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建筑——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

叶老头

&nbsp; &nbsp; &nbsp; &nbsp;上海外滩众多的历史建筑中,有一幢具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也是外滩唯一一座由中国建筑师参与设计的大楼,那就是中国银行大楼。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上海外滩​</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国银行大楼</i></h5> &nbsp; &nbsp; &nbsp; &nbsp;中国银行大楼位于外滩23号,紧邻沙逊大厦北侧,原有西文名称:The Bank of China。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沙逊大厦(左)与中国银行大楼(右)</i></h5> &nbsp; &nbsp; &nbsp; &nbsp;中国银行是旧中国四大官办银行之一,其前身是清政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办的户部银行,1908年改称为大清银行,民国元年(1912)改组建立中国银行,总行设北京,上海设分行。1928年总行迁至外滩23号。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沙逊大厦(左)与中国银行大楼(右)</i></h5> &nbsp; &nbsp; &nbsp; &nbsp;1843年上海开埠时,外滩23号即最初的外滩第3号租地,租地人是老资格的仁记洋行。1883年仁记洋行经理吉浦去世,该地块转让给平治门,后转让给阿加刺银行,后又转让至叶广公司。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仁记洋行(1860s)</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上海外滩(1882)</i></h5> &nbsp; &nbsp; &nbsp; &nbsp;光绪二十五年(1900),上海德侨社团——康科迪亚总会(The Club Concordia)买下了这块地,康科迪亚总会也称德国总会(German Llub),新大楼1904年10月开始建造,1908年建成。德国总会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建筑,那时南侧的沙逊大厦还是低矮的沙逊姐妹楼。 &nbsp; &nbsp; &nbsp; &nbsp;新建的德国总会大楼,是一座典型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设计师海因里希·贝克(Heinrch Becker),他是进入上海的第一位德国建筑师,除了德国总会外,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德国花园总会、德国福音教堂、德国子弟学校、德国邮政局大楼等均出自他的手笔。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德国总会大楼</i></h5> &nbsp; &nbsp; &nbsp; &nbsp;大楼建造时,普鲁士王子阿达尔贝特(威廉二世之子)特地来上海出席奠基仪式。据称该建筑的造价为38.88万马克,合中国银元14.4万,内装修为24.41万马克。可以说这是一幢用钱堆出来的建筑。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德国总会大楼</i></h5> &nbsp; &nbsp; &nbsp; &nbsp;建筑每个楼面设有廊式阳台,券式门窗,楼顶四端建有造形各异的巴洛克塔楼,中间屋面上有山墙。对于这幢美轮美奂的建筑,当时的《上海新闻》、《图画日报》以及《上海社会》等报刊均对它作了详细的报道。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德国总会大楼</i></h5> &nbsp; &nbsp; &nbsp; &nbsp;德国总会大楼建成后,成为当时外滩最华丽的建筑,也是当时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从1908年到1917年的十年间,这里是在沪德国旅沪侨民娱乐、聚会的场所。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德国总会大楼</i></h5> &nbsp; &nbsp; &nbsp; &nbsp;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7年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德国总会被封闭。一战结束后,1919年3月,中国银行用63万元购得该楼作为行址,1923年正式迁入办公。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上海外滩旧照</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上海外滩旧照</i></h5> &nbsp; &nbsp; &nbsp; &nbsp;1934年,中国银行业务蒸蒸日上,总会的建筑也不适应银行的要求,于是董事会决定拆除重建。1936年10月10日,中国银行大楼举行奠基仪式,隆重的会场由翠柏彩花和五色布幔装点,宋子文出席并讲话。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宋子文夫妇在大楼奠基典礼上</i></h5> &nbsp; &nbsp; &nbsp; &nbsp;大楼由公和洋行的著名建筑师威尔逊和中国建筑师陆谦受共同完成,也是外滩唯一一座华人参与设计的临江大楼。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建设中的中国银行大楼</i></h5> &nbsp; &nbsp; &nbsp; &nbsp;陆谦受毕业于英国建筑学院,当时供职于中国银行建筑科,后曾任全国建筑师协会副会长。大楼由华商陶馥记营造厂负责施工,地基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桩深达50米。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建设中的中国银行大楼(右)</i></h5> &nbsp; &nbsp; &nbsp; &nbsp;中国银行原来打算建造一座34层的巨厦来展示自身的实力,这将是当年上海最高的大楼。但是,最终建成的中国银行大楼高度大大缩水,只有一半的17层,这是一个至今仍未解的迷。其中的缘由有很多说法。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34层高的中国银行大楼设计效果图</i></h5> &nbsp; &nbsp; &nbsp; &nbsp;说法之一是:地基完工时,南面沙逊大厦的业主维克多•沙逊得知中国银行将建远远高于沙逊大厦的大楼,百般干涉,提出新楼的高度不能超出沙逊大厦的尖顶。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上海外滩旧照</i></h5> &nbsp; &nbsp; &nbsp; &nbsp;最后迫于租界的压力,大楼只能建到17层,楼顶比沙逊大厦低0.3米。另一说法是由于中国银行财力不济而最终降低大楼高度。如果当年34层的大楼建成,外滩又是另一种景象了。不过,34层的大楼未必与目前形成的外滩美丽的天际线线相协调。 &nbsp; &nbsp; &nbsp; &nbsp;1937年,正当工程即将完工之时,抗日战争爆发,扫尾工程延搁,1941年大楼成为汪伪储备银行的营业场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归中央银行使用。几经交涉,直到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迁入办公,此时离建造大楼时间已经过了十年。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国银行大楼(1940s)</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上海外滩(1940s)</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上海外滩(1940s)</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上海外滩(1948)</i></h5> &nbsp; &nbsp; &nbsp; &nbsp;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1979年后,这座大楼里迁入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以及中国茶叶、畜牧、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等,成为上海金融业的一个集中点。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国银行大楼(1990s)</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国银行大楼(1999,2019)</i></h5> &nbsp; &nbsp; &nbsp; &nbsp;中国银行大楼占地5075平方米,建筑面积32548平方米,钢框架结构。外形属现代装饰艺术派和中华古典复兴建筑,外墙青石贴面,立面强调垂直线条,细部配以古色古香的中国元素。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国银行大楼(2024)</i></h5> &nbsp; &nbsp; &nbsp; &nbsp;大楼内装饰精致,地下室设有当时最先进的保险库,全楼有14部电梯,各层装有子母钟。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精美的内部装饰</i></h5> &nbsp; &nbsp; &nbsp; &nbsp;这座中西结合的摩天楼带有浓郁的中国风:大门的两侧有颇具中国传统的石狮子把守,入口九级台阶象征着无限权势和变化的中国术数,两侧雕花浮雕立柱,门楣上有孔子周游列国浮雕。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国传统的把门石狮</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大楼入口及立柱浮雕</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孔子周游列国浮雕门楣</i></h5> &nbsp; &nbsp; &nbsp; &nbsp;建筑中式铁艺大门,大门两侧有钱币形镂空花格窗,上部两侧为寿字图案镂空窗,屋顶则采用四方攒尖顶铜绿色琉璃瓦,檐口石斗拱装饰,让人惊叹中西文化可以如此水乳交融。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铁艺大门</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钱币形以及寿字图案镂空花格窗</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石斗拱屋檐</i></h5> &nbsp; &nbsp; &nbsp; &nbsp;外滩的建筑素以欧洲风格见长,而中国银行大楼是外滩唯一一座具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深受广大游客及建筑爱好者喜爱。