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之旅2:千年窑火,铸就瓷都传奇

渡度也罢

<p class="ql-block">每一个短暂的瞬间凝眸也可拥有丰腴的回味。</p><p class="ql-block"> —— 题记</p><p class="ql-block">7月20日早晨,稀稀松松,下了几滴滴小雨,千年古镇——景德镇,瞬间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泥土气息,或许是陶土经过岁月的沉淀,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在这芬芳中,最令人陶醉的,便是来自陶窑的古老呼唤。</p> <p class="ql-block">从相关资料中获悉,景德镇的陶窑,多为龙窑,因其形状像一条巨龙蜿蜒曲折而得名。龙窑依山而建,长度可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p><p class="ql-block">一位年轻的陶工跟我们说,陶窑内部温度高达上千度,并且各处的温度也是有些差别的,常人无法靠近。只有在这样的高温下,陶土中的杂质才能被剔除,晶体结构才能得到优化,最终形成了景德镇瓷器特有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临近陶窑,一股热腾腾的火浪扑面而来,仿佛听到陶土在高温中融化时痛得撕心裂肺,也似乎看到即将诞生的陶瓷之欢呼雀跃。</p> <p class="ql-block">我驻足窑口,眺望陶窑内部,陶窑内部深不可测,似乎藏着上千年的秘籍。</p><p class="ql-block">我似乎看见神秘的窑膛里 ,火焰熊熊燃烧,腾腾热浪翻滚而出,一排排匣钵如爱晚亭的秋枫,沉静而热烈地屹立着。</p><p class="ql-block">我心中不禁涌起敬畏之情。这熊熊火焰,既是毁灭的象征,又是重生的希望。在这烈焰的炙烤下,陶土如凤凰涅槃,蜕变成一件件精美玲珑的瓷器,焕发出璀璨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立于斯,我顿时感受到一股泥坯的强劲力量,它超越生死界限,穿透岁月尘埃,浴烈火而新生。</p><p class="ql-block">我眼前幻化出一幅场景:一只只陶坯,以无畏之姿选择了最为壮烈的方式——投身于熊熊烈火之中。火焰肆虐,吞噬了它们的身体,烧焦了它们的身躯,似乎一切将化为乌有。然而,在看似终结的毁灭之中,奇迹发生了。在烈焰炙烤的深处,一件件绚烂辉煌的陶瓷如凤凰振翅而出,闪烁着不灭的光芒。</p><p class="ql-block">此刻,终于明白,陶瓷能成为历史长河中永不陨落的耀眼星辰,是因为它经得住极致的痛苦与考验。</p> <p class="ql-block">在徐家官窑,我们有幸遇见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陶瓷大家。他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他的身体散发出一股瓷器的幽兰之香。</p> <p class="ql-block">老人家说,景德镇陶瓷的烧制,从选材、制坯、施釉到最后的烧制,每一步都必须精准到位,不能有半丝差错,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燃烧的火焰。</p><p class="ql-block">柴窑烧成技艺是最为传统和独特的一种技艺,这种技艺利用原生态的木材作为燃料,需要精心操控,使火焰在窑内形成特定的温度和气氛,这样,才能赋予瓷器以独特的韵味和质感。</p> <p class="ql-block">柴窑烧成技艺的核心在于“一满二烧三熄火”。</p><p class="ql-block">首先是码匣满窑。将制作好的瓷器小心翼翼地码放在匣钵内,再将匣钵一层层地码放在窑内,这一步骤不仅要求瓷器之间的空隙合理,还需要确保整个窑内的空间利用最大化。</p><p class="ql-block">二是投柴烧炼。根据窑内的温度和气氛变化,适时投入木材,调整火焰的大小和方向。</p><p class="ql-block">最后是适时熄火。当瓷器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气氛后,迅速关闭窑门,让瓷器在余温中自然冷却。</p> <p class="ql-block">老人家侃侃而谈,我似懂非懂,只是不停地点着头,心里却在骂着自己:“来景德镇瞻仰陶瓷,却不提前预习功课,现在是云里雾里地干听着,干着急,插不上半句嘴。”</p><p class="ql-block">其实于陶瓷,在今日之前,我只知道也只喜欢青花瓷。</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冒冒失失地问老人家:“那蓝白相映幽情绵长的青花瓷是不是就是这样烧制的啊?”</p><p class="ql-block">老人家笑道:“青花瓷烧制的技艺要更精湛一些,态度也要更严谨一些。在施釉和描绘纹样时,需要运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这样,才能形成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这种花纹如瓷面上生长出来的自然纹路,就有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聆听了老人家的一席话,我才知道景德镇烧陶瓷窑和我们小时候烧红砖完全不一样,窑眼特别锐利机敏,它能精准辨别生手与熟手。</p><p class="ql-block">烧炼一把火,陶工(准确来说是把桩师傅)是千年柴窑的灵魂人物 ,是陶瓷烧制的元帅。</p><p class="ql-block">原来,陶瓷的魅力之所以千年不衰,是因为有匠人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让千锤百炼的瓷器,在烈火中翩翩起舞,最终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离开这座古老的陶窑,我内心波澜起伏。</p><p class="ql-block">今日,我才知道,一色入窑,欲要万彩出窑,就必须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要有“千锤万击出窑口 ,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坚韧不拔、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p><p class="ql-block">当然,我更知道,这座古窑将会再铸陶瓷的传奇和辉煌。而我,也将把这份敬畏、震撼和感动带回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景德镇,了解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从悠远的古窑走出来,我就被这些直插云霄的古老砖瓦结构的烟窗震撼了!</p><p class="ql-block">可以想象,每到开窑节,即烟窗的盛大节日,一股股白色的烟雾从烟窗中缓缓升腾,弥漫在空气中,蓝天、白云、旭日为景德镇陶瓷的烧制,呐喊助威,激情演奏一场盛大乐焰。</p><p class="ql-block">难怪,有人看到景德镇巍峨挺立的烟窗写道:“俯视全境如焚火,三千炉灶一齐熏。充满天际如浓雾,喷烟不断转如轮。苍黄光彩凝画笔,朵朵化去作红云。”</p><p class="ql-block">请问,此等壮观,人间有几回可见?</p> <p class="ql-block">据陶工说,烟窗作为烧制环节的重要一环,其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都直接影响到陶瓷的成品质量。</p><p class="ql-block">在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中,有一种名为“青花”的技法,它以蓝色的花纹装饰瓷器,清新雅致、别具一格。而这些蓝色的花纹,正是通过烟窗中的炉火与空气反应产生的。可以说,是烟窗赋予了青花瓷独特的魅力与韵味。</p> <p class="ql-block">这些烟窗,历经时间与烈焰的淬炼,依然坚忍地挺立在大地上,我仰视烟窗,遥见烟雾锁古窑,千峰翠色融烟火,万缕轻烟绕碧空。陶土软,匠心工,瓷光如玉映霞红。烟窗遥指云霞外,似见仙人在炼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烟窗的灵魂,她不怕炙烤,不怕沉寂,以最诚挚的爱,无声地雕刻着改变着陶坯 ,成就着景德镇陶瓷的万紫千红。</p> <p class="ql-block">可以这样说,烟窗是陶瓷的语言,能跨越言语的界限,唤醒我们最美好的情感;更是景德镇陶瓷辉煌绚烂的幕后英雄,它不仅是烧制陶瓷的必备设施,更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景德镇的烟窗,无论世代更替,无论沧海桑田,它们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子孙,见证着陶瓷的过去与现在,寄托着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朋友,在这个急功近利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你不妨放慢脚步,到景德镇的街头巷尾,走走,遛遛 ,在这里,或许你可找到深沉的玫瑰,隐秘的天使;或许可以寻到一种宁静与平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当然,你也可以静静感受从古窑中锤炼的铮铮傲骨,烟窗中飘出的淡淡烟香;亦可见从炎火中从容走出的紫火焰红三阳开泰釉里红乌金釉铁锈花象牙黄孔雀……</p><p class="ql-block">也可观独具景德镇风味的记忆:燃烧的晚霞、飞翔的凤凰、奔月的嫦娥、弹琴的贵妃、绽放的牡丹、盛开的紫荆……</p><p class="ql-block">熠熠光华中总有一处可安顿你的灵魂 ,让你在忙碌焦虑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