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阿光去旅行】穷游山西(1)——太原(2024.7.17-7.18)

三平园主

自从母亲2019年患阿尔兹海默症后,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旅行了。以前和阿光几乎每个月1-2次外出徒步爬山,每个寒暑假都有几次长达一周以上的旅行。现在母亲在老年病房里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我也就有了时间可以外出旅行了。<div>  当我得知阿光要一个人去山西旅行时,我果断地要求和他搭伴同行,他也特地改签推迟了已预订的火车票,并帮我购买了车票,于是便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山西之旅。</div> <p class="ql-block">  有句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古建看山西。山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众多文化古迹、自然风光非常丰富的的省市。</p><p class="ql-block"> 我们第一站到山西的省会城市——太原。太原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战略重城。太原古称龙城,王昌龄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说的就是此地。太原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边塞之城,经常与游牧民族处于争战状态,因此较少有朝代作为都城。春秋末期三家分晋,赵简子曾将都城设在太原,后代赵王又将都城迁到了邯郸。汉文帝被封到代国,太原是他的龙兴之地。唐高祖李渊起兵于太原,因此也是唐朝的龙兴之所。后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以太原为基,统一了北方。后汉刘知远占太原之利,建立后汉政权,而其弟刘崇困守于太原保存了后汉政权。宋太宗赵匡义封为晋王,灭后汉于太原,此后太原的历史地位逐渐衰落。而到了清朝,满蒙统治,使山西由边塞之地变为腹地,历史地位更是下降,直到清末晋商的崛起,富甲天下,富可敌国。因此,太原虽不是古都,但它的历史地位始终不容小觑。</p> 早上一到太原,游览的第一站阿光选为永祚寺,当地人俗称为双塔寺,现建立了双塔寺公园。永祚寺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占地面积130余亩,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晋阳奇观"凌霄双塔"是目前全国现存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善、塔身最高的一组,堪称我国"双塔之最"。<div>  永祚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99年,即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当时名为永明寺。这座寺庙在1608年,即万历三十六年由五台山的高僧妙峰(福登)和尚按照朝廷的命令扩建,更名为永祚寺。清朝初期,它进一步扩建,包括山门、禅堂和殿宇,形成了一个小型的佛教活动场所。</div> 永祚寺的二门是寺院早期的山门,建造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面阔一间,1988年又增建耳房两间,门额上"祗园胜境"牌匾由清康熙十五年到二十一年间任阳曲县知县的戴梦熊所題。门口有一对石狮与众不同,笑口常开憨态可掬,笑迎着八方来客。 永祚寺三门为民国时期所建,面阔一间,门额书"永祚禅林",并悬有当代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张领先生撰写的"风藻无穹帖爱宝贤花爱紫,因缘有会寺求永祚塔求双"楹联,楹联将永祚寺的无梁建筑、砖雕艺术、碑碣石刻、明代牡丹融入其中,并愿有缘相会,永远平安。<div>  寺内的无梁殿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完全由砖仿木无梁建筑组成的寺院。虽是砖石无梁殿,却处处藏匿着属于木构的风韵,它是一座双层的建筑,不用一木,全为砖砌,形似于木而工精于木,为研究明代无梁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每一处都无不让人惊叹。下层为大雄宝殿,上层为三圣阁,殿内光线昏暗,都供有佛像,但已无香火。<div>  寺内栽有牡丹6000多株,尚有古牡丹——"紫霞仙",介绍说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明代牡丹和最古老的寺院牡丹,可谓"太原百草群芳之首"。</div><div> 但作为奉贤人肯定不同意这“唯一”的说法,因为据《邬桥志》《邬桥续志》等史料记载,上海市奉贤区邬桥社区有一棵明代古牡丹“粉妆楼”,这棵古牡丹是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升任南京礼部尚书之年,赠予同窗好友邬桥名士金学文的礼物,400年来,金家子孙历经22代共同守护着这棵牡丹,现在也成为了邬桥社区的一张名片。</div></div> 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是以傅霖为首的缙绅学士为补辅太原"文运"不足而建造的风水塔。文峰塔高54.76米,13层,平面八角形,为典型的楼阁式空心砖塔。文峰塔塔身轮廓呈直线形,没有明显收分,塔身用一色青砖研磨对缝砌成,工艺精湛,古朴素雅。 宣文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由晋穆王朱敏淳特邀护国禅师、五台山高僧妙峰法师扩建而成。宣文塔高54.78米,13层,平面八角形,塔刹为铜铁制宝瓶顶,为典型的楼阁式空心砖塔。宣文塔塔身轮廓呈流线形,七层以上有明显收分,同时有琉璃剪边做装饰,雄伟壮丽。塔底层开辟塔门,塔内有阶梯,可盘旋而上。 遥望二塔,高度相当,风格协调,古韵幽幽;近观二塔,方见其各有精妙——东南塔为素砖砌体,塔上雕刻清素,塔身收分很小,直径相同,故而挺拔壮美;西北塔为琉璃剪边,雕刻精细华丽,塔身收分明显,外形秀丽俊朗。 宣文塔后有一座阁楼,里面是傅霖、傅山祖孙及傅氏家族在当地进行文化教育和为当地建设作出贡献的图文介绍展览馆。 寺内还有一座宝贤堂,里面存放了许多珍贵的碑刻文物,其中明代《宝贤堂集古法帖》刻石最为珍贵,是迄今为止全国保留原石最为完整的一部大型藩府刻帖。 法帖上迄上古仓颉,下至明代张弼,跨越数千年,荟萃了128位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风貌。<div><div>  永祚寺的双塔、建筑、墨宝、牡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赋予了这座百年古刹神奇的魅力,使其成为了一座集人文情结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太原地标建筑。但唯一遗憾的是寺内佛像尚存,但已无香火,永祚寺应该恢复寺庙的功能,继续香火传承。</div></div> 游览太原的第二站为督军府,据史书记载该旧址原为晋文公重耳庙,北宋初年曾为潘美帅府,历代山西巡抚的衙门均设在此。民国五年(1916年),各省军务长官改称为督军,阎锡山任督军,因此称督军府。<br> 山西督军府旧址占地面积35110平方米,主要由门楼、前院楼房、渊谊堂、小自省堂、梅山和玉堂春组成,是中国保存下来较完整的督军府旧址之一。内存有清、民国年间石碑5通、碣1方。<div>  督军府仪门上方是民国时期的省主席赵戴文手书“鑑往惕来”四个大字,门前柱上有一对联为孙中山手书:“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br></div> 山西督军府旧址一直是山西政治中心,2017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搬迁,太原市组织实施综合整治配套工程,官方拆除与历史风貌不相协调的6处现代建筑,修缮南大门、渊谊堂、自省堂等历史建筑11处,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修建仿古建筑6处,建设晋商博物院。渊谊堂上则高悬着“天下晋商”的巨幅匾额。 <p class="ql-block">  改建晋商博物院的设想,一度引发众议,认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府衙,与晋商并无瓜葛,况且当时在迎泽公园已有一处晋商博物馆。相关部门反复研究,几度更名,从山西历史人文博物馆、山西府衙博物馆,最后还是定为晋商博物院,只是将其中的十号楼作为“山西抗战”博物馆。后来,又在大门入口处加挂了“督军府旧址”的牌子。</p><p class="ql-block">  确实这里不适合当作博物院,一是这里本来是政府机关的办公场所,是由一个个办公室组成的,一个房间一个内容的展览,展览面积小,内容不丰富,展览的主题也分散过多;二是名为晋商博物院,但内容从上古到今涵盖了山西的历史,更像是一个大杂烩;三是展览的文物大都是仿制品,缺乏吸引力。</p> 御书楼就是珍藏皇帝御批及重要文书档案的场所,据说康熙巡行山西时,留下大量御书诗词。解放后,御书楼成为省府图书资料室。可惜的是,在革文化命的大运动中被拆除,所有图书资料全部失落。如今的御书楼及院落,是依据文献记载复建的,收藏有万余册古籍善本和名家手迹。 “自省堂”是一个会议厅,这里是督军府决策军政大事的所在,里边的几十张八仙桌也是大宴宾朋的场所。“自省堂”三个字是由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写的。 被称为晋商博物院,当然晋商是主角了,说到晋商,不能不说晋中的票号。四号楼的“汇通天下”展厅陈列着沈思孝、谢肇墆、纪昀、龚自珍、梁启超等人论述晋商的“晋商论语”,“山西号称海内最富”,“非数十万不称富”等等。另一侧的“晋商标记”则记录了晋商发展史的若干重大事件。1823年(清道光3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平遥日升昌创立,被称为中国金融的“鼻祖”。日升昌先后在北京、上海、汉口、天津、济南、开封、南京等地设立分号四十多处,几乎覆盖整个中国。楼内有日升昌的开创者、第一任掌柜雷履泰的塑像。 督军府的后面是梅山,是张之洞当山西巡抚时在原来堆煤的地方改建的,以喻前低后高,做官要有靠山。山上建了一座哥特式尖塔钟楼,高耸入云,是太原市重要地标。 督军府的东花园据称是阎锡山的私人花园,目前尚未开放。西花园也是值得观赏的景点,由三个水塘组成,这里台榭遍布,曲水流觞。令人瞩目的还有众多亭子上镌刻的匾额和楹联,不乏名家手笔,诸如张廷玉、郑板桥、纪晓岚、康有为、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贾景德等等。 太原的第三个景点是纯阳宫,纯阳宫又称吕祖庙,占地约1万平方米。原为供奉道教中的“神仙”——唐代道士吕洞宾修建的,纯阳宫“纯阳”二字,为洞宾之号,因供奉吕洞宾而得名。太原纯阳宫是一座集庙宇、园林风格为一体的五进院落,院内亭台楼阁。门前有四柱三楼木牌坊,造型、色彩均有特色。太原纯阳宫是道教建筑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优秀范例,具有鲜明的道教建筑特色,为研究中国道教建筑道教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走进大门,就见前方有一块牌楼,牌楼上写着“吕天仙祠”。相传吕洞宾是山西芮城人,因此在山西有三大纯阳宫,“北宫”是大同纯阳宫,“南宫”是芮城永乐宫,“中宫”就是这里太原纯阳宫了。 进了纯阳宫,大门的左侧就是碑廊,碑廊里有石碑,也有石像,本来想先进去后,等出来时再细看,可是阿光对这个纯阳宫好像不太感兴趣,进去不久就出来了,我也不好意思让他在外面久等,最后到这里匆匆拍了张照片也出来了。 大门的右侧有一座假山,山上有一座亭子,里面供着关羽骑马挎刀的铜像。 进入第一进院子,院门前有一对石狮子,拱门上有繁体书写的“道德之门”。 第二进院落有一个敞开的过廊,正中有一尊弥勒佛像。 左右有两头瑞兽,一头铜狮,一头铜象,背上都有一托盘,上面原来是有佛像吗? 第三进院落的中央就是纯阳宫主殿——吕祖殿,单檐歇山顶,檐下无斗拱,造型庄重。殿前有两只石狮子。 吕祖殿之后是一座造型别致的二层楼阁,砖石结构,两侧由碎石承托出门洞。二层房檐下悬挂一横匾,上书“瀛州妙境”,之下一行大字为“山西皈一道院”。这个门洞叫做虚无洞,里面就是“别有洞天”。 洞有一对铜狮,造型比较独特,特别是两狮的嘴巴扁平方形,从没见过这么奇特造型的狮子,失去了狮子的威严,不是是何寓意。 穿洞而过就是第四进“九宫八卦院”,整个院落布局按照道家的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方位建造,再加上中间的回廊亭形成“九宫建制” 。院落底层八面均有砖券窑洞,俗称“九窑十八洞”,体现了道家对“洞天”“福地”的追求。这个院子具有鲜明的道教建筑特色,也是整个纯阳宫的精华所在,布局十分精妙。<div>  中间的这个回廊亭,又称八角攒尖亭。回廊亭为二层建筑,一层是平面方形建筑,二层是平面扇形八角攒尖亭,名曰“方形三间两层亭”,这种建筑造型很少见。</div> 楼下的九宫,每角、每面、八个方位都开辟砖券窑洞,长春洞、永沃洞、灵宝洞……洞内供奉不同神仙,故又被称为“九窑十八洞”。 第五进院子中央的“巍阁”,拱门上有“潜真洞”三字,门口有一对铜狮,是宫内的最高建筑,集洞、楼、阁一体。<div>  纯阳宫看似不大,其实很有看头,我们时间有限,只是粗略地走马观花,没有细细品味,如果要了解中国道教文化,纯阳宫绝对是值得一观的地方,里面的石碑和雕像也值得花时间细细研究一番。</div> 太原的第四站游览文庙,太原文庙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明代重修并扩建。清光绪七年(1881年),太原文庙毁于汾水泛滥。文庙被水冲圯后,府城缙绅、学士,无不为之大惧,以为天降凶示于文人,水退之日,遂集聚府衙请求太原知府出面重建。太原知府把府城众文士的联名书上呈山西巡抚张之洞,请巡抚大人定夺。清光绪八年(1882年),时任山西巡抚张之洞倡议,在烧毁了的崇善寺废墟上重建太原文庙。移地重建的太原文庙,即现存的太原文庙。因此,文庙的这个牌楼不在中轴线上,而是右侧的门前。 太原文庙为祭祀孔子的场所,太原文庙严格按照孔庙建制修建,是国内存量极少的省府文庙之一,是山西境内布局完整规模较大的文庙,也是太原市区内最大的文庙。太原文庙,占地面积3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现中轴线基本保留了太原文庙原有建筑格局,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六角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庑和崇圣祠,前后四进院落式布局。<div>  太原文庙的三座棂星门间墙上镶有4个绿琉璃团龙,两旁的两只铁狮子为明代遗存。。</div> 进入棂星门,在门廊右侧随意摆放着两块碑和两座石像,两座石像一高一低,体态轻盈,线条流畅,不知是什么时代的作品。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太原文庙易名为“山西省民众教育馆”。在这一期间,供奉孔子的大成殿,改作“古代礼物乐器陈列室”;大成门,改成“礼堂讲演厅”。其它殿宇或为阅览室,或为书库,或为其它活动室和陈列室。<div>  1998年,山西省文物局等部门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对太原文庙进行修复,因此,太原文庙看起来颇新。</div> 前院内有一半月形水池为“泮池”,池上跨一“泮桥”,看上去颇新,像是现代翻修过的。过去秀才新入学时,都要在当地官员带领下,登泮桥跨泮池,穿过大成门进入大成殿祭拜孔子,然后到儒学署拜见教官,这个仪式被称为“入泮”或者“游泮”,即进入孔学大门。 桥前的在莲花座上的铁狮像是明代的旧物,造型古朴独特,狮子在莲花座上还是第一次见。 道旁还有一只大钟和缸,看起来也有些年代了,不知是不是旧物。 太原文庙过了大成门为第二进院。院内正面的大成殿是太原文庙的中心建筑,殿内曾供孔子及其四配十二哲木主神位,也有说是塑像, 但现在塑像和牌位都已无存。 太原文庙崇圣祠是在第三进院落(后院)中,是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所组成的一个独立的院落建筑,崇圣祠是供奉孔子先人的地方。 第二天我们游览太原最主要的景点晋祠,也是我们太原打卡的第五个景点。<div>  知道山西有晋祠是因为读初中时的语文课本里收录了梁衡的散文《晋祠》,在四十年之后,终于跟着阿光来到了晋祠。但现在的晋祠环境早已与梁衡写作时大不同,晋祠的外围扩建了一个唐园。</div><div>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对晋祠进行了扩建。门匾的“晋祠”两字也是取自唐太宗李世民的手书,一副对联“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也是出自李世民之文。</div> 唐园是一座免费的公园,门口的匾上书“唐宗遗风”四字。 进入唐园大门是一组李世民和他的谋臣和武将的雕塑群,拿鞭的武将应该是尉迟恭了。 雕塑群的对面一座飞龙阁,飞檐翘角的三层楼阁,很有气派。 道路旁发现了一座新的碑墙,梁衡的散文《晋祠》镌刻其上。 晋祠地势开阔,背靠悬瓮山,山上有道观,体力好还可爬山游览道观。 西周时,年幼的成王姬诵即位,一日与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随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叶,剪成玉圭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天子无戏言,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山西作了诸侯。《史记》称此为“剪桐封弟”。姬虞后来兴修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人们缅怀姬虞的功绩,便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进入晋祠开始收费。 进入晋祠大门,首先看到的建筑是三晋名泉殿,其外形像美术片《大闹天宫》里孙悟空变形的那座小庙,因此,此处也成了网红打卡地。 殿后是一座水镜台,虽是一座戏台,却是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是重檐歇山顶,台周围有疏朗的走廊。此台造型雄奇,雕刻彩绘精细。 对越坊前有一座金人台,也称为莲花台,是一个方形的砖石结构平台。金人台中央建有一座‌明代琉璃小阁,四角各立有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故称金人台。这些铁人最初铸造于‌宋朝,用于镇水护祠,历经近900年的风霜雨雪,至今仍然明亮不锈,生动地反映了宋代冶炼和铸造技术的高度水平。‌特别是西南角的铁人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其造型比例适当,保存完整,威武雄健,展现了宋代武士的英武气魄。而西北角的金人缺失,是民国时期按原样铸造后补上去的。 金人台后是一座木制结构的“对越坊”,“对越”坊,属功德坊,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相传对越坊是明万历年间太原县举人高应元出资修建。 坊顶檐下斗拱密致,纵横交叉,整个造型玲珑剔透,华丽典雅,做工之精巧看这密布的斗拱就知道了。 对越坊后面是晋祠的献殿,是一种殿和亭结合的建筑,四周无墙便于通风,是摆放祭祀食品的地方,四面通风使食品不易腐坏,有天然的冰箱之说。晋祠的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据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p class="ql-block">  这个“献殿”匾和圣母殿的“显昭济圣母”匾以及“难老泉”匾,被称为晋祠三大名匾。</p> 但据樑上的文字,1955年用原料照原样翻修过。 献殿的左右两边是钟鼓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左为钟楼,右为鼓楼。钟鼓是古代报时的工具、祭祀的法器。《晋祠志》载,晋祠每晚要由守庙祠官于钟楼撞钟,称为定夜钟。撞钟方法独特,为48次,方法是"紧击七,缓击八,如是各三度,末后击三声"。 献殿右边的鼓楼。 梁衡先生在《晋祠》一文中把晋祠的水也作为一绝,晋祠的水大都是地下的暗泉,难以探测源头,水尤为清彻。有水便有与水有关的建筑,最富盛名的便是鱼沼飞梁。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 古人以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因此为鱼沼;沼内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枕梁,承托着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div>  鱼沼飞梁为 宋代建筑,造型奇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十字型桥梁建筑,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梁思成先生称之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现代人称之为最早的立交桥。但现在看起来颇新,似是近代翻修过的建筑。 </div> <p class="ql-block">  晋祠最主要的建筑是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一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最主要的看点一是气势宏伟的大殿,二是八根柱子上的八条盘龙,三是众多的牌匾。当年梁思成先生到山西调查古建筑,开始晋祠并不在调查之列,后乘长途汽车路过晋祠,看见一座飞檐翘角的建筑从丛林中突兀而出,当即下车到晋祠进行调查,从而发现了独特的晋祠。 </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殿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的“柱升起”、“柱侧角”,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因此,圣母殿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p> “显灵昭济圣母”匾额位于圣母殿前廊明间上方,长4.2米 宽3米,《宋会要》载:“熙宁十年(1077)封‘昭济圣母’,政和元年(1111)加封‘显灵昭济圣母。’”立匾加饰白云朵式花边,显系北宋流行纹饰。 前廊中的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在古代天子、王为九条龙,圣母殿作为王后的主殿,所以有八条盘龙。 它们怒目利爪,一派生机,虽有千年,仍鳞片层层,须发根根,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其木质之好,工艺之精。 这些木雕盘龙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 柱上的盘龙确实生动栩栩如生,加上柱头漂亮的斗拱和梁上的众多牌匾,足够让你流连忘返,惊叹历经千年的风雨,还能看到宋代的实物真是一件幸事。 但也经不住岁月的侵蚀,盘龙的细小部分已经风化缺损,这条盘龙的四爪断了两爪,形似在向人们伸出两指作出“耶”的手势,因此反倒成为网红,被称为“比耶龙”。 在大殿前廊有两座将军站塑,戎装铠甲,威严雄健,相传北有方弼,南有方相,他们是周武王的护卫。 <p class="ql-block">  晋祠圣母殿的彩塑是我国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殿内有主像一尊,圣母邑姜身穿蟒袍,霞帔珠璎,凝神端坐于凤椅之上,表现出统治者的尊贵与奢华。四周环立侍从42尊,其中宦官5尊,着男服的女官4尊,侍女33尊。</p> 这是站圣母两边的侍女,应该是贴身服侍的侍女,相比其他站得比较远的地位要高些。 这两尊宦官也是地位较高的,不仅在圣母的正前方,还站在两座轿中,但不知他们是宦官,还是身着男服的女官呢。 <p class="ql-block">  在所有雕塑中最为珍贵,最有吸引力的还要数三十尊侍女像。她们各有专职,身份、性格无一雷同,举手投足,顾盼生姿,世态人情,丝毫毕现。她们神采各异,虽然身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失去了光彩,但那是岁月的留痕;她们虽然地位低下,站立在大殿的两侧,不为人所注目,但她们的神采绝不输于雍容华贵,神色呆板的圣母。</p> 圣母殿的北侧回廊里竖立着几块石碑,但时间所限,没来及去细看。 在圣母殿北侧有一座苗裔堂,俗称奶奶庙、子孙殿。创建年代不详,元致和元年(1328)重建,明正德六年(1511)重修。 苗裔堂里有神像七尊,中间是子孙圣母,旁边是培胎娘娘、癍疹娘娘、送生娘娘等,分工很明确。 苗裔堂里左右两边侍从的彩塑也很精彩,他们衣着鲜艳,神态各异,明代的塑像当然要比圣母殿里宋代的塑像色彩鲜亮。 在殿前靠近窗口的地方左右各有一尊人物塑像,不知是何人物,手里捧的也不知是何物。 晋祠里的树也是一绝,每棵树都很有年代感,动不动都要上百年,这两棵在鱼沼飞梁前的侧柏已有500多年的高龄了。 在两棵侧柏下有一对铁铸的狮子,不知是什么年代铸造的。 梁衡的《晋祠》一文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他对圣母殿左前方的一棵侧柏的描写“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像一股烟,像垂下了一根绳,这么具有丰富想象的描写,令我四十年不忘,全文也只记得这一句,这次我先去找这一棵,想看一看这到底是一棵怎么样的树啊! 然而晋祠里最富盛名的是苗裔堂前的这棵周柏,据传西周时期所种已有3000多年的树龄,这棵侧卧的是龙柏,据说在它西面还有一棵凤柏,凤柏枯死,这棵龙柏向凤柏的方向倾斜。 在这棵龙柏即将倾倒之时,即将碰到圣母殿的屋角时,长出了一棵唐槐将它支撑住,既撑住了龙柏,又护住了圣母殿,因此称它为情义之树。 在鱼梁飞沼北侧的这棵槐树高大挺拔,也已有500多年的高龄了。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两侧各有一座亭,亭中各有一眼泉井,左为“难老泉”,右为“善利泉”,而“难老泉”前人群簇拥,而“善利泉”少有人观,概人皆想不老吧!亭柱上有一副对联:天地同源,昼夜不舍。</p><p class="ql-block"> 难老泉被称晋祠三绝之三。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想想千年光阴之后,我们与李白在此重逢,不也是美事一件么。</p><p class="ql-block"> 晋祠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p> 难老泉前有一条小溪,溪中有一座船形基座,座上有座翘檐的小亭。 难老泉前的小溪里,一挂细泉从龙嘴里垂下,泉下却立了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那水正注在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却总不能满碗。小和尚身上长满了苔藓,像似穿着一件绿色的袈裟,而脑门却被水流冲涮着特别洁净,露出了白白的脑门,显出了汉白玉的材质。这溪水的环境,已与梁衡文中所描写的已大不同了,毕竟已过了四十多年,晋祠经过了多次的整修。 右侧的善利泉俗称北海眼,为晋水第三源泉。"善利"取自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利泉亭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明嘉靖年间(1522-1566)重建,亭为八角攒尖顶,斗拱昂嘴虽已改为明代手法,但间架结构保留北齐风格。与难老泉亭南北对峙,为圣母殿左右翼。 苗裔堂北侧长长的台阶上面的平台上有一座朝阳洞,殿内供奉的是吕洞宾。平台上一个上面又有几处建筑和人文景点。 朝阳洞旁有一个云陶洞,又名朝阳别一洞,原洞深邃,连通悬瓮山,相传为古代躲避兵乱的处所。因年久堵塞,现洞深约30余米,洞高数米,伸向西北。洞内凿一浅穴,筑有卧榻,乃清初傳山隐居处。洞中有傅山手书"云阿",取自唐代崔曙"三晋云山皆北向,陶然共醉菊花杯"名句。傅山常在此煮茶款待宾客,故又名茶烟洞,"石洞茶烟"为晋祠内八景之一。 上面还有吕祖阁、读书台、三台阁等建筑。吕祖阁又称顾亭,创建年代不详。正殿三间,奉吕洞宾神像,左右配有耳房。 读书台又称伴桐亭,创建年代不详,原在悬瓮山上,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重建,相传为北齐宰相杨偣少时时读书的之处。三台阁清光绪初晋同住持续昙创建。三台指天上的三台六星,寓意此阁巍峻。 晋祠另一处重要建筑为唐叔虞祠了,处于晋祠中轴线的北侧。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现祠堂是经元、明、清三代翻修扩建而来, 唐叔虞祠过殿内左右各有六位乐伎像,系元代作品,为研究元代乐器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唐叔虞祠在《水经注》《魏书》《史记·晋世家》等史籍中都有记载。现存的建筑不在古籍所记载的位置,原建筑毁于何时,无从可考。现存唐叔虞祠大殿为元至元四年(1267)创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虽经明、清屡次重修,但从结构和材料看,仍保留了元代风格,殿内塑像均为明代作品。 唐叔虞祠大殿神龛内塑有唐叔虞像,端坐正中,身穿蟒袍,手执玉圭,神采奕奕,相貌堂堂,虽为明、清后世重装,仍保留了元代塑像的特征。其神龛前两柱上各盘绕泥塑蟠龙一条,活灵活现,张牙舞爪,形态生动,粗壮有力,气势凶猛,有腾云驾雾之势。<div>  晋祠先有唐叔虞祠,原是晋祠的主神,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宋仁宗赵祯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主神也就变为其母邑姜,唐叔虞也成为陪祠。据有专家考证,这个圣母其实是隐喻当时垂帘听政的太后刘娥,刘娥的出生地就在太原,建圣母殿是为讨好她,以示孝道。</div> 神龛内左右各有一侍童。 神台下文臣武将相对而立,人物神态表情生动,衣冠鲜亮,人物造型艺术甚至高于正中的唐叔虞像。 大殿前廊下东西两侧各立大碑一通:东为元至元四年(1267)《重修汾东王庙记》碑,西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修唐叔虞祠记》碑。大殿廊柱上对联:“悬瓮庆灵长锡兹难老;分圭遗厚泽惠我无疆。” 在唐叔虞祠的前面,还有一座东岳祠又名泰山庙,俗称阎王殿。坐北向南,东邻文昌宫,西连昊天神祠。创建年代不详,明隆庆元年重修。我们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进去游览。 从晋祠出来,我们直奔太原高铁站,乘坐高铁前往大同。阿光游程安排得很紧凑,跟着阿光游,我根本不用动脑,旅行线路、住宿、吃喝都安排的妥妥的,我做个快乐的跟屁虫就行。我们还在督军府旁边的杏花堂和太原最热闹的钟楼街上的老太原菜馆,品尝了太原的美食。匆匆太原两日行,不虚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