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入门》第四章

🌈happy~

<p class="ql-block">  人们经常描述温尼科特是个好玩、充满自发性、散发着光芒又具有深度同理共感能力的人;或许有一点点如彼得·潘(Peter Pan)般的一个稚气的人(puer),甚至是一个“隐身幕后的首席人物”般的人。有些人因为他那过度明显的社交行为而视他为孤独人物。他的著作,在内容和语调上,很奇怪地,对他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灾难始终默不作声。或许他的悲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他的乐观所分裂而成的;这必然使他那充满希望的一面特别富有吸引力,同时他那比较愤世嫉俗的一面则隐而不显。</p><p class="ql-block"> 温尼科特本人远比其在著作中所清楚呈现出来的那个自恋且大方的男人形象之内涵要多得多。他对治疗病人所做的限制,以及在各种情境上所用的方式都很谨慎,有自觉地保有其敏感度。而对那些读者已深陷于其著作中的病人却能轻易放手,那种自在性甚至会嘎嘎作响。这一点如果就他所看的庞大病人数量来看,也许不令人讶异,但却表现出某种机灵的利己性,这在他充满同理共感及温馨的著作中,并非立即可见。</p><p class="ql-block"> 温尼可对客体关系的贡献,比较是在实务界的应用而非理论领域。他最强调的是,必须要让概念在可以创造性的使用之前是属于自己本身的。温尼可的写作风格是印象派式的,不是分析性的。他的目的是在读者心中重新创造他所正在书写的心灵状态,而不是去呈现一个清晰的论证。这点使他在情绪上吸引’们去阅读,但却生气于难以掌握其意。</p><p class="ql-block"> 温尼科特聚焦于悖论(paradox)、过渡(transition)和模棱两可(ambiguity)。他详细列出自我在早期发展、心理困扰、非行行为以及精神病中的浮现与变迁。他的场域是介于内在与外在、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边缘上。“没有所谓某一个婴儿这样一件事”,他惊人且挑衅地主张,因为有婴儿的地方就总会有一个照顾它的成人。他要指出的是,人类是属于绝对社会性的:个体总是从一个团结共有的基质上不完全地浮现出来,而那团结共有的基质也是在自我中产生出来的。他因此坚定地把自己置身于客体关系学派中,但又不丢弃驱力理论与本能满足。代之的,他视躯体生命为一项挑战,对我们有无能力包容以及把我们的兴奋赋予意义等的挑战。在它很容易搅乱自我意识感的同时,躯体性也是真实的核心,他以“真我”(true self)来称呼该特色,但不是以“真我”来界定它。</p><p class="ql-block"> 温尼科特的婴儿透过“够好的母亲”提供保护性照顾而成为一位具有个人属性的自我。透过她一开始和婴儿间的亲密认同一他称之为“原初母性的浸淫”(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她助长了一种和婴儿间合而为一的错觉,这点让婴儿觉得安全,甚至具备全能的感觉。当这个强力且富直觉的早期关系一旦发展,它就扩大成一种较不聚焦、比较是日常般共同在一起的模式。婴儿于是逐渐透过承受得住的挫败和幻灭经验,转移到认识他自身那个虽然是真实却有限的力量。母亲则透过她从那几乎是强迫性执着于其新生婴儿当中的自然复原,来使上面这事情发生。当她开始再次接纳她自己个别分离的生命时,婴儿乃学会发展他自身的资源。温尼科特认为如果有某种“一般平均可预期的环境”的关爱和照顾,婴儿就会汇集某种连续和连贯的意识,结合成个人的身分认同,带着某种“合而为一”的情绪核心,他称之为“ego关联性”(ego- relatedness)。此一内在关联性的意识感即是自主与独立所依据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此一关于早期发展的深度社会观点,和温尼科特把自我的中心视为非社会性的观点很难和谐一致。此一全然私密的自我,来自何处或是由什么来维系它,并无任何解说。或许,就像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念是衍生自情绪上的认定而非理智上的思考。他的描述使人回想到某一动力圈的静止中心,是在某个点而非某个区域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