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宗教圣地—圣米歇尔山(Mont Saint-Michel)</b><div><b><br></b><div><b>圣米歇尔山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最重要的遗址,天主教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与罗马、圣雅各布孔波斯泰尔之路并列为中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朝圣目的地。</b></div></div><div><b> </b></div><div><b>圣米歇尔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8年。</b>一位来自阿弗郎什小镇的红枢机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圣米歇尔。天使用神指在奥贝脑门上点了一下,从梦中醒来的奥贝主教摸到了脑门上的凹痕,于是恍然大悟,立刻赶往墓石山,着手完成大天使的神旨,圣米歇尔山便有了第一座教堂。公元966年依诺曼底公爵的要求,一个本笃修会团进驻了这个矗立在圣米歇海湾的花岗岩石山,并修建了修道院。</div><div><br></div><div>此后,无数的教士和工匠将一块块花岗岩运过流沙,拉上山顶,众多建筑师和艺术家在这些坚硬的岩石上修整和雕琢。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b>直到16世纪,圣米歇尔修道院才真正完工,奥贝尔的一场梦让人整整忙活了8个世纪。</b></div><div><br></div><div>在1337年至1453年的<b>英法百年战争中</b>,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被一位在英法两国之间飘摇不定的男爵派往修道院协助当地僧民,<b>依靠围墙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b>!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惟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二战后期也因修士们的抗争,使圣山幸免于德军的爆破计划。这是天使圣米歇尔的神力?<br></div><div><br></div><div><b>大文豪雨果曾说,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b></div><div>我想起<b>拉萨布达拉宫。</b><br></div> <b>圣米歇尔山鸟瞰</b>(引自网络)<div>圣米歇尔的内涵远非匆匆过客的即时照片可以表述,<b>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全部范围是圣米歇尔山与其海湾。是海湾、山体、宗教、建筑技术共同早就了圣米歇尔的神圣。</b></div><div><br></div><div><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描述:“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交界处,坐落在一个岩石小岛上,在广阔的沙洲中暴露在强大的潮汐中,矗立着“西部奇迹”,这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本笃会修道院,供奉着大天使圣米歇尔,以及在城墙阴影下长大的村庄。修道院建于 11 世纪和 16 世纪之间,是技术和艺术的巡回演出,不得不适应这个独特的自然遗址带来的问题。因此,铭刻在大厦石头上的实用和美学解决方案从此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b><br></div> <b>从堤坝看圣米歇尔山</b><div>1879年人们修建了一条堤坝,车辆从此可以直接通过堤坝上山。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地旅游业的兴旺应归功于这条堤坝。每年多达250万的游客通过这条堤坝来到圣米歇尔山。<br></div> <div><b>堤坝北侧看圣米歇尔</b></div>图右侧是在14世纪为因应英法百年战争而建造的军事工程—带围墙的小村落(其他均为宗教建筑)。 城堡吊桥。 居住及商业区 教堂周围道路 从周边道路仰望教堂。 <div><b>教堂尖顶上的天使圣米歇尔金像</b>。<br></div> <b>教堂正面</b><div>三扇拱门的大门廊,门前平台上可俯瞰大海。</div> <div><b>教堂唱诗台</b><br></div>15世纪,教堂内古罗马风格的唱诗台部分倒塌,一个世纪后由<b>新的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风格相结和的唱诗台</b>所代替。内部装饰朴实无华,不失庄重。 <div><b>修道院</b></div><div>12世纪末修造,有餐厅、缮写厅和廊院等附属建筑。<br></div> 修道院回廊 花园与回廊 <b>修道院与海滩</b><div><b>潮汐与海滩是圣米歇尔的重要话题。</b>圣米歇尔山所处的圣马洛湾以涨潮迅猛闻名,高低潮位落差达15米,涨潮迅猛,每逢傍晚,大西洋的潮水有如万马奔腾般扑过来,将山边的流沙淹没,圣山四周顿时变成汪洋,蔚为奇观。</div><div><b>对于圣马洛海湾“善变”的潮汐,有许多传说。法国古典文学大家,如雨果和莫泊桑,都为其迷惑,做过生动的描述。</b><br></div><div><b>观潮是神米歇尔山观光的重要内容,</b>当然这不是“匆匆过客”可以享受到的,你必须在这里过夜。</div> 建筑技术让人折服。 <div><b>圣米歇尔山及海滩鸟瞰</b>(引自网络)</div>沉积是圣米歇尔山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修建堤坝的最直接的负面影响便是河口沉积加快,法国已开始圣米歇尔山海洋特色重建计划。 沉积地上长成的草地。 草滩上的羊,因为牧草含盐量高味道独特,成为特色美食。 <b>圣马洛(Saint Malo)</b><div>是法国布列塔尼伊勒-维莱讷省的城市,人口52,737人,是布列塔尼半岛最热门的观光旅游目的地。最著名景点是古时用于抵御海盗的城墙、迷人的的海滩,以及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div> 卫星图片(截自谷歌地图),黄线范围内为古城,可见迷人的沙滩。 <b>圣马洛城墙(Remparts de Saint-Malo)</b><div>是圣马洛的环绕城市的花岗岩城墙,由阿莱特主教若望•德•拉格里勒建于1144年。1708年至1742年间,四分之三的城墙由军事工程师西梅翁•加朗若重建,他扩建了城市,修复了南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围墙,使城内面积达到16至24公顷。<br>1886年7月12日,圣马洛城墙列为法国历史遗迹。1944年8月曾遭美国轰炸,战后修复。</div> <b>圣马洛城堡(Château de Saint-Malo)</b><div>城堡由布列塔尼公爵于十五世纪和十八世纪之间建造,<b>1886年列为法国历史遗迹。</b></div> 海滨看古城 <b>国家堡(Fort National)</b><div>潮汐岛上的一座堡垒,距离圣马洛城墙几百米,1789 年由著名的军事建筑师沃邦(Vauban)于1689年建造,以保护圣马洛的港口。初名皇家堡,1870 年后更名为国家堡。<br></div> <b>圣-樊尚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Vincent de Saint-Malo)</b><br>混合了罗马式和哥特式风格,12世纪在让·德·沙蒂永主教任期间修建,古城中心建筑,亦称圣马洛主教座堂。<div>1944年8月6日美军和德军交火期间教堂严重受损,1972年5月21日,历时28年的修复完成。<b>被列为法国国家古迹。</b><br></div> 古城街景,石楼石路。 城墙上的圣母像。 <div><b>黄金海水及海滩</b></div>圣马洛湾高达十多米潮汐落差及强劲北大西洋洋流,不但确保了海水的纯净,而且该海域蕴育着超过800种的藻类,因而拥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养分。<b>早在160年前,人们就发现圣马洛湾的</b>这种富矿海水能够治疗呼吸系统的鼻炎、鼻塞、哮喘等疾病。当地海水资源受到法国卫生部和法国水务部门监管,确保其海水品质。<br><b>圣马洛海水热疗中心是法国最知名的海水热疗中心之一</b>,深受中老年人和女士们的青睐。<br> 海滨大道建筑 享受日光浴 享受完日光浴,收起太阳伞回家。 晚餐后离开圣马洛,晚霞漫天。 离开圣马洛,上个全景图。 <div><b>巴比松画家村</b></div>巴比松是巴黎南郊约50公里处,紧邻枫丹白露森林的一个村落。1850年前后,这里还是一个偏僻的小村,但迷人的风景和纯朴的民风吸引了画家。先是卢梭,接着柯罗、米勒等大批画家也到这里居住,这里成了“画家村”,画史上被称为“巴比松画派”便由此开始。<div><b>巴比松画派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否定学院派在室内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揭开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给欧美风景画家,包括印象主义画家以重要启示。</b><div><br></div><div>巴比松已是一个闻名世界的艺术小镇,依旧是那条不足200米的老街,依然保留着当年的痕迹好活力。<br></div></div> <b>米勒画室</b><div>让-弗朗迪克·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他以写实手法描绘的乡村风俗画闻名法国画坛,被认为是写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参与者。<br></div><div>米勒出生在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画家居住巴比松村27年之久,在巴比松村米勒结识了柯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用写实的乡村风景画,令世人折服。</div><div><br></div><div><b>罗曼·罗兰在所著的《米勒传》指出:“米勒,这位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b><br></div> 敬仰大师,由网络引用米勒画作《拾穗者》。 画作商店,行家淘金的地方。 画家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