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知识类的资料,复制于此。有需要尤其是我自己方便随时查看。</p> <p class="ql-block">在我国古代,九是一个虚数,通常代表“多”的意思。故此虽有龙生九子的说法,但龙的孩子远不止九个,下面我们就来对网传的龙子们进行一次大盘点。</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一·囚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囚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长子。囚牛形象为龙首蛇身,由龙和水牛所生。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治世余闻》有云:“囚牛,龙种,性好音乐。”</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二·睚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睚眦,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第二子,睚眦形象为龙首豺身,由龙和豺所生。古代史书记载其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而且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三·嘲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嘲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第三子,由龙和飞鸟所生。嘲风平生好险又好望,常以其形状作为殿角的装饰。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形象。在中国民俗中,龙三子嘲风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在宫殿安置嘲风,也会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四·蒲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蒲牢,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第四子。其形状像龙但比龙小,由龙和蛤蟆所生。蒲牢好音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据说蒲牢居住在海边,最害怕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报据其这个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木杵做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不断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五·狻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狻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第五子。狻猊形似狮子,由龙和母狮所生。其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佛座和香炉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在汉代由印度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六·赑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赑屃,又名霸下、龙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第六子。霸下形为龙首龟身,由龙和龟所生。平生好负重,碑座下龟趺是其遗像。上古时代霸下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也为治水做出重要贡献。洪水治服后,大禹担心霸下又撒野,便搬来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的功迹,叫它驮着,使它不能随便行走。</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七·狴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狴犴,又名宪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第七子。狴犴形似虎,由龙和老虎所生。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虎头形装饰便是其遗像。《龙经》有云:“狴犴好讼,亦曰宪章。”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伏在官衙大堂两侧。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八·负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负屃,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第八子。由龙和青龙所生,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我国碑碣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绝。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去衬托这些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九·螭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螭吻,又名鸱尾、鸱吻,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第九子。形象为龙首鱼身,由龙和鱼所生。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太平御览》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十·饕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饕餮,又名老饕、狍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饕餮形似狼,好饮食,由龙和羊所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饕餮最大特点就是能吃,甚至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十一·蚣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蚣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蚣蝮由龙和鳄鱼所生,其天生好水,又名避水兽,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蚣蝮寓意四方平安之意,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蚣蝮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也有传说蚣蝮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十二·椒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椒图,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其形状像螺蚌,由龙和蚌所生。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在门板上。椒图遇到外敌总是将壳口闭紧,人们将它用在门上,除取紧闭之意,以求平安外,还因其性好僻静,忠于职守,故常被饰为大门上的铁环兽或挡门的石鼓,让其照顾一家一户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十三·貔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貔貅,别称天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貔貅由龙和虎豹所生,其龙头、马身、麟脚,形似狮子,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貔貅被认为是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传说貔貅除了开运、辟邪、招财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十四·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由龙和狗所生,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的望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据传说,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望天吼。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最顶端的承露盘上蹲立着神兽也是望天吼。它正对着紫禁城,称为“望君出”,外侧的石犼面向南方,称为“望君归”,被人视为吉利祥瑞、传达民意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十五·螭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螭首又叫螭头,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螭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由龙和蛟所生。《说文·虫部》:“螭,若龙而黄。”首:头,脑袋。螭首碑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由晕首碑深化而来。南朝的《爨龙颜碑》就是著名螭首碑之一。唐朝时螭首碑成为等级象征,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准刻制。到宋代用石螭首才逐渐形成定式。</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十六·蟠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蟠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据说蟠龙的母亲是一条蛇,而蟠龙则是龙子之中唯一的女孩,平常喜欢追求爱情,也算是传承了父亲的衣钵。蟠龙虽然拥有着龙的血脉和长相,但在上古时期,它毕竟是个庶出的姑娘,所以不能升天朝圣,只能蛰伏于地上守护着自己心爱的男子。古人常把它的形象雕刻在柱子上,所以便有了盘龙柱。</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十七·密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密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密云是龙和一块石头生下的孩子。这让本该是块石头的密云突然有了生命,它总是异常兴奋。它经常四处奔走相告,自己不是块石头,而是龙的孩子,别人不听,它就打到别人听。于是它因为活动量太大,长期散发着高强度的热量,所到之处便有带来的水汽蒸发,致使乌云密布,它的名字密云也来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十八·金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吾,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金吾的母亲是一头鲨鱼,相传金吾长得像插了几对翅膀的大鱼。另有一说,金吾形似美人,鱼首、尾有两翼,其性通灵,不睡,故用巡警,类似于人首鱼身的形象。据此可知,金吾有可能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它最大的爱好就是给人罩场子。如果有人胆敢在它的地方搞事情,这家伙肯定第一个不答应。</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十九·麒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麒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由龙和牛所生。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麒麟乃瑞兽,不伤生灵。《宋书》则记载: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从外形上看,麒麟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有一角带肉,它被古人视为神宠。麒麟长寿,能活两千年,此外它能吐火,声音如雷。</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二十·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夔,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山海经》中对夔的形容是:“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说文》则说:“夔,神魅也,如龙一足”。无论外貌如何,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均有观点认为夔是龙子之一,据说《封神演义》中的龙须虎即是夔。</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二十一·猪婆龙(鳄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猪婆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据传说其猪首龙身,由龙和蛟所生。在古代猪婆龙一般指的是鼍,也就是鳄鱼,现在特指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特有一篇名即是《猪婆龙》描写此类。猪婆龙在我国的民间神话中被视为瑞兽,江苏的部分地区有猪婆龙化身为人帮助百姓治理洪水,疏通山川河道的神话传说。</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二十二·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由龙与蛇所生。古代关于蛟的说法很多,比如《韵会》有云:“蛟,龙属,无角曰蛟”,但《抱朴子》却说:“母龙曰蛟”。古人通常认为蛟似蛇但有四足,其依靠修炼可升为真龙,其出处来自《述异记》:“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其中水虺就是蛇,蛇可以通过修炼变成蛟。以此来看,龙与蛇生蛟的说法或来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二十三·特(四不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由龙与驴所生。有关特的说法多出自评书,据说评书《水浒传》之中铁笛仙马麟的坐骑就叫千里独行特。而白特在道教神话之中被认为是文昌帝君的坐骑,其形态为马头、骡身、驴尾、牛蹄,俗称就是四不像。《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坐骑就为四不像,被认为是龙子,有赞儿形容其体型:“鳞头豹尾体如龙,足踏祥光至九重”。</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二十四·龙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马,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由龙与马所生。“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是有关龙马最早的传说。古代常用龙来命名马,比如说青龙就指代好马,对应注解为“马八尺以上为龙”。关于龙马的外貌有两种说法,一说马首龙身,一说马身龙首,基本上被认为是天地之精气所化之祥瑞神兽,后来在民间传说中逐渐演化为龙子。</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二十五·大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象,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由龙与猪所生。龙与猪生象的说法来自《五杂俎》。龙与象的关系其实来自于娜迦。娜迦在中国被翻译为龙,而在印度它本体其实指代的是眼镜蛇,但是娜迦在印度语中其实还是指代着大象的,佛教有“龙象之力”的典故,大抵即是如此的关系,才会有龙生象之说,并且在《大集经》中亦有象龙的称呼。</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二十六·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猖,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形象为龙首猪身,由龙与猪所生。猖为龙子的说法,应该是由猪龙的传说而来,而猪龙这种龙子在历史上确有出处,就是造成“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尝与夜燕,禄山醉卧,化为一猪而龙首。左右遽告帝。帝曰‘此猪龙,无能所’终不杀,卒乱中国。”以安禄山行径,以“猖”形容不足为过。</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二十七·飞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由龙与蜈蚣所生。龙与蜈蚣生飞龙,这种说法出自《济公传》,济公的徒弟之一悟禅即是龙与蜈蚣所生之飞龙。此飞龙肯定不是《淮南子》中那个飞龙,有关于这个飞龙,其名字的由来可能是源于中医,蜈蚣在中药之中亦称呼为天龙,引申为飞龙亦可。</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二十八·龙蛋(走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由龙与鸡所生。龙在野地中遇到了鸡,便有了龙蛋(走蛟)。龙蛋(走蛟)入地一年走一尺,四十年出土,它一出来,能使山崩地裂,周围带出四十丈水来,乃是龙王爷的反叛。</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二十九·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蜃,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其模样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蜃头上有像鹿一样分叉的角,脖子到背上都生着红色的鬃毛,鳞片是暗土色的,据说从腰往后的鳞片都是向前逆生的,脚像蛟一样,前端很宽。蜃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就是从口中吐出的气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幻影。现在的海市蜃楼一词即是说的这一现象。</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三十·秃尾巴老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秃尾巴老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的孩子之一,由龙与人所生。龙与人生秃尾巴老李是山东和东北地区的民间神话。清代志怪小说《子不语》中有一篇《秃尾龙》即记录此事。事实上有关类似的故事却有很多,如《子不语》后边有篇《龙母》,《太平广记》中的《长沙三蛟》亦是此类故事。而如果上追其源头,炎帝、黄帝、大禹甚至都如此类故事。</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三十一·小龙人</p> <p class="ql-block">龙子之三十二·蝶</p> <p class="ql-block">来自于 杨耀尊 文图 在此谢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