对稻谷、小麦、玉米三大品种实行“三七”比例计价,其它粮油品种退出定购范围,实行市场调节。饮料酒、制药、纱工业用粮从4月1日起改为议价供应,并同时停止收购农副产品奖售粮应。1987年11月,中央明确规定合同定购粮食,既是经济合同,又是国家任务,并从本年度起,实行化肥、柴油、预购定金三挂勾政策(每50公斤稻谷供5公斤平价化肥、1公斤平价柴油、发放20%的预购定金)。当年萍乡的粮油食品经营、综合经营利润完成年计划的271%,名列全省榜首。相关政策的调整,自然会冲击到肖知伶的日常核算与统计工作,这期间她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应对市场经济给工作带来的新的挑战,但她能够应对自如。 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各方面的体制和机制正在改革,全市粮食系统必须作出了应变,开始实施多种经营。1980--1989年全市食品生产共耗粮2016万公斤贸易粮,年平均504万公斤;生产总值1055万元,年平均264万元。截至1989年12月,全市粮食系统有粮油食品综合部20个、米制品坊2个、面制品坊27个、糕点坊14个、饮食部18个、餐厅7个、旅社部3个、其它作坊25个,从事粮油食品生产人员400余人,年经营量达5000吨,年利税100万元。已经出嫁成家的大女儿所在单位也成立了当时闻名整个萍乡的“香溪酒楼”。由于酒楼处于八一街繁华地段,地理位置好,客流量大,生意火旺,效益良好,女儿的经济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 此时段的肖知伶明显感觉到社会正在发生深层次变化,省厅也逐年在改变粮油统计工作的相关规程,她手中的工作不得不做出应变。1986年她还被抽调参与了全市粮食企业职工工资理顺工作,截至当年12月30日,在职在册职工计1395人,共增工资21085.9元,人平增资17.5元。 1989年肖知伶还参与了一项中心工作。这年3月1日,经市政府批准,全市办理“农转非”、“农转定”可不分时间差、年龄差,但在办理“农转非”时必须按人头卖足口粮250公斤,食油3公斤;在办理“农转定”时必须卖足口粮260公斤。这是一项政策性强且又利于百姓的惠民政策,部分群众开始不懂,也有些想不开,作为工作人员之一的肖知伶必须有条有理,多费口舌,甚至苦口婆心,做好许多解释工作,用真心换真心,细心操作,热心办理。 1992年,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萍乡粮食系统也进行了改革与开放。部分粮店实行自主经营,也允许个体从事粮食生产与销售。大女儿响应公司号召,在保留基本待遇的前提下,也尝试着开了一年多的粮油店,后来又与他人一起合伙开粮油店,1998年还按政策一次性买断工龄,直至2014年进入社保系统领取退休工资。 1993年下半年,肖知伶被突然通知按女职工50岁办理退休。她心中就纳闷了:自己在局机关上班,肯定是干部身份啊,尽管没有当什么官,也应该是按55岁退休的。经过一番咨询,原来她在机关上班的编制关系一直没有转过来,始终是“以工代干”身份,而且还属于“长期借用人员”,退休后还不能留在市局机关里,安排到安源分局领工资。此刻,已无法形容她的心情,“拿石头去砸天啊”。经过近一个月的申诉和折腾,她最后不得不接受现实,不情愿地在她的退休表格中签下名字。 (这是市粮油购销公司当年的办公场所) 1995年9月,三女儿生下了孩子,肖知伶成为全职保姆,夫妻俩帮带外孙女成了他们接下来三年的中心工作。她回头想一想,大女儿、二女儿生下孩子时,的确因工作繁忙并无暇照顾,心中也有些亏欠。如今退休,为女儿们尽力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她的核心工作。此时丈夫单位效益不佳,企业处于停停打打、半死不活状况,有时甚至还不能正常发放工资。单位领导劝他提前退休,向来脾气倔强的他本着“企业在、阵地在、人就在”的想法,坚持上班,直至1999年11月办理退休手续。在闲暇之时,他自然会伸手帮衬一下妻女,也乐得开心。 在接下来的年份中,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和通知,1998年11月的《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2001年7月的《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2004年5月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2006年5月的《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的管理,实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政企分开,彻底打破吃“大锅饭"的经营机制,加快企业内部改革步伐,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直接补贴粮农,放开购销市场,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秩序,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 其实,早在1998年之前的几年中市饲料公司就已经不太景气。这年,公司按上级的相关政策进行了企业改制,二女儿随即下岗。也在这一年,市粮油购销公司将下属几个粮油食品店的门铺拿出来进行公开拍卖,二女儿夫妻俩咬紧牙关拍下了其中的一间,并在父母姐妹和众亲好友的鼎力支持下,夫妻俩最后东凑西凑交齐了4万余元的拍卖金,紧接着又紧锣密鼓地开起了粮油店,当了店老板。也就从这一年开始,正好帮助三女儿带完孩子的肖知伶便转移战线,着力于扶持二女儿开店。 身手敏捷、体格矫健的她并不屈服于年龄,每天从北边骑自行车到东边大约5公里单程来往,尽心尽意地帮着二女儿打理着店铺,生意总算过得去。一年半之后,二女儿考虑到母亲的辛劳,转而只要求母亲间断地在其前往进货的两小时左右时段里来支持一下。此后,肖知伶也无力于继续扶持。二女儿的粮油店整整开了七年,随后还另外择地开过餐馆。2004年,刚过39岁的二女儿在补交购买一年工龄款的前提下,按照年满40岁可以自行购买社保金的政策办理了相关手续,并于2015年起按月领取退休金。 市饲料公司最终走向了倒闭的结局,不得不将所拥有的土地改变用途性质对外出售,以换得资金来处理全司职工劳动人事关系及相关债务。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将公司地块购买下来,开发成如今的新大陆住宅小区。肖知伶家成了拆迁户,按照拆一补一政策,他们家在该小区换得一套位置同等、楼层同样、面积同等的新房。2002年夏,新房装修完毕,乔迁入住,这显然是大喜事。毕竟时代不同了,人们都在变,肖知伶家也在变。 2024年7月8日,在大女儿的陪同下,肖知伶回到阔别多年的市粮食局老办公楼、市粮油购销公司及机关粮店原址看一看,走访几位多年未曾见面的老朋友家,甚至还回到当年自己居住过十三年之久的原市粮油加工厂家属楼,见到现仍然在该房屋里生活的老朋友。我们共同见证到她当时喜悦的心情和惆怅的伤感。 肖知伶对我们说:老的房屋和物件都还在,四季轮回,一年又一年,过得飞快的,往事沉重呀。如今的日子真是美好,但岁月又不饶人,只让人间悲欢离合,变化无常。<br> 眼前这位两鬓苍苍、手脚利落、言语柔和、精神抖擞的耄耋老人凝望着远方,竟是这么的眼神明亮、这么的淡然自若、这么的乐观坚定。<br><br> 文/摄影:黄薄双;感谢自媒体《品萍乡》版主周金铧老师的协同合作。 ( 2024年7月8日,我们一合影留念) ( 肖知伶与我于2024年7月27日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