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下乡四十五周年纪念日(副本)

荷之叶

<p>1975年9月11日早晨,我们20位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在青岛绒布厂门口集合,八点左右,我们爬上了一辆解放牌大卡车,一路颠簸的来到了平度宝落村,从此,我们也拥有了一个时代的名称——知识青年。</p> <p>翻看日历:2020.09.11,时隔四十五年,那个当年曾经洒过青春汗水和泪水的地方现在是啥样子啊?</p><p> 感谢夫君善解我意,驱车载着我寻找一下当年的足迹。</p> <p>现在的高速路非常给力。</p> <p>下了高速,开始走这种乡道,道路两旁绿树成荫。</p> <p>突然被这个路牌给愣住了!西官亭!这不正是我们一九七六年一月份来这里挖河的村子吗?</p><p>嗨!车夫,这里有俺的足迹,请停车!</p> <p>还记得当时最时髦的口号是:平度大地无冬天,地冻三尺照样干!</p><p>寒冬腊月,我们顶着凛冽的寒风,用铁掀镐头刨挖着冰冻三尺的泥土,手上起了泡,脸上绽开了皮…… 官亭河啊!您可曾记得我们流淌在您流域中的汗水和泪水?</p> <p>当年战天斗地的场景换得如今绿树成荫的一道风景线:蝶儿在花丛中起舞,鸟儿在绿树丛中飞翔……</p> <p>感慨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有缘邂逅官亭河,还是拍个照片以做留念吧!</p> <p>再拍个小视频发给我的知友们看看!</p> <p>官亭离我们村大约二十公里,车行十几分钟,瞧,我们已经进村了!</p> <p>村子的原貌已经不复存在,街道布局重新规划,只有这家的木门还有点当年的沧桑感。</p><p>由于已近中午,村子里几乎看不到人,静静的,曾经的知青大院,曾经的学校,曾经的大队部,曾经的鸡鸭猪牛,曾经的水井辘轳……都已荡然无存了!映入眼帘的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境地!</p> <p>在村东头遇到当年第二生产队的贾姓老社员,脑梗引起的行走非常困难,但大脑很清晰,还记得我们知青组的好多知友的名字,还记得我们演的吕剧愚公移山中谁谁扮演愚公、谁谁扮演智叟。我也顺便向他打听了一下我们知青点的遗址。</p> <p>找到了当年我们知青点的位置。</p> <p>村里主要街道栽了好多石榴,我喜欢开的红红火火的石榴花,现在已是硕果累累的季节。</p><p>还是拍个照片吧。</p> <p>这是谁家?看来是跑运输的,房子透露出家境的殷实。</p> <p>1975年9月11日至1977年12月中旬,在宝落村奋斗了两年另三个月,这段刻骨铭心历史已铸就成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让我不畏工作的艰辛,勇于面对生活的苦辣酸甜!</p> <p>在村子里转了一大圈,历史的变迁使得村子旧貌换新颜。然而对于我来说,却连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都没有了。唯有那段美好的回忆抹不掉,忘不了……</p><p>再见,宝落村!</p> <p>一张结算表,真实的记录了我们的那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历史!也就是刚刚走出学校大门就直接跨入广阔天地的这段人生履历,才让我们虽不可言“大有作为”但也没有碌碌而为吧?</p><p>感恩生活!感恩宝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