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青衣

<p class="ql-block">  最早知道南斯拉夫是缘于一个谜语:谜面是黄包车上坡。谜底难死拉夫(谐音)南斯拉夫。那时我们国家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前苏联,在我们记事时,和苏联好像掰了。那就是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了。</p> <p class="ql-block">  没去巴尔干半岛之前,我还真的搞不清南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国原来不是一回事。</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的南斯拉夫是二战后,一九四五年建立的国家。 它的全称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领导人:铁托。</p><p class="ql-block"> 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创立者和领袖,即不加入北约,也不加入华约(社会主义阵营)。他不依靠苏美任何一方,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当年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阵营里最富有的国家。一九七六年,百分之三十六的人就有了汽车,每一点八个家庭就有一台电视;那可是七十年代末哦,我们还没有解决温饱呢!可见南斯拉夫人民过的还是挺滋润的哈!</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零年铁托去世。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实行轮值,坚持了十年。直到九零年,苏联解体。随后,南斯拉夫解体。</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常听外婆说,家好比是木盆,家长就是那盆箍。盆一但没有箍,就散了。一个家没了家长,也就得分了。天下国家,本同一理。国,是大家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南斯拉夫,也免不了这样的俗套。</p> <p class="ql-block">  那我们就来看看南斯拉夫是怎样分家的吧。一般最先提出分家的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子女。家长在的时候,由家长统筹兼顾,条件好的子女要帮衬着条件差的兄弟姐妹。现在家长没了,凭啥我挣的钱要带你花啊?第一批独立的就有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p> <p class="ql-block">  斯洛文尼亚当年是南斯拉夫经济条件最好的地区且民族单一。境内百分之九十是斯洛文尼亚人。但是你不听话,闹分家,老大也不能听之任之,要不然底下的小弟兄有样学样,还不翻了天?南斯拉夫联邦派军队来镇压。可是斯洛文尼亚与南斯拉夫的老大塞尔维亚领土不接壤,山高皇帝远,奈何你管不着。仗只打了十天,寥寥草草便完事了。斯洛文尼亚独立成功。</p> <p class="ql-block">  与斯洛文尼亚同时宣布独立的克罗地亚的独立就没有那么顺利了,独立战争打了五年,其中的原因有,一是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接壤。二是在克罗地亚境内生活着塞尔维亚族反对独立,一言不合双方就动起手来。当然最终斯洛文尼亚还是独立了。</p> <p class="ql-block">  马其顿是和平脱离南斯拉夫的。在马其顿生活的塞尔维亚人不足百分之二,马族占百分之六十,阿尔巴尼亚族百分之二十四。起名马其顿共和国。搞笑的是他的邻居希腊不同意他起的名字。因为以前有一个马其顿王国曾经统治过希腊。你叫这么个名字,是不是还对我有啥想法啊?所以在二零一九年,马其顿共和国正式改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 分家的大戏还在上演。一九九二年,波黑宣布独立。最复杂、最悲惨的独立上线了。</p><p class="ql-block"> 波黑全称:波黑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我们熟悉的萨拉热窝就是波黑的首都。</p><p class="ql-block"> 波黑有百分之四十四的波斯尼亚人,穆斯林(穆族),百分之三十三的塞尔维亚人(塞族),东正教;还有百分之十七是克罗地亚人(克族),天主教。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严峻的局面,五族三教。都想着要独立,且又打着各自的小九九:人少的,想要成立松散型的国家,人数多的要成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众口难调。总之都想使自己的民族利益最大化,从而削弱对方的权利。一时间就淡化了大家曾经都是斯拉夫人。不惜举刀相向,同室操戈起来。</p> <p class="ql-block">  别忘了,南斯拉夫地区本来就是欧洲的火药桶。斯拉夫也是个好战的民族。原本是家庭纠纷,一出手就搞出了二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战争。三族先后动用了大炮两千多门,坦克、装甲车各六百多辆。战争打了三年半,其间残酷的程度令人齿寒。甚至种族灭绝和大屠杀都有上演。最终北约介入,三方领导人签著了代顿和平协议,事态才平息。</p> <p class="ql-block">  这场历时三年半的战争,使只有四百三十万人口的波黑,最终付出了二十七点八万人的死亡,两百多万人沦为难民的代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年在铁托统治时期,主张民族融合,各民族都是一家人。各民族混居,通婚。但是民族不同,宗教也不同,不同民族和宗教通婚的后代在民族和宗教上边界可能不清晰。在和平时期,经济发展好。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独立时,各民族都追求民族血统的纯粹,宗教至上。这些民族混血的后代最终逃不掉成为难民的命运。流亡他国,国破山河在。故乡,他们却永远也回不去了。</p> <p class="ql-block">  家已经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黑山一直都是老大的迷弟。于是,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p> <p class="ql-block">  原以为家就这样分完了。可是塞尔维亚的有一个省叫科索沃的又来生事。它曾经在九二年闹过一次独立。一九九六年,科索沃成立解放军使用暴力脱离南联盟。南联盟派军警进驻,双方混战。北约参战,调停不成,对南联盟进行了七十八天的轰炸,南联盟被迫撤离科索沃。科索沃被联合国托管,于二零零八年宣布独立。</p> <p class="ql-block">  科索沃事件后,黑山在零六年公投,宣布独立。</p> <p class="ql-block">  科索沃走了,黑山也走了。原来的老大,塞尔维亚成了内陆国家。失去了过去的发达地区、原料产地和统一的市场。也失去了原来南斯拉夫并不强大的海军。</p> <p class="ql-block">  《三国演义》在开篇说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国与国相处如此,朋友相处亦如此。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我们的朋友南斯拉夫就这样转身变成了 塞尔维亚</p><p class="ql-block"> 克罗地亚</p><p class="ql-block"> 斯洛文尼亚</p><p class="ql-block"> 波黑(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纳)</p><p class="ql-block"> 北马其顿</p><p class="ql-block">.. 黑山</p><p class="ql-block"> 科索沃</p> <p class="ql-block">  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尾声。又是自己新的起点。我小时候听故事讲完后常常会问:“那后来呢?”后来的“落难公子中状元,衣锦还乡大团圆”。从此公子小姐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是尾声吗?未必吧。《西厢记》里张君瑞最后是中了状元,崔莺莺却被始乱终弃……。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等来薛平贵当皇帝,封为皇后。可是她只做了十八天的皇后娘娘便一命呜了。完美的结局,谁能保证那不是不幸的开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