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天电视

足迹

<p class="ql-block">今天周末,一大早起来没事干,就打开电视,在几个频道之间跳来跳去。好久没看了。</p> <p class="ql-block">首先是看新闻,听到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制造业蓄势赋能,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韧劲好,动力足;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及其世界意义……这个“稳”字用得好,我听着倍感信心,也感叹汉语的博大精深。另外,感觉里头如果谈增长,有的用同比,有的用环比;如果谈进出口,有的用美元,有的用人民币。没搞懂,统计局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跳到地方台,每个频道都在宣传中老年人的保健品,有治血糖的、治腰椎的、治心脑血管的……都是没副作用,包治百病,不会复发。出镜的那些群众老人和“专家”都这么讲,对症状的描述句句击中要害,服用前后的现身说法,豪情万丈,不是一般演员。并且是轰炸式的,不停重复播放达半个小时,热线电话响个不停,优惠价永远只剩几个名额。我相信中老年人看了都能对号入座,也感觉咱中医比西医厉害多了,那些一百年未攻克的疾病对咱来说是小菜一碟。</p> <p class="ql-block">我再跳其他频道去。下面一行小标题是“民调:越来越多乌克兰人愿以领土换和平”。难道劝和促谈真的成了?我就等着这条消息的播报,原来是凤凰报道说转自参考消息网的报道,说是参考消息综合了俄新社和英国《泰晤士报》网站的报道——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自2023年5月以来,同意为早日结束冲突而“放弃部分领土”的乌克兰人比例增加了两倍——从10%增至32%。我心里想,这家研究所存不存在,在哪儿?真的有这个民意调查?俄新社和英国《泰晤士报》的网站发出来的?参考消息对这两家网站的消息进行综合?凤凰又说是参考消息说的。链条太长,不知他们官媒有没有甄别,咱小民看热闹更没能力甄别,咱就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了。</p> <p class="ql-block">我又跳到另一个频道。这时是谈洞庭湖决口,当然是众志成城抗洪救灾,还请了学者专家做评论。有一位著名、优雅的教授不急不躁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我在国外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到过上百个国家,综合比较还是中国治水最好。首先我们有几千年的与水相生相伴的历史,我们把这项事业叫水利,而西方叫水害,water damage,所以你看啊,一比较优势就出来了,他们思维就是线性简单化。水利,第一个利是靠它我们认识自然、战胜自然,取得了天文水文等自然科学很多方面的领先。第二是形成了哲学上的水利万物的辩证法思维,这个领先西方几千年。泰勒斯的水是万物之源的思想就是受到我们的影响。第三个是,我们的民族靠它形成了凝聚力。每年的洪水一来,整个民族的精气神就来了,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面,可以说感天动地。我的一位欧洲朋友对我说,每当他看到我们团结抗洪的场面,他都想“此生何不入华夏”,当然他的原话不是这样说的,我帮他翻译的,所以你们要有“此生有幸入华夏”的这份幸运感。每一场洪水都比好莱坞大片更具有感召力。表面上看,水淹了一些村庄,有些损失,但是它升起的是一种高尚的集体意识和民族精神,靠着这种精神激励,我们这个大家庭,不管怎么分分合合,就是不散。这是西方人永远看不懂的。所以啊,我现在反倒担心没有水灾了。说句不客气的话,对于欧洲那些诸侯小国,他们都没有这么大的大江大河来形成水灾。个别西方媒体来借机来抹黑我们,就让他摸黑去吧,这里面说不定包含着羡慕嫉妒恨呢。我的美国朋友、一位跨文化研究专家鲍威尔,前几天给我打电话说,他从洞庭湖决口看到了一个大国的风度:从容、镇静,特别是民间不批评、不抱怨,不对已经发生的事去怨天忧人,这就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心理,“你们总能把灾变成利!”。他说的对,这是基于底层的文化结构形成的基础性优势,所以才无往而不利。你看一个西方人都有这样的认识,我们为什么不自信?</p> <p class="ql-block">淳淳教导!我又受了教育。最后看了一部电影,黄轩主演的《来福大酒店》,记住了一句台词——余生遥遥,请多笑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