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条河

轻飞雨

<p class="ql-block">  没有河流的村庄,村庄便只是住户的聚集地,那些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的故事似乎也不能发生。很幸运,我家那里是有一条大河的。一年四季,那潺潺流淌的河水,犹如一首灵动的音乐,时刻奏响生命乐章!</p><p class="ql-block"> 阳光洒在水面上,折射出灿烂的光芒。水下的大小的石子、碧绿的水草、荡漾的青苔,窜来窜去的游鱼都清晰可见。这河水像是一面天然的放大镜,将水底中一切微小的美好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灵动的水流,是有生命的,它在跳跃、在奔腾,在诉说。涓流细水又好似一枚彩棱镜,总能折射出孩子们斑斓多姿的童年,也能把一段段童真汇成最让人铭记的过往。</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家房屋下面是几户人家的房屋,都是土舂墙,都是土长房,大爹家,四奶家,小黄家…一家挨着一家,房顶是平的,一家连着一家。再下面是几块田地,田地中大多人家的菜园子,一年四季,开着百花的韭菜,匍匐生长的红苕藤,宝塔似的老鹅菜,爬在架子上的豇豆,紫色的茄子🍆,绿色的黄豆,红色的辣椒……充盈着那几块地。再下面,朝着一条蜿蜒曲折的下坡小路,再跨过两条水沟,一条是我们队的,俗称“一队沟”,狭窄些,一条是下面那个村的,俗称“就陇沟”,我们习惯叫它“水沦bang”,宽敞些。跨过这条大沟,就是一条大河了,那些年,河里的流水,一年四季,奔腾不息,不曾枯竭过。</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的快乐源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条河流。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泡在河里。尤其是这样酷热的夏季。不论是放学后,还是劳动后,总有伙伴相约着说:“走,去河边洗澡。”于是,我们三五成群地下河洗澡去了!</p><p class="ql-block">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在落后偏远的村里,小孩子的自然生长里总能滋生出许多野性来。就说这“洗澡”的背后,更多的是狂野天性释放!</p><p class="ql-block"> 我们聚集洗澡的地方总的来说有三个:一个是划船塘子,一个是大石包,一个是鱼坝角。大石包:因河的中央有一个大大的石头🪨而得名,它高约一米七八,平面呈扇形,倾斜面,宽处约一米三四,它是我们衡量河水深浅的参照物。发大水的时候,如果河水淹没过大石头,我们小孩子家是不能去到那里的。因为它处于河中央,是水最深处,且水流急,石头周围凹陷的泥沙处形成大大的漩涡🌀。等大石头露出一半,那里就变成了我们的游乐场。我们在上面“攻城”,有点占石为王的意思,人分为两个帮派,一帮站在大石包🪨上驻守,一帮在水下在大石包周围进攻。驻守的分布在大石包面上,防止水中的人偷袭爬上来,或是把自己拽下水去,而水中的则要不停地想办法把石头上的人拉下水。最终以哪方占据大石包为胜利者。于是,大石包上的人小心翼翼,水中的人伺机而动,瞅准体型弱小的那个,拖着她的一条腿或者胳膊就往水里拽,突如其来的危机让她发出鬼哭狼嚎的呼救声,她的队友便会全力营救,齐心协力急忙拼命拽住她的另一条腿或另一只手,我方拉,她方拖,一来二去,势均力敌,她便成了空中的抢手货。霎那间,尖叫声、求救声、关节拉裂声、呐喊声……在涓涓的流水中激打出一层层浪花,这场游戏是成败的自尊,是孩子的倔强。</p><p class="ql-block"> 要是攻城的游戏玩腻了,那就来场泥巴浴吧。发大水之后,水位退去,河边就残留了大片大片的淤泥。晒干的部分高高翘起一角,临近水的地方,厚厚的淤泥柔软得像床。我们就会在淤泥里打滚,翻来覆去,直到全身上下都裹上厚厚的泥巴,全身黢黑,只留一双眼睛👀骨碌在转,然后几个人以后面被鬼撵的速度爬上大石包的制高点,同时从上面一跃而下,箭似的嗖—嗖插入水中,然后泥鳅似的在水中钻来钻去,原本清澈透亮的河面顿时混沌起来,那颜色,黑、红、黄一点点晕染,河面像被开了个大染坊。然后我们又逆流而上,狗刨着游向大石包,三四个并排着,肚子贴在石面上,爬着,我们俗称“炕干巴”[呲牙][呲牙][呲牙]。那时候皮子是真的厚,30多度的炙烤,那石头的温度少则也是50多度了,我们这样一直趴着,直到脑后的马尾都晒成了一绺,发尾翘起,像干泥鳅,也都还趴着,有时竟然还会睡着了,皮子还没裂开,还是裂开了?忘记了吧!现在不也流行晒背吗?如果是说时尚是一种轮回,那养生何尝不是呢![得意][得意][得意]</p><p class="ql-block"> 划船塘子,在大石包的上游,距离村子较远,水位深还湍急,小孩子家很少去那里。不过,年龄大一些的男娃子倒喜欢去那里飙滩。几个人,从岩石的高处,一头扎进水里,溅起的水花在空中还未落下,水中的人一溜烟就游到几十米外,一直游到少女们洗衣服的位置,看人家解开马尾,埋头在河里,打湿头发,抹上洗发香波,赤脚踩在水里,看人家的裙摆在水中荡漾,头发在水中游动,嗅人家头发间丝丝缕缕散发的香气。这香气,谁说没有撩动着水中飙滩的少年呢?盈盈的流水,是青春的萌动!</p><p class="ql-block"> 关于鱼坝角,那里的水更深,它在距离大石包几百米的下游,到那里去,是因为那里河边更宽阔,且河边绿草茵茵,有一段还长满席草(可以用来打席子的)成熟的席草中间长出一根笔直的杆,顶端冒出两节大手指粗细的椭圆棒棒,上面全是褐色的绒毛,我们叫它“手榴弹”。那里是下午放牛的好去处。许是因为生活在河畔,我们那里家家都有几头老水牛🐃,黄牛少,和村里其他小伙伴一样,我每天的主要任务不是读书识字,而是劳动,当然,放老水牛🐃便是众多劳动中的一项了。也是这样的盛夏季,下午,三四点,就吃过午饭了,父母总担心牛儿吃不饱肚子,碗一放,就催着我们将各家的水牛赶出圈,太阳那么老高,又那么毒辣,那鱼坝角便是首选的放牛之地。一到河边,水牛便疯了似的冲向河中,哼哧哼哧沉浸式地泡起澡来,我们当然也就三下五除二,脱掉身上的衣服,也沉浸式地在河中泡起了。水牛在一边,我们在一边。也有放黄牛的,放羊的,这两种家伙是不喜欢水的,它们徘徊在碧绿的草地上,埋头专注吃草,摔着尾巴驱赶苍蝇。河边上的牛啊,羊啊,驴子啊…河中的水牛啊,人啊……整个河滩就如沸腾了一般,孩子在水中追逐嬉戏,牛羊们的专找鲜嫩的青草,兢兢业业,不停的啃着,那速度快得,有些急功近利了[呲牙][呲牙][呲牙]。</p><p class="ql-block"> 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河滩上,水中的,河边上的都披上一层金黄的衣装,岁月像一位仁慈的长者,默默的记录着这里发生的一切,在有温度的岁月中发酵,酝酿成记忆,像开在半山腰的花朵,而我,刚好路过,摘几朵,行走在落满夕阳的河边,看水中嬉戏打闹的孩童,就像看见那些年的我们,看见我们在河中玩耍,看见我们夜晚掌灯用捞兜撮火把鱼,看见我们在晨曦中,背着柴草弓着脊背淌过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